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學習的方法有哪些呢

才智咖 人氣:4.84K

七年級政治學習方法總結(一)

七年級政治學習的方法有哪些呢

步聽課法

學生聽課的思路程序與教師講課的思路程序同步前進的聽課方法,七年級政治學習方法總結。聽課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部分和關鍵環節。因為聽課佔了大部分時間,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發展智力,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所以,聽課要打主動仗,一定要使自己的“聽”與教師的“講”保持同步。所謂“同步”,就是懷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興趣,使自己的大腦處於高度的興奮狀態,帶著預習中的問題,緊緊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專心聽,一步不離地和教師一道積極去思考、去聯想、去分析、去探索,尋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眼、耳、腦並用,方能“心知其意”。反之,“心不在焉,視而不風,聽而不聞”,教師講得再好,新知識也無法接受。有的學生,思維往往落後在教師的講解後面,“跟不上步伐”,甚至對教師講的重點、難點,因聽不懂被“卡”住。面對這種情況,千萬別停留在那裡“死想”,而是先劃上記號,暫且承認它的正確性,留待課後再去解決,要馬上繼續跟上教師的思路,以便不影響後邊內容的聽講。善於積極思維的學生,往往又出現超載教師講課的速度,“野馬難收”,使同步聽課失去了意義。這部分學生也應該注意,既不要讓自己的思維滑得太遠,完完全全離開教師的思路,又不要放棄積極主動的獨立思考。要在聽懂的基礎上,把教師所講的重要論點、論據和分析論證的方法,用自己的話記下來,做到邊聽、邊記、邊思考,真正同步進行。

發問探索法

在學習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進行探索的方法。在同一教室裡聽同一位教師的課,教材和課時相同,大家的智力也差不多,有的人漫不經心,不由自主地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有的思維活躍,深思揣摩,不斷提出“為什麼”。課畢,前者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無所補益;後者釋疑若干,獲益良多。可見發問探索法多麼重要!俗話說:“好問無須臉紅,無知才應羞恥”。不敢大膽地發問探索,結果使問題愈來愈多,學習無法深入,愈學愈被動。

既要敢於發問探索,又要善於發問探索,這就需要我們獨立思考,刻苦鑽研。思考了、鑽研了就會不斷給自己提出問題,有所發現。有位成績優秀的同學給自己作了“五不問”的規定:已學過的基礎知識未經複習不問;教科書或主要參考書沒有看過不問;教師課後留下的問題未曾深入思考不問;找不到自己的矛盾所在不問;提不出自己的思路不問。學生在渴求知識的過程中,經過深思熟慮,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積累了知識,又培養了愛思、多思、善思和探索的習慣。

課堂筆記法

在聽課過程記下必備知識的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課堂筆記好處是多方面的。第一,有助於抓住難點、重點和主要方法,便於課後再次回味教師的思路,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深化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第二,有助於眼、耳、腦、手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培養和提高感知、記憶、思維和寫作、速記的能力;第三,有助於把教師概括總結的知識提綱挈領地記下來,積累大量寶貴的資料,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第四,有助於課堂聽講全神貫注,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記聽課筆記要做到三點:①處理好聽記的關係。作聽課筆記,學生處於一種較被動的地位,往往因“聽”誤了“記”,或因“記”誤了“聽”。有的同學為處理好“聽”與“記”的關係,提出“三記三不記”,即:重點的問題記,疑難之點記,教材上沒有的記,次要的不記,教材上有的不記,易懂的不記。由被動轉為主動。②聽、想、記結合,以想為主帥。從上課到下課,埋頭死記,一股腦兒充當錄音機和記錄器,課堂上沒認真聽,更無暇思考,無暇消化,筆記雖記得很多,但腦子裡卻是一片空白,勢必影響聽課效果。有的同學抓住理解這一關鍵,總結了自己做筆記的方法:詳略得當選擇記,結合理解靈活記,抓緊時間迅速記,不懂問題特殊記。③定期整理筆記。應當在複習中定期對筆記加以補充整理。整理筆記的過程是個分析、歸納、綜合、邏輯思維的過程,不僅有利於知識的條理化、理論化,而且便於鞏固記憶和培養提高自學能力。

