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

才智咖 人氣:1.86W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1

我的家鄉徐州是一座歷史名城,美味的食品更是數不勝數:顏色迷人的紅富士蘋果、香甜可口的小孩酥、風味獨特的沛縣狗肉………但在眾多的食品中,有一種看似極平常卻又獨特,也是徐州人民白痴不厭的食品——烙饃。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

烙饃及不同於北方的單餅,也不同於很多地方的煎餅。它作為徐州特有的食品,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在楚漢相爭時,劉邦率兵與項羽作戰,路過徐州。因為劉邦的軍隊紀律嚴明而深受徐州老百姓的擁戴。為了能讓行軍中的劉邦軍隊吃上一頓飽飯,徐州的老百姓急中生智,發明了一種既簡捷又實惠的麵食——烙饃。後來烙饃這種食品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

烙饃的做法很簡單,做烙饃的地方几乎隨處可見。幾個老人圍在一起,支起一個鏊子,將和好的麵糰切成小塊,他們扞的扞,揉的揉,攤的攤,幾個麵糰在這些老人手下飛舞著。不一會兒,一張又薄又圓的烙饃就做好了。

烙饃做好了,單是看著這又薄又圓的烙饃就會引起你強烈的食慾。烙饃吃起來很勁道並且富有韌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象徵了徐州人不怕吃苦、勇於面對現實的品質。烙饃的吃法也很多:可以泡在湯裡吃;可以卷油條吃;還可以在兩三個烙饃之間放上油、鹽、蔥花、雞蛋煎的黃黃脆脆的吃……。。還有一家很出名的餐館用別出心裁的推出一道“烙饃卷烙饃絲”的菜式,深受顧客們的喜愛。你一定很好奇何為“烙饃卷烙饃絲”吧?所謂的“烙饃卷烙饃絲”就是:把烙的烙饃切成絲,然後放到油鍋裡炸,炸的酥脆的烙饃絲再配上辣辣的海帶絲、土豆絲,然後外面再用軟嫩的烙饃捲起來,真是獨特美味。

如果你有機會來徐州,可不要忘記品嚐徐州獨特的食品烙饃,保證你百吃不厭。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2

我喜歡美食,在我看來,美食是一種生活方式。美食是一種心情。古人早有說法:“食無定味,適口為珍。”適合你口味的菜品,大概就可以被稱作美食了。我喜歡自己來做,特別是喜歡讓別人享用,看到家人或者朋友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食物,我感到非常的開心。聽著他們對我的食物給出評價,我會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進行改過。下面我就教大家來做一道菜。首先,準備好一條鯽魚,去鱗,挖腮,並挖去肚子裡的內臟。在挖內臟裡時,特別要注意不要把裡面的苦膽弄破,否則魚吃起來就會有一些苦味。然後把魚洗乾淨,用刀在魚背上輕輕的劃兩刀,這可以使魚吃起來更美味。

千萬別忘了把蔥,姜,黃酒,糖,醋,醬油,鹽,味精等調料全部都準備好哦。把洗淨的魚放入滾燙的油鍋,立即放點薑絲,鹽,以免粘鍋。用鏟子小心的翻動,等煎的看上去金黃金黃的,馬上倒入黃酒,醋和醬油,再用鏟子起輕輕翻動幾下。迅速放一點水,蓋上鍋蓋,等大約過了五分鐘之後,放入鹽,味精和糖,然後再放入一些蔥花就可以了,一道美味的菜餚就出鍋了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3

雞鴨和樂是我們這裡著名的風味小吃。

雞鴨和樂傳說是老濰縣城內有一經商人家,依靠主人的精旺及全家人的齊心協力,十幾年後,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可是,幾個兒子結婚後,兒子在媳婦們慫恿下,妯娌之間、兄弟之間常常為爭奪財物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相互打架。無奈之下,主人打算將家產分給兒子們各自經營,在全家共吃最後一頓團圓飯時,他拿出精心準備的麵食給大家吃。大家不知何物。主人告訴他們:這是和樂,希望你們兄弟、妯娌之間,互幫互助,閤家歡樂,兒子兒媳們感到非常慚愧,此後,和好如初。經過歷代人的努力終於發展成為現在的雞鴨和樂。其製作方法為:把麵粉和澱粉和成的面用和樂床子壓入老田雞、鴨共煮的湯內,熟後撈出,再配入原湯、雞鴨肉、旱肉、甜蒜、鹹香椿、鹹韭菜、辣椒油等即可。特點是:和樂條柔韌有勁,肉香、湯醇,別有風味。老濰縣這地方,是個文化底蘊挺足的地茬兒。齊魯故地,魯中古城,也有幾處邑人頗引為自豪的城門臉兒、水景園林、石板街、萬年橋什麼的。不過城市這些年變化頗大,舊城改造、新勝備出。這些老街景兒也越來越少甚至於以稀為貴,報成某文物保護單位夾在林立樓宇之間伴著日出日落、芳草萋萋了。就這樣出要了名。

