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

才智咖 人氣:2.08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1

在短暫的寒假中,我讀了不少的書籍,其中,我的“首選”書籍就要選那個《三國演義》了。這本書講述的是公元220年至280年間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

在書中,我認識了許許多多歷史上有名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惡貫滿盈的董卓、小肚雞腸的周瑜……在這些英雄豪傑中,我最欣賞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能利用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不管別人有什麼計謀都瞞不過他。就以草船借箭的故事為例,由於諸葛亮的智慧有目共睹,迫使周瑜非常的妒忌他,把他當做東吳的大患,總想找藉口陷害他,於是要諸葛亮在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周瑜還讓工匠們怠工),若不能完成將以此為藉口嚴懲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根據氣候和他自己的博學廣文,不費東吳半點財產就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曹操“借”來了十萬餘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古時候的人那麼的聰明能幹。讀完此書,我對諸葛亮的才華更加的佩服,在整個《三國演義》這本書裡還有許許多多像諸葛亮一樣性格鮮明,趣味非常的人物。讀完這本書後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廣文、才華橫溢;像劉備一樣很講義氣;像關羽一樣忠心耿耿…….

放下書,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書本上所有的智慧和知識久久在我腦海裡迴盪。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2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第一回桃園三結義》。這一天縣城門口正在招兵。劉備看了告示唉聲嘆氣,突然有一位大漢說:“大丈夫就應該為國捐軀,在這嘆氣有什麼用!”他的名字叫張飛,劉備看他身強力壯十分喜歡就請他喝酒。剛喝的開心門口有來了一位推車的大漢,劉備見他威風凜凜就叫他一同加入飲酒,他就是關羽。三人志趣相投,他們再次到桃園相遇結拜為異性兄弟,對天地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我看的好感動啊!我也要好好學習交到自己的知心朋友!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3

這個暑假,我又把《三國演義》看了一遍。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說。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回體小說。裡面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鬥爭和興亡的一系列的故事。這些故事十分精彩,還有幾個我喜歡的故事:過五關,斬六將、桃園結義、華容道······ 這本書主要的人物有:曹操、關羽、孫權、張飛、劉備、周瑜、魯肅、諸葛亮等,他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諸葛亮的”料敵如神,“趙雲的”赤膽忠心,驍勇善戰“······而我最喜歡的是趙雲。

諸葛亮是個忠臣,一生謹慎,趙雲對劉備也十分忠心。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大事。還要刻苦學習,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更要做國家的棟樑!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4

《三國演義》開篇有詞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這個烽火滿地,狼煙遍起的年代,群雄逐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中,諸葛亮使我三為歎服。

讀三國,不能不嘆諸葛亮之智,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精通兵法,善於謀劃。初出茅廬諸葛亮火燒博望坡;長江之中諸葛亮草船借箭;華容道上,諸葛亮智算曹操……這些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著實令人歎服。連周瑜臨死之前也嘆曰:“既生瑜,何生亮!”。然而,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智——在華容道上,諸葛亮若不派關羽而是派趙雲或張飛等勇將便可一舉除掉曹操。也許這正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若早早除掉曹操的話,孫權一方必會獨霸天下,吳國的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勢力弱小的劉備,三國鼎立的局面才是對劉備集團有利的格局;而且也可以增加關羽對諸葛亮的好感從而死心塌地追誰他。

二嘆諸葛亮忠貞不二,效死知已,這也是諸葛亮的一大特色。諸葛亮本來隱居在南陽的臥龍岡中,後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感其誠而出山相助。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的忠誠有幾個人能比得上呢?再來看看所謂的“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呂布——呂布本是先認丁原為義父,受金珠赤兔馬的誘惑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後又認董卓為義父,最後又因迷戀美色與王充合夥除掉了董卓。呂布為人朝三暮四,難怪被人稱為三姓家奴,而呂布與諸葛亮相比,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忠誠。

三嘆諸葛亮不僅聰明、忠誠,而且心胸寬懷,知人善用。諸葛亮重用的文武大臣中,既有荊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才,可謂知人善任。諸葛亮從“親賢臣,遠小人的原則出發,向後主鄭重推薦了董允,向寵等人。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道:“侍中郎敦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暢通軍事”。其心胸實屬罕見。

