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範文錦集7篇

才智咖 人氣:4.86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範文錦集7篇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數學活動《哭娃與笑娃》這個活動來自山東省編教材中班上冊《我的好朋友》這一主題。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中班幼兒偶爾情緒不是很穩定,早晨來園偶爾哭著喊爸爸,媽媽,怎麼勸都不好用,為此我特意設計了"笑娃娃和哭娃娃"的這次活動,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從眉毛、眼睛、嘴巴的細微變化中,觀察出人的情緒變化。

能力目標:知道哭和笑的兩種不同的表情,會從兩種不同的表情裡判斷人的心情。

情感目標:學會關心他人,願意為好朋友帶來快樂。

3、重點難點重點:能從眉毛、眼睛、嘴巴的細微變化中,觀察出人的情緒變化。難點:能知道五官與表情的關係,會用簡單的方法表現哭與笑兩種不同的表情。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圓形卡片若干,彩筆。

2、表現哭、笑表情的人物頭像各一幅。

3、背景音樂《笑比哭好》

4、"心情速遞"板二說教法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中班幼兒的思維的具體形象的特點始終貫穿的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重點難點,我將採用情景法,互動遊戲法

1、情景法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先播放歌曲表演,引出一隻快樂的小熊,激發起幼兒對這節課的興趣,讓他們很快的投入到課堂中來。

2、互動遊戲法我和幼兒一起來做五官的遊戲,我先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幼兒,這是哪裡呀?讓幼兒猜。以此類推,我把自己的五官都指全,讓幼兒猜全。接著鼓勵其他幼兒跟著一起做猜猜五官遊戲。做完遊戲,趁著幼兒盡興,我問幼兒:五官都有哪些本領啊,請大家一起積極發言一起討論。

二、說學法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慧理論及做中學的思想,主要採用互動遊戲法,啟發誘導法

1、情景遊戲法:老師和幼兒一起做遊戲,在遊戲中引導幼兒認識人的五官和了解五官的用途是什麼。

2、啟發誘導法:在小黑板上畫出各種各樣的表情,有笑的有哭的,有傷心的等等,讓幼兒觀察一下不同的表情和五官是什麼關係的?進而引導幼兒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三、說教學

(一)引發興趣,匯入課題

歌表演引出快樂小熊"Hello!大家好,我是快樂小熊,今天呀!我和馮老師一起來到這裡,想和你們交朋友?高興的話就請來點掌聲!"

(二)匯入遊戲,引發討論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指指鼻子,摸摸臉的遊戲"請幼兒互相說一說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們都有哪些本領?讓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自由發言,並提問個別幼兒,並肯定全體幼兒的表現,初步瞭解人的面部長有五官,並瞭解其功用,並要時時刻刻保護它們。

(三)五官的變化,引發討論,學習使人情緒愉快的方法

1、"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看這裡,這怎麼有這麼多的數字,還有圓點?激發幼兒好奇的心理,並引導幼兒願意露出笑臉。

2、出示表情臉譜,"老師呀,還要給小朋友看一樣東西,這是表情臉譜,小朋友都甜甜的笑臉,因為它會給朋友帶快樂,那咱們就一起露出最甜的笑臉吧!"

3、出示課件(快樂的聚會),小動物們也喜歡甜甜的笑臉,那咱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樣快樂的

4、引導幼兒通過看小動物們的快樂聚會,能感受到小動物把快樂帶給了我們,要用笑臉對待朋友,笑臉代表著幸福和快樂!提問幼兒"假如您的好朋友生氣不高興了?你會用什麼辦法讓她高興起來露出笑臉?"引導幼兒討論,並請幼兒發言,提問個別幼兒。給朋友唱歌、跳舞還給好朋友說好聽的甜甜話,讓朋友快樂,自己也就快樂了!

