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系概況

才智咖 人氣:2.02W

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系概況,供大家閱讀檢視。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系概況

學院簡介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立於2009年4月,其前身是原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學院辦學條件優越,座落在古樸典雅的5號樓。學院現設有行政管理系和土地資源管理系。2001年開辦行政管理本科專業,2004年開始招收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2009年招收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研究生。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擁有一批師德高尚、學術造詣深厚、潛心教書育人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隊伍,近年來,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逐漸成為學院發展的中堅力量。學院現有教職工46人,其中專任教師36人。專任教師隊伍中正高11人(佔31%),副高19人(佔53%),具有博士學位的有30人(84%)。“政府決策與社會治理研究團隊”獲批成為廣東省普通高校創新團隊(人文社科)。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廣東省政府決策諮詢顧問委員會專家委員1人,中共吉林省省委第三屆決策諮詢委員1人,廣東省政府應急管理專家2人,全國MPA優秀教師2人,華南理工大學“百人計劃”傑出青年教師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1人,華南理工大學“傑出人才與創新團隊引進計劃”傑出人才2人,博士生導師2人。學院同時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省市領導幹部擔任兼職教授及MPA校外導師。

學院設有“法治政府與社會治理”博士點研究方向,現有公共管理學、高等教育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社會保障、教育經濟管理、高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公共管理碩士(MPA)1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有3個省級研究基地:政府決策與績效評價研究所(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廣東省首批省級智庫)、法治評價與研究中心(與法學院共同組建的省級研究基地)。有3個校級研究基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廉政理論研究中心、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有5個院級研究中心:地方風險治理研究中心、勞動關係研究中心、區域發展與治理評價理研究中心、華南土地問題研究中心、社會組織與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有電子政務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公共決策模擬場景實驗室2個實驗室.

近5年來,學院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省部級研究專案,其中鄭方輝教授主持的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公眾幸福指數導向下的我國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研究”,實現了學校在社科領域最高層次專案方面零的突破。王郅強教授主持的“中國傳統危機文化及其現代價值研究”獲批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專案。同時學院還參與國家科重大專案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和社會科學基金專案10項,省部級專案60多項。學院產出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和研究諮詢報告。鄭方輝教授的論文《中國法治政府建設程序中的政府績效評價》被刊登在中國最高水平的綜合類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1期,引起了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此外,教師們在新華文摘、政治學研究等CSSCI以上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項;多篇諮詢報告受到國家領導和省領導的重要批示。

學院治學嚴謹,秉承“博學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堅持高素質、“三創型(創新、創造、創業)”、具有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著力培養創新型、複合型人才。近年來,學生取得各類可喜的成績:我院師生主要參與撰寫的調研報告榮獲第十一屆“挑戰杯” 特等獎,得到溫家寶總理的親筆批示和廣東省委汪洋書記的充分肯定;09級研究生閆嘉駿榮獲廣東省志願者金獎;胡冰玉等同學的畢業論文獲評廣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以2013級研究生王海同學為核心創始人的比逗創業團隊獲得2015年華南理工大學“十大感動人物”、廣東省創業大賽冠軍、全國賽冠軍等好成績。

學院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羅格斯大學、克利夫蘭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學院等建立了常態化的雙邊交流機制。2011年開設公共管理專業國際班,與羅格斯大學、克利夫蘭大學開展“2+2”聯合培養。目前,已有30多位同學在上述兩所合作高校學習,學習期滿若符合兩校學位授予的要求,可獲得我校的畢業文憑及兩校的學士學位。

學院大力發展MPA教育,著力培育MPA特色,生源質量和培養水平處於全國高校前列。我院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合作的MPA培養基地被廣東省教育廳認定為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2012年MPA教育順利通過了教指委組織的合格評估,專家們對我校的MPA教育辦學水平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華工的MPA教育辦得很好,充分體現了985大學的水平。”MPA學生不乏傑出代表:2007級MPA研究生薑桂根的學位論文榮獲全國第四屆MPA優秀論文獎;2007屆畢業生彭彬因出色的志願者服務工作榮獲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銅獎和廣東志願服務銀獎和廣東省第十二屆青年五四獎章,並被推薦為廣東省第十一屆黨代會代表;2013屆畢業生畢軍於2013年4月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光榮稱號。

10多年來,學院為國家特別是華南地區輸送了大批公共管理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770名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順利畢業,約500名研究生(含140位廳處級領導幹部)獲得了碩士學位,將近1100名MPA研究生(含單證和雙證)獲得了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目前,學院共有各級各類在校生1374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含單考班)203人,MPA碩士生753人,全日制本科生418人。

近年來,學院以學術公管、和諧公管建設為主線,堅持“學科立院、學術興院、人才強院”,以創新學術成果、提升人才質量、增強社會服務功能為基本任務,不斷創新機制,凝練方向,正朝著建設高水平、有影響的學院而努力奮鬥。

