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奪冠背後的心理分析

才智咖 人氣:1.88W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心理資訊:中國女排奪冠背後的心理分析,歡迎閱讀!

中國女排奪冠背後的心理分析

  中國女排奪冠背後的心理分析

在最近剛剛拉下帷幕的里約奧運會中,其中會看到激動的眼泛淚光的比賽,就是中國女排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及精湛的技術,不斷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實力強勁的對手,最後勇奪金牌,時隔12年後重登奧運會冠軍寶座,郎平和“中國女排”頓時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大家在激動不已的同時,也不禁好奇,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郎平和她的女排姑娘們取得了這樣優異的成績:

女排的成績和教練郎平密不可分

三位著名運動心理學家Daniel Gould,Kristen Dieffenbach與Aaron Moffett曾經在《應用運動心理學雜誌》發表一項大型研究結果,分析教練對於取得奧運金牌的冠軍們成績的影響在於運動環境中的方方面面,具體表現在於以下7點:

(1)強調渲染(Emphasized):對標準、期望、趣味、勤奮努力、紀律性的強調渲染;

(2)教練風格(Coaching Characters): 精英式、值得信賴、樂觀向上的教練風格;

(3)直接教學(Taught directly):做運動員的良師益友,教授運動技巧、心理技巧,用心培養;

(4)間接教學(Taught indirectly):榜樣示範;

(5)理解運動員(Understood athlete):滿足運動員的心理需要,給予他們關注和理解;

(6)激勵(Motivated):提供挑戰,使用激勵技巧;

(7)提供鼓勵與支援(Provided encouragement/Support):提供鼓勵、支援和無條件的關愛。

毫無疑問郎平是一個極為優秀的教練,我們發現郎平在以上多個方面都做的非常好:

1. Emphasized and Taught directly

強調渲染 與 直接教學

奧運會女排分組確定時,中國隊與美國、義大利、塞爾維亞和荷蘭等隊同組。用郎平的話來說,那就是“從來沒見到過這麼強的分組”,而她們能做的也只有“面對現實做好最好的準備”。

事實上她也是帶領著團隊這麼做的,根據央視對郎平的採訪,在備戰奧運期間,郎平每天要指揮訓練、準備大賽、設計陣容,雖然每晚7點都有比賽,但每天上午郎平都會帶領女排姑娘們進行3小時的加練,晚上還要研究對手的比賽視訊,時刻都不能停止學習。

可以說郎平帶領女排姑娘們在訓練中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做了充分的準備。對於標準、期望、勤奮努力、紀律性的強調是成功運動員背後的教練所必需的特點。

2. Coaching Characters and Taught indirectly

教練風格 與 間接教學

郎平在她的運動員生涯時期,就是一名傳奇模範,帶領中國女排從1981年世界盃開始,連續奪得五次世界冠軍。

在打球和國外留學的過程中,郎平傷病纏身,手指變形、腰椎間盤突出,據郎平的姐姐說,郎平從脖子到腳,一共做了十幾次手術,甚至連腿上的髕骨都已經全部拿掉了。即便是在這樣的身體狀態下,備戰大賽時每天最多能睡4到5個小時,郎平依然堅持在訓練場、賽場上與女排姑娘們並肩作戰,這對於女排的士氣是一個極大的鼓舞,起到了楷模的示範作用。上述研究中提到,教練的榜樣示範作用是一種重要的間接教學方法。女排姑娘們之所以能在賽場上展現出這樣頑強拼搏的精神,和郎平的榜樣示範作用是分不開的。

3. Motivated, Support and Understood athlete

提供鼓勵與支援,理解運動員

郎平總是稱隊員為“孩子們”,對她們就像溫情脈脈的長輩一樣。過新年的時候,郎平會給孩子們發紅包,親自為隊員朱婷從美國帶蛋白粉,隊員徐雲麗受傷回宿舍時,發現郎平已經坐在宿舍床上等著來看望她了。隊員們說起郎平,會感覺她就像媽媽一樣。

教練提供的鼓勵與支援、理解運動員的需求,對於冠軍運動員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運動員需要教練幫助他們帶走壓力,帶來鼓勵,提供支援培育和無條件的愛。在郎平的關懷下,整個女排隊伍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溫暖,讓每個隊員都能得到動力去堅持比賽和訓練。隊員們在比賽的時候,不僅僅是在為自己而戰,還是在為自己的家人而戰,這是很強大的動力。