雞鴨和樂的做法也很簡單把麵粉和澱粉和成的面用和樂床子壓入老田雞、鴨共煮的湯內,熟後撈出,再配入原湯、雞鴨肉、旱肉、甜蒜、鹹香椿、鹹韭菜、辣椒油等即可。

我今天便去吃了雞鴨和樂,我按照習俗放上了辣椒,醋,我吃雞鴨和樂有個習慣每次先吃上面的蛋皮、肉丸子切片、甜蒜、香菜,最後再吃和樂,好吃極了,有時因為太餓連湯也喝得一乾二淨。

我真喜歡吃濰坊的雞鴨和樂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4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對這句話非常贊成。我可以封自己為“小小美食家”,因為我對菜頗有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上百種。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饃、山西的刀削麵……在這麼多香甜可口的美食中,最讓我喜愛的,便是山城重慶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僅吃起來麻辣鮮香而且顏色五彩繽紛。嫩白的豆腐丁排著整齊的“隊”站在盤中,穿上了用鮮紅的辣醬做成的“衣服”,看上去火紅火紅的一片,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紅色火焰,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外酥裡嫩的肉沫,綠色的蔥花散落在盤中,就如同一片片綠葉,沾著辣醬的豆腐丁成了一朵朵盛開的紅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不時,從盤中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真令人垂涎三尺!

看上去,麻婆豆腐的做法是十分複雜的,其實非常簡單:把豆腐切成一個正正方方的小塊,讓它們一個個“跳”入熱氣騰騰的水中熱熱“身”,再把它們撈出來,一會在用。接著,把肉切成極小的塊,用植物油把肉塊抄酥。然後,向鍋裡倒入適當的油,開啟開關,向油中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幹辣椒、花椒和薑片,等油在七、八十度時放入豆腐丁,再加上適量的.澱粉,翻抄幾下,再加入適當的鹽、黃豆醬、豆瓣醬,點上一點白酒,最後用小火慢慢燒兩分鐘,在快起鍋時加入少許的味精,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吃麻婆豆腐也是很有講究的。吃時,先夾上一塊豆腐,多沾一些盤中的辣醬,把它輕輕地放入嘴中慢慢地咀嚼,吃上去,麻麻的,辣辣的,這種味道一下充滿了嘴的任何角落。我吃的時候,喜歡先把豆腐上的辣醬舔一舔,頓時,辣醬的麻和辣味一下“撲”入嘴裡,再吃豆腐,嫩嫩的豆腐從嘴裡一過,順滑爽口,這樣的吃法,吃到了麻婆豆腐別具一格的風味。如果你幸運的話,還能夠吃到一點點的肉沫,外酥裡嫩,更一步增添了麻婆豆腐的風味,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5

我並不是一個美食家,但是我是一個對吃很講究的人,我從不亂吃東西,我吃東西是從健康的角度來思考的,只要是對身體健康有利的東西,不管是好吃還是不好吃,我都要吃,而且我在飲食的過程中還會注意各種膳食的合理搭配,比如:肉類與素菜的搭配呀,水果與雜糧相配合呀等等,此刻許多人都在追求所謂的綠色食品,這證明人們對美食的要求已經上升到了對健康有利的概念了。

我吃東西也講求變化,就算是再好吃的美食,要是天天重複吃,也不會覺得好吃了,有些東西偶爾難得吃上一兩回的時候,那才算好吃,畢竟物以稀為貴吧。

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你務必品嚐的佳餚之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製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能夠了。之後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陝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一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濛濛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彷彿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佈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鬱鬱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隨著熱氣四處瀰漫,它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麼紳士風度,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羶,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一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於它還有一個搞笑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幹饃,十分乾硬無法下嚥。一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幹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熱,飢寒全消,之後他當上了皇帝,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嚐,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陝西小吃的“代表”!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6

說起餃子,能夠說大家是再熟悉但是了。在我們中國,每當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會包餃子。餃子滑潤可口,味道鮮美,寓意深刻。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國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圍坐在一齊包餃子。“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這句話代表著人們對餃子的鐘愛之情。

餃子由來已久,始於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在冬至回鄉飄過南洋時,看見不少窮困老百姓耳朵凍傷,飢寒交迫,很多人染上風寒。張仲景頓生憐憫之心,於是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口大鍋,用羊肉、辣椒和?寒提熱的藥材做餡,再用包成耳朵形狀,盛給窮人們吃。人們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為了感謝張仲景的善良、無私。每年的冬至和除夕,人們都要吃餃子。漸漸地,吃餃子就成了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習俗。

