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雲臺山各景點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2.71W

雲臺山地形複雜,氣候隨海拔與山勢山形變化各異、上下差異明顯,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五百多種。下面是雲臺山的導遊詞,歡迎參考!

河南雲臺山各景點導遊詞

尊敬的遊客朋友:

您好,歡迎您到雲臺山觀光遊覽!我是導遊員xx,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導遊講解服務,希望我的真誠服務能換來您的滿意笑容。也希望大家在雲臺山度過一個開心愉快的假期。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開始今天的雲臺山之旅。

百家巖綜合服務大廳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綜合服務樓一樓大廳,大廳正前方是大型生態停車場,2005年5月1日正式啟用,停車場面積35萬平方米,共設停車位4998個,其中大車位998個,小車位4000個。徹底解決的遊客“進不去,出不來”的問題。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雲臺山多功能服務大廳。這裡有售票處、驗票處、遊客服務中心、休息室、醫療室、餐廳、洗手間、購物區、話吧。其中游客服務中心可以為您提供諮詢、行李免費寄存、景區風光片播放、觸控式螢幕導覽、語音導遊、廣播、紀念品、雨傘、嬰兒車、輪椅、手機加油站、投訴、臨時休息等服務。

溫馨提示 在這裡,我給大家一些提示:景區門票是通票制,分景點驗票,兩日內有效,但不能重複遊覽同一個景區,其中小寨溝景區包含三個景點潭瀑峽、泉瀑峽、獼猴谷,一次性驗票。目前,景區實行的是電子門禁系統,每人一張電子門票,請您保管好各自的門票,不要丟失、彎折、浸水。驗票時,請把門票上的條碼在閘機上掃描一下,享受優惠票的遊客,同時請您主動出示一下相關證件。驗票後請您乘坐景區的綠色觀光巴士進行遊覽,兩日內,您可以憑票在指定的停靠點上下車。遊覽時,一請按照指定的登山線路遊覽,注意遊覽標誌;二請您配合我們的工作,維護景區的環境衛生和遊覽秩序;三護林防火、保護環境,請大家到專門設立的吸菸亭內吸菸。景區共有五個服務區,都可以為大家提供就餐和住宿,在那裡您可以享受到一種家庭式的居住環境,品嚐到一些山村風味和地方特產。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詢問我們的工作人員,景區還設有諮詢熱線0391-7709001。

穿過驗票廳,咱們大家必須換乘景區的綠色觀光巴士,雲臺山景區從宇通公司量身訂購了150臺豪華客車,尾氣排放達到歐Ⅲ標準。並且在全省範圍內招聘了高素質的司機和講解員,為社會就業緩解了壓力,也成為雲臺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景區概況

雲臺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省會鄭州市西北70公里)修武縣境內,距焦作市區30公里,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雲鎖霧繞而得名,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等七個國家級稱號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包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巖、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青龍峽、峰林峽等11大景點,是一處以太行山嶽豐富水景為特色、峽谷類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科普生態旅遊精品景區。2004年2月13號,雲臺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公園內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能夠代表本地區地質歷史和地質作用的地質遺蹟組成。在裂谷作用大背景下形成的“雲臺地貌”,是新構造運動的典型遺蹟,是中國地貌家族中的新成員。在長期處於構造穩定狀態的華北古陸核上,發育了一套相對完整且具代表性的地臺型沉積,完整地儲存了中元古代、古生代海洋環境,尤其是陸表海環境的遺蹟。特殊的大地構造位置形成了獨特的水動力條件,造就了公園特有的地理地貌特徵,使其兼具北方之雄渾、江南之靈秀,並且成為中國特殊植被的北界和最高緯度的獼猴保護區。

雲臺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峰峰如畫,巖巖皆景。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海拔1308米的主峰茱萸峰頂,北望太行群峰,層巒疊嶂;南眺懷川平原,沃野千里,織錦鋪秀;雲臺山以水叫絕。單級落差314米的“雲臺天瀑”雄冠華夏;天門瀑、白龍瀑、黃龍瀑、丫字瀑等形成雲臺山獨有的瀑布景觀;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等清冽甘甜。“華夏第一奇峽—紅石峽”、“雲臺第一大峽谷--青龍峽”更是讓人留連忘返。

