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

才智咖 人氣:2.6W

隨著社會發展,許多人外出到大城市裡打工,因此也增加了許多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下面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獨自生活的「空巢青年」

如何看待「空巢青年」?

從心理諮詢師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以討論的角度實在非常多。

如何看待空巢青年?

誰要來看待空巢青年?

是別人還是空巢青年自己?

他們是自己選擇要做空巢青年的嗎?

為什麼需要去看待他們?

他們需要被某種特定的眼光去看待嗎?

他人需要以一種特定的態度去看待空巢青年嗎?

每一個問題,可能都伴隨著一個範圍巨大的背景音,很多時候這個背景音才是更需要去關注的,也只有聽清了這些背景音,一個問題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

關於這個話題,我主要想來探討一下獨居青年們對於孤獨的把握和自己社交狀況的處理。

所以首先,如何定義空巢青年?

最初用到「空巢」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兒女離家極少歸來的老人的,謂之「空巢老人」,所以我猜空巢青年這個詞的發明者認為空巢青年是一個對應的概念,只是這個人群是年輕人。

不過我想也許這個詞語的準確性有待探究,因為空巢老人之所以空巢,是他們的兒女飛去了遠方,是他們被動接受的一個現實,而我理解的「空巢青年」,大多是自主選擇要離開自己從前的「巢穴」,到一個新的城市開闢自己的新空間,也許享受也許掙扎,但是都是一個自主選擇的過程。

網路上如「獨居」的字眼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有部分原因也是近十幾年來個人主義思潮和城市化在國內的高速增長,集體主義思想減少的結果。

城市化的程序和個人主義思潮的增長在某種意義上是非常正相關的:鄉村生活是集體主義的,城市生活是個人主義的。

個人主義的.意思是,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的權利,認同一個人自身所獲得的事物,自身的心理狀況,以及獨特的自我。

與此同時,集體主義思想的減少就意味著「服從、奉獻、社會歸屬感、區域劃分感」的降低。

我猜想無論因何原因決定要獨居的青年們,某種意義上都是更加註重自我感受的群體。

要說明的是,「注重自我感受」與「自我中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其實有研究表明,獨自生活的人會對親人朋友的感受更加敏感和關注,並且在社交的時候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並且和親人朋友的聯絡反而更多。

選擇獨自生活的原因可能是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嚮往的城市,有自己不能割捨的工作,或是有與原生家庭的不同,有自己獨有的生活哲學和審美。

無論是哪一種,我認為能夠自主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都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時候即使是自主選擇的獨自生活,在一定年齡階段以上也會被釘在一個「社交恥辱柱」上,獨居即意味著孤獨,孤立,以及局外。

似乎一個人憑著自己的喜好選擇獨自生活一定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他/她沒能完成社會對其期待的任務。

人這個生物種類,在太長的時間裡被定義為群居動物或家庭核心的動物,在過去的歷史中確實有著聚居的顯著優勢,然而事實上,更加發達的市場經濟,豐富的城市生活和開放的網路社交系統讓具有自主性的獨居越來越有吸引力也符合現代生活的要求。

自主選擇的獨居生活其實讓人有更多的時間空間和精力來管理和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以及實現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責任如家庭責任等。

把獨居生活過出詩歌級別的人,梭羅肯定是一個,古今中外能出其右的也很少(《瓦爾登湖》實在是一本十分正念的書籍,如果要選出一個「獨居青年必讀書單」的話,這本書必須列在榜首,想必廣大知乎使用者讀過的不在少數)。

他主動選擇的在瓦爾登湖畔的獨居事實上是一種挺極端和極致的獨居生活,自己建房子,自己種植食物。

他的動機是想要去面對生活基本的事實,體驗真實的生命,不願意被繁雜的世界打擾到自己的生命體驗。

他甚至認為那個時候的郵局都是沒必要存在的,因為世界上值得傳播的資訊是極其有限的,這和我們現在的獨居青年很大程度上依賴著網際網路及其爆炸的資訊有著很大的反差。

今日在大城市裡獨居的青年們並沒有想要過上真正離世修行的生活,只是偏好一定程度的個人空間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同時又很渴求與自己精神世界在同一個層面上的朋友和社交。

事實上,孤獨或者獨處,一直都是諸多哲學家所迷戀和不斷探討的一個話題。

叔本華在《關於獨處》裡講,獲得幸福最錯誤的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因為社交必然要求人們作出犧牲,犧牲獨特的個性,相互遷就和忍讓。

這段論述我覺得非常符合現在喜愛獨處和獨居的年輕人們,當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精神寄託,或者一二可以在有興致時會面但知心好友之後,又何必去犧牲自己的自由去遷就忍讓他人呢?

叔本華這樣一位十分高傲的公子哥兒哲學家認為,一個人愈是具備自身價值,愈是獨特,就越難以做出這種犧牲。

慣於獨處的人能夠自得其樂,感覺萬物皆備於我,而這就是構成幸福最重要的內容。

豐富而偉大的人節制交遊,不遠不近地欣賞著人群的火焰,既不一頭扎進寒冷的孤獨之中,也不被火焰灼傷。

彼得拉克在《論孤獨的生活》裡說,當人們談論一個獨處的人時,會說這個人不喜歡與人交往,但這樣的說法就猶如說一個人不願意在深夜但森林中行走,就說他不喜歡散步一樣。

TAGS:青年 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