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

才智咖 人氣:2.4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

《三國演義》第十二章是“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有位賢士叫諸葛亮,劉備早就聽說他的大名,又有人向劉備推薦他,於是,劉備很希望能見到諸葛亮。第一次,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前去拜訪諸葛亮。三人來到諸葛亮的莊院前,前去敲門,不料出來一個小童,說諸葛亮不在。劉備聽了非常失望,在張飛、關羽的勸說下無奈的離去;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又前去拜訪。這是正是隆冬,這次諸葛亮的弟弟在家,而諸葛亮昨天剛剛去和朋友遊玩去了。於是,劉備就留下一封信,說明自己對諸葛亮的敬慕之心,失望地走了;第三次,張飛和關羽等人一齊來勸阻劉備不要再去,但是劉備求賢納士的態度非常堅決,讓張飛和關羽不得不再跟著劉備去拜訪。這次,為了表示對諸葛亮的尊敬,離山莊還有半里路時便下馬步行。三人來到山莊,小童告訴劉備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一聽,便在門外等候。半天后,諸葛亮睡醒了,劉備急忙拜跪,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決定輔佐劉備平定天下。劉備也正是因為有諸葛亮的輔佐,才如虎添翼,進而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流芳百世…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劉備之所以能把諸葛亮這種奇才請到,是因為劉備具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總結了一個道理:人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成功!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2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個人認為是比《三國志》好看的,因為《三國演義》這本書自己編了很多角色而三國志裡面沒有;三國演義裡面編了很多故事,而三國志裡面還是沒有;三國演義裡的東西都比三國志有意思。

特別是三場大戰疫

No:1官渡之戰,曹操就是在這個地方用3000兵馬打敗了人家袁紹30000多人,原因只有一個,曹操帶人去把袁紹的糧倉給燒了,人是鐵,飯是剛,一頓不吃餓得慌。袁紹沒糧草,曹操大軍直接打過來,袁紹跑回了老家,曹操率軍打過來,袁紹,卒。

No:2赤壁之戰,這個應該很多人聽說過吧,從蔣幹中計開始,諸葛亮和周瑜就一直使用計謀來騙曹操,又到蔡中蔡和投降,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諸葛亮借東風,最後火燒赤壁。其實為什麼曹操這場戰役會輸呢?就怪了他的戰船背後還有一片湖水,太陽使勁地晒那片湖水,那裡就越來越熱,在旁邊的冷氣就過去佔位置,所以就西北風成了東南風。

No:3彝陵之戰,這一戰是這三場戰役裡面大多數人聽說過最少的一個,但是這一場戰役是這三場戰役最重要的一個,這場戰役過後才成立了三國。戰後,劉備大病,劉備,卒。

可能有些人知道說曹操曹操到這一句話,那有人知道下一句嗎?

下一句就是曹操和呂布發生的故事,呂布在攻打曹操時,遇見了曹操,當時呂布不認識曹操,但是曹操認識呂布,呂布就問:“哪一個是曹操,說出來,就放你一命!”曹操就指著典韋說:“那邊那個騎黃馬的就是。”

所以這一整句話就是:“當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3

明朝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屬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小說以東漢未年為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有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等。其中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請臥龍丶借東風火燒東壁等故事甚為經典。小說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東漢六大路線為中心,講述東漢未年黃巾起義至魏、蜀、吳三國鼎立,以西晉統一天下為末,作者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一千七百九十八人,其中主要人物性格鮮明,是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

不得不說,這部小說是偉大的,它刻畫了眾多精彩人物,跨越六百多年的歷史,編織了許多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人與人的交往,諸侯間的紛爭,國家的策略,都充滿了深刻的智慧與哲理。同時,我們更應該聯絡自身,通過這些故事吸取教訓,這樣,才能從讀書中獲得成長、得到啟示。

作者的每一筆描寫,都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看法與喜惡,所以讀時可以看出作者有什麼樣的觀點。其次,當我們在感嘆劉備、諸葛亮高貴的品質和超高的智慧時,也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民群眾的權利不應該靠所謂的君子,而是應該靠自已的努力奮鬥爭取到的。

