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四德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1.24W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1

人們曾用這些詞語形容老師:蠟燭、泥土、春蠶、園丁、人梯……當然,他們還有“孩子王”、“窮書匠”這樣俏皮的稱謂。然而,汶川大地震中的老師們,卻用一種姿勢,無言地將這些詞語昇華。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

2歲的綿竹市遵道鎮歡歡幼兒園老師瞿萬容,被扒出廢墟時,已經停止呼吸。人們看到她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擋住一塊垮塌的水泥板,她身下緊緊護住的那個孩子,只受了輕傷,呼吸平穩。

新婚後第一天上班的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國小老師苟曉超,三次衝回危在旦夕的教學樓救學生,當他第三次衝進去後,一塊約一噸重的混凝磚塊砸向他,那一瞬間,他將兩個孩子藏在自己的懷中,孩子獲救了,他卻永遠地走了……

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他們愛的真諦,那些在最危險的時刻用生命護衛學生鮮活的事例,那些用血肉之軀為孩子們把守住生命之門的老師們,他們的言行記錄了作為教師的信念與擔當,他們就是我學習四德教育中最好的楷模。

災難已經過去,四德教育的建設還在繼續,它要在我們教師隊伍中傳遞,因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自己的為人處事、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甚至於服飾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要為學生和社會作表率,下面我簡單談談我對學習四德教育的體會:

通過學習,我知道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四德”建設提到事關和諧文化建設的戰略高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這四個道德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其外延由大到小,內涵由淺到深,共同構成一個完善的道德體系。

在四德建設中,人的能動性及個人品德建設建設是事關重要的。個人品德的修養是樹立四德意識、規範言行舉止、建設和諧家庭、模範地做好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們每個人在道德建設過程中要自覺地以自身品德修養為起點,首先向內作功夫。個人品德修養是社會公德的擴大,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個人品質的外化與擴大,只有個人具備優良品德修養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體和社會。

由於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使自己更重視了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學生面前的表現。也對自己進一步提高了師德素養的水平和要求。

我也要把四德教育傳授給我的學生,當今許多青少年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平時爺爺奶奶寵著,外公外婆慣著,父親母親愛著,一些同學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生活習慣,還常常使“小皇帝”、“小公主”的脾氣,我想四德教育的開展讓學生重新確立了正確的世界觀,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為科任老師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很少,我想我只能課上和少量的課餘時間和學生在一起,引導學生學習四德知識,做學生心理最真的朋友。我覺得當今的青少年兒童雖然心理上懂得道德概念,但是在實際行動中種種原因總是做不到,不是不想去做,是大家都不去做,結果自己也不好意思。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課上的時間給學生們講有關德育教育的故事,打破學生的心理問題,課下做一些心理輔導。留給學生作業除了本科的書面作業還要增加四德教育建設方面的如:對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我愛你,很多學生一定羞於出口。我會給他們講家庭美德,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要有孝心。我們從小要懂得,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爸爸媽媽養育我們,付出了他們的心血和愛心,他們不要我們回報,但我們要有感恩之心,要懂得孝老愛親,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及其他關心我們的人。施恩不圖報,但受恩要感恩。現在我們還小,不能為父母做什麼,我們只能對他們說我愛你,謝謝你們的撫養關愛”。

我會把我想到的付諸行動當中,讓我和我的學生在四德教育中共同進步,一起邁向美好的明天!!!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2

樹“四德”新風,是對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批評繼續,是社會進步的時代要求;像一劑道德規範的強心針注進了物慾橫流的社會動脈;“愛德、誠德、仁德、孝德”面面俱到。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基本內容,走向生活,走向民眾,突出榜樣的力量,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的文化傳統中,道德一直被作為立身的精神標準和標誌,作為從政的行為準則。建立“四德”新風也必須從我做起。通過學習,有如下幾點較深的體會:

第一, 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就要做到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惜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同時要堅持道德價值論上的“公私之辨”,繼續和發揚中國傳統的重義精神。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就要做到愛崗敬業、老實取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敬業為職業道德的核心,誠信為職業道德的根本;傳統和道德要求人們誠善於心,言行一致。積極弘揚家庭美德,就要做到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時是社會的細胞,維持家庭關係的和睦穩定,對整個社會的安定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努力提升個人品德,就要做到正直無私、謙虛謹慎、團結友愛、勤奮奉獻、言行一致;品德的教育和提升在任何時候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提高醫院的生存能力,我們必須轉變服務理念,提高品德修養,把我們的一些不好的不合時宜的思想摒棄。

第二, 用真心服務,以病人為中心。為病人提供主動服務、全面服務。堅持做到“仁心仁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學會用真心溝通,用真心聆聽,用真心工作,學會了解病人,理解病人,尊重病人。認真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就要把病人的滿意和不滿意來衡量工作好壞的標準,堅持從病人最不滿意的地方幹起,從病人最關心的事情做起。

第三, 學會微笑,真誠合作。作為患者本身有疾苦,心情難免不悅,它們來就診,如果我們每個醫務工作者給他們一個真誠的微笑,那麼這些患者就能感到一絲溫暖,心中的憂傷就能減去一半,在加上我們的醫療服務那他們就會笑著走出醫院。微笑會傳染,微笑會讓團隊合作精神更加凝聚,微笑會讓我們團隊的服務更加優質。

第四, 自我勉勵,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持之以恆。我們無法改變風向,卻可以調整風帆;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卻可以調整自我。只要你想只要你能,這個舞臺就屬於你!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只要你善於思考,紮實肯幹,你會得到你想得到的,你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我們不僅要樹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須堅定自己的成功。盡最大的努力堅持成為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學無止境,持著達之!通過這次“四德”的學習,我的思想品德得到了質的提高。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肩負著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我們剛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以“四德”來要求自己並付諸實踐,謹記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真誠服務的態度,發揚團隊合作的精神,為救治更多的病患,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3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道德能彌補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遠彌補不了道德的不足,這充分說明了“為師先修德”的極端重要性。“先做人,再做事”是不變的真理。在全校掀起的學習“四德”重要思想的新潮下,全校教師進行了“四德”深入地學習。學習後,我感想頗多,受益匪淺,決心把學習到的“四德”重要思想貫徹到教育事業、生活中去,使自己在各項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點心得體會:

首先,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教師的責任心是職業情感的基礎,是教師道德的基石。古今中外,凡是有作為的教師和教育家,無一不是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無一不是對教育事業具有深沉的熱愛併為之獻身的。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四十餘年,即使在他周遊列國,遇到生命危險時,仍然繼續講學,講誦不斷,絃歌不絕。陶行知曾留學美國,獲得兩個學位,回國後歷任南京高等師 的教授、教務長、教育系主任。後來他放棄教授地位,辭去校長職務,到農村去辦學。他脫下西裝,穿上草鞋布衣,同師生一道開荒生產,挑糞種地,創辦了曉莊師範、育才學校。無論生活條件怎樣艱苦,辦學條件怎樣簡陋,他都矢志不渝,無限熱愛學生,他所辦的學校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他用行動實踐了自己的信條:“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

其次,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如果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沒有思想的個體,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先做到。”這也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對自己的一大要求。

當然,作為一名班主任愛優生並不難,難的是愛學困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我們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一直銘記在心,是呀,只有師愛才能凝聚學生的心,才能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只有滿腔熱情,才能噴湧出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才能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一個好園丁,決不放棄一顆弱苗。教育是從愛出發的,沒有愛的教育,陽光就無法照射進學生的心靈。雖然我們無法像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們卻可以像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

通過學習“四德”,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徹底的洗禮。我深知只有具有“四德”的教師,才能陽光地生活、工作,才能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無條件地愛每一個學生,並對不同學生以不同的鼓勵、不同的教育。我要認真踐行“四德”要求,提高“四德”意識與水平,用心教每一位學生,以無限愛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把自己歷練成一個真正踐行“四德”的一中人。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4

