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的初心》讀書筆記

才智咖 人氣:2.48W

《禪者的初心》主要介紹了說明了何謂禪生活,以及禪修是以何種態度為前提的。《禪者的初心》讀書筆記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有所啟發。

《禪者的初心》讀書筆記

  

這是一部暢銷西方30年的禪學經典。是西方佛子人手一冊的禪宗入門書。意在指導人們如何修行,並說明了何謂禪生活,以及禪修是以何種態度為前提的。書中從概念、觀念、方法入手,教導人們關注當下,關注自己的本心,而喬布斯這樣一位偉大的企業家正是這一教導的優秀實踐者。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公司發展戰略,甚至面臨死亡的挑戰,喬布斯一直都在追隨他的這顆初心。

作者簡介

本書的作者是鈴木俊隆禪師,他是禪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在日本的傳人。他是將禪帶到西方的第一人,在西方建立了第一所禪寺。1959年,鈴木禪師抵達美國,憑著六祖“人雖有南北,佛性無南北”一句話,立志教授全無佛學根基的美國人修習禪道,以弘揚佛法。

下面我就來帶領大家,一步一步探索關於禪者的初心:

首先,要為大家解釋,什麼是禪心

禪心是禪門老師常用的謎樣字眼之一,用來提醒弟子們跳出文字障礙,刺激對自己的心和自身的存在產生驚奇。這也是所有禪修訓練的目的:讓你產生驚奇,迫使你,用你本性中最深邃的表現來回應。

人們都說禪修很難,原因不在於要盤腿而坐,也不在於要達到開悟。它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難以保持內心的清淨和修行的清淨。

禪修的心應該始終是一顆初心,初心即初學者的心,是空杯的心,不像老手的心那樣飽受各種習性的羈絆,它時時準備好去接受,去懷疑,去對所有的可能性敞開。只有這樣的心,才能如實看待這個世界,一步接著一步前進,然後在一閃念中證悟到萬物的本性。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身與心的修行、在修行的道路上、以及用心理解。

下面我們來就來聊聊第一部分:身與心的修行

任何活動都應該努力保持正確的姿勢。如果你以懶洋洋的姿勢看書,一定是看不久的。我在軟實力的課堂上講過,要善於從形式中獲取力量。

我平時也會堅持打坐。關於坐禪的姿勢,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持脊柱挺直。兩耳和雙肩在同一線上。肩膀放鬆,後腦勺斜向上,正對天花板。下巴收攏,當你的下巴向上抬,你的姿勢就不會有力量。

兩手應該結成“禪定印”,它的方法是:手掌朝上,右手手背放在左手掌中,兩手中指的中間指節相觸,兩根拇指上舉,指尖輕輕地觸在一起,似觸非觸,就像中間隔著一張紙一樣。這樣你的雙手就會構成一個漂亮的鵝蛋形。這個姿勢大家要試一試。

身體要坐得直直的,就像是天空要靠你的頭才能撐起來一樣。這種坐姿不只是形式,它是佛教的關鍵所在,是對你的佛性一個完美的表現。同樣的做任何事都是我們本性的表現。這些規則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可以最自由自在地表現自我。你要明白,萬物都應該以正確的方式存在於正確的地方,如果是這樣,就什麼問題也不會產生。

坐禪時,我們的心總是與呼吸緊緊相連。吸氣時,氣會進入內在世界;呼氣時,氣會排出外在世界。內在、外在的世界都是無限的。在這個無限的世界裡,我們的喉嚨就像兩片活動門,氣的進出就像是有人穿過這道門。

我呼吸,所以我存在。覺察呼吸就是覺察佛性。坐禪時,唯一存在的只有“呼吸”,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沒有對與錯的概念。覺察呼吸就是覺察你的普遍本性,也就是你的“佛性”。而要活在佛性之中,就必須讓小我,一剎那又一剎那地死去。在失去平衡時,我們就會死去,但與此同時我們又會茁壯成長。

