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尊師徵文彙編6篇

才智咖 人氣:6.76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瞭然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孝親尊師徵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親尊師徵文彙編6篇

孝親尊師徵文1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代都市裡的兒女們,都因為需要工作而把老人丟在家裡不管。甚至有一些老人被兒女虐待、殘害……這些不孝順、反而是虐待老人的兒女們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愛,指引你,幫助你……到現在,他們老了,你連基本的關心都做不到嗎?

我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患了病,手已經拿不穩東西了。有一天吃飯的時候,老人又因為拿不穩飯碗而把飯菜灑了一地,碗也摔碎了,老人的女兒就指著老人破口大罵:你怎麼又把飯菜給灑了,還把飯碗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呀?你是不是成心要把我累死?於是,她就不許老人在餐桌上吃飯了,而是把老人趕到牆角蹲著吃。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要遭別人罵,傷心極了,常常在牆角流淚。我聽完這個故事後,也很傷心,這個女兒怎麼可以這樣子對他年邁的父親?

我們不應該這樣對老人,而應該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我們可以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幫他們打掃衛生、遞茶端水、陪他們聊天,也可以多陪他們出去公園走走,感受空氣的清新、陽光的明媚與花草的香味……雖然是小事,但是老人們一定會感到幸福。

古代也有許多孝敬老人的故事,比如《黃香溫席》: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紀剛剛九歲,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帳子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使蚊蟲避開;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還有《臥冰求鯉》:王祥的繼母因為王祥不孝而生氣,導致患了病,父親就叫來郎中,給繼母治病,郎中說繼母患的這種病要喝鯉魚湯才能治好,王祥就去已經結冰的河上,脫掉上衣,躺在厚厚的冰塊上,用自己的體溫融化掉一部分冰,再砸開剩下的冰,只見冰下有許多鯉魚,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進冰水裡抓了兩條鯉魚來,回家給繼母煲鯉魚湯喝。這些故事真讓我感動,為什麼現代人就做不到呢?

孝順不是金錢,不是錦衣玉食,而是愛。如果有愛,即便只是一聲問候、一個電話、一封信或是一件小小的禮物,老人們都會感到很幸福;如果有愛,工作很忙,不能看老人就不會成為自己的藉口;如果有愛,父母的嘮叨就會變成美妙的音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孝順。

孝親尊師徵文2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中國人民都必須會做到的事,而有些人,不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反而不聽父母的話,還辱罵老人。老人說他幾句,他不把老人放在眼裡,甚至頂嘴反抗,這就意味著不孝親不敬老。

我們應該學習身邊的那些懂得孝親敬老的人,學習他們的行為。比如:扶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幫助那些殘疾的老人,不要無視他們的存在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的衣食住行,讓我們豐衣足食而早出歸。為了我們的學習,他們的額頭上出現了一排排粗粗的黑線。為了我們他們的頭髮被一根根愁白。所以,我們要理解父母的疾苦,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外出要給我們的父母打招呼,放學不能及時回家要給他們打電話,別讓他們擔心。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要任性,不要和父母對著幹。否則就不孝親不敬老了。因此,孝親敬老是我們學生必備的禮儀原則。

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家裡要做到孝親敬老,在外面也同樣要做到孝親敬老;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語言上要孝親敬老,而且要把孝親敬老的這個優良傳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為孝親敬老這項活動一起努力!

孝親尊師徵文3

關漢卿說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是學生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對學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尊師”是一個人必不可缺的美德。

冬日,寒風呼呼地颳著。老師仍不知疲倦認真講著課,不時哈氣取暖。她神情專注,從講臺慢慢往下走著,不時把手輕輕搭在課桌上。我看見了老師手上紫紅色的凍瘡,如刀痕似的。我心中無限敬佩,便悄悄在每天早晨,把裝著溫水的水杯放在桌子上。“上課老師把手搭在桌子上時會舒服些”。這是我童稚的心願。

這是我微不足道的,或許對老師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我還是每天樂此不疲地迴圈著。

另外,我認為對老師的尊重最基本的便是課堂上認真傾聽,課後遇到老師主動問好,若連這些應有的禮貌都做不到,又何談尊師!