諸葛亮哪充滿智慧,忠誠,心胸寬,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人格的光芒,令後人仰嘆不已。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5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然而,群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說,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6

《三國演義》是一篇以三國時期為主題的歷史長篇章回體小說,是由明朝小說家羅貫中撰寫,其塑造的形象極其豐富,情節生動,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中人物很多,有一個我們都很熟悉,他叫關羽,大名鼎鼎的“武聖”關公,蜀國五虎將之一,他同時也是劉備的二弟。關羽號稱“武聖”,與其忠義仁勇是分不開的,他的忠義故事講也講不完。

但我今天要講出關公的缺點。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上帝創造你時,不會少一塊泥巴。只不過,有些人優點明顯,有些人缺點明顯,毫無疑問,關羽屬於前者。

關羽的優點太明顯以至於掩蓋了他的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他帶兵打仗的能力太強,使所有人都相信:只要關羽他守在荊州,荊州就不會有事。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認為關羽可以守住荊州,可為什麼最後荊州會被關羽丟了呢?

就是因為他的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使蜀國大業徹底崩塌。首先,關羽失荊州的原因是他自認為魏國大勢已去,想助劉備一臂之力,出兵攻打樊城。關羽打仗是真有本事,除去荊州的上萬人馬,僅用幾千兵馬就把樊城將領打入城內,只能死守,關羽久攻不下,害怕夜長夢多,又從荊州守軍調來幾千人馬,想一鼓作氣打下樊城,但誰曾想荊州此時竟被吳軍襲擊,荊州要塞失了,孫、劉聯盟破裂。關羽缺乏對孫劉聯盟的正確認識。他自恃勇武,對孫氏集團始終踞傲不敬。魯肅與他單刀相會,討要荊州,他儘管理虧,但仍不肯從兩家聯合的角度來妥善解決問題,態度十分惡劣,給人留下不好印象。孫權派使者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不但拒絕親事,反而詬罵孫權為犬,孫權乃一國之君,如不是顧全大局,豈會忍受此等辱罵,但雙方關係越來越僵。在曹操的挑撥離間下,吳軍出兵佔了荊州。

荊州一失,蜀國斷了後補無力再戰,大勢去矣。

從關羽身上,我們其實可以看出很多問題,關羽的優點很多,但幾個缺點就要了他的命,如果換了一位普通將領,結果也不會這麼慘。

用人要用到點上,否則“武聖”也會弄巧成拙,讀《三國演義》你就可以悟出用人的重要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7

三國裡面講了好多的東西,裡面有好多我們可以學到的東西,它可以使我們腦子想的東西想的更多。

從頭開始說,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張鬆。我不喜歡的是:劉璋、龐統、周瑜。先說諸葛亮吧,諸葛亮深謀遠慮,天氣、地理、計謀都是他的強項,我能不喜歡他嗎?說說張鬆,劉備進攻時,張鬆投降了劉備,把法正畫的西川地圖給劉備,還到劉璋那裡做內應,所以我也喜歡他。我為何不喜歡劉璋?劉璋雖為西川之主,但管理得非常不好,荒廢朝事,民間盜賊四起,弄得百姓不可安寧。而且沒有主見,我不喜歡他!說道龐統,雖然外號是“雛鳳”,卻很貪功。不聽諸葛亮的勸告,被川軍射死在“落鳳坡”。周瑜,是吳軍的都督,嫉妒心很強。他非常嫉妒諸葛亮,後來,中了曹軍的“生氣而死箭”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

我最喜歡的情節,火燒赤壁也,先是周瑜、黃蓋演苦肉計,然後是闞澤向曹操獻詐降書,龐統獻連環計,諸葛亮借東風,周瑜火燒赤壁。非常成功,我喜歡!