雲臺山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作為儒、釋、道景觀並存的宗教名山,有漢獻帝避暑臺和陵墓,也有中國山水園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賢”的隱居地,至今還有劉伶醒酒臺、稽康淬劍石、孫登嘯臺等遺蹟。有唐代藥wang孫思邈採藥煉丹的洞府,還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吟誦“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話……可謂名副其實的“避暑有樓,醒酒有臺,載文詠詩有碑碣”。

雲臺山山奇水秀,氣候宜人,這裡水源豐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蓋整座山巒,名木古樹、奇花異草遍佈其間,種類可達400餘種。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蔘、靈芝外,還有聞名國內外的四大懷藥──地黃、牛膝、菊花、山藥以及茱萸、連翹、天麻、當歸等200多種。至今雲臺山還流傳著藥wang孫思邈在此煉丹採藥、服丹成仙的動人傳說。

雲臺山區各種地方特產,與秀美的山水同享盛名。這裡有被列為國家優良羊種的修武黑山羊,個大肉多,體質健壯,肉鮮香細膩,且無羶味。其營養價值很高,有較強的益氣補腎,祛寒暖胃功能,為老年人和久病弱者的滋補佳品。另外,還有十足全蟲、白山藥、山木耳等,均別有特色,遠近聞名。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當地的老百姓也從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他們開辦了有當地特色的農家飯店,現在,咱們大家看到的這一排排整齊的樓房,是按照中原民居青磚灰瓦的建築風格設計的,遊客可以憑著門票到村口的站牌處下車,到農家飯店進行消費。家庭飯店的環境非常乾淨衛生,並且比較經濟實惠。我們做過一個統計,在2000年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的年人均收入是260元,在2005年,每家就有十幾萬元的收入,有經營好的甚至達到了幾十萬元,家家蓋起了小洋樓,戶戶開起了小汽車。

第一景段 華夏第一奇峽——紅石峽

來到紅石峽,您最好先站在橋上俯瞰一下,紅色的峽谷在綠色植被的映襯下,猶如萬綠叢中一線紅,而峽底更是內藏錦繡,景區集泉、瀑、溪、潭於一谷,融秀、幽、雄、險為一體,可謂小中見大,素來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長約2000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於峽谷幽深並且狹窄,所以形成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大自然的滄海桑田,十多億年的地質變遷,伴隨著無數次的造山運動。將這些含有石英沙的岩石抬升出地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崖壁。由於岩石中鐵質礦物的氧化,經年累月,崖壁被染成了紅色,於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順著崖廊緩緩前行,峰迴路轉,步移景換,雄奇偉岸之處又不乏曲折迂迴、飛瀑流泉的清幽境界,這裡寧靜溫柔,充滿祥和之氣,生活中的煩惱和雜亂無章的事頓時都會拋到九宵之外。紅石峽的峽谷奇觀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貴賓,先後接待了賈慶林、李長春、劉雲山、吳儀、韓啟德、何魯麗、劉延東、周鐵農、張思卿、羅豪才、陳奎元、張梅穎、賈春旺、姜春雲、彭佩雲、遲浩田等近20位黨和領導人及300多位省、部級領導。他們遊覽紅石峽後,都對景區的奇、險、秀、絕的峽谷奇觀讚歎不已,其中賈慶林主席遊覽紅石峽時稱讚道“無與倫比,獨此僅有”,羅書記稱紅石峽為“景區之瑰寶”,周鐵農主席揮筆寫下“峽谷極品”四個大字,賈春旺檢察長欣然題詞“地質奇觀,世上絕景”,姜春雲委員長也發出雲臺山風光堪稱“中原第一景”的感嘆。紅石峽是單行線遊覽的景區,全程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出口乘車點為子房湖大壩乘車點。

