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氣質看的究竟是什麼

才智咖 人氣:1.24W

主要看氣質看的究竟是什麼?必許多朋友都知道“主要看氣質”源於王心凌的一張專輯配圖,不過知道怎麼來的還不夠!既然要看氣質,所看的“氣質”究竟是什麼呢?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主要看氣質看的究竟是什麼

新聞事件:

近兩天,不少玩微信朋友圈的人被“主要看氣質”的接龍遊戲所影響,參與該遊戲的方式有兩種,要麼接龍發自己的照片繼續遊戲,要麼向讓你中招的微信好友發一個5.21元的紅包。想  心理解讀:

刷著滿是“主要看氣質”的朋友圈,淡定的小編並沒有手抖點贊或評論,而是先聯絡到了之前同樣用自拍刷屏的“微笑挑戰”,只是此次考驗的已經不僅僅是友情、親情,還有不需要用語言表達的紅(jin)包(qian)。你問我為什麼會席捲朋友圈?我也不想的啊,在友情、親情、紅包等的重壓之下,就只好順勢而為晒一晒庫存了!畢竟這是一個智慧手機前置攝像頭不超過800萬畫素就不好意思出貨的時代。此外,既然是庫存,那麼隔一段時間就得更新嘛,又有一個變著花樣讓你晒新庫存的機會,還不緊緊抓住?!當然,還有一類看破紅塵、想要淨化朋友圈自(mei)拍(tu)風氣的人,以新的高度向眾人斷言:“主要看氣質,說明人醜,這是明目張膽地誇自己丑啊。”鄧爺爺很早就說過:“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不,不管是反對的還是順勢而為的,都為年底這場“氣質”大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果僅僅只是晒美圖,那也太小看我們人類了,優勝劣汰進化而來的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社會比較”!這次上場比拼的不是“微笑”,更不僅僅是“顏值”,而是“氣質”,那麼氣質是什麼呢?

心理學認為“氣質(Temperament)”指的是個體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的強度、速度、靈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徵。

對於氣質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當時的醫學家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不同的人體內佔優勢的體液是不一樣的,所以性格也是不一樣的。到了古羅馬時期,醫學大師蓋倫進一步發展了希波克拉底的理論,把人的氣質型別和體液的種類對應起來,於是就有了四大氣質學說:(1)多血質(sanguine temperament):血液佔優勢,在性格上容易興奮、活潑,喜歡交際,對人熱情。(2)膽汁質(choleric temperament):黃膽汁佔優勢,同樣容易興奮,但情緒不太穩定,容易暴躁,且攻擊性強。(3)抑鬱質(melancholic temperament):黑膽汁佔優勢,情緒上比較壓抑,容易消極,對於事物往往有深刻的體驗。(4)粘液質(phlegmatic temperament):粘液佔優勢,情緒上相對平靜,不好交際,做事情有很強的節制。

體液這種摸不著看不清,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想必也無法糊弄我們機智的讀者。於是那位用狗做實驗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在1935年出版的《人和動物的高階神經活動的一般型別》一書中,用神經系統活動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三個指標來劃分人的氣質型別,分成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弱型(抑制型)四種,正好對應體液學說的四種氣質。興奮型對應膽汁質,活潑型對應多血質,安靜型對應粘液質,弱型(抑制型)對應抑鬱質。

從以上可知,氣質反映的是個體的心理特點,它與另一個大家常說的詞“性格”類似,都是難以被改變、相對穩定的心理特質。不同之處主要在於,氣質是基於個體的生理特點(神經系統活動的興奮性、強度、靈活性)產生的`,而性格則是個體在早年環境的經驗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事物的態度。

氣質看似無形,實為有形,因為上面提到的所有心理特質都會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來。我們平常口中所說的一個人是否有氣質,便是對一個人的這些心理特質在特定語境(即包括了歷史和環境的情境)下的匹配度的主觀感受和判斷。事實上,氣質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在同一個語境下,不同氣質型別的人的匹配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有匹配得好和不好的區別。反之,同樣的氣質型別在不同語境下也不都是可以匹配得好、吃得開的。比如,有研究(Viljaranta J等,2015)表明,國小生的氣質型別可以通過預測師生關係,從而預測學生的學業成績(國小生的師生關係對學業成績有預測作用)。在智力水平相近的條件下,活潑型、活潑-興奮型和活潑-安靜型呈現高水平學習、高水平動機和低水平不安傾向狀態,學業成績往往更好。

氣質和性格相輔相成,想要看“氣質”,就要能合理利用自身天生的氣質,培養良好的性格,增強自身的心理靈活性,提升對語境的敏感性,學會包容接納、解離煩惱、自我覺察、明確價值、踐行承諾,在一定的語境下,表現出適當的行為,實現良好的人際交往功能,“氣質”也就會由內而外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