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合格教師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3.25W

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很多方面的要求和認知。小編整理了爭做合格教師心得體會,歡迎欣賞與借鑑。

爭做合格教師心得體會

一、總體要求

1.對教學要有深層次的認識

(1)教師要有奉獻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把教學當作事業,而不是任務。教師只有熱愛教學工作,才能主動關注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也就是說,教師要有職業道德。這份職業道德,簡單來說就是敬業、認真,包括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安排考試、認真反思教學效果。有了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就會視教學為崇高的事業,而不是簡單的任務。如果把教學簡單地當作任務去完成,就是被動的、消極的,付出自然是有限的,效果當然會大打折扣。而把教學當作事業,才是主動的、積極的、充滿熱情的。老師講課充滿激情,學生聽起來才會津津有味。很多優秀的老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講課是一種享受,在教學過程中會獲得一種幸福感和滿足感。一旦上了講臺,教師就像一個演員進入了角色,用激情和技巧去感染學生,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配合,思考問題,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2)明確高校的任務以及與教學的關係。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大學教師是大學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和引導者,教學是引導思考,不是灌輸知識;是培育和發揚個性,不是標準化的管理。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大學的教育質量。如果把人才的培養比喻成一棟高樓的構建,那麼每一門課程都是一根重要的支柱。

(3)領會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學內容是科學,教學方法是藝術。科學與藝術,本來就是相通的。所以說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一個教師要想達到更高的教育教學水平,實現更加理想的育人效果,就不但要努力提高教書育人工作的科學性,還要不斷增強教書育人工作的藝術性。教育作為一種“以人育人”的活動,要想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深刻影響,就要遵循育人的科學規律,善於運用各種靈活多樣、深入人心的藝術手法。具體說來,就是不僅要講究理性,而且要講究感性;不僅要講究邏輯,而且要講究形象;不僅要講究說服,而且要講究感染;不僅要講究嚴格,而且要講究分寸;不僅要講究認真,而且要講究巧妙;不僅要講究一般,而且要講究特殊。

教育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做到“以情感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非常強調情感激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認為“教學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當飽含著熱愛,滲透著激情。努力把自己對於知識、對於真理、對於智慧、對於高尚、對於美好人生的嚮往和追求,真誠地向學生們表達出來,從而使教學工作具有動人心絃的藝術感染力。其次,要注意“美在形象”。形象化的力量就是藝術的力量,這一力量也可以為教育所用。運用形象化的教育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還有利於啟用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創造。

2.做教師的基本條件

(1)廣博的文化知識。作為教師需要掌握廣博的文化科技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收放自如;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廣大學生旺盛的求知慾望,併為學生所喜愛,進而增強教師的威望,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掌握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相關理論和時事政策,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及外部環境有所瞭解;二是要重視當代最新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知識的學習,重視對知識經濟、電子資訊等方面的學習;三是要有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要掌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把握其思想脈搏;四是要有一定的文學藝術知識,有較高的審美情趣。

(2)紮實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指教師任教學科的知識。教師對自己所講授的課程一定要打好紮實的基礎,對課程的整個理論體系、內在聯絡、重點、難點、發展歷史及當前的研究現狀等要熟練掌握。教師只有具備了紮實的專業知識,才能綜合運用和講解這些知識,使學生理解和掌握。

專業知識是教師有效發揮影響力的重要保障。教師的個人魅力除了品格、才能、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知識。馬卡連柯曾再三強調,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教師只有課講得好,能釋疑解惑,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拉近與學生心理上的距離。因此,教師不但要有學問,而且還要學問大,這也就是陶行知所說的“學高為師”。

(3)先進的教育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工具,學習教育科學,就是掌握教育規律,解決“怎樣教書”和“怎樣育人”的問題。教育過程、教育物件、教育勞動都有其特殊的規定性,每個教師只有把握了這種規定性,才能從必然走向自由,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師不僅要懂得“教什麼”,還要懂得怎樣才能“教得好”;不但要知道“怎樣教”,更要知道指導學生“怎樣學”。這些都離不開對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二、具體做法

教師的主要責任首先是上課,怎麼才能保證良好的課堂效果呢?這就要先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不是把教科書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看後加上答疑來解決問題;而是把學生集中在教室裡,通過聽教師講課來解決問題呢?”其實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較少的時間,引導學生較快地領會新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地探索新知識,指導學生學會掌握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可見,教師的主導地位,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責任。

因此,當教師準備登上講臺時,要想到三點:(1)如何儘快讓學生領會新知識;(2)如何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3)如何教會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方法。具體而言,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必須從課前備課、課堂講授和課後交流3個方面下工夫。

1.課前備課

授課要經過精心準備,不能照本宣科。教師對教學內容要爛熟於胸,信手拈來,這樣才能有出色的課堂發揮和對問題與討論的把握能力。

(1)研究教學大綱。規範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教學大綱來進行,只有通曉教學大綱才能確定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要通過教學大綱充分了解重要的知識點、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研究教學大綱時一定要吃透課程的內容。一堂課有多少個知識點?各個知識點如何展開?哪些內容重點闡述?哪些內容一帶而過,甚至不講?如何突破教學難點?各個知識點如何有效自然地銜接?提什麼問題?舉哪些例子?採用何種方法講授?怎樣與學生互動?這些問題都要在備課中解決。

