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少女時代》分析青春題材影片

才智咖 人氣:2.37W

臺灣青春片《我的少女時代》堪稱青春片裡的黑馬,截至目前臺灣票房已達到四億,遠遠超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同時,這部片子也獲得了豆瓣電影8.3的高分。

從《我的少女時代》分析青春題材影片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在青春片氾濫的今天,到底什麼樣的題材能夠脫穎而出。

唯美的畫面與細節刻畫相結合

雖然有些梗是相似的,但其實,電影裡沒有百分之百一樣的梗。因為場景、人物都換了,所表達的情緒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梗看似爛,但還是常看常新。

唯美懷舊的場景如果做得太生硬未免顯得假大空,讓觀眾有種脫戲的感覺,但是可以極盡誇張與浪漫,因為電影語言就是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觀眾注意力,而一些大膽的想像就會被無形中合理化。比如法國電影《兩小無猜》,運用非常大膽、誇張、瘋狂的愛情表達,卻也能被觀眾所接受。但是如果沒有一些非常可靠真實的細節,這些想象就會變的像浮在半空的雲,讓站在地面的觀眾難以接受。比如《兩小無猜》雖然誇張,但是兩個人玩“敢不敢”的打賭遊戲卻是日常生活常見的場景,而且兩人從幼兒園玩到大學。

因此《少女時代》中也加了很多浪漫、唯美、懷舊、熱血的橋段,而這些橋段也因為與片中真實的細節刻畫而相得益彰。

真實的細節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觀眾產生共鳴,覺得我的青春也是這樣的,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啊,好懷念那個時候啊。

如停在小鋪前猶豫吃什麼的細節,逛書局的細節,撒謊考試前沒念的細節,寫幸運信的細節,溜冰場的細節,真心話大冒險等。這些發生在生活場景非常真實的細節,不僅勾起了人們的懷舊情結,也讓後面的高潮顯得更加真實。

比如對於當了好多年的學生我來說,我的人生大事除了學習就是糾結早中午晚飯吃什麼,那個時候我們每到放學的時候就會跟閨蜜一起逛文具店、書店,真的是作為一種娛樂而不是簡單的去買東西,以及我們也會經常收到那些如果不轉發就會遭殃什麼的郵件,那個時候男女生髮生交集的地方就是大家一起去溜冰,男生滑的風馳電掣女生緊緊抓著護欄。大家互相寫畢業紀念冊,用真心話大冒險窺探彼此心意等等 。

另外電影的細節也表現在一些臺詞中,如“沒穿高中制服翹過課長大會後悔”“長大後,你沒變得多了不起,還是會犯錯,還是會迷惘,會後悔沒多吃點冰淇淋,沒多談幾次戀愛”“多年後,你會明白,讓你第一個砸下水球的人,不是你討厭他,而是你的眼裡,只有他。”“分數和校規都不能定義我們,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樣子”這些臺詞被主角說出來的時候,感覺就像自己想說的話被別人說出來一樣,這種對於細節的精雕細琢,會讓觀眾有非常強烈的共鳴。

接下來就是唯美、浪漫、熱血的橋段。1、冰宮溜冰斗毆,冰宮這個場景給人的感覺非常復古,像極了美國電影裡的一些摩托旅館的配色。配上動感的音樂,加上一場械鬥,感覺很帶感。2、林真心失戀沉入水底,沉入水底的瞬間那種對悲傷情緒的渲染是很到位的,因為沉入水底會有一個慢慢下沉的動作,這個時候觀眾會有一種恐懼的情緒,通常在水裡的時間往往會有一種凝固的感覺。3、書架。兩個人緩緩從書架一邊開始走,林真心借陶敏敏表露真心,說完後兩個人走到書架盡頭,四目相對,這個鏡頭也用爛了,但不論什麼時候都覺得美。4、兩個人在同一張桌子上溫書,同時做出喝飲料的動作,同時手撐額頭做出思考狀,暗示兩人的默契。5、山上的小溜冰場,點綴著大大小小的燈,美的像童話裡的遊樂場。6、大反抗,集體反抗教導主任,熱血沸騰的場景。7、扔水球比賽,也是非常歡樂非常勁爆的場景,水花四濺,青春活力飛揚四射。8、搬劉德華人型立牌為林真心慶生,浪漫感人。9、一起看流星許願。10、劉德華演唱會,長大後的.徐太宇遇見長大後的林真心,徐太宇實現小時候承諾讓劉德華為林真心唱歌的願望。