女排艱辛晉級之路的核心心理元素分析

1. 小組戰績不佳,2勝3負,位列小組第四。

真正優秀的球隊,困難、挑戰不僅不會擊倒他們,反而會增加他們的韌性,越挫越勇。

英國心理學家Turner和Barker在對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英國知名網球運動員安迪穆雷的奪冠之路詳細分析之後指出,韌性(resilience)(又稱抗逆力)這心理元素對於運動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像奧運會這樣壓力巨大的頂級賽事中:成功克服困境的經歷越多,運動員/團隊的韌性就越強,這種過人的抗壓能力往往會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

因此,本屆奧運會中,雖然小組賽階段,中國女排出師不利,但是她們在困境中絕處逢生,最大程度上激發了平時培養的韌性,就像是拉滿了弦的弓,一到淘汰賽階段就勢如破竹。

2.縱觀晉級之路,除了決賽,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1/4決賽中,對陣東道主巴西隊。

面對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巴西隊,女排姑娘們戰滿五局,並最終以3比2淘汰東道主,12年後再次昂首挺進決賽。

早在20世紀80年代,體育心理學家Baumeister和Steinhiber就在JPSP發表過著名的顛覆傳統印象的研究結果:聲勢浩大的主場支持者,反而可能在高壓的環境下給主隊隊員造成不利的影響。排球聯賽的資料表明,在系列賽的前期,球隊在主場比賽會有優勢,但隨著比賽程序的`深入,這種優勢會轉變為劣勢——在壓力巨大的淘汰賽中,主場迎戰的球隊比客隊更易輸球,尤其是在作客隊有極強的resilience。球員在面對主場球迷時過度表現的慾望,會影響他們的技術發揮。

所以在世界矚目的1/4焦點戰中,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確實給了巴西女排很大的精神鼓勵,她們以25-15的大比分輕鬆拿下第一局。但是隨著比賽的推進和壓力的增大,主場的優勢一點點減弱,而我們的女排姑娘們緊緊咬住比分,以不掘的韌性及精湛的技術一球一球耐心地打,最終以3-2的比分,成功淘汰了曾經18次敗於的巴西,一雪前恥,成功晉級四強。

3.決賽中,面對在小組賽中輸過的塞爾維亞,最終以3:1成功復仇奪冠。

心理學家曾經在收集了數百名位奧運冠軍的資訊並進行一對一訪問研究後,將他們取勝的關鍵總結為八大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心理準備(mental preparation): 對手在比賽中的表現,與你賽前的預估越一致,則你獲勝的可能性越高。在小組賽中負於塞爾維亞以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女排一定潛心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並在決賽前,針對塞爾維亞的方方面面做好了充分的戰術安排和思想準備。

另外,小組賽的失利也幫助女排姑娘們更加堅定了自己在決賽場上贏下比賽的內在動力——抓住機會證明自己,向塞爾維亞復仇。研究表明,當贏得比賽的動機來自於運動員內部時(如戰勝對手,證明自己等),最終獲勝的機率會大於來自外部的動機(贏得比賽獎金,家喻戶曉等)。

最後,不可忽略的一點是樂觀積極的心態對於運動員比賽狀態的調整和賽果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有了這種樂觀的心態,無論處境多麼艱難都心懷希望,中國女排姑娘們才能在一片質疑聲中愈戰愈勇,才能在高手如林的小組賽中殺出一條血路,才能在風雨之後重見彩虹,在時隔十二年後再次登上最高領獎臺,續寫輝煌!

【拓展閱讀】

心理治療的本質:激發患者治癒之心

多數學問,越學心裡越有數;少數學問,越學心裡越沒數。心理學就是如此。

我自學心理學兩年多了。起初似乎挺有心得,過了一段時間反覺茫然。打一個比喻,心理學好比海面上的冰山,我能看到的只是海面上小小的一部分,海面下到底還有多大體積?不得而知。而且,這座冰山還是漂浮的,我不知道它的座標,它的位置隨時都在變化,讓我無從把握。

心理學如此,作為運用的心理治療,就更難掌握了。

心理治療為了什麼?

在心理治療流派中,曾經佔據統治地位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其基本邏輯是:心理障礙的病因是被壓抑的潛意識的原始衝動,精神分析療法就是將患者潛意識的東西,上升到意識層面,變成意識的東西。當患者不自知的潛意識,經過心理分析“意識化”了,他就痊癒了。

可是,無論精神分析理論多麼龐大,多麼成體系,畢竟是沒有得到驗證的東西。很多心理諮詢師痴迷精神分析技術,熱衷於和來訪者討論他的童年經歷,挖掘其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挫折,“開啟創傷”。問題是,這一套分析聽起來頭頭是道,甚至也能自圓其說,邏輯自洽,但既不可能完全被證實,也不可能完全被證偽。到底是對還是錯?恐怕只有天知道。