在坐禪時,無時空分離,無善惡對立。事實上你在做的,只是坐著、覺察著宇宙的活動。

善與惡只是存在於你心裡的東西,我們不應該說“這是對的、錯的”之類的話。當你有“這是對的”的想法時,你就會給自己製造出困惑。

我在軟實力的課堂裡經常跟大家講,影響我們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定義。如果你有這樣的體悟,有這樣的存在,你就會擁有絕對的獨立性,不被任何事所打擾。我常給老闆們講,要保持一種獨立的清醒的狀態。

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以為,所謂的“自由”就是隻要我喜歡的事就可以做,禪根本無須講什麼規則。但事實上,對禪修者而言,某些規則是絕對要遵行的。只要有規則可循,你就擁有了獲得自由的機會。我們之所以禪修,也正是為了獲得完全的自由。我在軟實力課堂上講過,法度就是自由度,規則讓我們自由。

在坐禪時,如果你想獲得完全的平靜,不是去控制你的雜念,因為越控制,它的能量就越大。應該任它們來來去去,然後這些雜念反而會被你所控制。

不要刻意壓抑思考,如果有什麼雜念要進入你的心,就讓它進來吧,它不會待得太久。但如果你刻意停止思考,就代表你受到它的干擾了。事實上,雜念只是你心中所產生的漣漪。只要你不為雜念所動,五到十分鐘,心就會完全平靜下來。

當你以為有什麼從外頭進來了,那只是意味著你的心上浮現了什麼。如果讓你的心能夠如是般呈現它自身的樣子,它就會變得平靜。這樣的心,我們稱它為“大心”。

如果你的心與某種外在的事物產生連線,它就會淪為一顆“小心”,一顆有限的心。心的本性是清淨的,就像是帶有些許漣漪的清水。事實上,水總是帶著漣漪的,漣漪就是水的修行。

如果要是談論“沒有漣漪的水”或是“沒有水的漣漪”,兩者都是荒謬的。水與漣漪合而為一,如同大心與小心合而為一。當你能夠這樣去理解你的心,你就會有安全感。一顆帶著漣漪的心,並不是一顆充滿紛擾的心,而是一顆擴大了的心,你體驗到的一切都是大心的表現。

大心的活動,是為了透過不同的經驗來擴大自身。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經驗都是全新的;但另一方面,也只不過是,同一個大心的延續或反覆開展。比如,我們早餐吃到什麼好吃的東西,就會說:“真好吃!”但這個“好”,其實是跟過去某些經驗對比的,哪怕你已經不記得了那個過去。

當你擁有了這種體會,就不會對死亡感到恐懼,不會因為年老和生病感到痛苦。就這樣,我們擁有了從容自若,而正是為了擁有這種從容自若,我們才需要坐禪。

早上鬧鐘響起,你起床了,但感覺並不好。坐立難安,即使到禪堂去,盤腿坐下來後,仍然覺得哪裡不對勁。會這樣,是因為心中產生了漣漪。不過,不用擔心,只管繼續打坐就好了。因為愈打坐,心的漣漪就會愈來愈細小。

在修行時,我們的心應該只是靜靜的,甚至一無所覺。把心念集中在呼吸上,直到不再意識到自己的呼吸為止。這麼做的話,你的努力就會愈來愈細緻。剛一開始的努力是相當粗糙而不清淨的,但透過修行,會變得愈來愈清淨。隨之你的身心也會變得清淨起來。

當你感到心情沉重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坐,身心都會獲得巨大的力量,能夠依事物的本來面貌去接受它們。

坐禪結束時,我們會以頭觸地,叩頭九次。叩頭表示放下自己,是為了向某個比我們值得尊敬的人致敬。因為當你向佛陀叩頭,你就會與佛陀合而為一,你便成為佛。當你與佛為一,與萬物為一,你就會發現存在的真義,萬物都會成為你的師父。叩頭是嚴肅的修行,你叩著叩著,所有的戒,所有的教義就都會內化成為你的一切。