作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境內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蹟,以大量的資訊和實證,準確地記錄了雲臺山地區地殼的形成及演變歷程。在這裡,您不僅能欣賞到山水的表面,還能通過“崖牆地貌”瞭解到雲臺山景觀橫空出世的內在因素,從而使一次只知風景優美,而不知為何優美的自然風光旅遊,上升到更高層次的增長知識的科普旅遊。“行萬里路,破萬卷書”說得正是這個道理。其實,人類旅遊的史書翻到今天的全部內容,就是增長知識,瞭解我們居住的世界。

雲臺山的地層結構、地質地貌、水體景觀,植被生物非常豐富。在紅石峽大橋上,咱們看到一套非常標準的地層結構,從上到下分別是4.7-5.1億年前的石灰岩,10到14億年紫紅色石英砂岩。另外在紅石峽的白龍潭,地質專家還發現了34億年前的鋯石,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石。

角度不整合 由於兩套地層的產出狀態明顯不同,在地質學上稱之為角度不整合,下部為片岩、片麻岩,形成於距今25億年以前的太古代;上部為紫紅色石英砂岩,形成於距今10-14億年的中元古代;中間的不整合面,代表了地質歷史上10多億年的沉積間斷。

紅石峽的主題碑 是一塊非常典型的地質遺蹟,它的正面是紅石峽的簡介,側面色澤鮮明且規則,主要是因為鐵質礦物分佈不均勻,加之當時氣候條件的變化,便形成了深淺不一的紅色。最神奇要數背面了,是波痕石,它反映了當時的沉積環境。大約在10到14億年前,雲臺山乃至整個華北地區都是遠古的淺海,海水裡大量純淨的石英砂慢慢沉澱形成了大量的堆積物,海水波浪侵蝕軟層,形成波痕,而這些波痕隨著地殼變遷儲存下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波痕石。地質專家根據波痕的一些資料,可以判斷當時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白龍瀑 從峽谷南端崖壁的澗口處跌落的一掛瀑布叫“白龍瀑”。瀑布分三疊,垂直落差60餘米,上兩段短而隱,下一段長且露,狀若飛雪玉龍,銀光閃閃。因它毗鄰雲臺山西南大門,故又稱“迎賓第一瀑”。

俗話說:“有瀑必有潭”。白龍瀑下便有泉水積聚而成的白龍潭。它們一瀑一潭,一動一靜,一上一下,相應成趣。您若仔細一看,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這白龍瀑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龍潭,可是這潭水卻既不增長,也不外流,那麼水究竟到哪裡去了呢?原來白龍潭下有一巨大的暗河,大量的水潛流而去,奔流至修武縣五里源鄉的海蟾宮。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潛流三十里復出”,因此,海蟾宮水質極好,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裡生產的松花蛋也是品質優良,口味醇正,古時候曾是貢品。下到谷底或者站在入口的橋上可以看到二者的全貌,在峽谷間只能看到瀑布的一部分。

咱們現在沿著另外一條旅遊通道進入到主題景區。在我們腳下其實是一段水渠,開鑿於1967年至1978年,為了解決三個山區鄉鎮的老百姓飲水灌溉而開鑿的,全長105公里。

丹崖斷牆一條自燕山運動以來多次活動的斷層帶,總斷距600米以上。丹崖斷牆是該斷層最新一次活動形成的斷層面,由紫紅色石英砂岩構成,長250米,高150米。崖牆下的一系列斷階,完整地體現了造山運動的過程,又展示了造山運動的偉大。

黑龍洞 黑龍洞長30米,洞中有石板,上可行人,下有渠水。石洞內壁凸凹不平,請大家小心慢行。到出山洞口,您只聞水聲不見水影,聽到的是沉悶有力的瀑布的聲音,有句詩形容的好:“清溪撫絃琴聲古,丹崖龍池歲月深”。這個峽谷就是形成於距今6700萬年前的燕山運動期,由水動力作用沖刷和地殼的不斷抬升而形成的。在這裡你可以親眼目睹水作用的無窮威力,深切體會到水滴石穿、以柔克剛的真正內涵。你看這岩石上由水沖刷的紋理,不正是記載著億萬年歲月的變遷嗎?