一位患者,在接受過幾次精神分析後,選擇了放棄。他對我說:“受不了諮詢師逼我談隱私。我不談,他就說我‘阻抗’;我不承認他說的,他說我的‘潛意識’是那樣的。”

還有一位患者對我說:“我最煩諮詢師描述我人生時候的得意樣子。他動不動就說要‘開啟創傷’,但開啟創傷後怎麼辦?就那麼血淋淋地擱著。再讓他‘開啟’幾回,我恐怕就活不了了。”

兩位患者的話,反映了諸多初級心理治療師的共性:他們的治療似乎成了患者人生的“猜謎遊戲”。當他自得於為患者勾勒出一套完整的“人生軌跡”時,與其說是在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不如說是陶醉於自己“對人性的洞察”,顯示他能夠進入他人精神世界、把控他人人生的能力。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這就回到一個根本問題:心理治療是為了什麼?從理論上不難回答:心理治療是為了幫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和病理問題。但如上所述,在實踐中,情況各異,往往摻雜了太多的別的因素。

概而言之,精神分析長於分析和解釋,短於解決問題。所以有人斷言,弗洛伊德一輩子沒治好過一個精神病人。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甚至說:“弗洛伊德說的話全是狗屁!”他們認為,精神分析只能幫助來訪者解釋現實,並不能改變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

弗洛伊德之後,不斷取得研究進展的大腦科學認為,所有精神疾病都是生物學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斯金納(B.F. Skinner)等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證明,人類行為和鴿子和老鼠一樣,是可以被懲罰和獎賞操控的。再往後,行為認知療法漸漸動搖了精神分析療法的統治地位,並取而代之。

行為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可以概括為:思維決定情緒,情緒源於想法。有什麼樣的認知,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從而有什麼樣的思維,並決定自己的行為。如果消極思維根深蒂固,形成條件反射,則成為慣性思維。於是,認知、感受和行為將相互作用,形成一個不斷迴圈的怪圈。行為認知療法的實質,就是學會用健康的思維方式替代不健康的思維方式。

和精神分析療法相比,行為認知療法致力於改變現實。行為認知療法大師說:必須在理解人性和切實為取得療效之間尋找平衡。

可是,對於行為認知療法,也有種種異議。比如,指出來訪者的認知錯誤容易,甚至來訪者也並非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錯的,但解決問題的路徑是什麼?如何超越居委會大媽“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用獨特的技術手段來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

行為認知療法一度以其簡單易行風靡一時,再往後,甚至發展成“計算機化”,即可以通過電腦互動介面, 以清晰的操作步驟、高度結構化的多種媒介互動方式,如網頁、漫畫、動畫、視訊、聲音等為患者治療。不過,對此亦不乏詬病。人們批評行為認知療法的刻板、機械和標準化,甚至有人開始懷念精神分析療法醫患之間長期互動的脈脈溫情。

不是對錯, 而是有用無用

說到這裡,似乎很悲觀:心理諮詢到底靠不靠譜?有多大把握?細分為200多個流派的治療方法,到底哪一個適合你?

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恐怕不能靠心理學,而要靠來訪者本身對此有一個契合實際的認識。

來訪者不應對心理治療抱有立竿見影的期待。一個人的心理結構、認知模式,是在漫長歲月裡形成的,不可能指望在短時間內改變。學習心理學不是為了治病,而是為了能對人性有更多的理解,從而對世界、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和接納。這包括對過往心靈創傷的承認和接受,並在此基礎上,放棄對世界的責備,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自己承擔對生命的責任。

也就是說,心理治療的主體,不是治療師,而是自己。治療師至多隻是引導你、啟發你,最終改變精神面貌只能靠自己。

但這個過程不那麼容易。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意味著要打破心理自我防禦,面對真實的自己,放棄對世界的責備。自己曾經的痛苦,通通由自己買單。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痛苦而艱難的歷程。

“放空自己來接納你”

從諮詢師的角度, 我認為,心理治療師應該打破門派之見,不要拘泥於自己屬於哪一個門派。應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患者的困惑為目的。心理治療的目的不是描繪過去,而是建構未來。沒有什麼是對的,只有對當事人有效才是對的。為了這個目的,可以採取一切適合患者的方法。用中國古代智慧來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概而言之,稱職的心理治療師,一定是以患者為中心。他對患者的精神世界常懷敬畏之心,總是以平等的姿態,激發患者求治的動機,強化他自我治癒、自我成長的能力。

用我的一位諮詢師朋友的話說就是:“放空自己來接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