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知識點總結

才智咖 人氣:2.24W

高中政治文化知識點有哪些呢?下面由本站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文化知識點總結,歡迎檢視~

高中政治文化知識點總結

1、貨幣:(1)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本質:一般等價物

(3)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職能

2、什麼是價格?和價值的關係?(1)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2)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3、紙幣:(1)含義: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發行規律:國家發行紙幣必須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3)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

4、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5、(1)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

★(3)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意義: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對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應該怎樣認識?

(1)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本質上看,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3)從職能上看,具有價值制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職能

(4)從一定意義上講,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商品貨幣關係,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5)對待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有度。

★7、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1)供求影響價格A、 供不應求—價格上漲—賣方市場B、 供過於求—價格下跌—買方市場

(2)價值決定價格

8、商品的價值量由什麼決定的?與勞動生產率、價值總量的關係?

(1)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2)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少,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增加。

★9、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形式?

(1)基本內容:A、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B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10、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哪些?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一般來講: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價格升高—---需求量變小。

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到該商品價格變動影響,而且還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在相互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導致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有互補關係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a、調節生產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11、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A居民收入B物價總水平

(2)消費的型別

A、按照產品型別不同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B、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三種。

C、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分為生產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心理A、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B、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C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D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4)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消費四大原則)

A、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B、避免盲從,理性消費C、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D、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12、生產和消費的關係: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物件、消費的方式、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消費所形成的心的需求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換代期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能帶動相關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1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是什麼?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為什麼?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踐證明: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

(3)怎樣堅持和完善?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14、、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和根本經濟特徵:生產資料公有制。

15、公有制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6、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A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B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控制力上

17、(1)現代企業典型的組織形式是什麼?公司制

(2)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哪兩種?二者最主要的區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區別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發行股票

(3)公司制的優點: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和科學管理結構

★18公司能否經營成功,取決的因素?

A、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B、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C、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良好形象。

19、就業

★(1)就業的重要意義?概述: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分述:就業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勞動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是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同時有利於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如何解決就業?國家角度:①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大力發展經濟

②實施積極地就業政策,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個人角度:①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A樹立自主擇業觀B樹立競爭擇業觀C樹立職業平等觀D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②全面提高自身素質③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

20、勞動者享有哪些權利?

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21、如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政府:實施積極地就業政策、多渠道的擴大就業的同時,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勞動者個人:1)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義務為前提的(2)自覺履行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

(3)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4)當合法權益收到侵犯的時候,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5)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

22、(1)投資的型別 A、儲蓄存款(便捷的投資); B、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

C、債券:(穩健的投資); D、保險(為風險的投資)

(2)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 * 利息率 * 存款期限

(3)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存款業務 、貸款業務 、轉帳結算 三種

(4)保險類別: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 、

(5)保險訂立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6)股票投資收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息跟紅利,它來源於企業利潤。另一部分來源於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23、分配製度(1)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什麼: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其中在公有制經濟中實行的分配方式是:按勞分配。其他分配方式有: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2)按勞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國現實的客觀經濟條件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功名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的源泉充分湧流,以造福於人民

★24、實現收入公平的措施: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為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2)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佔有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佔有合理比重是實行按勞分配的重要舉措

(3)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稅收調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實現收入公平。

25、收入公平的主要表現和要求、意義

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差距不能過去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26、效率和公平的關係: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二者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與存在矛盾。

★27、怎麼樣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

(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2)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28、財政的巨大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執行的作用:在經濟滯緩、經濟執行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拉動經濟增長。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政府可以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

29、財政的影響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原因); B、分配政策。

30、財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1)只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加,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持續增長。

(2)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富集中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收入,不利於企業生產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

(3)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1、稅收的基本特徵及其關係?

(1)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2)關係:三者是緊密聯絡,不可分割的。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22、為什麼說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A、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稅收取之與民、用之於民。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C、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23、個人所得說:

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

特點: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

作用: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24、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 ==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25、資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永無止境的,但在一定時期和範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為了儘量滿足多方面的需要,社會必須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

26、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是:計劃和市場。

27、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市場通過價格、供求、競爭,引導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調節人、財、物在全社會的配置。

★(2)、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市場調節的積極意義?

A、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比較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供求關係變化,傳遞供求資訊,實現資源配置。

B、面對市場競爭,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在利益槓桿的作用下,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市場經濟。

★(3)市場調節的侷限性: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②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如果僅由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

28、怎樣規範市場秩序?A、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B、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執行必不缺少的條件。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C、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範和引導。

★29、關於巨集觀調控

(1)、為什麼需要加強巨集觀調控?

①加強巨集觀調控,不只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不足。

②更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巨集觀調控職能。

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優勢同市場經濟的長處結合起來,把人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的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更加充分

(2)、主要目標: A促進經濟增長 B增加就業 C穩定物價 D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主要手段: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

★3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既具有市場經濟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鮮明的特徵。表現在三個方面:

A、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

B、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C、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巨集觀調控。加強巨集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3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的新要求:

(1)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32、科學發展觀

(1)地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2)內涵: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33、怎樣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提高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5)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昇天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6)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34、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2)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拉動轉變

(3)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4)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35、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有利影響:經濟全球化推動了生產力發展

A、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促進了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的發展;

B、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資源的優化配置效率,各國生產力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發展空間。

不利影響:A 、經濟全球化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

兩極分化更加嚴重。B、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3)開發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迎接挑戰

36、世貿組織最重要的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

37、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意義:

①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②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③推動了開放型的經濟水平的提高 ④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⑤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⑥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與生活水平

★37、怎樣提高開放性經濟發展水平?

