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兩聚一高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2.53W

導讀:近日,宿遷市中醫院結合醫院實際,深入開展落實“三項任務”、推進“兩聚一高”大討論活動。

醫院兩聚一高心得體會

一是精心組織,成立機構。該院成立以黨委書記閆蘇洲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為成員的大討論活動領導小組,制定開展落實“三項任務”、推進“兩聚一高”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3月20日下午,院長王建彬在醫院黨委組織開展的黨員活動日上及時傳達學習省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精神,省委李強書記三次蒞宿調研講話以及在省會期間參加宿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市委魏國強書記在五屆市委常委會第15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

二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醫院黨委組織黨員幹部討論省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精神和省委書記李強對宿遷工作的最新要求,黨辦通過微信群等形式,及時釋出討論成果及有關建議,激發對本次活動的參與熱情,營造人人蔘與大討論的活動氛圍。

三是結合實際,服務大局。結合醫院開展的“優質服務提升年”活動,5個黨支部書記圍繞落實“三項任務”、推進“兩聚一高”主題,在大會上發言,並組織召開支部內座談交流會,讓每個人談感受、談體會。

醫院兩聚一高心得體會範文一

聞雞起舞,登高望遠。丁酉新春來臨之際,江蘇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隆重開幕了。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來自各地各條戰線的代表委員帶著全省人民的重託,履職盡責,共商大業。這是一次增進共識、提振精神的盛會,一次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盛會。我們對省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今年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無論是把握大局,還是開創新局,都需要苦幹實幹、積極作為。江蘇正處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變為現實;江蘇發展正從“數量追趕期”步入“質量提升期”,到了一個爬坡過坎的重大關口。站在新起點上,我們要錨定新座標、瞄準新目標,展現更好的精神狀態,拿出更實的舉措,努力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奮力推動“兩聚一高”新實踐。

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好開局,創新的動力必須更強勁。創新引領未來。對江蘇來說,衝出轉型的關口、實現發展的鳳凰涅槃,根本上取決於發展動力轉換的速度,取決於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為主動力。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快馬加鞭持續推進,把“創新之火”燒得更旺。要在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的同時,推進發展理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創新,讓改革創新成為江蘇最鮮明的時代特徵。要把創新的厚實“家底”盤好用活,將創新“源頭活水”不斷注入發展之“渠”,既打牢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又為長遠發展注入新動能。

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好開局,富民的步伐必須更堅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廣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質量。聚焦富民,要強化民生導向、錨定“富民座標”,讓百姓的口袋更鼓,飯碗更有含金量,把富民的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重視生態福祉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提高群眾的生態財富和“隱性財富”。要激發廣大群眾創業的內生動力,實現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群眾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共同創造全省人民的幸福生活。

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好開局,實幹的隊伍必須更壯大。“兩聚一高”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無論是聚力創新,還是聚焦富民,不能再去清談為什麼、要不要之類的問題,而應考慮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不能再去提多少口號、搬多少概念,而應身體力行、尋找對策。面對待解的難題、難啃的“硬骨頭”,各級領導幹部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講真話、辦實事,腳踏實地、苦幹實幹。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全省廣大幹部群眾以及全社會各方面各階層人士,都要自覺加入苦幹實幹的“行動隊”,增強執行力,形成幹事創業合力,把思路變成舉措,把願景化為現實。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我們在春天裡的謀劃,以及在今後每一天裡的奮鬥,都將轉化為豐收的碩果、書寫出“兩聚一高”的華美篇章!

醫院兩聚一高心得體會範文二

3月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舉行全體會議,繼續審議工作報告,審查計劃、預算兩個報告。根據大會安排,會議向境內外記者開放。省委書記李強、省長石泰峰等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煙花三月水韻江蘇,“兩聚一高”紅紅火火。江蘇發展新風景吸引著中外媒體的關注。來自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57家境內媒體和彭博新聞社、聯合早報、路透社、法新社、朝日新聞等60家境外的媒體總計約200名記者到會旁聽與採訪。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黨組書記畢井泉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有關負責同志到會聽取審議意見。

會議由江蘇代表團副團長石泰峰主持。他向長期以來關心關注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境內外媒體表示衷心感謝,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光臨今天的會議。

10位代表先作了審議發言。徐州書記張國華代表建議從國家層面支援徐州推進雙向開放,建立沿東隴海經濟帶雙向開放綜合改革試驗區;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朱曉明代表圍繞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作了發言;蘇州市市長曲福田代表說,要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芬代表說,傳統產業要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從製造到“智造”的全面提升;省農委主任吳沛良代表說,要把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作為檢驗“三農”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陳鑫代表就健康中國的構建提出意見;南京市浦口區霞光幼兒園園長蔣宇霞建議保障民辦幼兒園教師待遇,逐步實現“同工同酬”;江南大學副校長金徵宇代表提出要聚焦“雙一流”,深入推進行業特色型大學內涵發展;宿遷書記魏國強代表說,不能為GDP排名而焦慮,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發展之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副臺長、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原所長崔向群代表圍繞建設科技強國,佔領科研高地發了言。

審議發言結束之後,代表們回答了境內外記者的提問。

風景江蘇譜寫錦繡文章

人文江蘇演繹精彩故事

日報記者提問李強代表:您曾經在浙江工作多年,現在到江蘇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江蘇未來發展規劃有哪些思路和推進路徑?

