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指導職場用人方式

才智咖 人氣:1.33W

在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老子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對中國文化影響至深,並且影響了一大批諸如托爾斯泰這樣的外國思想家。如同尼采所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老子》,象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老子思想指導職場用人方式

一、秀人才的湧現,是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標誌。老子學說,為我們如何識別、發現人才,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鑑。

1、要知人善任。

用人的前提是知人,唯有知人,才能明智用人。《老子》第三十三章中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重要,但知人要在“自知者明”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知人者智”。要自知,必須“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第七十二章),即有自知之明,無固執之弊;有自愛之心,無居功之傲。只有這樣的人,才堪稱伯樂,才能完成識人的重任;不去標榜那些爭名奪利的“賢者”,免得助長人們爭奪功名的惡習。知人要按照這樣的觀點,才能使真正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在關於什麼是人才的問題上 ,老子提出了“善救人”的觀點。“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第二十七章),這就是說,一個好的領導者,善於發現被用者的長處和優點,這樣世上就沒有遭遺棄的廢人。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觀點。首先,它告訴我們,人才的外延極為寬泛;其次,它揭示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用人應該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責備;第三,它告訴領導者,世上無不可用之人,只有未被發現的人才和不會用人的人。

2、識別優秀人才,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用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如果人們被事物的現象所迷惑,而不深入探究,往往要犯錯誤。反映到領導者識別人才上,則表現為看表面、看眼前,忽視本質、忽視發展、忽視潛力,令真正優秀的.人才失之交臂,甚至被埋沒的現象。“信言不美,美言 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則進一步告訴人們:善於賣弄者未必有真才實學,領導者應該注重在埋頭苦幹、不比嗓門的人中發掘俊才。

二、識別人才的目的在於用好人才,如何恰當地發揮人才的潛能,老子思想也給我們以很好的啟迪。

1、領導者應善於放權於人。

《老子》第十七章中有這樣的話:“太上,不知有之”。意思是說,最好的領導者,因為善於調動屬下的積極性,常常使人感不到他的存在。美國哈林·克里夫蘭著的《未來的行政首腦》一書的中文扉頁上,寫著《老子》第十七章中 的話:“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克里夫蘭把這句話解釋為:好的領導者說話不多,當屬下把工作任務完成時,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我自己乾的”。這裡向我們揭示的是領導者集權與分權的辯證法。領導者要善於集權 ,這主要表現為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善於當機立斷,不為紛紜的議論所幹擾;領導者又必須善於分權,對於決策的 執行過程,領導人沒有必要頻頻過問,要給屬下充分的自由度,讓他們盡情地施展才能,以保持他們高漲的工作積極性。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創始人、經理威廉.杜蘭特在創業成功後,轉而用帶有強烈個人專權色彩的辦法治理公司,又使公司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斯隆接管了這家公司之後,一反杜蘭特的做法,實行分權制,把公司的一部分權力分授給下屬,但把有些大權仍攬在自己手裡,通過協調做到了集權與分權的和諧,使通用汽車公司又興盛起來。

 2、領導者對下屬要指令明確。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變是世界的本質表現,是事物運動的反映,是事物存在的根據。但事物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裡又是相對靜止的。在老子思想裡,“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但老子又強調“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五章),是說討論反覆太多,不如採取穩定平靜的態度。這告訴我們,領導者基於對事物正確認識基礎上的決策,不可朝令夕改,使下屬無所適從,難以施展手腳;更不可優柔寡斷,無法操作。因而,領導者應該善於處亂不驚,善於變中取靜 ,“以不變應萬變”,循著正確的決策,指揮得當,排程有方,才能使屬下在事物的變動中有所遵循,保持行動的一致,達到既定的目標。

用人之道,先了解他的優勢---瞭解他的職業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