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研究生院

才智咖 人氣:2.14W

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

廈門大學研究生教育始於1926年,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全國解放後,廈門大學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於1950年重新開始招收研究生,並於1952年成立研究(生)部。從1950年至1965年廈門大學在22個專業招收了研究生110名。1978年全國恢復招收研究生,1981年實行學位制度,廈門大學研究生教育迎來新的發展。198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廈門大學試辦研究生院,1996年3月正式獲准建院。目前,朱崇實校長兼院長,陶濤教授為常務副院長。研究生院下設培養與管理辦公室、學位與學科建設辦公室和綜合辦公室等三個機構。

廈門大學在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中授予博士或碩士學位。目前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5個;交叉學科專業授權點9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4個。廈門大學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化學、海洋科學、工商管理)、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際法學、高等教育學、專門史、基礎數學、凝聚態物理、動物學、水生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環境科學)、3個福建省優勢學科創新平臺、3個福建省優勢學科創新培育平臺、17個一級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46個一級學科福建省重點學科。進入新世紀以來,廈門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實現了跨躍式發展,實力顯著增強,應用學科、工程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得到快速發展。

廈門大學有著一支優秀的導師隊伍,在現有2447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1657人,博士生導師840人(含兼職導師139人),其中兩院院士22人(含雙聘院士10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

廈門大學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其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3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福建省重點實驗室、中心25個,廈門市重點實驗室、中心16個。

自1978年至2013年,廈門大學共培養了碩士、博士研究生共計近5萬人。其中,我國第一個高等教育學博士、第一個會計學女博士誕生在廈門大學。現有在校研究生22358人,其中博士生3366人,碩士生18992人,攻讀博士學位的外籍學生233人,攻讀碩士學位的外籍學生440人,分別來自泰國、美國、俄羅斯等99個國家。

廈門大學研究生教育把培養基礎知識紮實,學科特色鮮明,創新意識突出的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思想貫穿於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研究生培養質量有了長足進步。2013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頂級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7篇,5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得2013年百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獎篇數並列當年全國高校第三位。

廈門大學一貫致力於推動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先後與英、美、日、法、俄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近300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其中,2013年學校與世界一流大學-加拿大McGill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培養博士研究生,首開廈門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合作培養研究生的先河。在對臺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已成為臺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交流的重要高校。現有臺籍在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267人,每年廈門大學到臺灣交流的研究生達300餘人。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將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以為國家、為社會培養科技發展、經濟建設所需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強化學科主流,發展學科特色,優化培養體系,深化教育改革,為把廈門大學建設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