讀完這本書,我有一個收穫: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的事情有了一個很好的瞭解,也學到了很多計謀:苦肉計、美人計、假途滅虢計等。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8

凌雲國小六年三班 張宇也許大家都聽說過中國歷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漢的故事,這段故事不僅此後各朝各代的文人都知道,就連現在的人們也不忘那分漢壯觀的場面——這就是“三國”。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想起胸懷大志,仁義之至的劉皇叔——劉備;想起智謀超群,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先生——諸葛亮;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關雲長——關羽;還會想到武藝高強、正氣凜然的張飛…… 《三國演義》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勝。無論是“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無不叫讀者拍手叫好。其中,在讀到“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時,我再一次佩服諸葛孔明的計謀,而為周公瑾雖然才智出眾,但因心胸狹窄而氣絕身亡感到惋惜。這是告誡我們做人不能心胸狹窄,更不能瞧不起別人,如果想方設法去陷害別人,自己終會嚐到苦果的。 三個國家的君主——劉備、孫權、曹操,為了爭奪霸王,個個互不相讓,經常出兵攻打別的國家,各國都傷亡慘重。關羽英雄無比,曾與劉備張飛三人戰呂布;張飛雖性暴如火,但武藝驚人,曾一人在葭萌關大勝馬超。 趙雲跟隨劉備,不讓劉備受傷,曾獨自傷五十員曹將,單騎救阿斗;張遼傷敵無數,曾和李典、樂進殺吳兵幾十萬人;陸遜武藝不佳,可身懷妙計,曾助吳兵,擊退劉備七十萬大軍。 其次,裡面的情節更為精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並一起報效國家,斬黃巾首立功。

後來,董卓奪取王位,他們三人戰呂布。過了幾十年,魏、蜀、吳成立,各國君登基。又經過征伐,司馬昭、司馬炎二人統一華夏,自立晉國,結束了多年的'三國之爭,使之成為歷史。 讀了這本書,我感到我彷彿就在三國時代,我為其中的英雄豪傑感到驕傲和自豪。我要學習英雄們的英勇,繼承他們的精神,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指導教師 遲豔敏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9

這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頓時有感於懷。

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裡,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凶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然後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著自我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為,然後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然後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著諸葛亮和那一群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明白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然後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裡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凶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匆匆忙忙地趕了一個下午,沒打完,也打不完,過不,看在我是新手又打字辛苦的份上,還是饒我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10

大家都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好書,可我一直不愛看,被逼無奈之下,我讀了著本著作,我發現此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我最敬佩的要數諸葛亮了,他是一個忠臣,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而且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可為是個奇才!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聰明就是讓我學習的最好榜樣

再說關羽,一個黑臉,大胡,丹鳳眼,臥蠶眉的大將軍,也是五虎大將之首。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關羽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而且我對他的感覺也不好,雖說是一個人才,非常聰明,且善於打仗,但有謀權篡位之心。不過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雖當時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並不是很壞,畢竟他還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11

這回的寒假語文作業,有一項作業是要讀《三國演義》這本書,在我剛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有一些抗拒的,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裡面的故事情節:在戰場上廝殺,一些政治鬥爭……等等。我覺得它不適合我們女孩看,更適合男孩子看,但自從我們學習了《草船借箭》這一課的時候,我懂了:原來《三國演義》這麼的吸引人。放假我便認真翻閱起來……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羅貫中以浩瀚篇章,深入描繪了從漢末群雄割據到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裡面還有好多小故事,其中的英雄更是數不勝數,有能呼風喚雨、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曹操;有能知人善任、謙恭待人的劉備;有膽氣過人、粗暴魯莽的張飛;還有威猛剛毅、義重如山的關羽……等等。

我最愛看“三顧茅廬”的故事,三國時期,有位賢士叫諸葛亮,劉備早就聽說他的大名,又有人向劉備推薦他,於是,劉備很想見到諸葛亮。第一次,劉備準備好禮物,同關羽、張飛去請諸葛亮來幫助他,來到諸葛亮家,一個童子出來開門,劉備問:“諸葛亮在家嗎?”童子說:“先生一大早就出去了。”劉備失望的回去了。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又再次去請諸葛亮,然而,劉備再次失望而歸。第三次,張飛和關羽等人勸阻劉備不要去,但劉備態度堅決。劉備又去請諸葛亮,為了表示對諸葛亮的尊敬,離山莊還有半里路時便下馬步行。到山莊,小童告訴劉備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一聽,便在門外等候。半天后,諸葛亮睡醒了,劉備急忙拜跪,諸葛亮見劉備態度誠懇,三顧茅廬非常感動,便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俗話說的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劉備之所以能把諸葛亮這種奇才請到,是因為他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們做事要像劉備一樣態度誠懇,有耐心,最終必然成功!

我喜歡讀《三國演義》,它能讓你明白很多道理,讓我們一起看三國吧!漫遊在三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