修行一陣子後,你就會明白,想要有快速、不尋常的精進是不可能的。哪怕你做了很大的努力,進步仍然只會是點點滴滴的。不像是去淋浴,一下子就全身溼透。禪修更像是在霧裡行走,一開始,你不會覺得溼,但愈走就愈溼。當你沾溼了身體,想要弄乾就非常難了。

所以,你不需要為進步緩慢的問題擔心。就好像學外語一樣,想要一蹴而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只要保持真誠,在每個當下盡最大的努力就已經足夠了,沒有任何的涅槃,寂靜是在修行之外的。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第二部分:在修行的道路上

坐禪對我們來說是必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修行方式。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在修行,我們應該品味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它不是為了什麼而做。比如做飯,並不只是為誰準備食物,而是你的真誠的表現。心無雜念,不期待些什麼,只管做飯就好了。這樣,你不但能夠做好飯,還會在做飯中得到快樂。

我們將菩薩的'道路稱為“一心一意的道路”,如同“綿延幾千裡的鐵軌”,鐵軌的寬窄始終保持如一。如果時而寬,時而窄,就會釀成巨大災難。所以,哪怕太陽從西邊出來,菩薩的道路仍然只有一條,就是在每一刻表現他的本性與真誠。

真誠本身就是鐵軌。我們在火車上看窗外的景象,是隨時會改變的,但我們卻始終沿著同一條鐵軌前進。這條鐵軌無始無終,沒有起點和目的地,不是為了什麼而延伸。沿著這條鐵軌前進,就是僅有的目的。我們的禪道就是:只要欣賞從火車上看到的沿途景色就好,乘客是沒有必要對鐵軌好奇的。佛陀關心的是怎樣活在當下。

怎樣才能夠得到開悟,這才是佛陀的主要旨趣。開悟的人具有一種完美的、值得追求的人格。佛陀想找出某些人,是怎樣發展出這種理想人格的,也就是過去時代的各個聖者,是怎樣成為聖者的。

為了研究麵糰如何才能變成上好的麵包,佛陀把麵糰烤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烤出上好的麵包為止,這就是他的修行方法。對於我們來說,實際的修行就是:不斷重複,直到找出把自己變成麵包的方法為止。

修行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正確的努力。當你被某些錯誤的觀念纏住,走不出來,就表示你的修行並不清淨。所謂清淨,指的是讓事物“如其所是”。當有多餘的東西加到上面,它就不再清淨了。如果你認定坐禪可以讓你得到些什麼,那你的修行就已經不清淨了。

坐禪,就只是坐禪,如果開悟來到,只管讓它來。我們不應該執著於想要得到開悟,哪怕你察覺不到,但坐禪的本質是存在於你的坐禪之中。

關於專注力:我們在第22期《戒了吧拖延症》裡,曾講到大多數人在做事時,都是一心二用。俗話說:“一石二鳥。”但結果往往是一隻也抓不到。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應該全神貫注,就像一團熊熊的篝火那樣,而不應該當是一團煙濛濛的火。

如果不把自己徹底燒乾淨,那麼自我的痕跡,就會留在所做的事情上面,使得自己執著於痕跡,並被自私的觀念所束縛。而參禪就是一種燒乾淨的活動。只有覆蓋全部活動的,才是真正的活動,這種活動的奧祕是由佛陀傳下來的,修行的法門是不會變的。

道元禪師說過:“佈施就是無所執著。”單單無所執的本身就是一種佈施。

在付出的時候,感覺總會很棒,因為這時你會感受到,你和你所給出的東西同一。這也是為什麼施比受更讓人快樂。

我在軟實力的課堂上反覆強調:用給予的方式獲取,是獲取的最高境界。

佛教用語中有所謂的“佈施波羅蜜”。波羅蜜的意思是“渡”或“到彼岸去”。可以把人生視為渡過一條河流,目的是要努力到達彼岸:也就是涅槃。不過,真正的智慧在於知道:我們走向彼岸的每一步,實際上都是到達彼岸的本身。

