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心得體會範文

才智咖 人氣:8.49K

夏令營心得體會範文1

參加夏令營的這兩天,我們聽了老師們關於大學聯考和奧賽的講座,以及考上清華、北大的學姐們的學習經驗,20xx高一暑假夏令營心得體會。讓我對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更加了解,並且有所心理準備;觀看了一部勵志電影,使我明白在成長過程中,家人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舉行了拔河比賽,在取勝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堅強與團體精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攀登嶽麓山讓我感觸最深。

夏令營心得體會範文

在出發之後,我與兩位室友一起爬山,我們都不知道路,便沿著山間一條陡峭的小路往上爬。沒過多久,我們的隊伍有三人壯大到五人。沿著山路向山頂進發。每登上一級樓梯,每邁出一步,都要耗費我許多力氣。望著看不到頭的階梯,想著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到山頂。有好幾次,我都想就這樣坐下去,不想再爬了,但看著走在前面與我有一段距離的室友,聽著室友的加油聲,我又重新提起了精神,堅持到了山頂。

夏令營心得體會範文2

今天下午,我們去了第一個與考古關係不是特別大的景點--杭州西湖及雷峰塔,感觸頗多。

說說關於杭州西湖的問題。這次遊覽西湖的經歷,遠沒有宣傳中、印象中的西湖美好。個人認為,西湖正是國內旅遊景點與文化遺產過度商業化,所帶來的弊病的集中體現。下面以西湖為例試著分析一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過度開發帶來愈趨嚴重的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杭州西湖近年來的水質富營養化情況不容樂觀,甚至“杭州之腎”--西溪溼地的環境也受到了影響。而各地的旅遊景點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此問題。

二,遊客的遊覽幸福感與興致大受影響。一方面,人口密度劇增間接改變了氣候與環境,致使遊客體驗舒適感下降(儘管有時這種下降由於個人無法對比氣候環境的變化而顯得隱祕)。以西湖為例,摩肩接踵的人群使得湖泊水體的減緩升溫速度功能受損。漫步蘇堤時,我們個個汗流浹背衣襟全溼。另一方面,人群過密及沿途的林林種種的商鋪,飯館等輔助設施令遊客難以體味一個人遊賞的閒情逸致。原先文學作品中西湖遊覽時的浪漫情趣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行人躲閃著觀光車的無奈、忍受著此起彼伏的噪音的心酸、注視著價高質劣千篇一律商品遮擋了湖光山色的憂鬱……

三,破壞了風景名勝的文化內在價值,對於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不利。如今許多風景名勝的古代傳統特色蕩然無存,勢必影響遊客對文化的理解,而這種受商業化干擾而使舊有文化氣氛消失殆盡的現象,怎能便於傳承原先更有價值的文化內涵呢?

四,商業化過程中不注重保護與管理,使得景區產生諸如廁所髒亂差、商品價格虛高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國際形象,也影響了國際客源的湧入。如此一來,不僅間接阻礙旅遊業發展,深層上說更使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口碑形象暗暗下降。諸多問題的根源,都是商業化過程中旅遊人士目光短視,未將經濟利益與長遠文化效益結合。解決方法個人認為有二:加強、完善相關法制法制建設,尤其是懲罰措施要嚴厲;加強對文化傳承保護的教育宣傳工作。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有待大家討論。

夏令營心得體會範文3

第一次進入軍營,第一次親身體驗紀律的嚴肅性。第一次感受炙熱陽光,第一次感受傾盆大雨,第一次按規定生活……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在我們的軍營生活中誕生。

我是個不算被家長嬌慣的孩子。從小到大,很多家務事我都會做,我總是感到幸福、快樂。可自從來到軍營,什麼事都需要自己完成;坐慢還會被教官懲罰;而且一到晚上成群的蚊子就襲擊我;還做標準的訓練等,這些都讓人煩惱。我發現:自立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學習。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舒適,就得將很多事情安排妥當,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

我深深地體會到庫的滋味。每天6:30起床,對於我們這群愛睡懶覺的學生有些殘酷。而10分鐘就要洗漱完畢,我們已將其當作任務來完成了。每天早操、晚訓練都讓我們非常疲乏。總之,幹什麼都要彙報,教官的話就是命令,我們只有服從,沒有條件!

在這裡嚴格的軍訓,讓我感到嚴肅、緊張。給我帶來了一種軍人擁有的氣質:走路抬頭挺胸,不隨便抓撓,已站穩就儘量不動,還要定時吃飯、休息。

充實的軍事生活,也讓我找到了安慰。打軍體拳、跳舞、打靶子、包餃子、拉歌等等專案讓人心情舒暢、很開心。大家在一起生活,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幫助、互相關心,讓我養成了團結的好品質。讓我理解了團隊是一個集體,如果集體中的人心連著心,那麼這是一支硬邦邦的好隊伍。

夏令營心得體會範文4

7月22日,我校德育處、學生會、團委、少先隊組織學生幹部參加了為期一天的學生幹部夏令營。

為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我校一行20多人前往長樂參觀了鄭和史蹟館。瞭解了當時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方式、超前的技術以及給後人帶來的.影響,讓大家對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加深了大家對他的敬仰。

一進門我們就看到了一尊鄭和的塑像,雖然只有上半身,可是鄭和那種英雄的氣質仍然可以感覺的到。穿過院子我們來到一個仿古的建築內部這就是史蹟陳列館的展廳了,也許是為了突出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吧,官內外都是仿古的裝飾。

在這裡我聽取了許多與鄭和有關的人和事。我瞭解了鄭和是我國偉大的航海家和和平使者,曾經統率龐大船隊,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壯舉,開創了世界航海史的新紀元,譜寫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跨越太平洋、印度洋,進行國與國的友好交往的偉大篇章。同時鄭和也成為了中華人民心中的航海英雄。

在大廳的中央還展示著鄭和的下西洋用的寶船模型。據說《明史鄭和傳》有記載,鄭和的寶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如果按照明尺計算,長約四十四丈、廣十八丈的船,其排水量的底限也是一萬五千噸,甚至有可能比五百多年後1918年江南造船所所造一萬四千七百噸的“官府員”萬噸鋼船還要大。在想想如果是這樣的一支航海隊,那有多壯觀了!!

據這裡的解說員介紹鄭和曾經七次下過西洋,每次回來都會帶回很多的金銀珠寶。同時,在碼頭停靠補給,等到刮東北季風時節時,就會再次出航就這樣來來回回就去了七次。還帶回了許多寶物呢!

聽說這裡有一個振館之寶那就是《天妃靈應之記》碑又稱《天妃之神靈應記碑》,俗稱《鄭和碑》。石碑通高1.62米,寬0.78米,厚0.16米。碑額書有小篆“天妃靈應之記”六字,其中二字殘損。字框的上端及兩側陰鐫線刻如意雲氣紋。頂端正中湧出一輪圓月。石碑正文四周鐫刻著纏枝蕃蓮花紋。楷書正文31行,共1177字。據說這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鄭和、王景弘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長樂以等候季風開洋,在重修長樂南山的天妃行宮、三峰塔寺並新建三清寶殿之後,鐫嵌《天妃靈應之記碑》於南山宮殿中的石碑。這也是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價值很高的實物材料之一。

此後我們還陸續參觀了許多史蹟陳列館裡的許多珍貴的展品,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長了見識,還了解了許多課本里瞭解不到的知識。我決的這次的參觀對我們十分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