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徵文

才智咖 人氣:2.51W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一個好的家訓能使一個家庭生活美滿。以下是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徵文,供大家欣賞。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徵文

範文一: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提高個人修養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家訓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家訓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在我小時候,每年的春聯都是父親親手寫的,而大門上總是一副“勤儉持家久,耕讀為業長”。“勤勞”、“節儉”、“耕讀傳家”也總是掛在父親嘴邊,他也是這樣做的,讓我深受此影響。

勤勞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精神需求和實際需要。過去,我們生產落後、條件艱苦,需要勤勞節儉;今天,經濟發展了,生活改善了,同樣需要勤勞節儉。中華民族自古有吃苦耐勞、戒奢克儉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中華民族勤勞節儉的崇高品格。耕讀傳家講的是勤勤懇懇地勞動,認認真真地讀書。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農忙時耕田種地,農閒時瀏覽書籍;種田獲取生活資料,讀書獲取精神營養。耕讀傳家既學謀生,更學做人,在耕作之餘,讀讀聖賢之書更為重要,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接受著禮教的薰陶和聖哲先賢的教化。

“勤勞節儉”影響更多的是我的生活習慣,它培養了我一種良好的品質,就是能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下依然找到生活樂趣,在富裕的條件下保持樸素的情懷。

“耕讀傳家”的家訓則更多是督促我不斷提升修養,放下功利之心,從而幹好自己的事業。“耕讀傳家”的“讀”,當然是讀聖賢書,為的可不一定是做官,而是學習“禮義廉恥”的做人道理。曾國藩也是秉持這樣的持家之道。他自己從先輩“半讀半耕”的家風中成長起來,又結合自己治學、為官的人生經驗,進一步發揚了耕讀傳家的傳統,與妻子歐陽夫人一起,勤儉持家,教子育女,在封建社會末葉的殘陽夕照中,形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士大夫治家圖景。

參加工作後,我時常懷念已消失在時光深處的讀書聲,取而代之的將“耕讀傳家”的家訓延伸為學習。習總書記曾在講話中提到,“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領導幹部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學習需要沉下心來,貴在持之以恆,重在學懂弄通,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加強業務學習,樂於向同事就教,善於吸取他人的優點,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我修養。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澱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感謝我的祖輩留下這樣的好家風、好家訓,其精神內涵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範文二:家風家訓徵文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在海內外華人中進行了“你的家訓是什麼”的隨機調查採訪。從被採訪者回答的情況看,有的回答是家訓的問題,有的回答是家教的問題,有的回答是家風的問題。家訓、家教、家風三者之間從嚴格意義上講是有區別的。

所謂家訓,是指家族或家庭對子孫後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規矩或告誡的話,比較籠統和概括,比如“誠信、孝順、進取、自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所謂家教,是指家長對子女立身做人等方面進行的教育,比較直接和零碎,比如“人不能懶惰”、“待人要有禮貌”等。所謂家風,是指在家訓的規範下,在家教的保障下,在全體族人或家人的共同踐行下,形成的一種家庭風尚,比較外在和獨特,比如“樂善好施”、“誠實守信”等。

家訓在中國古代體現得比較明顯,那時社會教育不發達,教育手段也較為缺乏,加之人口流動受限,一姓以家族形式在一個地域居住的往往較多,一個家庭出現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並不鮮見。為加強對族人或者家人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或道德規範,族人(家庭)中年長者就要為本族(家)人制定家訓,寫於家譜中,懸掛於族祠或自家的中堂上,人人皆知,人人踐行,否則要受到家法的懲罰。家教具有直接性,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須是直接接觸、面對面進行。家訓則可以間接傳承,即創立家訓的人沒有必要和被傳承的子孫面對面教授,可以中間接力傳承。

中國古代出現不少有名的家訓,如《朱子家訓》、《章氏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家庭(族)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教在中國古代也相當出彩,因為那時候社會教育不甚發達,基礎教育都停留在私塾階段,高層教育不多,受教育的人很少,大多數人的思想還處於矇昧階段,人們思想的開化大多靠家庭教育來進行。這時的家庭教育侷限性很大,即興而起、即事而起,零打碎敲,基本上限於封建禮教的說辭。教育者不一定有文化,講出的道理也不一定多深刻,但它至少在那個時代是正確的,所以子女們都要聽取並遵照去做。