當我們盤腿打坐,就重新拾起最基本的創造活動。這種活動包括坐禪結束後我們對自己的覺知。打坐時,我們什麼都不是,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是誰。只是純粹地、純然地坐著。但是,當我們站起來時,又再一次存在,這是創造的第一步。當你存在,萬物就會存在,一切都在同一剎那間,被創造出來。當我們從“無”中出現,就會看到一次嶄新的創造,這就是無執。

接下來我們談的是,關於修行中的幾種錯誤:

1

別設定目標

只要你的修行是建立在貪念之上,是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方式來坐禪,就不會真的有時間去實現你的理想。此外,你也會犧牲掉修行的真義。因為你的眼睛總是看著前面,就會為未來的你,犧牲掉現在的你,最後落得一無所得。

而更糟糕的一種是,抱著與別人爭勝的心理坐禪。那真是一種可憐兮兮的修行方式。

2

當你打坐累了,感到厭倦的時候,就表示你有了貪念,不夠清淨。

所以哪怕是昏昏欲睡,也要堅持修行。這時我建議你找個師父,他可以隨時糾正你的修行。

3

為了尋找快樂而修行。

第四個階段,也是最高層次的修行,是沒有快樂的感覺,修行的人只管修行,忘掉了肉體與心靈的感覺,也忘掉了自身的存在。

第三個階段的是在修行時,感到一點點肉體的快樂,而你之所以修行,也是為了這種快樂。

再往下的層次是,能同時感到精神與肉體的快樂。

最低的一個層次則是修行時,既無思想,也沒有好奇心。

這四個層次也適用於我們大乘佛教的修行,而最好的層次是隻管修行,不求其他。

我們的修行方式不設定任何特定的目標或目的,也不崇拜任何物件。當你的修行是指向某個特殊物件的,這樣的修行有時就是不管用。

要想讓修行不帶任何目的,就要限制你的活動,或者說專注於當下的活動。這樣就能充分表現出你的真實本性,也就是那普遍的佛性,這就是我們的禪道。

有的朋友問了,我不是佛教徒,可以禪修麼?其實不管信什麼教都可以坐禪。這種方法適用於每一個人,不用擔心,這與你所信奉的宗教之間不會存在差異。

研究佛法的目的是為了研究我們自己。但單憑一些教法是不足夠的,教法只是對我們的一些解釋。你需要找一位師父,但不能執著於此,這只是為了讓自己變得獨立。與一位師父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你應該離開他的一刻。如果你不執著於師父,他就會指出一條讓你可以通向自己的道路。禪修,就是為了找出生命的意義。

所以,你對佛法有沒有感覺不是重點,感覺好壞也無關緊要,佛法本身無關好與壞。做我們該做的事,這就是佛法。當然,有時候,某些激勵是必要的,但並不是修行的目的。激勵只是一帖藥,而不是食品。當我們感到洩氣時,就用得著它,而當我們精神昂揚的時候,就用不著任何藥物。

道元禪師說過:研究佛法的目的是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為了忘掉自己。

當你忘掉自己,就會成為存在的真實活動。這個世界將再也沒有煩惱可言,而我們也可以毫無煩惱地盡情享受生命。

有一則禪公案講到:南嶽懷讓禪師看到他的弟子馬祖禪師在坐禪。隨即就問他,坐禪的目的是什麼。答曰:為的是開悟,或者是成佛。接下來,南嶽禪師撿起一塊磚,在石頭上磨來磨去。

馬祖禪師就問師父這是在做什麼?南嶽禪師回答說:“我要把它磨成鏡子。”馬祖禪師就很驚訝問道:磚塊怎麼能磨成鏡子呢?南嶽禪師說:“如果磚塊不能磨成鏡子,坐禪又如何能成佛?佛性並不存在於你的平常心之外。當一輛馬車不走,你是要打馬,還是打車呢?”