這本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兒女的驕傲。讓我們一起穿越經典,感悟瑰寶之魅力。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4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也是戰爭類的書籍,我十分喜歡書裡面的那些名人例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孫權,周瑜等…。其中我最敬佩諸葛亮這也是讓我震撼的地方。他特別聰明料事如神神機妙算,跟他打過仗的人沒有一個沒讚賞他的。也正因為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聰明才智,為劉備打了不少勝仗。有一段我印象特別深,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這一片段。七次呀!用不同的方法擒到孟獲,換做任何人都會心服口服的。我也很敬佩關羽他英勇無畏。其實我也是由兩段情景而敬佩他的,一就是那次關羽被毒箭所射中,名醫華佗為他療傷,而關羽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出右臂讓華佗醫治。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割開皮肉,刮掉毒,血流了一地,但關羽卻還談笑風生,若無其事。二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我讀完後驚訝不已,五城阻擋,六將殺害,但關羽卻沒有一絲害怕,並勇往直前,見到了劉備。

讀完這本《三國演義》,我發現了一個道理:智力高的人其實比武力高的人更厲害,因為一個武力超群的人比如呂布、張飛,只能打幾個小勝仗,而像諸葛亮這樣智力超群的人,通過自己的頭腦,就可以改變整個戰局。所以我要向諸葛亮學習,讓知識成為我的力量,成為一個既冷靜又聰明的人。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我就會對“英雄”一詞產生困惑,《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便栩栩如生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然而,群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得的人才,怪不得劉備要“三顧茅廬”。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一不體現出這一點。而我認為孔明應該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如書中所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一種愚忠。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能者居上,為何偏偏姓劉的就能當皇帝?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得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得他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當然嘍,他又太多疑了,以至於剛愎自用。但是,我覺得功還是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是英雄。

再看看其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很講義氣,但太驕傲;張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呂布,見利忘義之徒也……

所以,縱觀各路人物,我認為,三國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6

寒假讀完三國演義,至今還回味無窮。

作者羅貫中,借一個個個姓顯名的歷史人物,講述了使人刻苦銘心的道理。他寫了,昏庸之主漢獻帝,蜀國後主劉禪,無能之輩,袁紹,袁術……肚量狹小的吳國都督周瑜周公,以及永江關羽,張飛,馬超,典韋……

這麼多人中,有一個人是我最敬佩的。這個人便是足智多謀的蜀國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他效忠主公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就沒有那麼遼闊的疆土,根本沒有可能與曹操,孫權抗衡。

諸葛亮,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心胸寬闊,從來不會跟別人斤斤計較。說到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記得過年的時候,表妹來我家拜年,媽媽,紅包都發完了。手裡只剩下幫我保管的壓歲錢。

媽媽二話不說,把我的壓歲錢抽了一張給了我的表妹。我看到這一幕,我頓時就火冒三丈。就把我這麼100塊錢給了她!太不公平了。

“媽媽,你怎麼可以這樣子?那好歹也是我賺的錢。”我生氣地跑到房間,碰了一下,把門狠狠地關上了。

剛好看見了,我的桌子上有一本三國演義。我就拿起來津津有味的品讀了起來。看到諸葛亮三個字,我想起了以前看到他的人品,與心胸寬闊。

我立馬想到自己,不能心胸狹隘,要心胸狹闊。可不能成為第二個周瑜,因為心胸狹隘鬱悶而死亡。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7

讀罷《三國演義》,我猶如入身到那三國鼎立直至天下歸一的亂世情仇中,書中的一個個英雄給我很多激勵和啟發,《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曹操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其次,曹操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我很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他的這些舉措,使得他籠絡了一大批能人才士,為他的大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曹操是奸雄還是梟雄,他在我心中都是英雄,他有勇有謀,才藝俱佳,在這些人中,他是最有領導才能的,所以最後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8

我是一隻小書蟲,喜歡在書海里遨遊,每當翻開書,就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明)羅貫中,這是歷史上的一部長篇章回小說,說的是三國時期的戰爭,分魏國、蜀國、吳國,第一句話: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話語描述了戰爭時期的混亂。在這漫長的旅途中,作者神奇的運用,讓我彷彿進入了三國,在踏上三國的路中,我時而驚險,時而高興,讓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曹操、關愛國家的劉奮……故事中講述了許多辦法,有:苦肉計,連環計,空城計,美人計……