(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自由想象,情感昇華

1、出示笑臉和哭臉,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2、送出小禮物!手拿鏡子做表情遊戲,並讓幼兒自己動手畫出笑臉,裝飾"快樂樹"。

3、"快樂小熊"說要用笑臉、說甜甜話對待朋友,這樣大家就都快樂了。

(五)教學反思

提醒幼兒每天來園時,在"心情速遞板"上標出自己的心情,引導幼兒關心大家的心情,說一些高興的話,讓大家都快樂起來。

(六)佈置作業

以漂亮的我為主題,畫一副自畫像,能把自己的表情真實的表現出來。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 來是3,並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並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遊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裡。

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裡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裡,可是它不知道怎麼分才好,你們願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教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麼好吃的?有多少?(3只桃子,3個蘑菇,3條小魚……)

教師:那怎樣把數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並用數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裡。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你是怎麼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

(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教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教師:還有其他的分法嗎?

教師小結: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三、遊戲學習3的組成。

1、教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願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2、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遊戲

(1)教師:看!這是什麼啊?(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麼辦呢?

(2)先變成數字寶寶

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 是數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變成3呢?

(3)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

教師: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後,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3、教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3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遊戲的愉快。

3、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徵。

4、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活動準備

1、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土坑"的小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石塊" 。

2、三個圖形寶寶的家。

3、小貓掛飾人手一個,後面貼上圖形。

活動過程 一、集體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教師:"今天,貓媽媽請來了幾位圖形寶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二、幼兒"修路",鞏固認識圖形。1、教師:"寶寶們真能幹,現在圖形寶寶請我們到他們家去做客。

寶寶們出發了,要跟好媽媽哦,不然會走丟的。"放音樂,學小貓走。

2、來到小路邊。教師:"唉呀呀,怎麼了,"幼兒說,"小路上有許多小坑,"

教師說:"小坑都是什麼形狀的",幼兒回答。教師:"那我們有什麼辦法把路填滿呢?"幼兒回答。

教師:"寶寶們看,路邊有那麼多石頭,我們用這些石頭來修路吧,"幼兒修路,提醒幼兒:"寶寶們要動動腦筋,什麼樣的石頭放到坑裡才正正好。"

3、教師檢查小路有沒有都修好。教師:"你們用什麼形狀的石頭修路的啊?(請個別幼兒回答),小路修好了,我們邊走邊說說你走在什麼圖形上。"(教師先示範,幼兒再示範)

4。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5、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

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與相同。

6、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

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7、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三、來到圖形寶寶家做客。

1、教師:"你們看這就是圖形寶寶們的家,你們猜猜這是哪個圖形寶寶的家呀?"引導幼兒說說。

2、根據幼兒身上的圖形做客。

教師:"我的貓寶寶真能幹,現在我先請戴著三角形的貓寶寶到三角形圖形娃娃家裡去做客,

同時要問好。回來時要跟三角形圖形娃娃說再見。"

教師:"這次我們一起去做客,根據你身上的圖形去做客。方法同上"

3、教師驗證是否正確。

四、結束活動。

教師:"貓寶寶們,玩了這麼長時間也累了吧,我們回家吧。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4

一、說設計意圖數字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而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

序數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數,是用自然數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讓幼兒回答"第幾"的問題。認識序數要以認識基數為基礎。本班幼兒已學習了6以內初步數概念的數序,為學習序數做好了準備。學習序數要求能從不同方向(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但是,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就降低了要求,即從左到右,從下到上來排列物體的次序,這符合幼兒的認知經驗。因為敘述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知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的序數感知的整合。但這些知識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呢?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以遊戲《小動物開格子鋪》展開,通過遊戲化教學手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較好地達成學習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體目標如下:

1.初步理解序數的含義,學習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2.能大膽地動口、動手用序數詞來正確表示6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

3.在遊戲中體驗學習序數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將這節課的重點定為學習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單純從一個方向認識序數對大部分幼兒來說很容易掌握,因此,我又設計了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的兩個方向同時排列物體的次序的綜合練習,將學習內容難度加大,使學習更具有挑戰性,這也就成了本節課的難點。為了完成本次的難點利用形象的PPT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使難點得到較好的突破。

