蘇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日月潭的傳說》

才智咖 人氣:2.24W

 【說教材】:

蘇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日月潭的傳說》

這是一篇關於臺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民間傳說,講述的是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經艱險,降伏了惡龍,最後又化作青山守衛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第三自然段寫在人們束手無策的時間,大尖哥和水社姐自告奮勇,要去降伏惡龍;第四自然段寫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經艱險,終於克服了惡龍。但是文中有幾個地方只用輕輕的幾筆就帶過了很多情節,這就給學生充實遐想、想象、思索的餘地。比方,第三自然段“就在人們束手無策的時間,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自告奮勇,要去降伏惡龍。”他們會自告奮勇地說什麼?第四自然段“他們跋山涉水,披荊棘,吃盡了歷盡艱辛,終於從阿里山的巖穴裡拿到了金斧頭和金鉸剪。”他們是怎樣跋山涉水,披荊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麼克服的?課文也沒有詳細寫出來。

 【說學情】:

學生本身就喜歡讀神話傳說,因為它情節生動有趣,所以學生讀了第一遍就激發起進一步朗讀的積極性,大概10分鐘後,絕大多數學生能將課文讀得較為正確、流利。除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字面上的意思不大明白之外,其他的生詞字面意思基本都瞭解。學生不懂什麼叫“荊棘”,我就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認識荊棘,感受被荊棘劃過以後怎樣,為後面感悟人物形象作鋪墊。解決了字詞障礙以後,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了質疑,比如:惡龍那麼厲害,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什麼要挺身而出呢?他們在找金斧頭和金剪刀的過程中,會吃盡怎樣的千辛萬苦啊?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什麼要化作兩座青山呢?……應該說這些問題都是圍繞課文主旨提出的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堂,一定能學有所獲。有一個學生嘆了一口氣,面露難過的神色:“唉,怎麼就化作山了呢,太可惜了。”可見他們對這樣的課文結尾是有遺憾的

 【說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讀準多音字“降、重”在文中的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注意把“漆、越、冒、雄”四字寫規範端正。

3、用聯絡上下文和展開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為民造福”的意思。

4、能抓住關鍵詞句,聯絡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體會他們捨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美國心理學家馬傑在行為主義理論基礎上提出了性目標陳述技術。他認為陳述得好的目標有三個要素:一是說明通過教學後,學生能做什麼或能說什麼;二是規定行為產生的條件;三是規定符合要求的作業標準。本課教學目標就是遵循這一原則陳述的。)

【說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2、能抓住關鍵詞句,聯絡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體會他們捨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說教法】:

1、“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情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以學生的自我探究貫穿課堂的始終。

2、利用文中空白處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的,感受人物內心,豐富人物形象。

【說學法】:

1、通過抓關鍵詞句,想象畫面,感情朗讀,感悟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形象。

2、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向家長請教一些概括大尖哥和水社姐形象的四字語。

閱讀有關描寫環境惡劣,困難重重的文章。

【說教學程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鬆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滲透讀法,自由朗讀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地、專注地、饒有興趣地去讀,促使他們在讀中積極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對所學內容的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開門見山,直接揭示課題: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日月潭的傳說》。今天我們接著學習這一課。好故事,得讀出味來。想讀好它,你有什麼好辦法?誰來出出主意?生交流: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就像放電影一樣,讓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腦中活起來。這樣,調動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交流讀故事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易於進入故工作節之中,提高讀書的效率。

二、交流感受,整體把握

在學生津津有味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傾聽。緊接著,教師以“讀故事時,你隨著情節的發展難受嗎?緊張過嗎?快樂過嗎?憤怒過嗎?來,一吐為快,有一說一。”請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與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樂,置身於情境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同時,這也是再次整體把握課文的過程,為下面人物形象的交流作了鋪墊。

三、突出重點,感受形象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走進文字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文中語言文字,與文字進行對話,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合本篇課文,關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文字的語言文字中受到情感薰陶。

(一)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如果“領”的設計合理、優化,可以從根本上克服閱讀教學支離破碎、雞零狗碎的.現象,同時也能較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