通過學習關於“樹立四德新風、優化社會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體系”主題會議精神,我深有感觸,對於“四德”有了新的瞭解。早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指出了: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所以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四德”建設提到事關和諧文化建設的戰略高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為建設和諧文化指明瞭方向。

一、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全體公民為維護社會正常生活秩序和人際關係而必須共同遵守的最簡單、最起碼的社會公共生活準則。我們每個人首先要自尊、自重,加強個人品德的修養,自己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和社會的尊重。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提高社會公德,必須先提高社會成員的個人品德。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二、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也是一個人性格、學識和職業修養的綜合體現。只有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修養,才能在本職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激勵自己在本職崗位上創造優異成績。它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物件、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

三、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調節家庭內部成員和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際交往關係的行為規範。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而和諧的家庭美德是靠每個家庭成員良好的個人品德修養構建的。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裡做一個好成員。

四、個人品德是指人類個體以心理活動形式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是道德建設的基礎,是搞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的前提和條件。個人品德的根源是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提倡以平和、理性、包容的心態為人處事,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學會自我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疏導心理,提高思想境界和情趣品位,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反對不顧後果、意氣用事,鑽牛角尖、做出格事。要提倡以寬容的心態處理人際關係,有換位思考的思維,有寬己之心寬人的度量,有責人之心責己的胸懷,多溝通少誤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寬容少計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支援,建立起團結、友愛、互助、和諧的人際關係;反對用利害來衡量人際交往,把人與人的關係 建立在價值或金錢之上。要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鼓勵人們在任何時刻、任何場合,努力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我認為必須以個人品德修養為基礎,才能提高綜合素質。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這四個道德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四德建設中,個人的修養特別是個人品德的修養是樹立四德意識、規範言行舉止、建設和諧家庭、模範地做好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可以說,個人品德修養猶如石投水中引起環形水波一樣,是四德建設的波源和基點。實際上,這是要求我們每個人在道德建設過程中自覺地以自身品德修養為起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為一種系列關係,個人品德是系列之始,個人品德修養是社會公德的擴大,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個人品質的外化與擴大。不僅如此,在道德建設與人的關係中,人還是道德的體現者,只有個人具備優良品德修養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體和社會。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和諧文化中道德建設也是如此。從村委幹部隊伍來說,加強村幹部的個人品德修養就是旨在通過修養個人品德,使我們既是一名稱職的人民公僕,又是一名受到群眾學習、模仿、關注的物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村幹部素質的高低,尤其是個人品德修養的好壞對社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道德建設要“以人為本”,加強個人品德建設,是近幾年道德建設成果的一種深化和發展,只有重視個人品德教育,人人講道德,人人重修養,人人促和諧,我們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才能落到實處,才能有力的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新程序。以上是我初步學習的體會,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20xx年5月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5

在全區全面興起的學習“四德”重要思想的新潮下,想把剛學習的“四德”重要思想貫徹到教育事業、生活中去,使我們在各項工作上不斷取得新成效,在解決前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努力開創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創新的新局面。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點心得體會,請各位老師指正。

一位哲人說過,道德能彌補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遠彌補不了道德的不足,這充分說明了“為師先修德”的極端重要性。作為一名教師,其人格品行具有強大的示範和輻射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師德的最好寫照。

1、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刻苦鑽研,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努力擴大知識面,讓自己賴以教育學生的一桶水變為有源的活水,常換常新,源源不斷。特別在當今,國家把培養創造性人才列入了戰略計劃,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廣泛的、深刻的創造性,能夠以創造性的勞動培養新一代創造性人才。所以作為教師必須樂於學、勤於教、善於思,不斷有新的發現,有新的科學的創造,找到新的教學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作為教師應以教人者先教己的精神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也就離不開個人品德的提高。我們是社會大家庭中的優秀一員,我們是塑造靈魂的特種工程師,那麼我們首先是榜樣,首先是教己,然後才是教人。如何在學生的心靈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種子,給予學生鼓勵幫助,使他們充滿自信、力量,為她們以後的人生之路導航,這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根本點。一個有良好個人品德的教師凡是要求學生

