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中說課稿範文集合四篇

才智咖 人氣:2.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高中說課稿範文集合四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1、課型:閱讀理解

2、教材分析:

1.地位:

本文是該單元“旅行日誌”的重點文章,屬精讀材料。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旅遊”,可以說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時尚話題,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作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所接受與喜愛。本單元講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車旅行,主人公“王坤”以旅行日記的形式詳細的記錄了這一過程。學生通過追隨這一段旅程,探討與“旅遊”相關的各種話題,如:如何為旅遊做準備,怎麼選擇適當的旅遊方式,怎樣確定旅遊路線,計劃或日程等等。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不僅可以實使學生學到與旅遊有關的語音知識和語言技能,還會使學生對旅遊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旅遊瞭解世

2.內容:“閱讀”(Reading)部分的題目使”沿湄公河而下的旅程“。文章講到主人公王坤和姐姐王薇想騎山地車旅行,於是選定了沿著雲南西部的瀾滄江,也就是湄公河作為旅遊路線。他們選擇海拔5000多米,空氣非常稀薄的高山作為旅行的起點。著註定是一次非常刺激的旅行經歷。通過查

閱資料,他們知道了河流的特點和流向,沿途所要經過的地形等等,增長了地理方面的知識,開闊了視野。通過閱讀, 教師要讓學生學到一些有關地理的單詞和短語,訓練他們的閱讀技巧,還要讓他們做好懂得如何做好旅行前的準備工作,例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旅行地點,確定旅遊路線,通過查地圖等了解沿途的相關資訊。這課時主要側重於閱讀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多種靈活多變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開展任務型閱讀,以任務為依託,激發學生參與主體,從篇章中準確、高效地獲取知識與資訊。 體裁:旅行日記

3、學生分析:學生已經學了warming-up與部分單詞,並且預習了這篇課文,上課會比較輕鬆,理解也比較容易。 4、教學目的要求:

①語言知識:理解與旅遊有關的知識並掌握文中的詞彙短語。 ②語言技能:培養閱讀策略(跳讀、查讀、略讀與歸納能力);瞭解旅遊常識;學會如何寫旅行日誌。

③情感態度:感受主人公認真謹慎的態度,養成做事充分準備堅持到底的好習慣。

④學習策略:培養查詢旅遊資訊的能力,出行之前討論、制定計劃、查閱資料等能力。

⑤文化意識:增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在旅遊中接受異國文化的能力。

5、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本課旅遊日記的內容。

6、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理解歸納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與手段:任務型教學法,合作式教學與討論結合,設計循序漸進的活動,確保課堂的整體性、互動性、趣味性和交際性。 2、教學輔助:多媒體(圖片、視訊、音訊) 三、教學過程 1、Lead-in 匯入

⑴播放並齊唱歌曲:《青藏高原》

⑵提一個問題,引入湄公河的發源地,作為熱身活動部分,很快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進入與課文相關的情景聯想,並能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

2、Pre-reading 讀前活動

⑴看湄公河的圖片,並說出它所流經的國家。

⑵提出兩個關於湄公河的背景問題,並展示湄公河的地圖。 3、While-reading 讀中活動 ⑴快速閱讀

①播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聽錄音時找出每段的大意。 ⑵細節閱讀

1.給出4個陳述句讓學生判斷正誤並予以糾正。培養學生髮現 判斷 處理獲取資訊的能力。

2.結合課文,完成表格填空。分析人物的性格,這對培養學生閱讀中推理和歸納能力非常重要,同時,我討論分析王薇的人物性格做了鋪墊。 4、Post-reading 讀後活動

⑴結合表格填空複述課文。回顧課文內容,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領會文章的脈絡,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認識。做到從巨集觀上學習知識和各種閱讀技能。

⑵討論:你認為王薇是一個性格倔強的人嗎?

通過對這個人物的分析,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彼此的交流,有利於培養同學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

5. 總結:內容總結與方法總結 通過歸納知識點,使得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6、Homework 家庭作業

通過設計和轉換角色 ,讓學生作為一名記者去採訪王薇或者是王坤,用英語寫一篇對話,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而找出文章中的難句的目的是為了下節課的語言學習奠定基礎。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內容:

籃球: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二、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由跑、跳、投等動作組成,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通過傳遞、拋接、運拍,最終把球送入固定籃圈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籃球賽攻防頻繁,技術動作多樣,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通過籃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鍊價值的運動專案。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中的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運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起著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樑作用,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的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這一教材在國小和國中的《體育與保健》中就已經介紹學習,所以學生對此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和掌握。本課是高中體育課中學習籃球運動的第一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運球、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著重要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並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為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是學校普通班級,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學生總體身體素質都比較好,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很強,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善於學習,加上高中學生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本課採用了講解、示範、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傳接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五、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運球--準確的手型及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雙手胸前傳接球--準確的手型及傳接球的準確性快速能力。

