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競爭讓好日子終止 光伏業提前洗牌

才智咖 人氣:2.05W

如果說來自美歐的反傾銷大棒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無法否認的是,無序競爭導致的產能過剩則是骨子裡的“內傷”。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隱患早已埋下,爭相投資導致的激烈競爭遲早要爆發,市場洗牌只是出現得早了點而已。

過度競爭讓好日子終止 光伏業提前洗牌

“現在大家見面,說的是‘你被優了沒?’”

30歲出頭的許姜(化名)心裡不是滋味,因為身邊不少工友被裁掉了。他是無錫尚德的一名員工,就在上週,這家光伏巨頭爆出裁員風波。該公司宣佈暫停部分產能,“優化”組織架構,據稱影響約1500人。

記者瞭解到,尚德關停的是在大本營無錫的第二廠區,有的員工被分流到其他三個廠區,有的拿了賠償金走人。“現在大家見面,說的常常是‘你被優了沒?’”許姜表示,儘管大家心情低落,但是相比於去年年底那場突如其來的裁員,大家已經有了心理預期,畢竟行業一片蕭索。2011年年底,該公司曾傳出裁員約百人的訊息。

2005年許姜進入尚德時還有些小陶醉,這家公司很有名氣,待遇也好。但他沒有想到“冬天”來得這麼快,負面訊息不斷,還看不到轉機。另一光伏巨頭江西賽維今年計劃裁員五千人,近日還傳出賣地籌集資金。另一家公司天合光能也辭退了約200名管理人員,大家都在節衣縮食。

做房地產的、賣衣服的都衝了進來

光伏業的好日子為什麼戛然而止?讓許姜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參加上海光伏展時,很多場館還有半導體、LED等企業夾雜其中,但到了2012年、2011年,展館裡滿當當是大大小小的光伏企業。

事實上,2005年到2012年,國內光伏行業迎來第一波爆炸式增長,2012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曾有過低落,但2012年第二季度後訂單又雪片般從海外飛來。新興戰略產業的光環、高回報率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援,讓投資光伏在2012年迎來第二波高潮。以浙江為例,200多家光伏企業中,超過一半成立於2012年9月以後,做房地產的、賣衣服的都衝了進來。

蘇州某太陽能元件廠的營銷總監葉先生便是2012年投入這個火熱產業的。當時他與朋友合資2000萬轉向太陽能元件。開始的算盤打得很好,按2012年的`價格,預計一年左右就能回本,但開工沒多久就驚覺入錯了行,他現在希望五年能收回投資。

越來越多的湧入者必然導致競爭加劇。據說2012年矽片價格在26元至30元,一個月前不足10元;太陽能電池的價格也直線下降,從2012年的1元多一瓦跌去了一半多。有說法稱,當前僅三大光伏巨頭合計持有5千兆瓦庫存,佔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這也是產能過剩的一個直觀表現。

在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看來,因為歐美的反傾銷,過度競爭的矛盾提前爆發,本應在2015年的洗牌已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