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感染。一個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應站在學生和家長的立場及處境上思考問題,把學生和家長的意願與發展需要擺在第一位,這種無形的方法能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與他人交流思想,老師只有用自己的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來的人格力量,才能養育學生的美好人格。

3、作為教師應該擁有慈母般的愛心,做一名盡心盡責的護花使者。當然要擁有慈母般的愛心,我們相信每個教師都應該擁有家庭的美德。家庭美德的核心就是愛--對每個家人的愛,愛就是奉獻。

一個具有“四德”的教師才有可能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無條件地愛每一個學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親疏,不以成績好壞分優劣,對不同學生以不同的鼓勵,只有師愛才能凝聚學生的心,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只有熱愛,才能噴湧出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才能使教師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6

一、樹立“四德”新風是社會進步的時代要求。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其根本目的,在於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於使社會主義道德有更豐富的內容,有更能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於能更好的協調社會主義人際關係,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展“樹立四德新風”主題實踐活動,是實現國家的現代化,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所面臨的歷史任務。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傳統和價值觀念作為指導的。一個著眼於未來、大力實現現代化社會的國家和民族,必然不會忘記自已的歷史,更不會拋棄本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世界各開發中國家都極力倡導和弘揚自已國家的價值觀念,保持和發揚本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 毋庸諱言,今天提出的樹“四德”新風,是對中華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採取了棄糟取精,綜合創新和古為今用的方針。是以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原則的繼承。強調了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的整體主義思想,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如《詩經》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賈誼《治安策》中提出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不斷強調著一種為整體而獻身的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文天祥認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主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這些思想都顯示了強烈的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的獻身精神,也正是如今要求我們應樹立起碼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彰顯我們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依靠這種精神無所畏懼的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湧現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永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譜寫了一曲又一曲高亢激越的頌歌。今天,弘揚“四德”新風對於團結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地振興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和諧社會,不但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十分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樹立四德新風要摒棄三種錯誤思想。四德教育是新時期社會道德建設的最基本要求,普通老百姓要從我做起,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更應該從我做起,朱熹曰上行下效,捷於影響,就是說領導帶頭比影之隨形,響之隨聲還要迅速。可時下,一些人不敢從我做起,不想從我做起,或不肯從我做起。

不敢從我做起。在我們身邊“笑榮不笑恥”、“笑廉不笑貪”的現象俯拾即是:如果你堅持原則,照章辦事,就有人笑你“死腦筋”;如果你廉潔自律、潔身自好,就有人笑你是“大傻瓜”;如果你不為美色所動,就有人笑你“身體有毛病”;如果你為民辦點實事,就有人笑你“想往上爬”。

不想從我做起。上級安排的新工作或推行新的改革,很多人抱等待觀望的態度,或是推託責任,講究“借力而行”,明明是自已份內之事,卻要他人為之代勞,或者先看看人家是怎麼搞的,不想當“出頭鳥”,更怕觸及自身利益。就拿公車改革和接待改革來說吧,我國公車消費和公款吃喝一年6000億佔財政收入的20%,已成為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和國有資產流失的“黑洞”,都認為要進行改革;有的地方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但力度不大,改革的措施“換湯不換藥”,收效甚微。結果,煙越抽越高檔,簡裝、精品到極品;酒越喝越講究,“劍南春”、“五糧液”、“人頭馬”;車越坐越上檔,紅旗、本田到賓士。

不肯從我做起。知榮卻不去行,知恥卻偏去行。這類人言行不一,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迷戀奢華生活,出則名貴轎車,入則星級賓館,食則山珍海味,衣則名牌服飾。而工作起來,卻是挑三撿四,這也不做,那也不願做或者說不會做,整日想著跑關係、找門路,而偏有些各別案例,產生較壞的負面影響,敗壞單位或者機關的優良作風。一個健康向上的機關作風,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逐漸樹立起來,然而,不良現象一但滋生並沒有被及時叫停,再好的機關風氣也將會被毀於一旦。

