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組合重拳出擊 醫藥市場撥雲見日

才智咖 人氣:3.13W
政策組合重拳出擊 醫藥市場撥雲見日
1月30日,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對於醫藥人而言,過去的一年半時間,是不同尋常的。用一組資料能夠清晰地勾勒出中國醫藥市場在過去一年半時間裡發生的巨大變化:企業撤回藥品註冊申請7999個;157張藥品生產企業GMP證書被依法收回;依法吊銷經營許可證1210張;撤銷藥品廣告批准文號170多個……   2006年,在藥害發生的危急時刻,國務院部署的為期一年半的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拉開帷幕,開始了一場重構醫藥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戰役,整治力度和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於明德和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朱長浩在分析2007年醫藥產業走出低谷的原因時都強調,強有力的藥品監管措施起到了扶正壓邪的作用,藥品市場得以淨化,加快了醫藥行業的整合步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得到改觀,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重新發揮作用。  1.市場資源向規模企業靠攏  對於眾多醫藥商業企業來說,過去的一年半時間是極為特殊的時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SFDA)從2006年開展的治理整頓醫藥市場專項行動,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市場遊戲規則,醫藥流通領域面臨發展的拐點。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去年下半年釋出的跟蹤資料顯示,在醫藥流通環節,已經有1200多家商業公司的許可證被吊銷,480多張SOP(標準操作規程)證書被收回,300多家無證經營企業、200多家掛靠經營企業被取締。  2006年,我國在出現“齊二藥”、“欣弗”等藥害事件後,吳儀副總理在“全國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工作會議”上做出重要批示,要大力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從研發到生產、從流通到使用,實現監管全覆蓋。此後,反商業賄賂,治理一藥多名,取締各種形式的無證經營、掛靠經營等多項市場整頓措施陸續出臺。  深圳金活醫藥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從選表示,在醫藥市場整頓過程中,大批不規範的商業公司退出市場,“倒票”、“帶金”銷售等一些暗箱操作行為得到了顯著遏制。“僅武漢市就有15家不規範的商業公司關停並轉,深圳也有4~5家,這只是行業的縮影。不規範商業公司的'退出,使人能夠清晰地感覺到規範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開始受到市場青睞,行業集中度也迅速提高。”  北京醫藥股份公司是北京地區的醫藥商業龍頭企業,對於整頓醫藥市場以來的市場變化深有感觸。該公司宣傳部負責人許嘉平表示,原來由於流通領域比較混亂,不規範的商業公司依靠一些“暗箱”行為開拓市場,造成了整個醫藥市場在全社會的惡劣影響,也給規範企業的市場經營造成了一定壓力,甚至形成了越是規範經營、產品競爭力越低這樣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不正常市場現象。“從去年開始,這種現象明顯扭轉。在社群醫藥配送、奧運藥品配送競標中,規範企業受到青睞的趨勢非常明顯,北京醫藥憑藉良好的信譽、科學的管理、規範的經營在競標中脫穎而出。”  湖北九州通醫藥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全國性商業公司之一。該集團副總經理牛正乾表示,國家對醫藥流通領域的整頓是卓有成效的。目前,九州通的客戶呈現終端快速上升、批發客戶數量減少的趨勢,這反映出一些不規範的商業企業正在退出市場,市場資源正在向規模企業靠攏。  “對於大型商業公司來說,規範經營是保證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國家對不規範操作行為打擊力度的加大,高額的違法成本將成為企業生存的‘高壓線’,誰觸‘線’誰就無法繼續生存。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型商業企業自律意識將會更強。”牛正乾說。  去年10月,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發布的全國醫藥商業企業基本情況調查資料顯示,進入百強企業的銷售規模底線由2005年的5.29億元提升到5.80億元。其中前三甲企業的銷售規模佔全國醫藥市場比重的18.95%,比上年提高了1.25個百分點。醫藥市場資源向規模優勢企業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產業集中度迅速提高。  2.工商合作開始良性互動  實際上,醫藥市場通過整頓規範得到淨化最有說服力的是去年整個醫藥工業的回暖。國家發改委釋出的醫藥經濟執行資料顯示,我國醫藥經濟在規範化的程序中穩步復甦,企業經濟效益好轉,產業集中度提高,行業利潤增長明顯,2007年全年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63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整個醫藥行業景氣指數在相對高位執行。  