(2)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物件進行教學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基礎、專業、興趣、態度、心理等方面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的設計包括:內容的安排,知識點的分佈,重點、難點的確定,聯絡實際的範例以及習題等。

教學方法設計包括:問題的引出,內容的過渡,重點的突出,難點的化解,板書與多媒體的結合,舉例、提問的時間,調動啟發的做法,學時的分配,教學特色的體現,各教學環節的安排,考核方法等。

2.課堂講授

(1)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教師精神狀態的好壞,對課堂教學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教師只要一走上講臺,就應該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全力專注教學,使自己處於最佳狀態。講課時,對所講的內容必須傾注感情。

(2)要有脫離講稿的能力。教師授課必須有講稿,而且講稿儘量要寫得具體詳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案例等均應包括。但上課時必須擺脫教案和講稿的束縛,這樣才能情緒投入、表情自然。要把教案和講稿裝在腦子裡,並簡化為思路,自然地表達出來。

(3)要注意和學生的交流。教師講課時,眼睛要看著學生,要經常用目光掃視整個教室,關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看學生目的是為了檢驗講課效果,及時調整講課內容和講課方法。比如,學生注意力集中,表情自如,這便說明他們對正在講授的內容感興趣,你不妨講述得更充分一些。相反,學生無精打采,則說明他們對正在講解的內容不感興趣,那你就要考慮轉換話題或教法。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除了這類無聲的交流外,還可以提問學生,通過有聲交流等互動起到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教學效果的作用。

(4)要注意板書。板書看起來是小事,但它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構成教師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板書除了字跡工整、層次清楚、簡潔明瞭等要求外,更要講究編排佈局。整個板書若像一幅藝術作品,會使學生對教師的崇敬大為增加。

(5)要上好緒論課。講好緒論課對於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保證學習質量很重要。我們講授“大學化學”課程(無論是46學時、32學時還是20學時的課),都要講2學時的緒論課。在緒論課中我們以報紙報道和電視科普節目中的小故事說明化學在大家生活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大家有必要進一步在中學化學的基礎上學習大學化學的知識。緒論課主要解決4個問題:一是工科大學化學簡介(是什麼);二是學習工科大學化學的重要性(為什麼);三是工科大學化學的主要內容(學什麼)四是學習方法與基本要求(怎麼學)。其中重點從“基礎學科是創新的源泉”、“化學是造就現代工程師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與當今科技發展的關係更加密切”4個方面,並結合例項,說明學習必要的化學知識對於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6)要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和結合科學前沿。優秀教師始終關注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絡,在當前社會中的應用及與前沿工作的關係。這樣不僅可以使課程生動有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能力。結合所講內容適當列舉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際例子和一些基本原理的應用例項,並適當介紹一些化學領域的前沿知識,這樣一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

(7)要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有效的教學手段有很多,本無定式,因課程、教師、學生而異。每個教師的教學都有各自的特點,而且越是優秀的教師個性越鮮明。但針對大學化學課程的.特點,我們還是以板書為主,有機地結合課上演示實驗、趣味例項、實物模型和CAI課件等,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資訊科技、網路技術配合教學,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不能誇大技術的作用。教學的思想、實物與實驗的演示等是技術無法替代的。講課切不能像做學術報告一樣放PPT,而只能結合學科特點適當地使用PPT,不能讓多媒體“喧賓奪主”。

(8)要注重啟發式教學。所謂啟發式教學,實際上是在課堂上激發學生思考問題,既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又引導學生去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講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出一些現象或問題,誘發學生思考(當然並不一定要求學生回答,但通過他們的表情你就能知道他們可能在什麼地方有了癥結)。學生在聽你的講解過程中,實際上參與了主動的思考,他們就會將自己想的和你講的作比較,從而對問題的理解會格外深入。

(9)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方法。這個問題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於教師的備課,通過板書和講述使學生很快體會到同樣一本書,通過老師的講解,就能把書的內容分解得清清楚楚。聽課後,再去看相同內容的教材,立即會感到心明眼亮,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對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指導學生如何來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如我們所教的“大學化學”課程,通過在緒論課上重點講授以及在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引導學生通過“選擇-領會-習得-鞏固”4個過程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同學們基本上都掌握了上述學習方法,並普遍反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後交流

老師講課只是單向輸出,學生也只是單向接受,究竟效果如何?沒有直接反饋,不得而知。反饋的形式雖有作業、答疑、小測驗、期末考試等,但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更為重要。有經驗的教師善於在課後聽取學生的意見,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從中迅速吸取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養料。

要鼓勵學生對教材和老師講課內容大膽發問,甚至可以告訴學生:“不要過分地迷信書本上寫的和老師講的。”真正優秀的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意見和質疑並不排斥。事實上,教師對不懂的東西和錯誤之處坦然承認,非但不會損失“師道尊嚴”,反而會贏得學生的尊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師生雙方能在事實與邏輯的基礎上共同探討問題,才是最融洽的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