那怎樣才能叫做“真正的坐禪”呢?就是:當你是你的時候,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坐禪。反之,就算是在禪堂裡打坐,如果心不在焉,我也懷疑你是不是真正的自己。事實上,馬和車是一,而不是二。當你是你,就不存在要鞭打馬,還是鞭打車的問題了。當你是你,坐禪就會是真正的坐禪。

如果你以一顆清淨的心來聆聽作者的教法,就會把這些當成你本來已經知道的事情,並接受它們。這就是所謂的空性或全知,也就是無所不知。

這時,你就會像一片夜空。有時會有閃電一下劃過,但過後,就忘掉它了,除了夜空之外不曾留下什麼。天空是從來不會對突然響起的雷聲感到驚訝的,當閃電劃過天際,你也許會看到一片奇景。當我們擁有空性,就隨時準備好觀看閃電。

我們不該對任何特別的東西感興趣。如果你想充分欣賞某個事物,就得先忘卻自我,像漆黑的夜空,接受閃電的態度一樣來接受它。如實接受事物的本然面貌。即使開悟的閃電從天邊劃過,我們也應該把它忘掉。

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次開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開悟,如果可能,最好是一剎那又一剎那的開悟。這才是真正的開悟,它存在於你獲得開悟之前和之後。

作者說:我曾看過最壯觀的一條大瀑布,有400多米高,水從山頂傾瀉而下。從遠處看,就緩緩向下流動。水也不是成片落下,而是分成很多股細流,但從遠處看像一道簾子。我相信,瀑布的每滴水要從那麼高的地方落下來,一定歷盡險阻,那要花上多長的一段時間吶!

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一生之中都會經歷許多險阻。水滴在最初並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整條河流中的一部分。後來,只因為這一滴水滴與其他水滴分開了,墜落下來時才碰上了困難,才產生了感覺。

當你不明白自己與河流、宇宙其實是一體的,就會產生恐懼。但不管有沒有分成一滴一滴的,水始終是水。生與死只是同一件事,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們將不再恐懼死亡,生命中也不再有實質的煩惱。

最後我們來分享第三部分:用心理解

根據佛陀的理解,即使沒有任何準備工夫,只要你開始坐禪,那麼開悟自然就在其中。不管坐禪與否,佛性都是你本來具足的。所以在修行中自會有開悟。我們強調的並不是達到的境界,而是對真實本性的強烈信心和修行的真誠。

根據傳統佛教的理解,本性是沒有自我的。當去除了“我”的觀念,就能以佛的眼光來看待人生。無我就是佛。但我們總是不斷去製造這個“我”,結果人生就完全被各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所充滿,這樣的人生稱為“業命”

佛的生命不應該是一種業命,修行的目的在於切斷“業力”的纏繞。就像我在第8期《業力管理》中講到的“斷業閥”一樣。如果你刻意追求開悟,就會造出業來,併為其所驅策,那樣你只是坐在蒲團上浪費時間而已。任何帶有得失心的修行都只是在造業。

佛教的基本教法是“無常”,也就是變動不居。用另一句話一講,大家就更容易明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每一件事物的自性無非就是變化本身,這也就是萬物共有的自性。若是不肯接受無常的事實,就不會得到完全的從容自如。

永恆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沒有永恆”的存在。快樂即煩惱,善即是惡,它們是一體的兩面,所以開悟不在別處,就在修行之中。所以,在痛苦中尋找快樂,是我們接受“無常”這一真理的唯一方式。

坐禪的目的在於:達到身心兩方面的自由。道元禪師認為:“萬物無非是 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閃電而已。”每一個事物都不外乎是存在本質的另一種表現。天空中的星星,原來只是一些以極高速運動的賓士的光,但在我們看來,卻像是安靜、穩定的東西似的。

當我們打坐到非常靜謐的狀態時,就感覺不到有什麼活動在我們的“存在”之中進行。因為身體系統內部的活動,達到完全的和諧,才會感到平靜。即便我們感覺不到,但是存在的本質就在其中。在禪修中,我們擁有獨立於一切之外的絕對自由。禪修無異於日常生活。

對於“自然”這個觀念,人們常常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大多數來我們這裡禪修的人都相信,人應該順乎自然,但他們對自然的瞭解,卻是我們所謂的“外道自然”。