一線天 過了黑龍洞,“一線天”便展現在您的眼前了。這裡絕壁高聳,崔巍對峙,山體相合只留一線天地,猶如泰山壓頂,時時勢勢欲墜。明代懷慶府知府徐以貞遊覽過此處後,曾寫詩這樣稱讚紅石峽:“何年鬼斧劈層崖,鳥翼飛來一線開。高掛珠簾飛亂雪,直垂銀珠吼千雷。神龍愛僻潛還現,好鳥依人去復來。斜陽在山歸意懶,不堪回首重徘徊。”

紅石峽是一段非常狹窄的線形峽谷,最寬處20餘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於谷內空氣與外界的空氣不能很好的對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小氣候,冬暖夏涼,人稱長春谷。

仙人橋 仙人橋是雲臺山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景觀,傳說魏晉時期,壽至338歲的活神仙王烈,在雲臺山一帶活動時,在此橋上,多次為紅石峽的美景所迷醉,因此稱之為“仙人橋”。

相吻石 逍遙石 繼續前行,在下方的深潭中,最引人矚目也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分別位於潭東北與潭西北的相吻石和逍遙石了。兩塊躍出水面宛如一對情人相擁甜吻的紅色奇石便是相吻石。相傳這是黑、白二龍王的龍女和龍子的浪漫化身,他們正以獨特的造型語言,來表白彼此之間的愛戀之情。逍遙石高2米餘,長3米,寬約1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紋理自然,古樸悠悠,灑脫飄逸,乃大自然的傑作。據說,人只要在石上坐臥片刻,即可神思敏捷,行筆有神。

龜背石 這塊石頭表面有天然形成的縱橫交錯的花紋,因形似龜背而得名。這是沉積在古海洋濱岸地帶的泥質沉積物,當海水退出以後暴露於地表,在高溫、乾燥的環境裡,在淤泥的表面出現乾裂現象,呈多角形或網狀分佈,裂隙呈“v”字形斷面,也可稱“u”字形。乾裂規模大小不一,多角形的寬度從幾釐米至30釐米;裂隙寬度從1~5毫米;深度1~2釐米,甚至幾十釐米。此後又有砂質、粉砂質填充到裂縫裡,經過脫水、固結、壓實而形成了今天的模樣。乾裂紋又稱龜裂紋、泥裂紋。這在中元古界紅色石英砂岩中和寒武系紫紅色頁岩中均有很好的出露。

鐘乳石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處規模並不大但十分奇特的鐘乳石,其它地方的鐘乳石都是生長在石灰岩上,由水浸蝕、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石英砂岩上並不具備生長鐘乳石的條件,偏偏長了一塊鐘乳石,這在地質上是比較奇特的。仔細觀看,原來山壁上有條天然裂縫,地表水沿上層的石灰岩地層下流,發生了化學反應,經分解後的物質滲漏吸附在石英砂岩上而形成了這種罕見景觀。

懸石 此處抬頭,可觀望到一處“千年懸石”,這塊石頭夾在兩座峭壁間,搖搖欲墜,站到下邊不免會感到心驚肉跳,這塊巨石又名“試心石”,它身上還有濃重的地方民俗色彩,擔負著考驗真善美,懲惡揚善的重任。當地有這樣一種民俗:未婚男子在向心愛的女子求婚時,女方為了考驗小夥子的誠心和膽量,就讓他站在這試心石下,對天發誓,與愛妻永結同心!若失言,願葬身石下,以示懲罰。這是一種寄託追求愛情堅貞永恆的美好願望!