“我到江蘇工作已經8個多月了,先後跑了60多個縣(市、區)。”李強代表說,江蘇經濟實力強,文化底蘊深,發展優勢多,最突出的是實體經濟和科教人才優勢,發展具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處在一個很高的平臺上。去年11月我們召開了省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作出“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部署。大目標大舉措確定了,接下來關鍵是抓落實、靠實幹,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做事上,把力氣和功夫花在做事上。李強代表說,當前,我們要重點抓好三類事:第一類是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的事。就是不能只為統計上的資料幹,而是要圍繞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和現實需求來幹,把他們關切的問題迴應好、期盼的事情解決好,認認真真地解決他們的衣食住行、上學、看病、養老、生活環境等問題。第二類是對面上發展撬動力強的事。就是要針對制約發展的普遍性問題,找到能夠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節點,搭平臺、疏通道,著力消除痛點堵點,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第三類是培育未來競爭力的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依法治省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做好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讓江蘇的歷史遺存和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競爭力。李強代表說,“江蘇是個好地方,在這片有風景的土地上,能夠譜寫出錦繡文章;江蘇人文薈萃,在這片有底蘊的土地上,必定會演繹出更精彩的故事。”

智慧製造產業升級

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中央電視臺記者問:江蘇是製造業大省,實體經濟發達,工業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今年一開年,江蘇重大專案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上的重大製造業專案也比較多。江蘇為何如此“偏愛”實體經濟?下一步有什麼推進措施?

石泰峰代表說,實體經濟佔全省經濟總量80%以上,過去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特色和根基所在,當前是江蘇深入推進“兩聚一高”的重要依託,必須高度重視、倍加珍惜。製造業作為江蘇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也是江蘇省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點。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在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升質量、營造環境上下功夫。調整存量,就是加大力度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加快去產能的同時,堅持把智慧製造作為主攻方向,促進企業製造裝備升級和網際網路化提升。優化增量,就是堅持把重大專案作為重要抓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大力度推進重大產業專案特別是製造業專案落地見效,在全省進一步形成重抓實體經濟的鮮明導向。提升質量,就是狠抓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引導企業發揚“工匠精神”,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營造環境,就是針對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出臺政策進一步為企業“減負”;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簡政放權持續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建成“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以更加精準便捷、更加規範透明的服務切實為企業“鬆綁”,以優質環境促進江蘇實體經濟行穩致遠,加快從中低端發展向中高階發展邁進。

準、實、通、效抓創新

“一帶一路”推開放

新華社記者問:江蘇在推進創新方面會有哪些大動作?

省發改委主任朱曉明代表回答,省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之後,省委政府去年底出臺了“科技創新40條”,年初出臺了26條人才創新政策,含金量很高,改革力度很大。打造了一個平臺,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執行,目前已經有18.9萬條資訊線上交易。我們還抓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試點示範工作,厚植創新濃度,去年江蘇圍繞聚力創新舉辦了首屆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世界智慧製造大會,也明確要求每個設區市都要確定創新主題,以國際化方式打造創新平臺。

江蘇將圍繞四個字推進創新。“準”——選準產業的細分領域;“實”——產業與創新結合,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實體化平臺;“通”——把政、產、學、研、經,五者打通,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創新中心; “效”——形成一批企業研發投入超過十億元乃至百億元的創新型企業,企業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獨角獸龍頭企業,形成一批江蘇過千億,乃至過萬億的特色產業叢集。

鳳凰衛視記者問: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江蘇企業有哪些動作?

亨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說,江蘇歷來是開放大省,江蘇企業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基礎條件和優勢。亨通已經在亞洲、歐洲、南美、南非等地區有了6個製造基地,擁有海外員工5000多人,在110多個國家註冊了400多件國際商標,我們的光纖網路已經覆蓋了130多個國家,光纖已經做到了全球市場15%。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十三五”規劃,江蘇提出構建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全面實施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三年行動計劃,這是對江蘇企業走出去、特別是江蘇製造業走出去的最大支援,也促進江蘇企業加速加快融入全球化,融入國際化。

