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5篇

才智咖 人氣:3.02W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1

這是一部出自“科幻小說之父”法國作家凡納爾之手的冒險小說,講述了裡登布羅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書籍裡偶然得到一張羊皮紙,發現前人曾到地心旅行的事蹟,裡登布羅克教授決定也做同樣的冒險旅行。他和侄子從漢堡出發,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島的一個火山口下降,途中歷經迷路、缺水、史前生物等種種險情,也收穫了地下海、史前人骨骸等驚世的發現,經過三個月的旅行,一行人最後回到了地面。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5篇

初讀這本書,我覺得主人公里登布羅克教授去地心冒險的做法過於瘋狂,然而就是這匪夷所思的想法卻在重重冒險之後得到了成功。此時此刻,我對裡登布羅克教授充滿了敬佩之情。他的侄子阿克塞爾也從開始的退縮、恐懼到最後敢於冒險,成為了一位真正的男子漢。

人生有很多種過法,是像蝸牛一樣小心翼翼地縮排自己的小窩,還是像小草一樣迎著風霜堅韌成長,全憑自己。只有不畏風霜,敢於冒險,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有勇氣、堅持不懈的服務員。

一個星期天的午後,一對母子來到一家眼鏡店,母親希望配一副平光鏡作為裝飾用,但配鏡的意圖不強,只是隨便看看而已。於是服務員引導她試戴了幾副板材眼鏡,但這位女士並不滿意,當他們準備離開走到店門口的時候,店裡的一位實習生攔住了他們,並請求女士再次試戴她剛剛看過的一副紅色金屬半框架眼鏡:

“您好,您可以再試試這副眼鏡嗎?我看您在板材眼鏡區選了很長時間,其實你的臉型更適合戴細邊的眼鏡,這副眼鏡能使臉型線更柔和,使您看上去更年輕。”女士一愣,但很快同意了這位實習生的建議,再次試戴。

“嗯,這副眼鏡的確比剛才那副好看多了,我可以再試試其他幾副嗎?”

“您別看櫃檯裡面幾百副眼鏡,只有這副才是最適合您的,我一般給別人挑眼鏡最多挑兩副,從來不會走眼。”

“眼光不錯,但是我看你胸牌上寫的是實習生,為什麼我要相信你的建議呢?”

“實話告訴您,我以前是做化妝造型的,挑選眼鏡時,我會配合顧客的服飾搭配和平時出入的場所來推薦眼鏡,所以我才能這麼準確地告訴您,這副眼鏡是最適合您的。”

再聊了一會,這位女士最終決定聽從實習生的建議配了一副細邊眼鏡。配好眼鏡後,實習生又說:“現在配鏡我們還能再贈送一副樹脂鏡片。”接下來,這位女士的兒子也配了一副眼鏡,母子倆總共在店裡消費了1500多元,並對這位服務員讚不絕口。這筆生意成為了當天銷售中的一個亮點。

這個故事雖不像地心遊記一樣驚心動魄,但也向我們揭示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我們也許不會遇到種種威脅到生命的險情,但我相信,對待自己的理想,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如果我只能選擇一種品質陪伴我的話,我的選擇將會是勇氣。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勇氣,不是嗎?

考試考砸的時候,我們需要勇氣抹乾眼淚,告訴自己下次考試要認真仔細;被朋友誤解的時候,我們需要勇氣抵擋流言蜚語,等待事實浮出水面。

如果給勇氣一種顏色的話,它一定是明黃色,就像早春的第一叢迎春花,帶給我們春天和希望的氣息。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2

儒勒凡爾納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捱了一頓狠揍,並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海底兩萬裡》寫於一八七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祕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這個神祕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3

聽名字,就知道這書一定很無聊。《海底兩萬裡》,一看便不是我喜歡的書的型別,我更是不會好奇裡面的內容,若不是該死的作業,我怎會買這樣一本看起來如此枯燥的書。“忍耐一下,你是為了完成作業,你必須看這本書,不管它有多麼糟糕。”我這樣對自己說。

就這樣,我翻開了第一頁······

故事開始於1866年一件鬧的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怪物,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不幸落水,才發現這怪物不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鸚鵡螺號”,船長尼摩邀請他們開始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經歷了各種險情。最後,到達挪威海岸時,不辭而別的阿龍納斯將海底的祕密公之於眾。

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幾個。但就是這麼幾個人,一艘潛水艇,一個神祕的船長尼摩,一個學富五車的科學家,在各種探險歷程中,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兩萬裡,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驚險刺激畫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魚······描述了他們周遊各大洋的冒險經歷,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

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是尼摩船長。他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熱情、冷酷、和善、危險、溫和、暴躁、隨和、任性······他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從沒有被殘酷的生活經歷磨滅過。他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他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他會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心中充滿痛苦,卻仍是善良的……在南極缺氧的時, 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潛水服上的儲氣罐裡最後一絲空氣,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

合上了書,我的心仍停留在奇幻的海底。就是這曾經被我無限排斥的書,竟然會如此好看,在漫長的旅行中,我時而被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被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和細緻入微的刻畫交替出現。

