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1.26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1

1、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要給學生制定符合實際的目標,主要是全班目標和各小組目標。讓程度好的學生全部完成,差一點的學生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給他們能完成的感覺,這樣能主動去做,而不是抄襲。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給他們肯定,讓其找到自信的支點。

2、檢查到位,落實預習。

預習檢查不到位是不能調好預習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預習切實地落實到位,老師的督查指導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基礎較差的、自律性較差的學生。

學生預習時,要求學生有預習筆記,前一天對第二天所上的內容進行預習記錄,這樣也便於進行書面檢查,同時也可進行必要的指導,對於預習筆記上的內容可以是知識結構,也可以是自己發現並提出的問題。

對預習目標的檢查,可以先交給小組長檢查,其次老師抽查,剛開始一定要按時全面檢查,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自覺完成。預習的內容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展示的機會,且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展示,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又讓學生在品嚐了預習成功喜悅的同時也會增強了自信。

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2

在當下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是一個產生偽命題的時期,也是一個把真命題轉化成偽命題的時期。真真假假,難辯真偽。比如,我們熟悉的“三個一切”的學生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如果說教師對學生不負責,那真是冤枉了,我們生怕他們學不好,考不上學,不辭辛勞。不光為了他們的學習,為了他們的安全,為了他們的生活。所以說,對於學生除了他們的父母,能給他們一致的無私的關懷的就只有老師了。

但結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我們其實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對他們負責,他們沒有因我們的教育而發展、完善,而是走向兩種極端:一種學生成了溫順的羊,種成了冷酷的狼。他們沒有因我們的教育而感恩,而走向反面。以上學生觀實際是把真命題在應試教育中變成了偽命題。

“沒有不合格的學生,沒有不合格的老師”是我們常聽到句話,其實是地地道道的偽命題,與之有相似或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如其他的“沒有不合格的XX,只有不合格的XX”,“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素質教育,成在教師,敗在教師”等等。這些命題,實際是在誇在教育和教師的力量,其結果是造成“教育萬能論”和“教育完美論”。教育不是萬能的,總是有缺憾的,我們在誇大追求教育的同時,也讓我們教育與其真正的初衷走向反面了。

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3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學教師,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心想做一位優秀的一線教師。為此,我不斷學習,努力探索。對於學校提倡的課題研究等教研活動總是積極參加。學習積累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有太多的不足,越覺得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現將自己在國中思品教學中的得與失總結如下:

一、依標靠本、夯實教學。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也為了更好應對會考,我努力專研、用心領會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並嚴格的依據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制定教學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培養,以傳授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教學目標。使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教學的重難點突出。

二、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作為教學的課程資源。

國中思品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國中生活為教學內容的,如創設新集體、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如何與同學、父母和老師相處;如何克服逆反等都是學生成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學生的現實生活中的煩惱與困惑。

在教學中我總是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困惑說出來,並發動學生集體想辦法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避免了“紙上談兵”一方面又加強了師生間的感情與溝通。

如在教學《學習新天地》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將國小與國中的學習狀況進行對比說出國中與國小學習情況的不同與特點,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進入國中後在學習方面遇到的困惑是什麼,當時很多學生都說英語不好學,我便請了班級裡英語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向大家傳授英語學習經驗學習方法

然後我又將問題鋪開讓各個科目裡成績最好的同學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方法,最後我又引導學生將大家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梳理,找出了它們的共同之處並回歸到教材當中,讓大家明白瞭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以及如何科學安排時間。這樣課上的既說服力又充分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緊跟學校步伐,進行課題研究。

要想真正減輕學生的課頁負擔,我們的根本途徑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我們能把課堂教學中的困惑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解決的話,無疑會促進我們的教學。這樣我們就能不斷的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去提高自己的教學,從而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俗話說得好:“教學有法的,但無定法”,反思自己多年來的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心中不覺隱隱作痛。隨著時代的變遷,學生的成長以及輪換,我發現教學的藝術無止境。我們在不斷的探索中可能這個問題剛剛解決,甚至還沒解決完了,新的問題又來了。比如如何能讓自己的教學恰到好處的做到收放有度。

如何能讓自己的`教學吸引所用學生的目光;如何能將思品教學中的所得踐行於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等產生深遠的影響等。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還在不時的困擾著我,有時甚至感覺迷茫。也讓我感覺教學似乎永遠無法駐足。在陶醉於已有成績的同時也永遠的留有遺憾和不甘!

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4

我從事國中思品課教學工作接近十年。回顧教學經歷,有苦也有樂。現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進行反思,回味成功與不足。

一、依據教材,傳授知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依據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主動提問,有重點的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疑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我做到:

1、深刻把握教材,依據課本設計問題;

2、密切聯絡實際,認真分析解決。教師既聯絡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又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分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注意從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把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環境”與社會的“大環境”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客觀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分析原因,探求解決途徑和辦法,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

二、理解掌握,及時複習訓練。

教師將課本讀薄,深刻把握課本,把課本放入教學的“大環境”——時代背景和“小環境”——教學背景中,把課本讀厚,賦予課本以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獲取知識和技能。課堂上,我做到了:

1、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問題互動,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本;

2、不失時機,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實踐,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內化教學內容,深刻領會課本,讀懂課本;

3、及時提供時間、空間,趁熱打鐵,讓學生儘快記憶、理解,將課本納入心中;

4、展示一定數量、質量上乘的練習題,與新課標接軌,與會考銜接,限定時間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千差萬別,學生參差不齊。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習“自主、互動”六步教學法,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武裝自己,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跟上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以先進的理念引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教學要因教師的個性、能力而異,不能搞“一刀切”,千課一律;

第二、教學要因學生的整體素質而異,不同程度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又能使層次不一的學生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對每個學生進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中學思品課;鼓勵每個差生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學要因教學的環境而異。不同地方的教學環境都不一樣,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成績,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注重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課要紮實、高效。做到知識、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時“溫故”適時“知新”防止遺忘,做實做細複習工作,建立學習備忘錄,全程監控,努力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第五、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突出人文關懷,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優勢,提升學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為學好其它學科打好思想基礎,做好思想支援!

總之,思品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5

我主要從事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反思過去,有許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

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為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政治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麼一兩句,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上課時學生的一句話我都很在意。

記得那天,我上課時學生悄悄地說了一句:"老師,不能再這樣了"原來我上課時,備課的內容在上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我聽了這句話後,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己。的確不能再這樣了。

這是教學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學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儘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還是能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說話較為恢諧,學生不反感,有時就是一個眼神,學生都很在意。幾乎每上一節課,只要有不如意時,會多寫一點。

二、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絡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國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採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請進來,是根據課題需要,請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做出貢獻,有代表性的人員到學校講課,作專題報告。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辯論賽、政治小論文。

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慾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

我針對學生厭學,浪費現象嚴重問題。我帶學生去縣城較近的一所學校,與學生交流,聽課,讓她們感受農村學生不容易,學習條件不好,生活環境艱苦仍然努力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慾。學生回來後感受很深。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

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