古代中國出現了不少好的家教典型,比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這些典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封建家庭教育的發展,加強了封建家庭教育在封建社會教育方面的輔助地位,促進了封建社會文化的進步。

家風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家族或家庭的“名片”。對於一個家族或家庭來說,能夠擁有一張真正的“名片”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比如,一個家庭如果獲得了“樂善好施”的.“名片”,那麼這個家庭的主人就會獲得一頂“大善人”的桂冠,家裡其他人也都會得到別人的尊崇,走到哪裡都會受到禮遇。家風不是自然形成的,好的家風都是由家族的人或者說家庭的人努力營造而形成的,其中可能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

不管是家訓、家教還是家風,都需要家裡的長輩帶頭身體力行,所以古時多提倡上行下效、身教大於言教。

家訓、家教、家風在任何情況下都與社會大環境分不開,因為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受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如果社會政治清明、教育發達、風氣端正,家訓、家教、家風就好,否則就可能會發生偏逆。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家訓、家教、家風並不十分關注,所以中央電視臺一提起這個話題立刻就在海內外華人中引起熱議。其實這也不奇怪,一方面在新思想解放浪潮的衝擊下,家訓等家庭文化一度被作為糟粕文化而剔除,人們不敢輕易提起。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人口流動規模的擴大,加之家庭人口數量的減少,原來那種以家族或以大家庭形式居住的家庭迅速解體,家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再者,社會教育空前發達,不僅有各種學校教育,還有電視、廣播、電臺、報刊、網路等媒介的大眾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見絀。

要真正培育好家訓、家教、家風文化,首先要搞好社會政治、社會教育與社會風氣,因為他們對家庭教育和風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如果社會政治、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不好,家庭教育和風氣就很難遂人願,古今同理,現代尤甚。學校教育,還有電視、廣播、電臺、報刊、網路等媒介的大眾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見絀。

要真正培育好家訓、家教、家風文化,首先要搞好社會政治、社會教育與社會風氣,因為他們對家庭教育和風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如果社會政治、社會教育和社會風氣不好,家庭教育和風氣就很難遂人願,古今同理,現代尤甚。

範文三:傳承家風家訓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宇雪瑗,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

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優良的家風家訓是歷史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古代人民注重禮儀文化,所以中國稱為禮儀之邦。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想,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體現了好的家風、家訓對人們的影響。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與期待,也同樣體現了中華人民優良的民族之風。

可,好的家風、家訓從哪裡可以體現呢?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孟母三遷。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為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一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了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了集市旁,孟子又學了些買賣做生意的東西。他的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雙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到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於是就在這裡定居了。

孟母三次搬家,第一次搬遷是因為孟母不希望孟子接觸一些喪葬俗禮。第二遷是因為集市太過於繁雜,孟母不希望孟子被集市的雜亂所影響。第三遷,孟母將家搬到了學宮旁,她希望孟子能得到禮儀文

化的薰陶。孟母三次搬遷是為了能給孟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引導孟子成為有大學問的人。同時,也說明了家庭風氣與社會環境對人有很大關係,家庭教育對子女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文化,幾乎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精神濃縮和集中體現。家風,傳承於家訓裡,體現在家書中。如《朱子家訓》中說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同,恆念物力維艱。”這名話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要想到糧食來之不易,穿衣服的時候,要感念物資生產辛勞。這樣的珍惜精神,與我們當今提倡的清廉節儉、光碟行動,是不是非常吻合呢?

《朱子家訓》裡還說“讀書志在聖堅,非徒科第。”意思是:讀書的目的是明白道理,而不是為了考試得利、得名。我們現在常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果每天都能進步向上,就是學習的快樂和學習的成就了。那麼,似乎可以把考試的壓力,把分數的高低看淡一點。

還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家訓與家書,充滿了智慧、溫暖和愛,讓我們這一代將這些好的家訓、家風,傳承下去,形成誠意正心、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民族文化。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