三、說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幼兒操作材料(水果、玩具、蔬菜圖片若干、畫有'格子鋪'的紙人手一張)。

知識準備:幼兒課前瞭解"格子鋪"四、說教法、學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1.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運用層和格的基礎上,來區分物品所擺放位置的不同。此外我還運用了觀察法、談話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獲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景,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3.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擺放操作活動中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還滲透了社會情感教育。

四、說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是動物排隊學習用想去參觀格子鋪的形式來引出動物排隊的序數,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箭頭出現)通過幼兒的觀察,從左邊往右邊數數讓幼兒找小動物所在的位置,學習序數詞第一至第五,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並讓幼兒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第二環節:小動物坐雙層公交車。課件出現雙層公交車,首先讓幼兒認識層,引導幼兒從下往上數,然後讓幼兒認識這輛公交車每一層有幾個座位,引導幼兒從左往右數,最後讓幼兒再來說說小動物坐在第幾層的第幾個座位?目的是讓幼兒鞏固感知6以內的序數,學習從某一方向幫小動物找座位,立即對第一個環節的知識進行了複習和鞏固,也為下面學習格子鋪打好基礎。

第三個環節是對前面二個環節的鞏固,我給孩子們加深了難度,通過小動物們參觀'格子鋪這一活動,引導幼兒看箭頭的方向從下往上數、從左往右來感知物體所擺放的位置。如皮球放在第幾層的第幾個格子裡?香蕉放在第幾層第幾個格子裡?第五層的`第六個格子裡放的是什麼?……"第四環節:幼兒操作,引導幼兒自己看清楚箭頭的方向,教師繼續創設情景,來了很多客人把'格子鋪'裡面的貨都買光了。生意真好。你們能幫助小動物把貨物放入格子鋪中嗎?激發幼兒的興趣,給孩子們加深了難度,進一步啟發幼兒探索,通過幫忙放貨這一活動,讓幼兒學習能夠按指定的序數詞來找到相應的位置。在孩子們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個別孩子難點未掌握,於是我引導他們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重難點。 最後,結束活動我們也來開一個格子鋪店。

整個活動過程,由動物排隊--動物坐雙層公交車--動物參觀格子鋪--幼兒操作,整個活動始終圍繞小動物開格子鋪展開,難度層層增加,步步深入,體現了循序漸進。整個過程,幼兒都在不斷的探索中操作學習。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5

一、說教材

拼圖活動是幼兒園經常進行的活動,也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項活動。以往的拼圖活動比較注重拼圖的造型設計和製作,對拼圖活動本身所蘊藏的數學內涵挖掘不夠。其實,拼圖活動也是幫助幼兒瞭解整體與部分關係、掌握數概念的一個很好的載體,而且也符合新《綱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這一精神。

二、說幼兒

中班幼兒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要親身體驗,在操作探索中發現事物的特徵。他們對於物體整體與部分關係的理解,必須藉助於對具體物象的感知,拼圖活動恰好為幫助幼兒感知數量的多少、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提供了直觀形象的支援。在日常的活動中,孩子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圓形拼圖的造型經驗,為本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說目標

思維的靈活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數學活動目標始終貫徹的一個原則,瞭解幼兒的思維過程、思維發展水品和個性特點,創設更適宜的條件和環境幫助幼兒發展思維能力則是我們確定數學活動目標、設計數學活動過程的基本準則。由此,本活動的目標初步確定為以下兩個方面:

1、通過拼圖活動,加深幼兒對圓形造型變化的認識,初步瞭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初步學習用統計的方法進行記錄。

