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範文

才智咖 人氣:2.55W

xx月xx日至xx兩天,我有幸參加了臨沂市20xx年國小《品德與生活》教學研討會。我深感責任重大,因此活動中我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兩天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這兩天的學習中,我領略了八位名師的精彩紛呈的表現,聆聽了專家的精彩點評與講座這次可算是真正開了眼界。下面我就這兩天的學習情況並結合我的理解談談感想。

《品德與生活》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範文

一、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八位名師都做好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課前深瞭解、研究學生的情況,為教學設計做鋪墊。二是深入研究教材,準確定位教學目的,把握教學重難點。三是蒐集相關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需要走出課堂的教學活動還要事先與相關人員或部門單位聯絡。四是精心設計教學預案,尤其是教學方式方法的設計要科學合理,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認真解讀課程標準

在新理念的引領下,對教學目的進行準確定位,確立新的.教育目的觀:換位觀,引導生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培養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態觀,讓學生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合作,要有責任心;共贏觀,要讓學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關愛他人;對話觀,引導學生要多與別人交流、溝通,學會尊重、理解別人;分享觀,引導學生美好事物要與別人共同分享,與人為善;多元觀,在分清是非標準的基礎上,在某些領域允許有不同的選擇,要寬容。

三、確立新的教學觀

生活化教學,教學內容體現動態化生活;確立新的學習觀,自主探究、自主構建和積極引導相結合。上述內容說白了就是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而且這些方式必須為學生所樂於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劃並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且這些活動內容要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連,如調查、辯論、走訪等等。這次研討會上張為花老師在上課時就採用旅遊的形式,通過旅遊團培養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知道怎樣與別人溝通、交流。更為可貴的是她還創造性的讓學生現場當播音員展開對話,這不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了嗎?這也正體現了品德課多元化的教學理念

四、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這次研討會上五位教師都成功運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精心地設計,合理地運用,以多媒體貫穿始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提高一個層次,加深體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很深刻。

五、課堂教學不擺花架子,探究問題深刻

學習形式多樣化,消除了教師滿堂灌、滿堂問的現象。八位教師還能通過網路資源,收集大量課外資料大大的充實了教學文字材料。讓人感受到這是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於一體的八節“原生態”的課堂教學。

六、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向課外延伸

陶行知說的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是我們《品德與生活》課的最終教學目的。因此我們不光要讓學生在《品德與生活》課上學習良好的習慣,還要讓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到社會上去“求真”,到社會上做“真人”,而不是僅僅侷限於在課堂上。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