三、如何從我做起樹立“四德”新風。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道德一直被作為立身的精神尺度和標誌,作為從政的行為準則。樹立“四德”新風,也必須從我做起。 從我做起,必須理解“四德”的深刻內涵。 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就要做到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同時要堅持道德價值論上的“公私之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7

教師對於學生的愛,是教師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道德品質,古人說:“感人者,莫先乎情。”“為良師者,賴其仁,非教術也。”沒有教師的愛,學生好似幼苗沒有陽光;沒有教師的愛,學生的身體、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發展。

教師對於學生的愛,首先區分為真愛和假愛。蘇霍林斯基說:“過教師對於學生的真正的愛,是一種強烈的不可抑制的願望,這是一種要把你認為自己身上最好的東西獻給學生(不是獻給莫個人,而是獻給集體)的願望,是努力使學生從思想上和道德上也達到同一水平的願望。真愛主要表現在對學生的“誠”真愛則誠,誠分誠意地關心學生的身體、生活和學習;誠心誠意的教育學生學知識學文化學拔能;誠心誠意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成績,優點和缺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都和真誠的愛結合在一起,就構成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環境和氛圍,學生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就會逐步的把教師的愛,產生愛的心理,形成愛的意識,進而表現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的行為來。

假愛是一種虛假的愛,虛假則少情,既對學生冷漠,缺乏感情,少則疏情,即在情感和心理上排斥學生,在行為上遠離學生。因此假愛無法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中建立統一性,教師不可能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心甘情願的奉獻給學生。教師的假愛會以及在他們的心靈上,從而扭學生的發展。

其次,教師的愛區分為全愛和偏愛。全愛即對自己所有學生都愛,對學生各個方面都關心愛護,教師愛學生,就應當貼近每一個學生,熟悉學生的每一個方面,清楚瞭解和把握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心理狀態,學習志趣和思想脈搏,做所有學生的知音。全愛並不是溺愛,並不是沒有嚴格的紀律要求和嚴肅的批評教育,而是愛護和批評的統一。全愛不僅能使全體學生與老師達到心心相印,而且培養學生為人處事公正的品質和全面的思想方法。

偏愛即教師不是愛學生集體,而是愛學生的個別和一部分;不是愛學生的各方面,而是愛學生的某一或某些方面;不是精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的統一,而是隻愛護不批評。偏愛主要表現為“私”。偏愛是教師從個人的利益,愛好和志趣出發去理解和對待學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和行為狀態。偏愛會激發學生的不滿情緒,引起矛盾衝突,使學生既不能正確的對待自己,也不能正確的對待別人和集體,久而久之,就會是學生產生偏狹心理,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質。

再次,教師的區分為深愛和淺愛。深愛即心愛,是教師對學生髮自心靈深處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深愛對學生主要表現為“信”。“信”即教師的言行在學生中的信用和教師對學生的依賴。教師信賴學生是學生相信老師的前提,學生相信老師是教師信賴學生的結果和體現。教師對學生至愛,必然對學生赤心裸膽,推心置腹,急學生所急,教學生所需,想學生所想。教師相信學生,學生必然信賴老師,教師的言行在學生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威信。

淺愛即表層的愛,淺愛是易變的,短暫的。它主要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隨意性。即隨著教師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有時對學生態度差,這必然會使學生不知所措,整天處於迎合和應付老師的狀態。天長地久,必然對學生特別是少年學生在性格和心理上產生重大不一定的負面影響。

學習四德心得體會8

我認真學習了《教師隊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專題教育實踐活動知識讀本》一書。通過對有關師德系列材料的學習,不但讓我對教師職業道德又加深了一層熟悉,還讓我更加酷愛教師這個職業。接下來,我想談談學習完這本書以後我對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一些熟悉和體會。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自己的為人處事、治學態度、行為習慣乃至於衣飾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視之下,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身要為學生和社會作榜樣。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實的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類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類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程序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在教學中,建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充分信任學生,以同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並深入瞭解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力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品味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請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裡,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終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投遞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外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良好的東西,然後把這些良好的東西貢獻給學生。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