在不一樣的時期,餃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東漢末年稱餃子為“嬌耳”。唐代卻稱之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歲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又稱為“扁食”……隨著歷史的發展,餃子漸漸開始變得名目繁多。如廣東的澄粉蝦餃、上海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水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釧水餃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歡迎。

餃子不僅僅好吃,而且做法獨特、簡單。首先需要將麵糰搓成長條,再把長條切成一個個小塊,擀成麵皮。然後將一些菜或肉剁碎,用油鹽醬醋等佐料調成餡。再用麵皮把餡包起來,用手把麵皮一點點兒捏緊,這樣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這些包好的餃子也是形狀各異,蘊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寶形的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麥穗形的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看來,這小小的餃子裡也飽含著人們對完美生活的嚮往!

餃子可不僅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哦!外國的餃子也別有一番風味。如俄國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蔔、雞蛋、蔥頭、鹽和味精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餃子餡中新增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很大。最個性的是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湯。但是,對俄國人來說,喝煮餃子湯是第一道菜,吃餃子和是第二道菜。其他諸如匈牙利餃子、義大利餃子、朝鮮餃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別具一格。

看到那裡,你必須很饞了吧!那就讓我們一齊動手,做一份香噴噴的餃子吧!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7

美食者,食者者心美嘴爽也!美食的要旨在於色響味型,在當今年代還要加上營養合理。所謂色香味型,就是看著養眼,嗅著誘人,吃著爽人,而且造型要帥!所謂營養合理,就是要搭配得當。我認為平實而不昂貴的,才能成為美食,健康也很重要。關鍵是要用心來去烹飪。

中國菜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聞名中外。長期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利用各種豐富的物產,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菜餚和與之相適應的各種烹調方法,從而形成了中國獨有的飲食文化。地方菜中比較著名的有京菜、川菜、粵菜、滬菜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京菜擅長炸、溜、爆、烤,菜餚取其脆、嫩,口味重於香鮮;川菜以乾燒、幹炒、魚香、宮爆最為突出,菜餚入味,口味重於酸、辣、麻、香等。這些地方菜餚的不同風味特色,構成了我國烹調技術豐富多采的景象。

山西的麵食甲天下,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的特色,刀削麵。

刀削麵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刀削而對和麵的技術要求較嚴,水、面的比例,要求準確,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麵糰,然後用溼布矇住,餳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麵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刀削麵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萊刀,要從特製的弧形削刀。操作時左手托住揉好的麵糰,右手持刀,手腕要靈,出力要平,用力要勻,對著湯鍋,嚓、嚓、嚓,一刀趕一刀,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又象銀魚戲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麵前,能夠參觀廚師削麵,無異於欣賞一次藝術表演。

刀削麵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場、金針木耳雞蛋打滷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煮黃豆、青蒜末、辣椒麵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嘗一下正宗的山西刀削~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8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越來越講究了。大家已經不再滿足於吃飽,而是要吃好。於是對食物的色、香、味兒的追求提高了,食物也隨之改稱為美食了。

我卻認為美食究竟美還是不美,不能只看色、香、味兒,而是更應該注重其安全性和營養價值,同時要兼顧其營養成分的全面性與均衡性。

有人常吃路邊的燒烤,認為這就是一種美食。可我不喜歡這種所謂的美食,因為我擔心不衛生。網上說燒烤中含有亞硝酸鹽、櫻樹油等。亞硝酸鹽在人體中易跟蛋白質中的胺類物質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亞硝胺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極少,最易引起胃癌、食道癌和肝癌,也會引發鼻咽癌和膀胱癌。

也有人把膨化食品作為美食,而我卻從來不吃。因為我聽說其中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質。網上說膨化食品通常含鉛量比較高。鉛能造成說注意力低下、記憶力差、多動,另外容易衝動、愛發脾氣等等。

我向來對美食沒有研究,我的飲食都是由我愛人來料理。她總是讓我吃的東西不重樣兒。每頓飯都做到有飯,有鹹菜,有燉菜或湯。她做饅頭時會同時用兩種面,裡面加上豆沙餡兒,外面再加上一個大紅棗兒。我覺得這就是美食,吃得放心。煮飯或熬粥時,她會加入飯豆兒,燕麥,桂圓,他還會粗糧、細糧間隔著使用。這樣一來,營養比較全面。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美食。

總之,我覺得對美食的追求應該多注意安全性和營養價值,注意食用方法的科學合理,決不能甜了嘴,卻傷了身。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9