環境整治打造美麗城鄉

“263”行動引領鐵腕治汙

上海媒體澎湃新聞、浙江媒體浙江線上不約而同關注了環境問題。

省住建廳廳長周嵐代表在回答澎湃新聞有關城鄉環境整治成效的問題時說,江蘇做了生態文明建設百姓滿意度隨機調查,老百姓對村莊環境整治的滿意率是88.8%。通過村莊環境整治,江蘇摸清了自然村底數,所有自然村都達到了環境整潔村莊的標準,建成了1000個省級美麗康居村和1萬個市級美麗康居村。更令人高興的成效是,整治始於物質環境,最終要帶動鄉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復興。村莊環境整治的'延伸效應正顯現,整治後比整治前,鄉村旅遊總收入增加了3.5倍。現在江蘇的鄉村旅遊佔了所有遊客接待量的1/3。下一步江蘇將規劃引導,清晰思路,把所有自然村分成三類:重點村、特色村和一般村。有的著重改善公共服務,有的強調美麗鄉村,有的是給農民乾淨整潔的環境。推進立法保護,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馬上要出臺。針對農村環境,在全省進一步改善村莊生活汙水處理和垃圾分類。放大延伸效應,把全域旅遊和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把特色鎮村連成片,形成美麗鄉村示範區。強調城鄉協調,我們最近在做江蘇省城鄉空間特色塑造規劃,在全省城鄉間精選了48個好山、好水、好風光的地區,規劃建設既有現代文明又有田園風光的美麗城鄉。

浙江線上記者詢問江蘇“263”專項行動推進情況。省環保廳廳長陳濛濛代表回答,“263”行動就是“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是去年我們抓住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的機遇和要求,對老百姓反映比較集中的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治行動。去年12月初以來,我認為做到了“兩個到位、兩個展開”。組織到位、方案到位,針對11個專項制定了方案,正在全面推進。整治已全面展開,3個月全省關閉小化工企業92家,關閉、搬遷畜禽養殖場1911個;關閉小作坊110個;集中整治電鍍及酸洗集中區10個;環境執法力度加大,2月份案件數同比上升13%。監督檢查也全面展開,通過一系列舉措,特別是從省到市開闢專欄主動曝光問題,使“263”行動在全省上下得到普遍重視,基層反映積極,百姓普遍認可。今年“263”行動將在四方面集中發力。一是果斷減排,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決心減煤炭消費總量,今年的目標是減少1000萬噸;減化工,進行“四個一批”整治,淘汰小化工落後產能,推進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綠色轉型。二是針對太湖水體氮磷含量偏高以及長江沿線危化品儲運、城市黑臭河道及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加大治理力度。三是要科學保護,著力推進蘇北生態保護網建設,守好生態保護紅線。四是要從嚴監管。江蘇是國家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重點省份,我們將加強對汙染源排放的嚴格監管督察,同時實行省以下環保督察制度和環境執法監測監察垂直管理制度,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環保責任壓嚴壓實。實施“263”行動的第一年,要使突出環境問題特別是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使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果好於預期、惠及全民。

醫院兩聚一高心得體會範文三

12月5日,省委宣講團成員分赴各地區、各高校宣講省第十三次黨代表大會精神。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委副祕書長劉鬆漢在儀徵市宣講。劉鬆漢從大會的基本情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聚力創新、聚焦富民、今後五年重點任務、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對黨代表大會精神進行系統、深入的闡釋和解讀。“報告既有深入的理論思考,又有大量的實踐素材。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翔實。”儀徵書記張震宇深有感觸地說,儀徵將深入學習貫徹省黨代表大會精神,立足自身實際,及時優化戰略思路,找準結合點,通過一件件大事的落實和推動,落實好省委的各項部署,以大事的幹成保障目標的實現。宣講結束後,劉鬆漢一行還來到儀徵真州鎮茶蓬村,與村民互動交流。

“我們應當為黨的事業做些什麼?這是一份必須用忠誠之心書寫的答卷。我們應當給全省廣大人民帶來些什麼?這是一份必須用富民成果交出的答卷。我們應當在江蘇的發展史上留下些什麼?這是一份必須用創新實踐做好的答卷。”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編辦主任俞軍在南京體育學院作宣講報告時說,省黨代表大會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江蘇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堅強保證。南京體育學院黨委書記陳國祥表示,報告幫助大家開闊了眼界,深化了理解,提高了認識,為更好地掌握省黨代表大會精神提供了指導。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環保廳廳長陳濛濛分別在揚州市廣陵區和揚州大學作宣講報告。“江蘇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特點體現在‘高水平’,那麼‘高水平’的內涵是什麼?”陳濛濛在報告中指出,省委對此給出“六個更”的答案,即經濟發展更高質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文化發展更加繁榮、城鄉區域更加協調和社會治理更加完善,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江蘇標準”。揚州市廣陵區委書記張長金表示,報告在生態方面的論述,明確生態環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位置,對廣陵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統計局局長徐瑩為南京審計大學師生宣講。徐瑩用“四好”——好報告、好班子、好會風、好反響,概括總結大會成果。從全國層面和江蘇層面,闡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意義。通過大量資料和例項,指出“破除發展的瓶頸制約,迫切需要創新”。南審大師生聽後一致認為,報告用詳實資料對比,展現老百姓對民生幸福的滿意程度與實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存在的差距,揭示黨代表大會提出“三個口袋”概念的重要意義,幫助讓大家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理解黨代表大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