故事中有三大人物,被我稱為三絕人物,關羽為義絕,諸葛亮為智絕,曹操為奸絕。

義絕的關羽有過五關斬六將等許多熟耳能詳的故事,說明了關羽的義絕,美中不足的是,關羽太過自大,不然就不會有敗走麥城的結局了。智絕諸葛亮用草船借箭讓曹操上了當,實在是足智多謀啊!為什麼叫奸絕曹操呢?我一半同意,一半反對,因為曹操雖然陰險狡詐,可他也有善良的一面,因為他關惜人才,他還很會用兵打仗。所以我覺得奸絕這個詞比喻這樣一個人物,不太合適吧。

三國中的人物形形色色,假如我能穿越時空,我一定要當曹操,改變他的狡詐,讓三國和平。這此畫面至今還記在我的腦海裡,一想起,一個個人物就在腦海裡構畫。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9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我印象最深的是孔明,因為他領蜀軍打過很多勝仗。其中最讓人稱奇的就是空城計。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聽說司馬懿領雄兵十五萬向西城殺來,但是諸葛亮卻泰然自若,在城上撫琴,司馬懿不敢前進,撤退。

諸葛亮有著很高的外交才能,劉備兵敗時,是他說服了孫權: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洲赤收眾江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願將軍量力餓而處之!同時指出在這緊要關頭孫權"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孫權立刻反脣相譏:“苟如君言,劉豫洲何不事曹乎?”對孫權有意的諷刺,孔明採用激將法:“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洲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人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世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談吐之間就說服了孫權聯劉抗曹。

雖然諸葛亮很有才能,但是他也犯過兩個錯誤:第一個是在赤壁之戰後期,曹操連環船被火攻,大敗。曹操逃亡華容道,孔明卻派關羽去堵曹操.可是呢,關羽接受過曹操的恩惠,關羽念舊情,義放曹操。這對魏國滅蜀國創立了根。

第二個錯誤是司馬懿來取街亭,諸葛亮讓馬謖出戰,可是馬謖只會生搬硬套,在街亭一戰中失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0

20xx年的寒假是個既特別又非常有意義的假期。雖然無法出門與朋友們玩耍,但是我在家裡也同樣找到了不少的'樂趣。

比如讀《三國演義》。一翻開它,我立刻被書裡的人物給吸引住了。他們是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寬厚仁德的劉備;孤高自傲又忠心義膽的關羽;還有粗中有細、莽撞的張飛……等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歷史人物。

這些人物的身上不僅擁有鮮明的性格特徵,而且還有著令人敬佩的品質。就說諸葛亮吧!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率領的軍隊沒費一糧一草,一兵一卒,就大獲全勝。

其中有一個環節我最喜歡。諸葛亮請魯肅坐船同去取箭,孔明拉著魯肅在船內對飲。不一會兒曹營萬箭齊發,等到霧散返回時,已得十幾萬支箭,直氣的曹軍大呼上當!讀到這裡簡直是大快人心啊!

除了《草船借箭》,讓我讀得酣暢淋漓外,還有趙雲救阿斗的一節,更是讓我對趙雲佩服得五體投地。趙雲懷抱阿斗憑藉過人的膽量和超群的武藝,一路拼殺衝出重圍,安全的把阿斗交給了劉備。

劉備愛惜自己的大將,子龍哭著拜倒在地,感謝劉備的知遇之恩。

看到這裡時,我的眼圈不由得紅起來,這是多麼的中賢義良的人啊!

