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多了大腦會麻木

才智咖 人氣:6.5K

你是一個經常說謊的人嗎?你知道說謊多了會給你的大腦帶來什麼影響嗎?說謊多了大腦會麻木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謊多了大腦會麻木

  

“在他們的敘述中,起初發生的不過是些小事,但事情越來越大,然後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做出了極為惡劣的舉動,”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認知神經學助理教授塔利·沙羅特(Tali Sharot)說。她是週一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的這篇論文的資深作者。

每個人都會偶爾撒個謊,哪怕只是為了讓朋友感覺好一點(“這條裙子你穿著真好看!”),抑或是給沒回郵件找個藉口(“我從未收到!”)。當然了,有些人撒謊的次數會比其他人多。

但不誠實一直是一種難以研究的特質。

在實驗室裡,研究人員時會讓受試者撒謊,並通過腦部掃描器觀察其腦部活動。沙羅特博士和同事們設定了這樣一種情境:給予受試者自願撒謊的機會,並激勵他們這樣做。

一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掃描器監控著腦部的活動,受到研究人員重點關注的是杏仁體,一個與情感反應有關的區域。

在這項研究中,受試者接到指令,要就罐子裡有多少硬幣給待在另一個房間裡的夥伴提供意見。當受試者覺得就硬幣數量撒謊對自己有利時,會更傾向於欺騙對方,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謊言會逐漸升級。謊越撒越大,杏仁體裡的反應則越來越弱。此外,通過受試者一次次嘗試撒謊時反應減弱的程度,可以預測他們下一次撒的謊又會嚴重多少。

沙羅特博士稱,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大腦變得越來越麻木,最初與撒謊有關的負面情感訊號會逐漸減弱。

“想來就和香水差不多,”她說。“你新買了一瓶香水,味道很濃。過了幾天,它的味道變淡了。一個月以後,你就什麼都聞不見了。”

功能性造影是一種不那麼精確的手段,而且腦部活動的波動常常是難以解釋的。沙羅特博士承認,通過這項研究無法確切認定杏仁體內活動的減弱代表著哪種型別的反應。

“我們確定它和撒謊有關,”她說。“至於那是不是他們的負面情感反應,只能基於我們所觀察的那塊腦部區域進行推測。”

但在論文發表前,研究人員就研究結果做過大量核對工作,並重復得出了部分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的牽頭人尼爾·加勒特(Neil Garrett)當時是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名博士生。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丹·阿雷利(Dan Ariely)和倫敦大學學院的斯蒂芬妮·C·拉扎羅(Stephanie C. Lazzaro)也是該研究報告的作者。

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決策神經科學教授克里斯蒂安·拉夫(Christian Ruff)指出,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直“非常非常難以描繪故意撒謊背後的神經變化過程”。

他說,這項新研究提供了一種做這件事的方法,還表明了研究不誠實所包含的情感成分的重要性。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致力於研究道德決策問題的.心理學家阿米塔伊·舍恩霍(Amitai Shenhav)也讚揚了這項研究,說它“開展得很好”。

他說研究結果“會讓人聯想起滑坡謬誤”。但他還表示,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是什麼驅使著人們一路滑坡。

舍恩霍博士說,例如,可能是撒謊行為本身增強了不誠實行事的傾向,“就像逐漸讓腳離開剎車板一樣。”又或者,受試者反正不會因為不誠實而受到任何懲罰,所以得出了在那種環境裡撒謊並沒有多糟糕的結論。

他說,“現實世界裡的不誠實通常會牽涉到遭受譴責的危險”或者某人名譽受損的可能性,“我們在把研究結論推廣到現實世界的時候一定要分外小心”。

研究物件是80名成年人,大部分是大學生。研究者要求研究物件幫助看不見的搭檔猜測罐子裡錢幣的數量,並告知研究物件,他的搭檔會把他猜出的數字告訴研究者(這位搭檔實際上是這些科學家的合作者)。

有時,研究者會採取措施鼓勵研究物件撒謊:他們告知研究物件,如果他們的搭檔高估了罐子中錢幣的數量,他們將獲得更多酬勞,高估得越多,酬勞越多。不過,他們搭檔的酬金將取決於估測數量的準確度。

在其他一些時候,參與者被告知,他們和搭檔都將因高估錢幣數量而獲得更多酬勞。還有些時候,參與者被告知,他們的酬勞將取決於估測數量的準確度,而他們的搭檔會因高估而獲得更多酬勞。

加勒特博士稱,他希望這項研究能在其他更現實的環境中重複,還說可以再做一項研究,觀察怎樣才能阻止人們變得更不誠實。

“怎麼去阻止?怎麼去預防?”他問道。

不過拉夫博士稱,如果這項研究的結果經得起考驗,那麼結論似乎很明確。

“那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密切注意,不要容忍謊言,以免人們在真正重要的時候撒謊,”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