儘管業內認為行業回暖也有恢復性反彈、全民醫保引發市場擴容等多方面原因,但是,正在逐步規範的市場競爭環境,無疑是使規範企業煥發經營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與流通領域大批不規範企業退出形成呼應,在生產領域也有相當多的企業和品種退出市場,同時,良性互動的工商關係正在購銷鏈條中逐漸形成。  去年4月,東阿阿膠與九州通簽訂的2007年度戰略聯盟協議額為1.3億元,並且在傳統品種合作的基礎上拓展到新品種、獨家代理品種、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等幾大領域,而且雙方從市場開發、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合作;幾乎是同期,廣州白雲山光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的“全程平價聯盟”與湖北九州通等商業公司正式簽約……去年,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工商合作更加緊密,共同的使命、共同的市場、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將他們緊緊連線在一起。  據瞭解,以往工商合作的困局一直在控制與反控制的“主導權”爭奪上,並且因為醫藥市場的不規範操作加劇了這一矛盾。而隨著市場操作越來越規範、透明,工商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相互的依存關係,選擇的合作伙伴也更有針對性。優勢規模工商企業之間的合作成為整個行業的一種趨勢。  據健康元藥業集團處方藥銷售總監越林貴介紹,原來由於流通市場比較混亂,在藥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生產企業經常遭遇市場惡意殺價等行為。不正當競爭導致的後果是,嚴格按照GMP標準進行生產的規範企業,產品成本較高,在市場上其價格明顯不佔優勢,在藥品招標中也常常落敗。隨著近兩年國家大力整頓醫藥市場,這種狀況有所緩解。商業企業在選擇品種上開始注重品牌,生產企業也更注重商業企業的資質信譽。他舉例說,某生產企業由於選擇的經銷商給醫院供應的某種藥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受到當地藥監部門的嚴厲處罰——被吊銷了經營許可證,儘管並不是這家企業的產品出了問題,但是由於經銷商被吊銷經營許可證,使得這個企業的產品在當地的銷售也陷入被動。所以,工商企業的合作都開始看重信譽。  石家莊製藥集團市場總監尹相傑認為,近一年多來,商業企業的變化很大,原來商業企業看重的是產品銷量,現在則更注重產品質量,對品牌藥越來越青睞。同時,由於SFDA加大了監督處罰的力度,一些不規範企業退出了市場,從而為規範企業騰出了市場空間。“原來頭孢曲松粉在市場上能夠看到標價的就有62家企業的產品,整頓後只剩下了15家了。”  山東新華醫藥貿易公司的總經理鞠世忠表示,由於流通領域整頓力度很大,大型藥品生產企業開始嚐到了市場集約化的甜頭。他說,過去上海市場排他性和壟斷性很強,外地產品很難進入,國家開展治理商業賄賂行動以來,商業企業開始更加註重藥品質量和品牌,目前山東新華的普藥產品已經成功進入上海市場。  牛正乾在談到未來工商合作時指出,隨著醫藥市場更加透明,商業公司必須改變“為賣藥而賣藥賺錢”的思維方式,為工業企業提供物流、營銷解決方案。“通過‘最低成本達到最高效益,最快速度流通至終端’的方案在價值鏈上創造更多價值,工商之間才有可能保持長久的合作。”  3.規範發展的醫藥市場指日可待  “2008年是我國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繼續向縱深發展的一年,醫改新政將使醫藥市場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市場需求將出現結構性的擴大,醫藥政策的變化,市場規則的重建,誠信體系建設的呼喚,將醫藥行業推入了新的調整期。”2007年末,朱長浩對2008年的醫藥市場做了如此的判斷。他認為,多種資訊表明,儘管我國醫藥市場混亂狀況已有明顯好轉,但是在藥品定價、招投標、中間價差等環節還要進行進一步探索,只有把這些問題真正解決,才會迎來醫藥市場的長期繁榮。他表示,現在的醫藥市場競爭已經不再是單個企業、單個品種之間的競爭,而是群體與群體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醫藥工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建立供應鏈,發展供應鏈,完善供應鏈管理,成為醫藥工商之間的共同任務。  鞠世忠呼籲要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首先解決好藥品價格問題。他說,目前國外原研藥在過了保護期後仍然享受高額利潤,與國內仿製藥存在巨大價差,這是值得有關部門研究解決的。  於明德則表示,經過一年半的醫藥市場整頓,效果非常明顯。但是也應該看到,在集中整頓過程中,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並非常態的工作行為,如果把嚴格監管常態化,還要從基礎工作著手,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事實上,SFDA已經在去年9月成立了市場監督辦公室,該辦公室主要協助SFDA組織進行藥品、醫療器械的專項打假和對大案、要案的查處,承擔SFDA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審查的日常工作,起草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違法廣告的公告等職責。  1月30日,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新一年的藥品監管工作又開始新的部署。其中,鞏固藥品專項整治成果,在藥品研究、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繼續加強監管,仍然是2008年藥品監管的重點。相信規範發展的中國醫藥市場將指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