這樣一本扣人心絃的書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作品寫法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海底兩萬裡》就是科學與幻想完美結合的`奇幻之旅

讀完後我發現,沒有任何人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絕這本書。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4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講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跟隨尼摩船長探海旅行的故事。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在這本書裡我隨著尼摩船長探索了神祕的海底世界。

海洋是神祕的,是美麗的,是深不可測的,海洋有無窮的寶藏,無窮的能源,《海底兩萬裡》就幫我們介紹了海洋的神祕﹑美麗… …

《海底兩萬裡》主要寫了阿龍納斯教授與他的僕人康賽爾和魚叉手尼德蘭被巨大“海怪”——“鸚鵡螺”號抓回來當俘虜,他們知道了“海怪”是一艘巨大潛水艇,並結識了“鸚鵡螺”號船長尼摩,與他一起來坐“鸚鵡 螺”號暢遊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在暢遊海洋中,他們來到了恐懼的託列斯島,參加過特別的海底葬禮,救助過可憐的採珠人,在海洋森林散步,發現巨大的海底寶藏,探尋過消失的大陸,與恐懼大章魚鬥爭,後來因為大漩渦 ,阿龍納斯與他的朋友逃離了“鸚鵡螺”號。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尼莫船長是一個既可怕又善良的一個人。他可怕在為了報仇,不惜將英國戰船“復仇者”號上的所有水手和船員殺掉。從對抗恐怖大章魚中,尼德蘭快被大章 魚吃掉時,尼莫船長用他的斧頭把大章魚的嘴巴卡住,救了尼德·蘭一命,看出他是一個善良,勇敢的人。當他們被寒冰困在水中潛水艇沒有氧氣了,只有潛水服上的氧氣罐裡還有一絲空氣,他們都因為呼不到新鮮的空氣虛 脫,尼莫船長,並沒有自己穿上潛水服,而是把潛水服讓給了阿龍納斯教授,這是讓我感動的地方,也是讓我敬佩尼莫船長的地方,假如當時我是尼莫船長,我想我也會讓給阿龍納斯教授。

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學、文化。阿龍納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遣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問題,早在兩百多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

我很佩服作者,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

《海底兩萬裡》展現了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麗,以及海洋生物﹑氣象,地理方面的豐富知識讓我大開眼界。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5

《海底兩萬裡》是儒勒·凡爾納的著作。是三部曲中的一部。另外兩部分是《神祕島》和《格陵蘭船長的女兒》。當我讀過了《海底兩萬裡》這部讓人在看的時候,會感覺到驚險而刺激,且不顯得單調乏味的科幻小說後,我彷彿剛經歷過一場有趣而驚心動魄的冒險一樣。讀著這本書時,我覺著自己好像身臨其境般的逼真,跟隨著尼莫船長,縱橫於海底兩萬裡,欣賞著優美、令人陶醉的海底景色。

《海底兩萬裡》於1870年問世,暨今已逾百年,卻仍能風行世界,僅此可看出其生命力之強,吸引力之大。當然,最厲害的還屬這本書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了。他是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作者想象力豐富,文筆細膩,構思奇巧,作品既引人入勝,也很有教育意義。而且,凡爾納的幻想不是異想天開,都以科學為依據,這也是能使我很認真看這本書的原因,我想這也應該是能讓現代人喜愛它和讀時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原因之一吧。這本書為我們演繹了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畫面;故事情節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讀起來既使人賞心悅目,也令人動魄驚心。

其中我最喜歡看的部分是一行人在南極的那段,尤其是他們被困於冰層中的時候,都能做到冷靜,認真想辦法脫困。在缺氧的情況下,每個人都不多吸那甚至是一口都可以救一個人生命的氧氣,嚴格遵守紀律。但越是這樣緊張的時候,越能使人試圖超越自身極限,越能使人急中生智,想出更好的辦法解決困難。可見,我們的大腦也是喜歡偷懶的,只有到了快要“遭殃”的時刻,才肯高度認真起來。的確,人其實體內有開發不盡的潛能,才會有一次又一次的新突破,而這些潛能往往都是在人迫於無奈或說是實在沒有了辦法的時候才出現。就像一個希望,只有在人快走到絕境時才會指引人往一條安全的路上走一樣。但我認為那所謂的希望,始終都是人的東西。

還有那充滿了神祕的尼摩船長,雖然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人物,但在作者筆下猶如一個有血有肉、讓讀者覺得真的存在的人物。他的一切都像一個謎,例如他在荒島上祕密建造的“鸚鵡螺”號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最重要的是在那時,潛水艇才剛剛面世,還是一個很神祕的東西,作者卻可以將這艘潛水艇描寫得極度逼真。由此不難看出作者的想象力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海底兩萬裡》這部生動有趣的內容描寫,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情節的過人之處在那些精彩的情節了,裡面一些機器並非作者度掇,那後來是真實之物。讀過《海底兩萬裡》,我心裡產生了說不盡的感想……這真的是一部難得的作品!我相信大多數人讀後,都一定會被深深的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