(1)、對外開放是中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2)、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性經濟水平,要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相結合起來。

(3)、中國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38、怎樣更好的引進來,走出去?

引進來: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走出去:通過到國外投資辦廠、對外承擔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我們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援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哲學原理及方法論

(辯證)唯物論

1.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1)一切從實際出發(2)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認識。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黨的指導思想、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工作計劃之間的關係,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立足於基本國情;說明社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說明各地在發展經濟,在制定政策時須從本地實際出發。

2. 規律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變或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承認規律的客觀性,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在各項工程、巨集觀調控等工作中,要按規律辦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說明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根本點,正是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從自然;說明當前存在的環境問題是由於人們沒有遵從客觀規律的結果。

3.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1>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方法論】: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人類各項成功的活動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如農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消滅病蟲害、防治SARS、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科學上探索發現、各種工程的興建等等;說明在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是人們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遵守客觀規律的結果

(唯物)辯證法

1.聯絡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絡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絡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絡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絡,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絡。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絡,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絡。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 說明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改革要配套進行;說明我國要處理好三大產業之間的關係;說明我國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處理好經濟與教育、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說明當前世界經濟聯絡越來越強,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說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生必須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說明我們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說明我們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3.整體和部分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1)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 (2)整體居於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當各部分以合理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會大於部分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3)整體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響。整體的效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效能狀態及其變化。部分也制約著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效能會對整體的效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1)要樹立全域性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2)搞好區域性,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樹立整體觀念和全域性思想,從整體著眼,又要搞好區域性;說明在我國的改革和建設這些重大問題上,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說明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必須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中央的權威,又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說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既要發揮各地區的經濟潛能,又要加強國家的巨集觀調控。

4.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原理內容】: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1>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 。<2>要明確事物處於怎樣的階段和地位。<3>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方法論】: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1>堅持適度原則,控制量變的限度<3>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3>要重視量的積累,為質變創造條件。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對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視量的積累,促成飛躍,而對於某些事情則必須堅持適度原則,防止盲目蠻幹的思想和行為;說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去實現戰略目標和戰略部署;說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幹精神結合起來,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才能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說明我國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沒有明顯改變勞動力、土地和生產工具的數量,但是改變了勞動組織形式、具體分配形式和經營管理方式,就實現了農村經濟的巨大飛躍,從而證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引起質變的道理。有進有退,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也體現了上面的原理。

12.事物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和方法論(事物發展趨勢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則是迂迴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說明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在其發展前進的道路上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真正的歷史大趨勢;說明要站在發展的立場上,支援改革等新生事物,促進其發展壯大;說明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堅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滿懷信心地戰勝困難和挫折,向著正確的人生目標邁進。

13.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原理

【原理內容】 唯物辯證法認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聯絡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兩點談重點或離開重點談兩點,都是錯誤的。

【方法論】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應該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抓住重點和主流,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認識論和實踐論

1.科學理論對實踐活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科學理論是人們對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它能夠預見事物發展的方向,指導人們提出國中活動的正確方案,因而對實踐活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 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理論):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認識(理論)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阻礙作用。

【方 法 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

【方法論運用】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科學知識的源泉,是推動認識向前發展的動力;人類的各項工作中都要堅持實踐標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來自於實踐,在實踐中接受檢驗、豐富和發展。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域性。

3、認識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充套件、推移

【原理內容】:從深度上說,認識需要不斷深化;從廣度上說,認識應當不斷擴充套件;從程序上說,認識必須向前推移。

【方 法 論】:反對思想僵化、認識固定化的觀點,反對一切停止、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

【原理內容】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方法論】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①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②堅定地走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5、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 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在這種相互作用之中,人們不斷地改善著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係,實現著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和人自身的不斷完善這樣雙重的目的。

【方法論】 要求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③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

人生觀和價值觀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起重大的阻礙作用。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原理內容】(1)價值觀是人們在價值基礎上形成的如何斷定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2)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①價值觀不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不同。②價值觀不同,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③價值觀對人生選擇、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3)不同的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有不同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 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應用範圍】:說明不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說明先進人物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如航天英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等。

3、集體主義價值觀是正確的價值取向

【原理內容】 ①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係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確地解決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係。③它是我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

【方法論】 要求我們 ①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②要顧全大局,反對小團體主義。③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方法論運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原則、加強國家巨集觀調控,同時必須堅持以德治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

4、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原理

【原理內容】 在人生價值的兩方面中,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應該是居於首位的,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因為: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誌;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誌。

【方法論】 ①在實現人生價值過程中,將貢獻與索取有機結合起來;②利用和創造條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發揚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鬥精神。③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應用範圍】:說明人生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一些先進人物的價值正是體現在於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5.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闡述】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影響,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個人活動受社會環境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6.個人和社會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闡述】 人類結成社會而生活、存在和發展。個人與社會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一方面,個人與社會相區別,不能等同。個人與社會相比較,社會更為根本,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個人是社會中的個人,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

高二政治 學業水平測試(政治生活)複習題

1、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和政體分別是什麼?==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什麼? ==人民當家作主

3、在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及其表現是什麼?

