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學設計及反思

才智咖 人氣:2.04W

月光曲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兄妹而為他們彈琴,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激發了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月光曲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參考!

月光曲教學設計及反思

  月光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讀能力。

3、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知道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熱愛勞動人民的偉大的音樂家。

學習重、難點:

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準備:

1、教師製作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蒐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段鋼琴曲-《月光曲》。(放錄音)

你們知道這首曲子是誰創作的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段世界名曲的創作過程。

二、自讀悟情

出示自學提示: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繪了《月光曲》的內容?想象描繪的景象。

2、《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貝多芬又是怎樣一個人?

3、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並作好簡單的批註。

三、小組交流。

四、全班交流。

1、生讀第9自然段,談《月光曲》的內容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

2、分清事物與聯想:

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生了嗎?(沒有,是聯想)是誰的聯想?(兄妹倆)

生畫出聯想的句子。

他們這種聯想是怎麼產生的呢?

這些月光和海面的變化,是貝多芬演奏《月光曲》時所引起的兄妹倆的聯想。那麼什麼樣的旋律才能讓他們想到月亮剛剛升起……呢?(畫出表現樂曲旋律的詞。)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1)學生自由讀

(2)欣賞課件(月光曲和湖面變化錄影)誦讀

(3)指名讀

4、如此美好的樂曲,深深地吸引了我們,那麼,貝多芬的創作激情、創作靈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誰能聯絡上下文談談自己的觀點?

5、現在你還認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變化的嗎?(是反映貝多芬那天晚上和窮兄妹倆接觸的過程和他的感情變化的。)

三、總結延伸:

1、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窮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一次美的藝術享受,給自己的藝術創作帶來了一次意外的收穫,給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也給我們帶來了今天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音樂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讓我們藉助課外資料去感受貝多芬的音樂魅力。

2、學生交流蒐集到的相關資料。

3、指名說一說《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貝多芬又是怎樣一個人?

四、仿寫練習

放音樂《賽馬》,學生聽音樂仿寫。

  月光曲教學反思

《月光曲》一課,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自己充分理解《月光曲》及貝多芬的背景及課文環境的內涵,準備了課件,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於《月光曲》所處的環境相對我們的學生而言,實在太過於遙遠了。所以,課前我就讓學生提前聽了這首鋼琴曲。開課伊始,又播放《月光曲》精華片段,使孩子們對這首曲子有了充分的瞭解,這樣有效降低了課文的學習難度,學生對這首曲子很是喜歡,聽得很認真,情緒高漲。

在《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的分析時,我先問:“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生了嗎?學生說出是皮鞋匠聽音樂時產生的聯想,接下來讓學生畫出聯想的句子。這樣讓學生區分實在事物和聯想。讓學生讀皮鞋匠聯想的句子時,先想象是幾幅畫面,並說說在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樣的想象對我班學生是個難點,因此我讓觀看了這段內容的視訊,並通過抓住“微波粼粼、霎時間”來感受海上月升的景象,同時想象此時的樂曲是怎樣的節奏。後面波濤洶湧的大海抓住“巨浪,一個接一個”來分析,讓學生頭腦中產生狂風捲著巨浪湧向岸邊的情景。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很好,對現實事物和想象區分的很快,這都要歸功於課件的適時出現,有效地轉化了難點。看來,課前的準備很重要,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

最後設定了聽音樂仿寫這個環節,事先我準備了《賽馬》,這首曲子既有歡快奔騰的場景,又有抒情般地歌唱景象,還是比較容易聽懂,容易展開想象的。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寫了不少,基本符合旋律特點,不乏個性之作。

最令人可喜的是,鑑於以往老是拖堂,以至完不成練筆的情況,本節課我牢牢抓住重點,不敢有絲毫偏離主題的言語和舉動,終於為練筆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實在是可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