今天我要談談紹興的美食,因為我就出生在江南古城——————紹興。紹興不僅風景名勝眾多,而且其地方特色美食也吸引眾多中外遊客。紹興的主要小吃有紹興老酒、黴乾菜、臭豆腐、茴香豆等等。說到紹興臭豆腐,我就想到了魯迅故里的“吳字坊臭豆腐店”,只見一塊塊金黃油亮、小巧玲瓏的豆腐剛剛出鍋,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購買。手端一盒臭豆腐,輕輕地咬上一口,它的味道與其他的臭豆腐還真不一樣。它的外皮又脆又酥,裡面卻又軟又嫩,而且噴香噴香,再加上那誘人可口的甜麵醬,滋味是好得沒法說!香與臭,原本是兩個對立面,而紹興的美味卻由其演繹成了一種傳奇。

紹興不僅有臭味奇絕的臭豆腐,還有讓人脣齒流香的茴香豆。說到茴香豆,我就想到了魯迅筆下的窮秀才孔乙己。他經常到鎮口的咸亨酒店花九文錢買一碗酒和一盤茴香豆作下酒物。有幾個小孩圍上來問他要茴香豆,他一個給一顆後就用手罩住碟子,就說:“我不多了,我已不多了。”茴香豆因他而得名,人們索性把茴香豆就叫做“孔乙己茴香豆”,咸亨酒店也因此一舉成名。至於茴香豆的做法,它主要是用幹蠶豆作原料,在水中浸泡後入鍋,用急火約煮15分鐘後,加入茴香、桂皮、食鹽等,再用文火慢煮,待鍋裡水基本煮幹後盛起冷卻即成了。茴香豆很有嚼頭,咀嚼起來鹹而鮮,回味無窮。而且據說,茴香豆很受中外遊客歡迎,咸亨酒店的茴香豆日銷量可達三四百公斤。

正說著孔乙己,突然又彷彿聞到了一陣酒香。紹興的黃酒也是有名的。紹興釀酒已有2500年的歷史。紹興黃酒不僅是紹興著名特產之一,也是中國黃酒的代表,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採用清澈、明淨、富含各種礦物質的鑑湖水,通過獨特的發酵程式精心釀製而成。紹興黃酒以其獨特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享譽海內外,被列為北京國宴用酒之一。紹興豐富的酒文化釀造出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地方新興節會,即中國紹興黃酒節。首屆中國紹興黃酒節始辦於1990年,以後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續至今。

接下來要說說紹興的一道傳統菜——————黴乾菜燜肉,不僅紹興人愛吃,外地人更是樂意品嚐。據說做這個菜很費功夫。一大方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用菜刀淺淺地切若干道口子,入鍋,用小火燉,時間約為半天;上桌前,肉切下一小方,底上鋪鮮嫩的黴乾菜,再燉半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凡是紹興的本地菜館,都把這道菜作為傳統的“當家菜”。

談談美食普通話三分鐘10

過橋米線是雲南的風味小吃,我對它是情有獨鍾,這不,剛上完課媽媽便帶我到路邊的一家米線館去吃米線。

店主先隨手抓起一把事先準備好的米線,放在漏勺裡在開水裡燙上2分鐘熱氣騰騰的米線就出鍋了。

“來啦!”我興奮地喊道,一大碗紅色的美食端了上來,仔細一看原來是米黃色的湯汁裡放著紅通通的辣椒油,晶瑩透亮的米線上面漂浮嫩綠的香菜,看著讓人直流口水。一種濃郁的高湯味帶著米線獨有的特殊米香味一起鑽入了我的鼻孔。我再也無法抵擋這美食的誘惑,趕緊喝上一口湯,頓時感覺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得到了營養的補充。那湯是用上等的雞加上大骨熬製而成,再配上銀耳、雞絲、香菜、韭菜、豆芽,還有那香噴噴、白晶晶的米線,組成出一幅美好的味檢視。油而不膩,鹹而不渴,既渾然一體,又層次分明。我細細地喝著湯品著味,真美味呀!接著,我又用筷子夾起一根米線,米線在燈光的照映下,像玉一般閃亮;我用口吹了吹,再放進嘴裡,那米線滑如絲錦,並富有彈性,它從我的舌尖一直滑到我的舌根,那種絲滑的感覺真是無與倫比。我用牙齒輕輕一咬,那感覺像是一根像皮筋,拉得很長,順勢從中剪斷,再彈回來,我從未體驗過這樣的感覺,不一會兒,一碗米線被我狼吞虎嚥地吃完了,那味道真令人回味無窮啊!

啊!我愛雲南的風味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