簡單來說,自然就是某種獨立於一切的感覺,是某種基於“無”的活動。來自“無”的東西就是自然,從土地裡發芽長出來的植物就是一個例子。

因為你的心被某些別的觀念給糾纏住了,你不是獨立的,你不是你自己,因此那不是自然。哪怕你盤腿而坐,但只要你的禪不是自然的,就不是真正在修行。

這種自然性很難解釋,但如果你能夠只管打坐,並在修行中體驗“無”的真實性,那就沒有什麼需要解釋的了。不管你做什麼,只要那是從“無”所出,就都會是真切的活動。所以,佛家才會說:“真空妙有。”意思是,奇妙的萬有,都是從真實的空性而來。

例如,當你在聽講時,不應該有任何自我的觀念。你要忘掉自己的想法,只是聆聽對方說話。讓你的心保持“無”的狀態,就是自然,這樣你才會明白對方所說的話。

如果你想了解禪,就應該丟掉你的一切成見,只管坐禪,看看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體驗到什麼。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無”,就會擁有一切。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自然”。

真實的存在來自於空性,並會歸復於空性,而從空性中出現的存在,才是真實的存在。只要我們對未來有某種確定的觀念或期望,就無法以真正認真的態度面對當下。我們常說:“這件事情我明天(或明年)再做吧!”之所以說這樣的話,是因為你相信存在於今天的東西,明天依然存在。

你在一剎那接著一剎那,都得找出自己的道路。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自己,然後就會了解一切。

如果你刻意去尋找自由,就會找不到。就像我在女性班裡講,你一直在追求幸福,所以你一直沒有感受到幸福。

有句禪語是說:向西走一里就意味著向東走一里。一般來說,向東走一里和向西走一里是相反的事,但是,如果你能夠向東走一里,就表示也能夠向西走一里。這就是自由。沒有這種自由,你就無法專注於你手邊的工作。

也許你以為自己很專注,但沒有這種自由,做事時就會有某種不自在的感覺。因為你已經被向東走,或向西走的觀念束縛住了,你的活動就變成是二元性的,就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你也就無法專注。

專注不是死命盯住一樣東西。坐禪時,如果你使勁觀看一個點,那大概五分鐘就會覺得累了,這不是專注。專注意味著自由,所以你的努力應該是不指向些什麼,而是專注於“無”的。

《心經》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空性。瞭解到事物的空性後,一切就會變得真實,但不是實有。正如《心經》中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換句話說,菩薩不是在體會了五蘊皆空之後,才克服苦的。體會這個事實的本身,就是從苦中解脫。所以,體會這個真理就是解脫本身。

我們在思維或觀察事物時,應該心無掛礙。如實地以萬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們。我們的心應該夠柔軟、夠敞開,以便能夠理解事物的實相。

當我們的思維夠柔軟,就能稱為“泰然之思”,這樣的思維總是穩定的,這就是“正念”。我們的思維應該保持專注,這就是“念”。不管有沒有一個物件,你的心都應該穩定而不散亂,這就是坐禪。

你之所以努力追求信仰上的完美,只是為了自我救贖。但實現這個完美境界,是需要一些時間的,你會陷入一種理想主義化的修行,因為不斷地追求並實現你的理想,你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讓自己從容自如。但如果你總是準備好,把一切看成是從“無”中顯現的,知道是什麼樣的理由,讓某一種形相得以存在,那麼,你將可以獲得完全的從容自若。

當這樣的存在被人格化時,我們稱之為“佛”;把它理解為終極真理時,我們稱之為“法”;當我們接受這個真理,並把自己視為佛的一部分來行事時,我們稱自己為“僧”。儘管有三種佛相,但卻是同一個存在,無色無相,隨時準備好要披上特殊的色相。

這是對我們人生絕對必要的理解。沒有這種理解,所信仰的宗教就幫不上我們的忙。反過來會被其捆綁,產生更多的煩惱。

煩惱是被創造出來的,是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放大而成的。儘管我們有不同的感受,在本質上,它們是同一的,這才是佛陀傳下來的真正的理解。

