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訓徵文選

才智咖 人氣:3.15W

家風是指一個大家族的作風,家訓是一個家庭賴以訓誡後生,修身明德的一種傳統。國無法不立,家無法不興,總的來說,家風家訓就是一個家庭繁榮昌盛的一種家的文化,家的法規。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好家風好家訓徵文選,歡迎閱讀!

好家風好家訓徵文選

好家風好家訓徵文選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並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而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小時候的幾件事。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的烘烤著大地,周圍的樹木卻意氣風發,在微風中炫耀著自己那綠油油的葉子,做出“沙沙"的響聲。絲毫不向那逼人的太陽低下頭去。而此刻我卻在小歡家的後院的一個陰涼處和小歡玩著泥巴,好不愜意。我們用泥巴捏著一個又一個新奇可愛的小動物,一塊小小的泥巴在我們手中煥發出生機。其中有一個小馬駒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它高昂著頭,兩個眼睛炯炯有神看向前方,小馬蹄用力的奔跑著。讓人有一種朝氣蓬勃,奮起直追的感覺! 我們越玩越入迷,天都快黑了我們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家裡的媽媽,媽媽在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這才想起了回家,這才匆匆的和小歡告別,立刻奔回了家。

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心裡不斷的猶豫著:我回去該怎麼和爸爸媽媽解釋呢?他們會不會責怪我呢?終於,我鼓起勇氣推開了家門,躡手躡腳的走了進去。進了客廳,只看見了爸爸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臉色陰沉的看著我,我嚇得立馬低下頭去,站在那裡不敢動,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心裡想著:完了完了,這次爸爸媽媽該收拾我了。爸爸給媽媽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媽媽就從外面回來了。我抬起頭看向媽媽,媽媽的頭髮有些凌亂,眼裡滿是擔心和著急,看見我回來了才放下了心來。媽媽將我拉到沙發前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寶貝,以後出去玩一定要按時回家,不然爸爸媽媽會擔心的。你可以玩,但是要有時間觀念的玩知道嗎,不可以一玩就忘記了回家。一個人做事沒有明確的時間來規定自己,是完不成下一件事的,並且這樣的人是做不完一件完整的事情的,答應爸爸媽媽以後出去玩或是幹什麼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可以完成的時間好嗎?”說完,和爸爸一齊看向我,我鄭重的向他們點點頭,並保證以後一定會說到做到的!從那以後,我的家訓裡多了一條“守時”這條家訓時時的`提醒著我,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還是上下學的時候我總會準時的回家或是準時到校,不再讓爸爸媽媽擔心。

漸漸地我長大了,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了,只是我很愛挑食,不是挑菜就是挑肉、而且還常常剩飯,吃不完就倒掉,每次洗手洗臉的時候都要用大半盆水,媽媽發現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還給我講了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他們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吃的都是用玉米珍做的飯,做的饃饃都是用大米磨完的米麩子做的,黑黑的。可要吃肉還要等到過年的時候每人才能吃上一點。而水就更珍貴了,他們都是很珍惜的用水,不浪費一點一滴。每天回家還要幫父母們做農活,晚上還要學習。回想我現在幾乎天天都可以吃上肉,而水就更不用說了,每天將水龍頭一開就可以用水了,我也不用幫爸爸媽媽做農活,回家吃過飯就可以寫作業了。相比之下,我真是比爸爸媽媽小時候過得幸福多了。可我還大手大腳的浪費著,而勤儉節約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國又是一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我如此大肆的浪費食物和水真是不對。這件事情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什麼事情都不在浪費了,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等。此後,我真的做什麼事都不在浪費了,一塊橡皮用了還剩一點我也要將它用完。作業本沒有用完我用它來打草稿。這便是我的另一條家規“勤儉節約”作文

好家風家訓從兒時跟著我共同走進了青春,他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我,鼓勵著我。你們的家風家訓又是什麼呢?

好家風好家訓徵文選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我認為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家訓.家風”這兩字,給人一種嚴厲,肅穆的感覺。自打我孩提時代起,就未見過家裡有成文的“家訓與家風”。或許,在那個年代,“黃金棍裡出好人”是大部分家庭裡預設的“家風”之一,而我也參與過它的實踐:或因頑皮,或因學習成績不達標而捱過棍子的。這些經歷,或許也算不上讓我等成為“好人”的原因,至少讓我等在孩提時代明白哪些行為可接受,而哪些行為是要挨板子的淺顯道理。

時過境遷,“黃金棍裡出好人”這一觀念,應不是現今大多數家庭教育子女的不二法寶了。現時各式養兒育女學說,五花八門,各有門道,已較難定義出條大多數家庭都可實踐的通用家規出來。

話說回來,我家雖無成文家訓.家風,但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以下觀念:

首先,孩子要健康

這要求孩子從食物中吸取充足均衡的營養,足夠的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這點,如果硬要套成家規的話,就是要求孩子不挑食,多運動,準時睡覺起床;

其次,要守規矩守信用

什麼時候做功課學習,什麼適合玩耍,在與父母約定好後,就一定要遵守(比如先功課後玩耍,一週裡只能在週末玩不超過2小時電腦,等);應承了其它人(哪怕是一起玩耍的小夥伴)的事,一定要做到 ------ 守信很重要;

第三,要主動自信

遇困難不哭叫,去想辦法,勇於嘗試。觀念是:試,就有50%的成功率;不試,成功機率為零。主動確立,自信就來了;

第四,願賭服輸

在日常的遊戲/競技活動中,讓孩子做到能享受贏也能承受輸。引申到學校考試,只要求孩子發揮好水平就行,一般不要求分數;

第五,要勇敢 / 負責

(1) 做事不管對錯,要勇於擔當;

(2) 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裡,雖不去欺凌“弱者”,但萬萬不可主動去當“弱者”的;

第六,要學會照顧好自己

要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背書包,自己洗澡等,另外重要的是保護自身安全 ------ 不與陌生人交談,過馬路應觀察左右路況,在人流多的環境中不慎與家長走丟了該保持呆在原地,等等;

第七,要尊敬師/長,大方待人

作為80後的家長,如何做到這點我們比較糾結,也是需要重點努力的。 這點與其說是要求孩子,不如更多是要求家長的 -------我們自己要孝順父母,善待親朋,給孩子作表率; 家長不能溺愛驕慣孩子,要想辦法有意識地讓孩子吃點“苦”------ 說到這,其實各點各條,都不只是單方面針對孩子的,也適用於作為家長的我們;

最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永不落後 ------- 這不是家風.家訓,卻又是推行的,助孩子成長的有效手段。

好家風好家訓徵文選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裡,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於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