“自古英雄多磨難”。凡是作成大事的英雄豪傑,都是經歷過很多磨難的。因為處在亂世,朝廷的腐敗,宦官專權,才有了一代梟雄與英雄人物競相湧現,這才有了《三國演義》的出現。

我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更喜歡裡面的人物。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個暑假,我又重溫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引起了臣子的不滿和天下的大亂。諸侯割地分據,百姓流離失所,謀臣武將擁主為王,而皇帝,則成了光桿兒司令。在各路諸侯你廝我砍的戰鬥中,漸漸形成了魏、蜀、吳的三國鼎立之勢。由於他們實力相當,所以僵持不下,誰也攻不破誰。

在魏、蜀、吳的三國的主公中,我最欣賞與欽佩劉備。因為他雖無諸葛亮的濟世之才,也沒有關羽的高超武藝,卻以仁德使趙雲、黃忠、馬超等當世虎將的投靠,雖身居三國最弱卻能保持不滅,這是何等的能力!

但他最讓人敬佩的品質還不止於此。當曹操以徐庶之母為威脅讓徐庶前來投靠他時,徐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此展開。劉備前兩次去往隆重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著,無功而返。第三次,當他準備啟程時,關羽、張飛二人極力勸阻,但經過一番勸說,還是去了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劉備的耐心與誠懇打動了諸葛亮,使得他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最終因為五虎將的相繼離世和劉禪的懦弱無能,蜀國終於土崩瓦解。

三國演義裡,我還有一個欽佩的物件——司馬懿。他作為一個能與諸葛亮匹敵的人物,懂得在別人面前示弱,善於隱藏自己的一舉一動。也就是這些特點,把他推上了帝王的寶座。

合上書,我的心仍在三國的世界裡遨遊,久久不肯離去。我細細品讀這些經典,希望他們能帶給我人生的哲理……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2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名著,其中我要向大家介紹諸葛亮這個人。

諸葛亮可算是智勇雙全,神機妙算,我對他可是無比的佩服。下面我就說說他的故事吧!

第一個是“空城計”的故事。自從諸葛亮失了街亭以後,準備帶兵離開西城縣。誰知司馬懿帶了十萬兵馬,向縣城逼近。而這時諸葛亮手下只有兩千老弱病殘的兵。怎麼辦呢?諸葛亮想了一條妙計。他挑了幾個好兵裝成老百姓的樣子,在掃大街,城門大開。司馬懿的部隊來到城門下,看見幾個百姓在慢悠悠的掃大街。諸葛亮在城頭上,手裡拿著鵝毛扇,一付很悠閒的樣子。司馬懿一看,心中想:“我帶著十萬兵馬諸葛亮都不著急,他肯定有埋伏。”所以司馬懿沒敢再向前進攻,便退兵了。

第二個是“木牛流馬”的故事。在一百二回,長史楊儀報告說:“我們的糧草在劍閣,如果派人馬去搬運,很不方便。”諸葛亮笑道:“其實我早想到這一點了,以前所積的木料,還有在西川買下的大木料,我可以教工匠做木牛流馬,牛馬不喝水,不進食,搬運糧草非常方便。我已下令製造了,只是還沒有造好。”眾人聽了都非常高興。造好一千個木牛流馬後開始運糧草,非常方便省事。不料被魏軍看見了,搶走了五六匹。司馬懿派人比葫蘆畫瓢造了兩千只,也開始用於搬運糧草。手下人把情況報於諸葛亮,諸葛亮又教了一個辦法。他派兵攔截魏軍的運糧兵,把木牛流馬的舌頭轉了一下,它們就不會動了。救援的魏兵來了,對木牛流馬抬也太不動,運也運不走,一點辦法也沒有。而諸葛亮又派五百軍兵裝作天兵天將的樣子,把木牛流馬的舌頭又轉了一下,就輕而易舉的把它們趕走了。

這兩個故事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過人才智。我非常喜歡他。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3

煩悶躁動的夏日假期裡,太陽當頭,篩下一道道如利劍般的金光,炙烤著大地,花草樹木都垂頭喪氣,鳥獸蟲魚都不見蹤跡,而蟬此時卻可以引吭高歌了,在這個炎熱的暑假裡,最好的消暑方法就是看書了。

而我看了一本《三國演義》,想必三國演義是眾所周知吧!它是四大名著裡的一本,被譽為精選世界文學中的傳世經典,《三國演義》的人物塑造功夫是一流的,從而讓不少後世小說家都從中吸取了營養。

