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圖形》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3.26W

說課不僅要說明怎麼教,還要說明為什麼要這樣來做,這就迫使教師要認真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要認真去思考如何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幫助教師從理論上去認識教學規律。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幾何圖形》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幾何圖形》說課稿

  《幾何圖形》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大家猜猜看,這是幹什麼用的?其實剛才我給大家展示的就是我在幾何圖形這一課中的情境引入中所使用的教具。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就是《幾何圖形》(多媒體),它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材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內容。

一、 背景分析

1、 學習任務分析(多媒體)

《幾何圖形》是新課標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本節內容分為兩課時,這是第一課時,在這一課時要求學生掌握幾何圖形的概念,並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它是國小學習簡單的幾何圖形之後的進一步加深學習,它也是以後學習三檢視的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多媒體)

學生在國小認識了簡單的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後,對於幾何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本節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概念和關係,難點是如何將立體圖形展開成平面圖形,將平面圖形圍成為立體圖形。

二、教學目標設計(多媒體)

我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從現實物體中抽象得出幾何圖形,正確區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2)能把一些立體圖形的問題,轉化為平面圖形進行研究和處理,探索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2.能力目標:(1)經歷探索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空間觀念,培養提高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2)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1)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形成自覺、認真的學習態度,培養敢於面對學習困難的精神,感受幾何圖形的美感;

(2)倡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精神,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能從小組交流中獲益,並對學習過程進行正確評價,體會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三、課堂結構設計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它,因此我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為知識主線,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訓練學生思維為能力主線,來確定課堂結構:(多媒體)

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初步感知,認識圖形 分組實驗,畫出圖形

動手操作,展開圖形 猜想圖形,還原實驗 鞏固練習,小結反思

四、 教學媒體設計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我對教學媒體的利用進行下如下設計:

在引入和實驗環節:用實物演示,給學生以直觀印象。

認知和練習環節:用多媒體演示,更好地節約時間,擴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常規黑板仍有重要作用,一是學生畫圖練習時,培養學生良好的作圖習慣,二是構建條理清晰的板書,給學生以示範作用。

五、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情境,匯入課題(我跟學生是這樣說的:)

現在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袋,你們想知道這裡面裝了什麼嗎?那麼現在請同學們依次上來摸一下,每人摸一個物體並請說出它的名字,然後把它放在適當的位置.(學生邊說老師邊寫) (大膽表揚)(講到最後一個時讓學生齊講),然後引導學生歸類。由此引入課題:幾何圖形。

設計意圖:我這樣做的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在親自感驗中體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2、初步感知,認識圖形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欣賞一組圖片,讓他們在美的感受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學習、認識一些國小沒有認識的圖形,然後讓學生說生活中的幾何圖形,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而用於生活,接著讓學生作一個簡單的練習題,這樣進一步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加強認識。

3、分組實驗,畫出圖形

我們知道立體圖形問題,常把它們轉化為平面圖形來研究,處理。我準備了一個工件的模型,然後請學生從不同方向看,看看到的圖形否一樣?然後請學生跟我一起畫所看到的圖形:

(1)(比如說)

從正面看:

從左面看:

從上面看:

這樣,教師既起到了示範作用,同時也讓學生得到了練習。

(2)接著通過一組變式練習讓學生也來當一回設計師,請他們拿出之前準備好墨水瓶盒擺出一個有創意的圖形,看哪一組最快。擺完以後,請他們從不同方向觀察,同時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圖形(探究畫圖,分組討論,5人一小組)。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加強了合作,並親身感受對於一個立體圖形從不同方向看,看到的是它的平面圖形,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動手操作,展開圖形

先展示一個墨水瓶紙盒,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它。事實上要做好它,一是要進行美術設計,二要了解它的展開圖,那麼什麼是展開圖呢?其實展開圖就是把它剪開後鋪平的樣子。之後就請學生把已有的墨水瓶盒適當地剪一剪,看它的展開圖是什麼樣子,然後每一組選一個最佳的,把他們的作品貼在展示板上,讓學生看,讓他們體會同一個立體圖形的展開圖的多樣性,並且讓其感受成功的喜悅。

然後繼續提問: 我們能夠把它還原嗎?

從實驗中我們知道立體圖形是由平面圖形圍成的,平面圖形是否可以圍成立體圖形呢?這樣我就進入了第5個環節:

5、猜想圖形,還原實驗

先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立體圖形的展開圖,然後請學生猜想它們分別能圍成什麼樣的圖形?他們猜的對不對呢?然後動手實驗,把這些圖形剪下來,摺疊,再粘起來,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之後教師(展示圖形,充分表揚)。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動手合作的同時驗證其其猜想的正確性並進一步說明了平面圖形可以圍成立體圖形。這樣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6、鞏固練習,小結反思

之後,教師提問學生有無疑惑,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解決後顧之憂。然後通過一組課堂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細心看一看、專心做一做、精心選一選、“神舟探月“),在練習中我有意設定了一定的梯度,目的'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都能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接著由學生分享收穫,總結所學。最後在一首優美的歌曲中結束全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同時也能讓大家一起分享成功。

六、教學評價設計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我採用師評、互評、自評結合的方式,設定了三個評價點:

1. 探索實驗中評價:以師評為主,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緒和狀態,對學生中出現的獨特想法或結論給予鼓勵,對學有困難的學生採用推遲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2. 解決問題中的評價:以互評為主,關注學生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小結反思中的評價:以自評為主,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上的發展及數學經驗的積累程度。

本節課是一堂能力培養、動手操作和思維訓練為一體的活動課,數學實驗的開展,多媒體的演示,都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奠定了基礎,能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