精力集中法

上課時,學生把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之中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有的同學心猿意馬,身在課堂,心在課外,不管教師講得多好,對他來說出是枉然。精力集中聽課的做法:①明確的聽課目的,課堂上便能較集中精力聽講,反之,坐在教室裡要做到全力以赴,較為困難,因為這樣的同學缺乏聽課動力。②耳腦並用,邊聽邊思考,向自己不時提出“老師講的論點是否與客觀事實相符?”“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充分、全面?這些論據是否必然得出其結論?”等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使自己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避免注意力的分散。③大腦活動同肌肉活動一樣,經過一定時間出現疲勞。每節課結束,要走出教室作短時間休息或活動一會兒,以避免大腦疲勞而反應力下降,思考力減弱,精力不集中。④邊聽邊作必要的記錄,以防止思想分岔。⑤加強鍛鍊,保持身體健康,才會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集體討論法

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對教材內容開展集體討論進行學習的方法。政治課的集體討論,歸納起來有如下三種:①質疑問題性質的討論,即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問題,由教師將問題歸類,發動和組織學生對自己提出的難點、疑點各抒己見,開展討論,儘量求得自己解決。②精彩段落評議性質的討論。即把教材的精彩片斷交給學生,讓他們給予評議、鑑賞。③專題性質的討論。即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專題,讓學生積極發表看法,引起爭論,促成對教材內容的消化理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討論,不僅有效地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

七年級政治學習方法總結(二)

一、體驗“多一點”

體驗有哪些?體驗有很多種,有校內體驗、校外體驗、課內體驗、課外體驗和家裡體驗等等。通過學生的親身嘗試,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薰陶,受到教育,得到啟迪,明白生活的哲理及真諦,感悟“事非經過不知難”的道理。

我主要探討課內體驗和課外體驗。

國中生接觸最多的是老師,那麼,同門應怎樣理解老師呢?我創設了一個理解老師的活動:

情景:一天,政治老師來上課,老師喊上課,遇到的現象:有兩個同學沒站起來,趴在課桌上睡覺;有一個正在書桌裡找書;有兩個正在交頭接耳講小話;有一個正丟紙團;有一個同學被另一個罵哭了。老師突然遇到這些事,該怎麼處理呢?

要求:四個小組抽籤決定表演,角色由小組內自定,臺詞由小組同學自己寫,編排由小組自己編排,時間一個星期。其他同學看錶演後回答問題:

1、老師批評學生,要考慮同學的感受嗎?為什麼?

2、老師給同學們上課辛苦嗎?為什麼?

3、我們該怎樣理解老師呢?

表演結果:同學們準備得非常充分,每個同學都非常投入,表演生動、形象和感人,扮演老師的李敏同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絞盡腦汁,費盡脣舌,才把事情處理完,弄得滿頭大汗,筋疲力盡,最後“這節課”終於上下來了。

通過對“老師”的體驗,讓更多的學生從實際到內心、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深刻地認識老師的職業,今後能理解、關心老師。認識老師的嚴格要求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激勵,還是一種鼓舞。知道老師批評學生是為學生的`發展著想,為學生的前途考慮。因為,一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不說跑不掉,但是錯誤不說不得了。

又如校外體驗,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動,幫助敬老院打掃衛生,幫老人洗衣服等。通過校外活動,使同學認識到自己能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社會出力,為社會做貢獻,自己是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從而培養同學們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服務他人和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總之,沒有嘗試就沒有成功,有體驗就有能力,有感受,有啟迪,有收穫。學生的親身體驗,可以開發學生的多種智慧,發展同學的交際能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等。

二、歸納“多一點”

思想品德的學習內容廣博,篇幅較長,觀點較多,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裡認識、記住和會運用所學知識呢?這需要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歸納後的知識要點,便於學生閱讀、記憶和運用,這種方法稱——數字歸納法。