廣泛性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質保障

4、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什麼?==是對絕大多數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

5、為什麼在我國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1)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寫入我國憲法。

(2)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3)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6、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是什麼?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 、政治自由 C、監督權

其中,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誌。

★7、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政治性義務是什麼?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遵守憲法和法律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8、公民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必須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

(3)堅持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9、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是什麼?我國公民權利與義務是統一、二者不可分離。相對應而存在,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根據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我們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10、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有哪些?意義?

方式: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專家諮詢制度 C、社會公示制度 D、聽證會。

意義:(1)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2)有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科學性,(3)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4)也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關心公民的政治責任感。

11、在我國農村、城市,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機構是什麼?村民自治的基本內容?

村委會和居委會

基本內容:(1)村民直接選舉村委會成員(2)凡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情由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3)通過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等形式規範自己的行為 ,實現自我管理

(4)通過村務公開、村民評議村幹部 、村委會定期彙報工作等形式實現對村幹部和村委會的監督

★12、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方式?意義?如何行使監督權?

方式:(1)A、信訪舉報制度 B、人大代表聯絡群眾制度C、輿論監督制度D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都是近年來的新形式。

(2)意義:有利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有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現代化建設籌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負責地行使監督權。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鬥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

另一方面要採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3、公民有序的和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是什麼?是否遵守法律、規則、程式參與;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是否在黨的領導下。

★14、政府的宗旨?原則及其如何堅持這一原則?職能?

(1)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表現在

A、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B、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C、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工作方法。

(3)職能: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其中,組織經濟建設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15、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了哪些途徑?

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發展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16、政府為什麼要堅持依法行政?

必要性:是貫徹依法治國戰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意義:A、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權利和自由 B、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增強政府的權威

C、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D、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17、怎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基本要求是A、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B、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

C、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D、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18、為什麼要對政府權力為進行監督?

(1)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好能造福人民,濫用會滋生腐朽,貽害無窮。為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

(2)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A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

B、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權錢交易等腐朽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C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確的決策 D、 才能真正做到對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19、如何對政府的權力進行監督?

(1)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3)建立政務資訊公開制度,政府自覺接受監督

20、 政府的權威,從根本上講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

區別有權威與無權威政府的根本標誌: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

我國政府權威是如何體現出來的?(1)有權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會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2)有權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較高的信譽。(3)有權威的政府必定是富有威望和影響力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有權威的政府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都會有積極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21、如何樹立政府的權威?

政府的權威是通過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道德形象,依法行使的態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職責的效果等樹立起來。(1)政府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2)要有良好的業績(3)要重品行,做表率。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22、我國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23、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1)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2)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絡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要求;(3)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2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地位,最重要特點、優越性?

(1)基本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項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2)地位:我國的根本制度,我國的政體。

(3)最重要特點:民主集中制

★(4)優越性:A、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B、動員全體人民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

C、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速運轉 D、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5、民主集中制的表現? (1)在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的關係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2)在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上,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其他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係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

★26、為什麼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1)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國人民作出的歷史性選擇。

(2)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這是由黨的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決定的。

(3)意義: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的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27、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含義?基本方式是什麼?關係?

(1)方式: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

(2)含義:科學執政: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援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法制化規範化。

(3)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4)關係: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於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2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是什麼?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展觀

29、三個代表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30、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麼?內容或特點?優越性?

(1) 含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 內容或特點:

A、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關係。

B、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領導

C、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D、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E、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人民政協。

(3)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A、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B、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 C有利於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

31、人民政協的性質: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人民政協的主題:團結和和平。

32、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是什麼?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注意:和諧是新增的)

33、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2)為什麼必須堅持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照耀標誌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3)三者關係: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民族平等、團結的物質保證。

34、(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民族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自治權

★(4)為什麼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P79

A、是適合我國的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 歷史特點 和 現實情況 決定的。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35、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6、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於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徵(特點)?三者關係?

(1)特點: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2)三者關係:黨的領導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

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37、主權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和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

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

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主權國家的基本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47、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和衝突。

★40、影響國際關係的因素是什麼?

A、國家利益是決定因素B、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41、如何理解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

(1)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動因和歸宿。

(2)、各國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利益關係,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和對立。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是引起國家衝突的根源。由於各國的國家性質與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國家間的矛盾和利益交織,使國際關係紛繁複雜。

(3)、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

42、我國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

★43、(1)、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麼?;和平與發展問題

(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是什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的存在

(3)、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什麼?

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44、(1)、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新特點: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45、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什麼?決定因素是什麼?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

★46、我國的外交政策基本內容是什麼?

(1)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3)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