天然壁畫 在峽谷中穿行,突然聽到似有清溪撫琴的聲音,抬頭一看,崖壁上方珠光閃閃,色彩斑闌,像懸掛著一幅天工妙手雕鑿的山水壁畫,泉水從一條石縫處向下溢位,由無數個塔鬆形狀的苔蘚鋪墊,勾勒出無數如珍珠、似銀絲的線條。形態優美且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彷彿在彈奏著高山流水的樂章,似跳動的音符、流動的畫卷。因其顏色碧綠,其形如倒掛的珠簾,故名為“珠簾壁掛”。當陽光直射到水簾上時,將是一處更為壯麗的景象,各種顏色的水珠在青苔的襯托下熠熠發光,猶如顆顆寶石鑲嵌在山體中,流光溢彩,滿目生輝,只要見到它的人,都會目不轉睛地觀賞,久久不願離去。

首龍瀑 它是紅石峽內最大的一掛瀑布,落差68米,其源頭是子房湖,每逢雨季,形成地動山搖之勢,站在此處,有種大水天上來的感覺。走到首龍瀑腳下,也就到了紅石峽的盡頭,參照引導標識,沿山路往您上走就可以出來了。

第二景段 雄山秀水子房湖

在子房湖大壩上我們看到的這個望不到盡頭的湖面,這是當地人所稱的子房湖了。子房湖因西漢名臣張良張子房在此隱居而得名,是雲臺山景區僅有的湖泊水體景觀。子房湖東西寬200米,南北長4000米,湖面300餘畝,水深呈階梯狀分佈,北淺南深,最深處約65米,水容量為1038萬立方米,在這裡您可以盡情領略高峽出平湖的景色。這裡山青水碧,四季風景各異,春可臨水賞山花,夏可入水戲碧波,秋觀長天共一色,冬攬山水扮素裹,置身於此,儘可得山水之樂。於是,便有人賦詩讚曰:“天光湖色應心開,雙槳展翅一字排。清風乘坐歌謠去,夕陽馱得好夢來”。子房湖碧波盪漾,水質優良,湖中發現有珍稀國家瀕危野生動物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因形似桃花瓣而得名,古稱“桃花魚”,也被稱為“水中的大熊貓”。在2002年,它與野馬、大熊貓被共同列入國家瀕危野生動物紅色名錄。在雲臺山發現的桃花水母給生物專家留下了可供研究的實物標本,它的發現對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無疑是一個最有力的肯定。

古人云:“山之名,以人著” 。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著名的大軍事家、政治家。兩千多年來,他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為道教和民間所神化。唐代的《太平廣記》中的《神仙傳》更是將張良列入“神仙”之列來記載,傳說,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王未遂,到雲臺山來避難,因在河邊踩住了伊尹的腳印而“得神”。於是,人們將這裡的湖叫子房湖,將湖左岸的山峰叫張良峰。

在子房湖的盡頭,兩個村莊並立在湖的兩岸,因為它是張良的後代聚集形成的村莊所以叫子房村。

小寨溝廣場 這裡設有快餐中心、遊客服務中心、醫療室、話吧、購物區、免費星級廁所、陳氏太極拳表演、地質博物館。其中太極拳表演在疊彩瀑水面上,上午9:00、10:00、11:00,下午3:00、4:00、5:00,每天6場逢整點表演,主要表演太極拳、太極刀、太極槍、太極劍、太極棍、太極推手等。當您沿水而行或憑水而坐時,欣賞著太極拳表演會感到無比的愜意,在身心得到徹底放鬆的同時,會直觀地感受到中華武術文化的深厚與多姿多彩。地質博物館面積達600平方米,由多功能演示廳、前廳、1~7號展區、資料收藏室、管理中心、休息廳、購物中心等部分組成。它是利用圖片、文字、模型、影視多媒體等手段向遊客介紹公園地質地貌特徵、自然生態和其它景觀,進行科普知識教育和環境保護宣傳,並提供旅遊資訊的場所,是青少年科普基地和人們增長地學知識的好去處。每天8:00—18:00免費開放。

第三景段 華夏第一秀水——潭瀑峽

潭瀑峽又名小寨溝。這裡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觀,風光怡人,宛若秀麗江南,所以,人們還給它起了一個雅號:潭瀑川。由於北部豐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補給以及苑內灰巖、白雲岩發育的節理裂隙,使苑區崖高谷深,密佈瀑、泉、溪、潭;流水跌宕聲聲,潭瀑成對成串,鱗次櫛比,成趣相歡。峽谷內水體的種類之多,組合之妙,造型之美,在北方極為罕見。潭瀑峽全長2000米,是迴行線遊覽景區,遊覽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左右。