密集的笑料與衝突

整部劇走的是一種輕鬆幽默的風格。喜劇電影應該是院線比較喜歡的一種型別,內地高票房的《捉妖記》、《泰囧》都是喜劇。口碑較好的《夏洛特煩惱》也是喜劇。喜劇有個特點就是笑料一定要鋪的很密集,這樣在觀影過程中觀眾就會覺得電影連貫,如《夏洛特煩惱》。臺灣偶像劇通常都深諳此道,因此這部劇的笑料鋪的輕鬆自然。

除了笑料以外,這部片子戲劇衝突也非常多。全片大大小小的衝突大概有十幾處,因此觀影過程會跌宕起伏,男主角剛準備洗心革面就遇到了新的訓導主任。兩個人剛許願後感情加速升溫男主角又要去美國。也正是因為衝突鋪的太多以至於影片後三分之一顯得拖沓冗長。但衝突的鋪設會讓電影懸念十足因此觀眾也會覺得暢快淋漓。

影片視角/受眾廣

導演陳玉珊說這部片子獻給那些99%的平凡女孩,《那些年》講的是那些年男生心中女神的故事,故事的敘述也是男性視角。而這部片子寫的是一個平凡女孩的故事,由女主來敘述。《初戀那件小事》寫的也是一個平凡女孩的故事,它們的區別在於,《初戀》裡平凡的女主之後變得優秀跟男神在一起,而《少女時代》裡的女主最後也變漂亮但依然平凡,也沒有喜歡上男神,而是愛上了一個每個學校都有的“壞孩子”。

因此這部片子其實更能夠產生共鳴,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女孩都不是女神,也沒有那麼多人追,也沒有嫁給男神,而是平平凡凡的過著自己的小生活跟一個同樣平凡卻愛自己的男人。就像《夏洛特煩惱》是屌絲的雞湯一樣,《少女時代》就是千千萬萬平凡少女的代言。況且女人永遠都愛“壞男人”。

但顯然導演所設定的受眾並沒有侷限在90後少女。青春最鮮明的特點可能就是每個人的青春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青春卻又是無比的相似。90、00後追的是鹿晗、李易峰等小鮮肉,可能完全沒有追過劉德華,但沒關係,那種追星的感覺是共通的。反正不論80還是90都會喊自己喜歡的明星為“老公”。還有青春裡的一些日常如男生打架、翹課、跟老師頂嘴,女生剛剛發育、對異性開始好奇和喜歡,這些都是不論哪個年代的青春都有的。

除此之外,故事的開頭是成年之後的林真心陷入回憶,結尾是成年之後的林真心鼓起勇氣辭掉工作開始新的人生,因此初涉職場的白領也是此電影的目標群。

影片價值觀

整部片子的價值觀非常正,看過之後滿滿正能量。青春意味著我們無所畏懼,我們哭我們笑,我們勇敢地為我們喜歡的人付出,為他對抗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變得勇敢、變得知道我們自己是誰、知道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我們自己的樣子。由此,這部電影就昇華了幾個格。《初戀那件小事》講的是當我們更好更優秀之後我們就可以擁有愛情。《那些年》更像一部自傳體,側重青春的遺憾與美好並存。而《少女時代》則側重自我的成長,青春歲月的我們,不正是因為善良、純粹、勇敢才那麼真實那麼美好麼,而成人之後的我們呢?這也是影片最後的發問,讓人觀影之後有一種無形之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