而我最喜歡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就是關羽了,關羽是劉備的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亦叫做關雲長,關將軍大高個,長得紅臉長鬚,一對臥蠶眉,那叫一個威風凜凜啊!手持一把82斤的青龍偃月刀,有萬夫莫敵之勇,戰法了得,屢屢立功,更是兄弟劉備的堅強後盾。更可貴的是他對劉備忠心不二,他和大哥是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幾次三番助大哥在絕境之中翻身。記得有一次徐州失守,劉備棄城而逃,途中三人走散了,而劉備妻小在關羽那兒,關羽完全可以捨棄他們,可關羽沒有,仍盡心盡力,直到見到了劉備,真是忠心可贊啊!

而我最喜歡《三國演義》中關雲長刮骨療傷這一章節,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關公在戰場上中了一支毒箭,等把醫生請來時,箭已入骨,需要刮開皮肉,直至骨頭,再颳去骨頭上的箭毒,敷上藥,再縫起來,其間,需經受劇痛,沒想到關羽邊和友人下棋,邊做手術,直到手術完畢,他都沒喊疼,真是鐵骨錚錚啊!

關羽為人真誠,忠心耿耿。同時心智堅決,所以才能出色地完成歷史賦予他的使命。對我們來說,很有啟發意義,我們要努力學習,苦練本領,錘鍊堅強意志,與人為善,待人真誠,這些是我們的必修課。

《三國演義》讀完了,不僅消了暑,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4

我是一個書呆子,整天沒事就喜歡鑽進“書海”裡去看書。我特別喜歡讀名著。所以這個暑假,媽媽去圖書館給我借了一本《三國演義》。我翻開書迫不及待地看起來,看完了第一章“桃園三結義”,我就被書中精彩的內容吸引住了,恨不得一口氣把它讀完。我用了四天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三顧茅廬”、“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精彩故事整日縈繞在腦海中。

書中人物眾多,我喜歡以德服人的劉備。劉備雖然在機權幹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卻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曾以此感化了刺殺他的刺客。劉備臨死前還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這一點真令人佩服。我現在經常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來告誡自己。

我最佩服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善用火攻戰術,唱了一出空城計,未傷一兵一卒,就讓司馬懿引兵退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鞠躬報國的精神體現。他忠心輔助劉備,讓劉備的蜀國與曹操的魏國、孫權的東吳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臨終託孤,可惜諸葛亮這次遇上的是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輕信流言,懷疑諸葛亮想謀權篡位,諸葛亮在漢中死後,劉禪下詔朝議,不容許朝中官員奔喪,也不容許各地為諸葛亮立廟祭祀,建紀念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這首《蜀相》道盡了諸葛亮的辛酸。

英國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三國演義》是根據史書《三國志》改編的,讀《三國演義》如同讀史書,讓我更聰慧。我愛《三國演義》。

讀書之《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話正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此時此刻,我心中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展現的是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而我尤其被書中關羽的故事而感動。

關羽兵敗,退走麥城。途中被東吳兵所擒。吳王以高官收買關羽,卻因關羽內心頑強不屈,直到臨死,他也神態從容,英勇赴死。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

讀完這一章節,我體會到了關羽的堅定。他的意志堅不可催,他沒有低頭折節,沒有逆來順受。他的心是堅定的,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他就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樣,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把國家放在首位,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品質啊!正是他那不投降的精神,喚醒了我的勇氣。有人曾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得卻比羽毛還輕。”我認為關羽就死得比泰山還重!

在中國革命史上也有許多與關羽一樣堅強不屈的人。如"劉胡蘭,她被敵人抓住,她寧可葬身火海,也不願意暴露了重要的訊息。對她來說,敵人的刺刀不算什麼,堅定自己的意志才是第一!

有人說:”現在我們太小,不能像這些戰士一樣,但是卻在我們的身邊,也能做到堅定不移:比如說解難提,許多人想了一會兒就打推堂鼓,但是如果堅持就能破解出,這就是堅定啊!”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路上,面對困難,我們也可以像關羽一樣,堅強不屈,不在困難面前低頭,退縮!

關羽的精神與他的尊嚴,使我一輩子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