龍蛇潭 傳說女媧娘娘為民除害,斬殺了一條大黑蛇,它的子孫後代四處逃散,其中有一條小黑蛇逃到了外荒山,也就是小寨溝這一帶。每天早晚,它來此戲水玩耍,吸收了此潭的靈氣,久之成龍,所以此潭也叫“渡仙潭”。其實此潭的成因是對小寨溝的真實描述,山體上部的石灰岩滲透性較好,而下部的頁岩質密,泉水聚積於此,隨著探尋的深入,谷底漸次抬升,所以小寨溝才形成了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的絕妙景色。

情人瀑 入口百餘米便見有群瀑自高巖跌落,瀑分三層,每個斷層都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流入一個潭裡,如情人耳鬢絲磨,竊竊私語,流水終年不斷,象徵永結同心,永沐愛河之意,所以,人們把它戲稱為“情人瀑”,即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意思。

金龍臥波 據說,潭內有條金龍,平素隱而不漏,倘若陽光燦爛,便在碧波間出,稱“金龍臥波”。金龍滿身鱗片,金光幽幽閃閃、閃閃幽幽,與上方的銀龍瀑閃光交相輝映,光彩奪目。實際上,潭內岩石之所以顯出金色,是由於水中的鈣逸出,形成的泉華。

丫字瀑 Y字瀑,高二迭,掛在兩層山階上,瀑高十餘米,呈“Y”字形,所以叫“Y字瀑”瀑面合二為一,造型奇特。Y字瀑下是Y瀑潭,水色碧綠幽深。這裡有個美麗的傳說,講的是古時候一天,有個“女子”高呼救命。這時,一個羊倌循聲前往搭救,只見一隻凶猛的鷹鷲,嘴裡叼著一隻青蛙,正要吞進肚裡。羊倌連打三聲響鞭,嚇得鷹鷲鬆開口。說也奇怪,這隻青蛙落地化為美女,水靈靈如出水芙蓉。原來此蛙非蛙,本是天仙使女,在天仙降臨小寨溝沐浴時,掌管泉水,負責報警。她為報羊倌救命之恩,詢問羊倌需要什麼,只要說出口,全都滿足。羊倌說他只求萬世長流,能保世代不缺水就行了。仙女果然金口玉言,所以小寨溝的泉水十分旺盛。

清漪池 紅石映碧水,使清漪池突顯出一種懾人神魄的清純氣質。在清漪池的池水之下,有一條深溝,將其分為三部分,每個部分水深不一,水色差別明顯。無論有沒有微風吹拂,水面總是泛著清清的漣漪,十分可愛,令人悠然陶然,看在眼裡,盪漾在心裡。這裡水淺而清澈,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但在這清池中卻有小魚生長,這些魚為了保護自己,魚身逐漸變得透明,在清澈的水中很難找到。

水簾洞 水簾洞是一個天然洞穴,洞頂為水草石簷,在石簷上掛著一條高七八米、寬五六米的珠簾。一條條、一線線如晶瑩剔透的珍珠從洞頂直垂下來。經陽光一照,閃爍著寶氣珠光,令人讚歎不已。它是由近水平產出的層狀碳酸鹽巖,受構造控制和流水的差異侵蝕作用而形成的臺階和疊瀑。同時,含有豐富碳酸氫鈣組分的地表水,由於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水分的蒸發,部分碳酸鈣析出沉澱在臺階表面,形成臺階狀鈣華體。唐代藥wang孫思邈當年在雲臺山採藥時,就常來此處歇息。如果您有興趣進入洞中,隔珠簾向外望去,可見綠樹、巖壁、山石、遊人組合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妙境界,那將是另外一種樂趣。