 學科設定

行政管理

我校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開展了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活動,目前有行政管理專業本科、行政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依託廣東省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區位優勢和華南理工大學的多學科優勢,培養既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的行政管理專業高階專業人才。行政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目前有導師2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導師隊伍結構合理,成果豐碩,正在主持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專案,具備培養碩士研究生的良好條件。本學位點與國內外學術界有著廣泛的學術交流,並且聘請了十多位國內著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在讀期間可以參加學院與美國、澳大利亞大學合作開展的研究生國際交流專案。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行政管理高階專業人才。要求學生具有紮實的行政管理理論基礎,系統掌握專業知識,熟悉國內外的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現狀及其發展動態;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獨立分析和解決本學科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能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畢業後適合在黨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在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本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

本專業目前設定兩個研究方向:1、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2、公共政策分析。

開設的主要課程:西方管理學經典著作選讀、政治學理論專題研究、政府經濟學專題研究、公共政策專題研究、公共管理專題研究、定量分析方法、行政法專題研究、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導論、都市計畫與管理、科技創新與區域發展專題研究、領導科學專題研究、行政文化專題研究、公共專案分析與評價、電子政府專題研究等。

 土地資源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學科是以經濟學、法學、政治學、行政管理學、土地資源學、系統科學為基礎,以公共管理理論為核心,以規劃、資訊科技為手段的多學科緊密聯絡的交叉性、開放性的綜合學科。土地資源管理學科主要涵蓋了三大領域:一是對土地資源自然屬性的認識,主要是土地資源調查評價、開發、利用、保護;二是對土地資源經濟與社會屬性的認識,主要是土地利用中的經濟、行政與法律關係;三是土地資源資訊管理,主要是資訊科技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運用。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掌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並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術;瞭解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能熟練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藉助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具有土地與資源問題的觀察分析能力、政策的實施能力和從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能力。

本專業目前設定二個研究方向:1、土地政策與土地行政;2、資源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是一門綜合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口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研究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及其規律的新興、交叉學科。該學科以社會保障制度為研究物件,闡述社會保障制度的一般理論,研究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方面的理論和政策實務,並借鑑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經驗,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供參考。

本專業擁有一支多學科師資隊伍,教師中有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哲學、法學等多學科專門高階人才;同時還聘請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省市領導幹部擔任兼職教授,可以為社會保障碩士專業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強大的師資保障。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理論基礎,掌握社會保障專業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並熟練掌握研究方法和技術;瞭解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能熟練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藉助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熟悉本研究領域的法律法規、制度、方針和政策,能夠從事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民政、保險、人力資源等領域理論與實踐工作的專業人才。

本專業目前設定:“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 “勞動關係與社會保障”、“社會政策與社會管理”3個研究方向。第1個方向以社會保障的基本理論、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的具體政策、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理論與實務為研究內容。第2個方向以勞動關係、勞動保護、社會保險及相關政策為研究內容。第3個方向以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社會組織管理、社會組織評估、社會政策評估、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為研究內容。

教育經濟與管理

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點,成立於2003年,因學科調整,於2008年被調整到公共管理學院。本專業依託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學科優勢,是兼有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複合型專業,授予管理學碩士學位。現有教授2名(均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1名。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教育經濟與管理理論基礎知識紮實,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現代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和教育管理理論及各種研究方法和技術,開展教育管理研究,解決教育及經濟社會發展中問題;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進行研究,身心健康,畢業後能夠從事公共管理、教育行政或教育財政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本專業目前設定四個研究方向:高等學校的管理與創新、區域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高等教育、科技和產業合作、區域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等。

開設的主要課程: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區域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體系、區域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系統、大珠三角教育、科技和產業合作互動機制、知識管理系統等。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碩士點專業依託華南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是教育學一級學科重點建設的特色專業之一,2004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生,2014年上半年共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43人,已畢業研究生42人,就業率為100%。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是高等院校研究和管理部門以及相關科研院所。

培養目標:培養在高等教育學領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夠從事本學科研究和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夠把握高等教育系統執行規律與發展動態,為高等教育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提供切實決策方法,能在教育行政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文化教育機構及其他相關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本專業目前設定4個主要研究方向:1. 高等教育理論與發展;2. 高等工程教育;3. 高校管理與院校研究;4.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開設的主要課程: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分析、教育基本理論、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管理學、高等教育思想、比較教育學、教育政策專題、教育學學科基礎與職業素養、英文教育學著作選讀、教育哲學專題、高等工程教育專題、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專題、高等教育實踐問題專題、院校研究概論等。

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是研究教育基本理論問題、探求教育發展一般原理和規律的學科。它為教育理論的發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綜合性的研究成果,是教育學中的基礎學科,為其他二級學科提供理論觀點和思想方法,為研究各級各類教育提供理論基礎。

培養目標:面向各級各類學校、培訓機構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崗位,面向非師範類高等學校教育學科的教學崗位,面向各級各類學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科學研究崗位,培養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具有全面的教育理論知識,較豐富的心理學和相鄰學科的知識與視野,熟悉本學科國內外研究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工作或教育管理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人才。

本專業目前設定4個主要研究方向:1. 教育心理學;2. 教育發展戰略與科教結合;3. 德育理論與實踐;4. 心理健康與諮詢研究。

開設的主要課程: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分析、教育基本理論、德育原理與學生工作、學校危機管理、高等教育學、比較教育學、教育政策專題、教育學學科基礎與職業素養、英文教育學著作選讀、教育哲學專題、心理健康與諮詢專題、心理與教育測量專題、社會與管理心理學專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