如:競爭是前進的動力——歸納為“三大動力”。

1、競爭是個人前進的動力

2、競爭是集體前進的動力

3、競爭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動力

又如:怎樣正確對待社會影響的四個方面?——歸納為“四大考驗”。

第一種考驗是什麼?第二種考驗是什麼?第三種考驗是什麼?第四種考驗是什麼?像這樣的例子很多,許多條文的觀點,我都把它用數字進行歸納,這樣便於學生識記。

學習知識,就像走路一樣,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雖然會走許多彎路,會遇到逆流險灘,也會碰到荊棘叢生,只要我們有這個“過程”,就會有很大的收穫,就會走得更高更遠。因此,老師應引導學生學習數字歸納法。

三、關鍵詞“多一點”

對於一些概念和沒有規律的段落,我採取找關鍵詞的辦法,這樣有利於學生認識重點詞語,記住關鍵詞語,有利於學生靈活發揮,有利於學生學會速記新知識。

如:學習“什麼是自卑”時,我就採用此法。

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輕視自己,過低的估計自己的優點和能力。將一段話縮記為七個字“看不起、輕視、過低”。

又如:學習“如何平等待人?”時,我也採用此法。

1、要有發自內心的對待他人人格的尊重。——識記“發自”。

2、要有客觀的事實求是的態度。——識記“態度”。

3、要摒除陳腐觀念。——識記“陳腐”。

4、認清歧視的錯誤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視。——識記“清除”。這樣每句話只需認識兩個關鍵詞,大大減少了識記的內容。學習知識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辦法是人想的,只要我們用心去想,總會找到好辦法。

四、小品“多一點”

一個人處於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容易接受和學習新知識。小品是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真實體驗,讓學生在歡笑、歡樂的氣氛中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和感悟生活。小品是集學生創作、表演、語言表達於一身的表演藝術,它給學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天地,工作總結《七年級政治學習方法總結》。因此,教學中應結合教材內容,聯絡生活實際,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小品表演活動,充分開發學生的表演潛能和特長。

教育是一個漫長而細微的活動,智慧的教育是無聲的啟發、開導學生,不要輕易放棄一個小小的活動,或許對學生有很大的震撼作用。一句名言,一個小故事對學生是一次薰陶和啟發。所以,同學在觀看小品的活動中會受到感染、薰陶和啟發。學生的能力就像一座大金礦,需要一點一點的開發,需要一點一點的積累,積累的越多本領越大。

五、課外資訊“多一點”

現如今是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經濟時代和科技時代,資訊就是知識,知識就是金錢。科學技術在向前飛速發展,政治教學應與時代同步,跟上時代的步伐,與現實並肩前行。政治教學中,應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時代資訊,如科技領域的神七升如太空,生物技術方面的轉基因物種,經濟方面的全球經濟危機等等。讓學生認識當今社會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及後顧之憂,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因此,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多看報和多看課外書,節假日,鼓勵學生多看新聞,多瞭解時代資訊。同時,政治教師應將更多的時政熱點引入課堂,使更多的學生認識國內、國外發生的重大事情,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和關心他人,認識社會、關注社會、關心社會、服務社會和造福社會的良好習慣。

六、發言機會“多一點”

學生髮言的機會主要表現在兩各方面。一是課堂提問,二是小組交流。要多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就要多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活動,同學與同學在一起,親近,思想放鬆,放得開,敢想敢說,同學間能大膽交流,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合作學習是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同學取長補短,集思廣義,能有效的把握問題的關鍵的好方法。交流能讓學生施展才華,學有所用;交流能提升知識,提煉語言,提高表達能力;交流是心與心的交融,是心靈的溝通,是情感的流露,是個性的張揚;交流是潛能的開發,是智慧的結晶。小組交流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又可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更能培養同學的團隊精神。

國中政治學習方法總結好了,希望我們同學們在國中政治的學習中,能夠有所提高,我們學大教育期待大家有一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