從中班幼兒已有的經驗水平和思維特點出發,幫助幼兒理解物體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是本活動的重點,由於中班幼兒首次接觸統計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就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幼兒數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幼兒首先學習用一種正確的順序說出數詞,對數序的感知從“連串”水平發展到“雙向數鏈”水平,然後才能在具體的實物和抽象的數概念之間建立聯絡。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逐步建立起整體與部分、數群與集合等概念。而教師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必須關注幼兒已有的經驗水平和思維特點。於是,本活動採用“示範講解”、“提問”、“觀察”的教學方法,“示範講解”可以幫助幼兒聯絡已有經驗思考拼圖中的一些數學關係;“開放性的提問”可以啟發幼兒的思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發現;“觀察”則讓老師在活動過程中瞭解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過程,從而根據個體的差異提供適時、適當的幫助和指導。

2、學法

幼兒只有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學關係有所體驗並獲得感性經驗,由此,本活動採用的最基本的學法就是“操作法”,這也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一個個活動環節感知物體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幼兒思維的操練與學習

習慣的培養將使幼兒終生受益。另外,本活動採用“討論交流”的方法,使幼兒在師幼互動、同伴互動的過程中分享學習經驗,更好地掌握統計記錄的方法。

五、說活動程式

1、活動準備

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2種圖案紙、若干份記錄紙、數字標籤、一些輔助圖形

2、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拼出示範花的圖案

出示圖案紙:請小朋友根據圖案用圓形拼出花的造型。

引導幼兒回憶拼圖經驗:你還有其他的方法拼出花的造型嗎?(變換圓形的大小、顏色、數量拼出多種花的造型)

(2)藉助統計,使幼兒學會記錄方法

提問:小朋友們有很多種拼花的方法,老師想知道你們都用了哪些不一樣的圓形,該怎麼辦呢?想知道每種圓形用了幾個又該怎麼辦呢?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幫助幼兒提煉多種方法,並比較得出統計記錄的方法。

出示記錄紙:

圖形數量

幫助幼兒提煉統計記錄的方法:在圖形一欄中貼上拼花所使用的不同的圓形,在數字一欄中用數字標籤記錄所使用圓形的數量。

初步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一朵大的花的圖案是由6個小的圓形拼出來的。

感知數量:不同顏色、大小的圓形分別有幾個。

(3)藉助實際操作,進一步感知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①、你能用圓形拼出不同的花的圖案嗎?

②、你能用圓形拼出其他不同的圖案嗎?(鼓勵幼兒以圓形為基礎使用輔助圖形拼出更多的圖案造型)

(兩種不同的操作要求為幼兒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層次要求,滿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需要。)請小朋友在拼圖活動的基礎上記錄自己的拼圖方法。

(4)集體分享作品,梳理並提升幼兒經驗

幼兒交流:用幾個小的圓形拼出了一個大的圖案。(為幼兒提供了向同伴學習的機會,進一步理解拼圖中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

出示第二張圖案紙(船),提問:你能用其他的小的圖形拼出這個大的圖案嗎?你有幾種拼法?請小朋友在日常拼圖活動的時候試一試,用統計的方法記錄下來,比較一下“同一個圖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法拼出來”,更進一步地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在日常的拼圖活動中可以繼續延伸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感受和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並進一步學習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在生活中發現的一些數學關係,使數學教學既來源於幼兒生活又迴歸幼兒的生活,真正體現“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6

一、說教材:

《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題為組織教學的邏輯線索,在主題中按照不同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幼兒與教師、與同伴以及與情境和材料互動,實現培養幼兒“主動學習、邏輯推理、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教學主旨。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共設計了4個環節,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之中。在遊戲娛樂的過程中自我檢測與評價。感到學數學是愉快的。

二、說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裡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培養幼兒的辨別能力,發展方位知覺

2、通過活動,認識區別上中下空間方位,學習方位詞上面,中間,下面其中目標二設定為重難點。

三、說準備

根據活動的需要,製作

1、情境數學課件;

2、操作教具:人手一套。

幼兒在體驗遊戲的愉快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本環節的操作更有趣有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積極。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我採用了遊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說的:遊戲就象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嚥的“苦藥”吞嚥下去。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主動積極、自願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的主體地位。整節課以遊戲活動貫穿,進一步讓幼兒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我還採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二)學法