和尊師齊名,便是孝親。

“百善孝為先”,動物中有烏鴉反哺,古時候有黃香溫席,身為21世紀新少年的我們有什麼權利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我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雖然生活並不奢侈,但我還是很滿足,因為我們一家其樂融融。因為爸爸媽媽姐我四個人天天都可以見面。

以前,我經歷過兩次地震,那時候,我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對我的愛。我相信爸爸媽媽是全世界對我最好的,現在我要給他們帶來快樂;以後,我要儘自己的全力去報答他們。

停電的夏夜,無比燥熱。媽媽有些頭疼,便昏昏沉沉地睡著了。我望著頭上不停冒汗的媽媽,很是心疼,於是,我拿起扇子輕輕給媽媽扇著,心中湧出些許甜蜜:我可以幫媽媽扇扇子,盡一點自己的孝心了!那一夜,媽媽似乎睡得格外香甜,---至少在我看來。

我相信血濃於水,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們一輩子都感激不盡.

而對於老師,我或許無法“程門立雪”但我也會尊重我這人生的指南針。

一露珠反射太陽的光輝,一株小草預示著生命的活力。雖然我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但我有一顆感恩,向上的心!

鳥兒感恩天空,因為天空包羅永珍,實現它飛翔的夢想;鮮花感恩泥土,因為泥土無私奉獻,給予了它迷人的芳香。我們更應該心存感恩,感恩養育我們的父母,感恩教導我們的老師!

大家都說:我是快樂的精靈,嘴角總是盪漾著溫暖的笑。我想,那是因為我的心靈一直在飛快地奔跑著,在陽光中跳躍著;那是因為我喜歡這個可愛的世界,喜歡這個世界的每一個動物,每一株植物,每一個人。

孝順爸爸媽媽,是你們給予了我生命,把我帶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無怨無悔地為我付出。

尊重老師,是你們帶給我無盡的知識,教會我做人的道理,引領我一步步前進。

孝親尊師徵文4

相信大家看見“敬老孝親”這個詞,都會想起家裡的親人,尤其是比較年邁的老人家。是啊,小時候要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感謝父親的辛勤勞動,感謝爺爺奶奶的悉心關懷,感謝所有支援自己的親人們。在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敬老孝親的心!

眼看著爸爸媽媽的白頭髮越來越多,鄒紋佈滿臉上,我會立刻衝上前來,幫爸爸捶捶背,倒杯茶。幫媽媽做一些家務,講個開心的笑話。當父母親微微地翹起嘴巴,開心的笑一笑,我已十分滿足了,心裡比蜂蜜還甜大多,孝順父母就是兒女應該做的。

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辛苦了大輩子,也應該休息一下了,但為了我的安全,奶奶每天都來接送我上下學,風雨無阻。爺爺每天不厭其煩的每天通過電話問候我。外公外婆住的最遠,他們竟然為了和我聊天,居然學上自己上網聊天。要知道,老人家要學上電腦,談何容意。所以,我每年一到過節,都會寄賀卡給他們,這裡面藏了我敬重年邁家人的。一絲絲心意。

我們要學會敬老孝親,敬重老人家,多關心家人,孝順父母,從一句溫暖的問候做起,從一的席位的動作做起!