不老泉 在水簾洞前方,有一眼泉水從離地一米高處噴薄而出,這就是潭瀑峽內最為著名的“不老泉”了。據《修武縣志》上記載,魏晉時期的老壽星王烈,渴飲此泉,餓食黃精,壽至338歲仍健步如飛,此泉有延年益壽的功效,當您來到此處時,不防也過去品嚐一下。

鈣化壩和水簾瀑 潭瀑峽的“U”形崖牆下,分佈了寬百餘米、長數百米的垮塌巖塊堆積體。這是泉水流經垮塌體時,水中析出的鈣質在外部邊緣不斷聚集而形成的高達數十米的鈣化壩。鈣化壩上草本植物茂盛,泉水順植被漫流,形如萬條絲線,猶如流動的水簾,故稱“水簾”瀑。

洗硯池 魏晉時期,史稱“竹林七賢”的嵇康、劉伶、向秀、山濤等七位名士曾在雲臺山百家巖竹林隱居二十餘年,他們經常在雲臺山這一帶活動,寄情山水,嘯傲林泉,廣交天下名士。他們相遇友善,或飲酒賦詩,或研習老莊,或評論時政。此處便是他們飲酒賦詩之時,洗硯臺的地方,雖歷經兩千年的歲月沖刷,卻依然濃重幽深。上方那塊中間平整、邊沿凸起的.石塊,據說是他們所用的硯臺。

試劍石 這是一處自崖牆崩落的巨大石塊。由於墜落溝底時撞擊力的作用,使該巖塊沿節理面裂開,其面平整,狀如刀劈。由此而演繹出唐王李世民曾在這裡試劍得天下的神話傳說,所以稱之為試劍石。

該巖塊為“U”形崖牆上的厚層碳酸鹽巖巖體沿節理、裂隙重力崩塌垮入溝底。其墜入溝底時的撞擊力使巖塊節理面裂開,形如刀砍斧劈,可謂鬼斧神工。

龍鳳壁 泉瀑峽盡頭是此峽谷景觀中最精華的部分,這裡是一幅絕壁,頭底為一個“U”型谷,三面環山,一面敞口,周圍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頭頂一片藍天,真有坐井觀天的感覺!崖壁上方是一幅美妙的山水圖畫—龍鳳呈祥圖。也不知是哪位藝術大師竟能以天作筆,以山為卷,以泉水、苔蘚以及蕨類植物作墨,勾勒出如此活靈活現的一條巨龍和一隻仙鳳來。看來大自然的造化實乃神奇,真是妙不可言。在一簇簇青苔高掛的山崖上,彷彿有一隻孔雀在翩翩起舞,雀尾下有一掛剔透晶瑩的水簾,當地人將其稱作“風尾串珠”。此外,前面還有 “蝴蝶石”等景觀。

潭瀑峽“U”形崖牆的地貌特徵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結果。260萬年以來,由於地表流水和地下水的側蝕、掏蝕、溶蝕和重力崩塌,形成了這種三面絕壁、一面開放、口小肚大、形如甕狀的甕谷。同時,泉水自40餘米高的絕壁上噴湧而出,形成了懸泉飛瀑的勝景、造型優美的泉化體和賞心悅目的潭池。

第四景段 高瀑深澗泉瀑峽

泉瀑峽又名老潭溝,全長3000多米,是一處以華夏第一高瀑為標誌、以深潭幽澗為特色的深谷。溝內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如同仙閣,溝壁和谷底有多處清泉流出,看後令人心曠神怡。這個峽谷形成於距今5.4-4.9億年的寒武紀時期,華北大地一片汪洋,雲臺山地區在廣闊的淺海環境下,沉積了厚達500米的白雲岩、灰巖、砂岩、泥岩地層,後經多次地殼運動,演變為陸地。2300萬年以來,歷經長期流水侵蝕、搬運,重力崩塌,使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區域性強烈下切,形成了長3000米,深400米的峽谷。這裡有鮞粒灰巖、羽狀交錯層理等地質遺蹟,你會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造化。泉瀑峽是迴行線遊覽景區,遊覽時間兩個小時左右。