中班下學期幼兒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強、遊戲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漸進、富有情境性的遊戲中促進了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豐富的遊戲帶動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五、說教學程式

(一)整體思路意圖

本節教育活動為一課時。整節課以小松鼠去鍛鍊—一路走過的地方——看到好吃的——送禮物給號朋友為線索4個環節,有趣有效的情境遊戲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積極。

(二)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我一共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情境匯入

通過情境匯入,調動幼兒情緒,緩解對陌生環境的拘束感,並通過小松鼠去鍛鍊引入今天活動的內容。

師:“瞧,這是誰呀?”(小松鼠)PPT

它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裡呀,原來小松鼠是要去鍛鍊,你們看它來到了哪裡?

二、布題

1、在山下看到了什麼?(在山下看到了小草)小松鼠往山上爬,他爬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爬到了山的中間,學說中間。看到了盛開的小花)小松鼠繼續往上爬,爬到了哪裡了(山上,學說山上),在山上看到了一個小亭子。這時候他覺得肚子餓了,他走到小亭子裡,看到裡面有好多好吃,有獼猴桃,蘋果和梨子(出示操作卡)還有一些好吃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猜一猜

(1)頭上長綠葉,身上方格格,東北部長她,全身黃顏色。把你們猜的東西放在蘋果的上面;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2)聽錄音,把你們猜的東西放在獼猴桃和梨子的中間;

(3)這個東西害羞地露出半個臉,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把他叫出來吧。在蘋果的下面原來是草莓。

2、小松鼠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非常的開心,把肚子吃的飽飽的,去看望他的朋友了。他的朋友會是誰呢?(出示三個朋友)調皮的小松鼠把給朋友的禮物藏在了大樹上。(出示操作卡片)大樹上有三根線小松鼠會把誰的禮物放在上面、中間和下面呢?出示準備的禮物讓小朋友看一下。

三、幼兒操作。

邊操作邊說誰的禮物放在上面,誰的禮物放在中間,誰的禮物放在下面。

四、驗證。

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 篇7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富於想象,有較強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喜歡學習新的知識,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淺的數學內容也需要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感知物體的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係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他們認識數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的,數字8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孩子把數字8的形狀和已有的一些物體聯絡起來,讓孩子能具體形象地認識記憶數字8,如何通過實際的物品讓幼兒去感知8的數量,這是我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採用了遊戲操作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兒仍有著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數教育活動中,比較適宜採用遊戲方式,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反覆操作,從而建構數概念。為此我設計了遊戲情景“送水果”,讓幼兒帶著要求去找到相應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數物品中不知不覺地感受8的數量,這遵循了“教育來自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的原則。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教育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精神,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並認識數字“8”。(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在,也是本次活動的顯性的知識性目標。)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同時也是隱性的情感目標。)

3.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這是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也是活動的實際意義所在,它讓本次活動和現實生活聯絡了起來,真正體現了教育是為生活而服務的。)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活動目標。更順利地實現活動過程,根據幼兒愛玩這一特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7以內的數熟悉7以內的數量。(前期的經驗準備是教師設計活動的基礎,幼兒如果沒有這一經驗,就會影響到他們對數量8的感知。)

物質準備:①1——8數字卡片,水果圖片若干幅,歌曲磁帶,ppt。

②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老鼠形狀。

③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四、說教學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我採用了把枯燥的數學和活動緊密相連,讓幼兒在玩中學,動中學。所以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觀察操作法

觀察就是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充分刺激幼兒視覺,操作就是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等動作帶動大腦感知抽象的概念。這是我為了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點而採用的方法,為的是讓孩子通過看一看數字8、找一找和數字8外形相像的物品,從而使他們能把抽象的8形象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數字8。

2.按數取物法

給予一定數量的物體,讓幼兒根據教師說出的數字拿出相應數量的物體。隨著幼兒數能力的增強,對幼兒只說出數,沒有範例。按數取物的條件是抽象的,沒有直觀依據。要求幼兒對數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務,解決抽象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