難點:運球--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雙手胸前傳接球--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創設情景教育、鄉土教育,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陶冶了學生情操。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2’)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準備部分(6’)

1、配樂遊戲:小漁網(3’)

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奮,同時達到熱身效果,安排了配樂遊戲“小漁網”,在遊戲中配上舟山民樂,運用了情景教學、鄉土教學,提高興趣,同時培養學生情操。

2、熟悉球性(3’)

教師先進行各種方法練習和講解,然後學生自由模仿創新練習。組織形式為散點。

學生通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手對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進一步熱身,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準備。

(三)基本部分(30’)

1、運球(5’):高低交替運球,兩手交替運球,體前變向運球,急停急起運球等原地和行進間的運球練習。

為了進一步建立運球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在運球過程中護好球,眼視前方把球控制好,採用了學生散點看教師示範模仿練習,同時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是身體的姿勢、手型、手法和球的執行要準確。著重解決手對球的按拍力量、方向、掌握。上下肢協調配合和眼視前方,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2、搶運球(5’):要求:先進行一對一的“搶運球”對抗練習,然後進行分組“搶運球”對抗練習。

為了使運球技術有一定的昇華,特意安排這一練習,這一練習旨在加強學生對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對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表揚,為下部分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原地兩人一組雙手胸前傳接球(3’)

要求:前臂發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轉,肩、肘、腕關節放鬆,全身協調

4、原地兩人一組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2’)

要求:運、傳、接運用協調,且要迅速轉換銜接。

3、4的練習主要為了進一步建立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掌握傳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協調配合,加強運球和傳接球的銜接。

5、四人一球一組,行進間運球后傳球、接球后運球(4’)

要求:運球和傳球,接球和運球要相互銜接好、順,逆方向都要練習。目的是利用運球和傳接球動作有機緊密銜接,快而連貫,更進一步提高傳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

6、三人傳接球,一人搶斷球(4’)

目的是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進攻意識和協作配合能力,善於隱藏自己的傳球意圖,以及運球假動作新式單個戰術行動與提高傳接球技術相結合。要求:無球隊員跑動、接應要積極,防守隊員要密切注意傳球隊員的行動,搶斷、封堵要積極。

7、連續傳接球(接龍)比賽(5’)

通過比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熟練性以及快速傳接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結束部分(4’)

1、配樂伸展放鬆操(3’)

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對本課進行小結,佈置收回器材(1’)

八、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一隻;2、籃球41只,球筐4只,錄音機1臺

九、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為55%,運動負荷為中等稍上。

高中說課稿 篇3

1 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1.1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出現在高中立幾第一章最後一節,這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空間兩直線位置關係,空間直線和平面位置關係,特別是已學習了直線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二面角的平面角,這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而本節內容是第二章多面體、旋轉體的學習基礎,因此,本節的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2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

1.2.1 從定理的證明過程,面面垂直可轉化為線面垂直,就可以看到數學的化歸,"降維"思想。

1.2.2 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從建構手段角度分析,可以看到歸納思想,而這一思想中包含著重組的意識和能力。

2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2.1 基礎知識目標:掌握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變

式,能利用它們解決相關的問題。

2.2 能力訓練目標: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類比能力,會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路和觀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認知和元認知能力。

2.3 創新素質目標: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判定定理,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能力;判定定理及變式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重組意識和能力;判定定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2.4 個性品質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善於發現,獨立的意識,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品質。

3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判定定理的證明及變式探索

難點:判定定理的變式。

關鍵:本節課通過判定定理的證明及變式探索,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認知和元認知能力。

4 教材處理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建構即認知結構的組建,其過程一般是先把知識點按照邏輯線索和內在聯絡,串成知識線,再由若干條知識線聯構成知識面,最後由知識面按照其內容、性質、作用、因果等關係組成綜合的知識體。本課時為何提出變式呢,應該說,這一處理方法正是基於此理論的體現。其次,本節課處理過程力求達到解決如下問題:知識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發展?又如何從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並賦予抽象的數學符號和表示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觀事物之間簡單的和諧關係。

5 教學模式

遵循教學過程是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十分複雜的動態性總體,是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下進行集體認識的過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又互為客體,啟動學生主動學習,啟發引導學生實踐思維過程,自得知識,自覓規律,自悟原理,主動發展思維和能力。

6 學法

6.1 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著重掌握元認知過程:

6.2 使學生把獨立思考與多向交流相結合。

高中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任務有:1、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動作;2、激發學生對籃球和體育鍛煉的興趣;3、通過遊戲和小組競賽增加學生的鍛鍊手段;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精神。因此,結合《體育與健康》目標要求,針對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完成動作的能力,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為:

1、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方法,體驗行進間按拍球和控制球的方法,學會行進間運球技術。

2、在各種運球練習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發展速度、靈敏等體能。

3、培養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增進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教材特點

本次課的教材是國中籃球運動的行進間運球技術,運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運球是全隊進攻的基本保障,是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所以要引導學生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因此,本課重點解決學生低頭運球技術學習的問題。為以後的教學打好基礎。運球接力和小組競賽主要是為培養動作協調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而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本次課的學習要點與重難點是:行進間控制球的技術和能力。要求運球時手腕要放鬆,向下擠壓動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動作;運球時應該抬頭,時刻觀察場上情況。難點:運球的正確手型和運球姿勢。

三、教學方法

因為籃球的教學技術含量較高,教起來比較單調枯燥,所以本次課嘗試在內容選擇安排上進行創新,首先側重於營造能吸引學生喜歡籃球的氛圍,安排了學生籃球遊戲,在比較輕鬆的.活動中匯入課,目的在於激發學習興趣;其次設計了籃球小組競賽,目的在於營造輕鬆氛圍,為學生創設自主練習的空間;第三是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技術進行提升階段,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思考(如"為什麼我的運球被別人搶斷?運球動作要領有那些?等問題),這個環節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學生學法及場地器材的分析。學生學習方法主要以模仿學習、觀察法、合作練習以及探究學習法為主。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高,有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好,為避免學生對運球練習產生枯燥感。要求學生帶問題練習,在練習中找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嘗試其他難度動作。

2、教學的主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構建互動的課堂"的教學理念,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示範講解法。學生在看圖練習的過程中有了對跳繩運動新的體會,對於練習過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事項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試著讓學生自己來說說各種跳法的要領,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評價,然後教師進行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方法對幫助學生建立較好的正確動作概念有好處,同時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激趣教學法。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課的匯入階段中首先向學生展示了現在學生最感興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籃球明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讓學生明白成為籃球明星的夢想需要通過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其次引入了籃球操的練習,引導學生去感受籃球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通過籃球準備活動讓學生感受這節課的與眾不同。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目的在於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寬鬆的課堂氛圍。

(3)遊戲教學法。在本課的教材運球的學習中使用"遊戲教學法"——即"運球接力"、"籃球競賽".遊戲的內容就是本次課重要學習內容——運球。此教學方法運用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運球的要領。

(4)自主學練法。本次課想借助形象直觀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認識,幫助學生完成課堂的練習。活動上介紹了多種運球練習,在教學中安排了學生練習環節。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練習過程,及時地給於幫助,有意邀請部分學生們上前亮相。這種教學方法能給學生自主活動和相象的空間;為學生建立展示風采的平臺;這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5)合作學習法。準備在運球活動的拓展練習中運用團隊(合作)教學法。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運球技術動作和遊戲。這種教學方法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能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集體意識。通過組織小團隊練習或分組比賽,一方面可互相促進技能的提高;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的運動密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四、課堂程式

(一)、開始部分(約7分鐘)

1、集合整隊——集合隊伍,檢查人數,整理服裝,進行課堂常規教育。

2、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約29分鐘)

1、激趣匯入階段——出示掛圖。

2、運球接力遊戲。(約10分鐘)

⑴、運球接力遊戲競賽

⑵、發現問題,()引導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一是抬頭,二是手心不觸球,三是以肩關節為軸。)

⑶、回到比賽

⑷、小結,教師點評。

3、分組競賽遊戲——進行競賽遊戲安排;結合教學要求進行點評。(約15分鐘)

⑴、分組競賽遊戲

⑵、教學比賽數分鐘後停止比賽,組織學生尋找比賽不能順利進行的原因。然後,教師告訴學生不能自如地運球,即失去了在籃球場上一半的自由,以強調籃球運球技術之重要。並簡單講述運球規則和正確的方法,強調運球時手心不觸球。

⑶、示範運球,學生模仿。

⑷、回到比賽。

⑸、教師巡迴指導。啟發指導練習階段——教師關注學生練習過程,引導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一是抬頭,二是手心不觸球,三是以肩關節為軸。);教師適時進行評價、歸納、總結。

(三)、結束部分(約4分鐘)

1、結束階段——帶領學生進行放鬆練習(播放輕音樂)

2、課堂總結

3、整理回收器材

4、師生道別

本次課我之所以選擇這樣教材內容、教法及設計程式,主要來自教學中的體會。有不少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濃厚,但是他們往往不願在球性及基本功上下功夫,最好一到球場馬上比賽或投籃練習。忽視籃球基本功的學習,學生就學得不紮實,技術提高慢、不規範。平時的自我鍛鍊手段少,內容單一。另外也想嘗試在教學營造一個相對更自由寬鬆的環境;希望能通過讓學生自主練習及分組競賽遊戲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相關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