孝親尊師徵文5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和父母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常懷感恩。

尊師愛校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煌煌史書,有許多關於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的`傳說。《呂氏春秋勸學》中,在這樣一句話“疾學在於尊師”,說的是要很快學到知識,重要的是尊重教師估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師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獨舉,高霞孤映,白雲誰侶,“幹青雲而直上,奪白雪以高潔”,更有師恩惠惠,潤物無聲,如此偉大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嗎?孔子學徒三千,每一個都對老師倍加尊敬,為了感恩,他們四處奔波,傳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說的也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

感恩父母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父母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報答。

儘管我們年齡還小,不能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父母生病的時候,守候在他們身邊噓寒問暖,端湯送藥,讓父母從心中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對他們的感恩。

白雲奉獻給藍天,江湖奉獻給海洋,小草奉獻給大地,我們要用什麼奉獻給老師和親人呢?要用我們的愛心、勤奮、勇敢、寬巨集、樂觀、謙虛編織成最美麗的花朵奉獻給我們的老師,奉獻給我們的父母!

孝親尊師徵文6

有一棵“大樹”,春天倚著她幻想;夏天倚著她繁茂;秋天倚著她成熟;冬天倚著她沉思;這棵樹就是我們的父母與恩師。從小到大,我們從他們的身上真的索取的太多太多,雖然說:“大恩不言謝,但對於這沒齒之恩,我還是想由衷的說聲:“謝謝!”你們的哺育之恩;謝謝你們的教育之情,總之,謝謝你們對我們的心酸勞瘁。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那麼,聰明你告訴我,如果我們不能孝敬雙親,尊敬師長,那豈不是連畜生都不如了嗎?其實,中國曆來倡導以孝治國,上至肉食之仕,下至匹夫之民,無不推舉孝廉之仕,無不主張養父母、恩師之志。

《詩經》上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終也。”那現在的我們對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體現我們對其關愛呢?很簡單,還是那個很傳統的詞:“孝順。”其實,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貴在孝,而孝則貴在順,“孝”多偏向於道理,“順”則對大多順乎事情。也就是說,“孝順”並不是偏聽,盲從,要用智慧,巧妙的順從,這樣的孝才能究竟,才能圓滿。

大家所熟悉的曾子就是一個事親至孝的人,下面我給大家講述兩則曾子孝順父母的故事。其一,曾參有一次種瓜,不小心把瓜根弄斷了,他的父親曾點怒而杖擊曾參,差點把曾參打死,過一會兒,曾參醒來之後撫琴而歌。孔子聽說這件事後,告訴門人,曾參來的時候不要讓他進來,被父母杖責的時候,小杖可以接受,大杖就要逃走,如今曾參愛父大杖不逃,差點被父親打死,這會陷父親於不義,這不是孝啊。曾子聽了之後,立即到孔子面前謝過。我說的這是曾參的愚孝。其二,《二十四孝》記載,說他有一天上山去砍柴,他母親在家裡,結果來了客人,母親心裡急了,不知道怎麼招待,就想著趕緊應該把自己的兒子喚回來。於是,她就想到咬自己的手指。十指連心,這一咬下去就痛,結果曾子在山上就感到心痛,不知道家裡發生什麼事情,趕緊就跑回家裡,一看,原來是來了客人。他母親告訴他,我不知道怎麼樣把你招呼回來,所以咬自己的手指,讓你得到感應。這就印證了《弟子規》上的那句名言“父母呼,應勿緩。”我覺得這就是他能成為聖人的這要原因。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我們也曾瞭解過“程門立雪”的故事,我們又何曾不知那慈母手中之線是子女前行中的保障呢。對待父母、恩師,我們不僅要孝順,更要孝敬,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曾說過:“至於犬馬者能的養,不敬,何以別乎?”更有甚者,於雙親在世時不知孝敬,於身後縱然能極盡排場,甚至以金被銀枕安奉,但不僅父母無法帶走任何一物,此更不足以酬報親恩。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牢記“孝親尊師是為修學之根本。”一個缺少根本的人,再繼續追求難道不是枉費嗎?因此,我們不能做這種盲目的、追本逐末的例證,孝親尊師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所積澱的美德,作為這“四字”的主要受眾,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習中不繼積蓄這得美好的資本,孝敬父母、尊師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