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最佳治療時機

才智咖 人氣:1.02W

患了孤獨症並不可怕,只要家長抱著積極的態度,及早治療,及早干預,從而為患兒爭取一個最佳時機是當務之急。

孤獨症最佳治療時機

孤獨症最佳治療時機

早期發現兒童孤獨症,並不是一件很複雜的工作。只要家長注意觀察,細心比較孩子與其他孩子發育不同的特點,並及時到正規專業機構診治,就會得到答案。

如果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或有自閉症傾向,家長們既不要驚慌胡亂投醫,也不要聽任其自然發展,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態度應是積極地去正規醫院配合治療,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害從而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兒童孤獨症的發病特點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第一,出現退化現象。有許多患兒兩歲以內發育正常,到30至36月時出現功能倒退,即原先有的功能突然很快消失(尤其是語言退化最明顯,其次是大小便的功能退化。這時家長應該意識到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能力卻沒有進步?第二,各項功能停留在2至3歲左右。一部分患兒雖然沒有明顯的功能退化,但是其能力發育,從2至3歲開始就沒有進步,思維能力也在此基礎上停滯不前。以上兩種特徵都是其他疾病所沒有的。從此可以看出,兒童孤獨症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症狀有所減輕甚至好轉,這僅僅只是一些家長的美好願望而已。

兒童大腦發育有兩個重要階段:第一個階段是3歲左右,這時大腦快速發育,腦容量可達到成年人的70%以上,思維理解能力開始分化,各項功能進步明顯;第二個階段是7至8歲左右,這時大腦基本發育成熟,腦容量也基本接近成人水平,邏輯推理能力增強。兒童孤獨症發病的主要特點是思維理解能力減退,尤其是對語言的理解力較差,因此表現為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綜上所述,孤獨症的最佳治療時機應為36至48個月,因為此時大腦的分化剛剛開始,許多功能還不完善,其可塑性是最大的。所以在這個階段治療成功的機率最大,效果也最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可塑性降低,許多功能分化結束,再重新分配就很困難,治療效果也隨之降低。

有許多家長對孤獨症的發病不是很瞭解,在中國大部分家庭為獨生子女家庭,有些父母即使發現了孩子的異常表現,也沒有引起重視,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正常兒童,不能切身體會到正常兒童的發育規律,這也造成了就診時間的推遲。據統計,中國孤獨症患兒平均診斷時間要推遲6個月左右,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疾病的程度加重。還有一些父母對孤獨症的認識比較落後,寧可認為是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也不願意承認是孤獨症,這也人為地推遲了診斷時間。孤獨症的治療,干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患了孤獨症並不可怕,只要家長抱著積極的態度,及早治療,及早干預,從而為患兒爭取一個最佳時機是當務之急。

  附:孤獨症的臨床表現

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社會交往障礙

該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和結婚。

交流障礙

1.非言語交流障礙 該症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2.言語交流障礙 該症患兒言語交流方面存在明顯障礙,包括:①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②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也有部分患兒2-3歲前曾有表達性言語,但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部分患兒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興趣狹窄及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該症患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有些患兒還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為。患兒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並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其他症狀

約3/4該症患兒存在精神發育遲滯。約1/3-1/4患兒合併癲癇。部分患兒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可出現“孤獨症才能”,如在音樂、計算、推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呈現超常表現,被稱為“白痴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