有兩句禪詩是這樣說的: “風停見花落,鳥鳴覺山靜。”在有事情發生於“靜”中之前,我們不會感覺得到靜的本身。只有當事情發生了,才會意識到存在於“靜”之中的靜。坐禪的時候,你的心會完全靜下來,感受不到任何東西,只是坐著。但你從打坐中得到的靜,卻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激勵作用。

坐禪時,保持身體挺直的意思是,不依靠著任何東西。就是這樣,身、心兩方面都不依賴任何東西,就會獲得完全的靜。

努力把事情做好的本身就是開悟。當我們深深陷入煩惱或沮喪時,開悟就在其中。也只有在生命的無常中,我們才可以找到永恆生命的歡樂。

佛法是一種體驗。禪修的目的是:歸復清淨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之心。修行只是為了保持真實本性的本來面貌。

當抱持著一顆清淨的心來修行的時候,我們甚至沒有感覺到自己正在修行,所以不能拿我們的方式去與別的宗教相比較。

禪宗是“宗教”出現之前的宗教,所以禪宗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但是禪是很奇妙的,儘管沒有從知性上分析禪是什麼,沒有任何大教堂或炫目的裝飾品,但禪卻可以讓我們品味自己的真實本性,這一點是很不尋常的。

當有什麼東西梗在你的意識裡的時候,你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從容。想要獲得完全的從容,最好的方式是忘掉一切。堅信你的心本源性空,是修行中最要緊的事。但只有在坐禪時,你才會對心的這種空寂狀態,有最清淨、最真切的體驗。嚴格來說,心的空性甚至不是心的一種狀態,而是心的原初本質,這是佛陀和六祖都體驗過的。“本心”、“本來面目”、“佛性”,以及“空性”,所有這些語彙都是形容心的絕對寧靜。

佛教教法的目的是要指出生命是超越意識的,是存在於我們清淨本心之中的。

要是我們去問佛性是什麼,佛性就會消失。只管坐禪,就會充分了解佛性的意義。佛陀所說的佛性,就是如他的樣子活在當下,超出意識的領域之外。

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還沒坐禪之前,還沒在意識層面認識佛性之前,我們就已經擁有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所從事的一切無不是佛的活動。

要達到開悟,就要始終與佛同在。把禪修生活一再地重複,就會獲得這種理解。要是你忘掉這一切,因為自己的成就而得意,或因為挫折而氣餒,你的修行就會受到一道厚牆的侷限。

不帶有任何得失心,就始終是佛。這樣,不用多久就可以明白,佛陀開悟後第一句話的真義:妙哉!妙哉!一切眾生悉有如來智慧德相。

開悟是一種超越二分法或感受經驗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問:“什麼是開悟?”問這樣的問題,表示你不明白禪的經驗為何。開悟是無法用一般思考的方式來發問的,只有不把這種思考方式摻和進來,你才能瞭解禪的經驗是什麼。

我們必須相信大心,而大心不是一種你能以客體方式經驗的東西。大心總是與你同在,就在你左右。你的雙眼就在你的左右,因為你看不到你的眼睛,而眼睛也看不到它自己。眼睛只會看到外面的東西,也就是客體性的東西。

總是在你左右的那個心不只是你的心,也是一個普遍的心。它就是禪心,一個很大、很大的心,就是一切你看得到的東西。你的真心總是與你看到的任何東西同在,儘管你有時自己並不知道。

達摩說過:“想要看到魚,你必須觀看水。”事實上,當你觀水的時候,就會看到真正的魚。要看到佛性以前,你就要去看你的心。觀看水,則真性自在其中,真實本性就是那被觀看的水。當你會說“我坐禪坐得很差”這樣的話時,表示佛性已在你之中,只是你沒察覺罷了。

我們必須抱著初學者的心,放開一切執著,瞭解萬物無不處於生滅流轉之中。除了剎那生滅的顯現於目前的色相以外,別無一物存在,一物會流轉為另一物,讓人無法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