鮞粒灰巖 鮞粒灰巖俗稱為魚子石。岩石風化面多呈灰色,鮞粒含量30~50﹪,多者達80~90﹪,這些魚卵狀的小顆粒,是在海水溫暖動盪、碳酸質過剩的條件下,沉積物均勻地包裹住懸浮在海水中的小碎粒形成。直徑大於2毫米的,稱為豆粒灰巖,小於2毫米的稱為鮞粒灰巖。

羽狀交錯層理 主要發育在下寒武統饅頭組灰巖中。在這個時期,這裡是海濱環境,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鹽成分。潮漲潮落產生的雙向水流,使此時沉積的碳酸鹽巖細紋層方向正好相反,形成了十分優美的羽毛狀和人字形的層系,反應了潮汐環境的雙向水流特點。層系厚度一般10~20釐米,相鄰層系的紋層傾斜方向相反,延至層系介面時銳角相交,呈羽毛狀,紋層傾角25°~37°,在兩個傾向相反的層系之間常隔以薄的泥質層。

垮塌巖塊堆積體 垮塌巖塊堆積體多分佈於崖牆之下,為河流或洪流側蝕、掏蝕及重力崩塌所形成。隨著山體抬升和水動力減弱,這些垮塌巖體被很好地保留下來,是雲臺山地區罕見的地質災害遺蹟。

幽潭 幽潭是由流水下切形成的隘谷景觀,寬3~15米,長三百餘米,兩側奇石聳立,泉源密佈,水簾千絲萬縷,相互交織,水聲清脆悅耳,不禁使人想起“大弦嘈嘈如裂簾,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詩句。譚內可泛舟,是通往天瀑的水路,取其尋幽之意,稱之為幽潭。在潭中崖壁右側有一處泉眼四季長流,泉水清涼甘甜,名叫“長生泉”,與潭瀑峽的不老泉遙相呼應,合稱為“長生不老泉”。

多孔泉 在崖壁上有一淙清泉流出,它是有八處小泉眼彙集而下形成的,周圍青苔相連,珠簾倒掛,泉水順水而下衝擊到底端的岩石上濺起飛花碎玉,甚是壯觀。

大型波痕 寒武紀時期,這裡在一片汪洋之中沉積形成了數百米厚的碳酸鹽巖,由於海水的潮汐等作用,在岩石的層面上留下了豐富的波痕遺蹟。該大型波痕是一處面積500平方米的平臺,檯面波狀起伏,遠望十分壯觀,波痕的波長60釐米,波高6-15釐米,波脊為直線形,形成於5億年前水動力作用較強的濱、淺海環境中。

雲臺天瀑 泉瀑峽的盡頭,是一處三面環壁、一面開放的圍谷,斷崖高達300~360米,崖牆陡峭,別具特色,斷崖造就了314米的“雲臺天瀑”。它上吻藍天,下踏石砰,猶如擎天玉柱;凌空飄落,攜雨撫風,宛如透明玉帶;又似翩翩起舞的少女,乳白色的衣裙,因風作態,變幻無窮,亦夢亦真。站在它的近旁,相信你也會充分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巨集雄偉的氣勢,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第五景段 獼猴谷

雲臺山於1998年8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有數量眾多的野生獼猴群落在景區內分佈。太行獼猴,在進化系統上屬靈長目猴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於太行獼猴是生活在氣候較冷,緯度最北的獼猴群,周圍環境山峰陡峭,因此獼猴群體大,體壯,毛長尾短,善於攀緣,喜歡跳躍,行動敏捷,形體俊美,模仿性強,為獼猴中最進化的一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太行獼猴終年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灌木林及懸崖峭壁之間,喜群居生活,由猴王率領猴群,並配備護衛猴、哨猴,通常每群百隻左右,白天活動覓食,夜間宿於懸崖峭壁之上,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屬雜食性動物。為豐富您的遊覽活動,景點內還有免費獼猴表演,每天6場,另外可以根據遊客需要臨時增加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