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後感(精選11篇)

才智咖 人氣:2.6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後感(精選11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1

傍晚天際的白光漸漸褪去,泛出一抹酡紅,夕陽餘輝灑向草坪上的鮮花,魯迅漫步著,夢想、回憶、浮躁、厭惡、迷茫湧上了心頭。沉默著,他邁步回家,劃掉了紙上的《舊事重提》,添上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童年追憶,乾乾淨淨的,簡潔的言語韻味深長,時而尖銳辛辣,時而溫暖柔和。他有一個保姆叫長媽媽,愚昧迷信但樸實善良;他有一個老師叫藤野先生,平等待人,樸素偉大。他不喜貓,卻喜鼠。他討厭《二十四孝圖》,但喜歡《山海經》。他愛看五猖會,更愛看無常。他曾後悔於父親的病,又曾迷茫於瑣記。他還有一個樂園,是百草園。

那兒草木叢生,百草豐茂,有各種花草樹木,各種奇珍異獸,各種魯迅兒時的記憶。我想,那兒一定很美,因為魯迅童年是那麼無憂無慮,開心快樂。也正是因為魯迅有如此的童年,如此啟蒙,才會有今日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啊!那棄醫從文,用筆在戰鬥的魯迅啊!

魯迅的一生轟轟烈烈,而我們的一生才剛剛開始,願會如魯迅一樣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一本散文集,是回憶性的散文集。

他在創作選材上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從他的,童年到青年,再這20多年裡中國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他並沒有直接描寫這些事件,而是寫了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來反映社會風貌和事故人情。

我覺的《朝花夕拾》人物形象生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長媽媽’’“範愛農’’等人物都極富個性。

比如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裡面把阿長一系列的習慣寫出來了。像晚上的睡姿,心理一大堆規定他寫的都很好。

不僅是這些,《狗.貓.鼠》裡面雖然是寫動物的,但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社會。

作者將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柔和在一起,極富藝術魅力,體現了魯迅作為一位大作家的風範。

我想以後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多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更加生動。

朝花夕拾讀後感3

《朝花夕拾》原本叫作“舊事重提”,書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幾篇文章。使他本應該美麗快樂的童年,卻因為籠罩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時不時會透出一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先生要罵,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但是,從表面看,他卻用了一些溫情的言語。如果從更深一點的角度去理解,就不難看出這個舊社會是可鄙、可憎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使用了許多對比與諷刺的手法。首先,寫出在百草園無憂無慮,才能更加反襯出後來在三味書屋無味的生活,體現出他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還有,魯迅先生日後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用紅筆改過了,講義上畫的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另外,魯迅先生還讚揚了藤野先生對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的一視同仁,較好的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抨擊了舊社會,體現出魯迅先生“要人的解放”的願望。

朝花夕拾讀後感4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讀後感5

鐘響,茶涼,卷掩;合手,遠眺,心憶。不禁憶起了自己的童年時光:我們曾拾貝殼,採冰花,編柳帽,吹柳笛,捕蜻蜓,吸花蜜……時光的扉頁,刻滿了我們曾經童年的美好,舊時光亦是青蔥年華的吻痕。儘管世界很大很大,時光的齒輪在不斷耦合,但在我心靈一角仍倔強地蜷伏著童年不老的回憶。那時的淺淺笑意,那時的裙裾飄飄,那時的歡聲絮語,那時的嗲聲嗲氣,不都是一朵朵豔麗的“朝花”嗎?可隨著時間的曝晒和歲月的雨淋,如今已是落紅滿地,歲月的長矛啊,你就不能停止無情的殺伐嗎?

夕陽西下,倦鳥還巢。一氣呵成地讀完這本書仍意猶未盡,如飲盡香茗後的清香久久在舌尖徜徉。陽光透過枝枝丫丫的樹梢款款地將投影打在我的臉上,讀後的思緒仍揮之不散。這是魯迅的獨特罷,在年老之後所寫的回憶文章仍能窺探我的內心,不能不為之一動!

魯迅的兒時生活早已被時光珍藏,而我們的童年時光亦漸行漸遠。或留戀,或不捨,或嚮往,這都是我的有感而發罷!

待到夕陽西下,採擷一朵晨花,那是一段帶露的舊時光;手捧《朝花夕拾》,坐在涼亭的木椅上,任春風梳理秀髮,沏一盅香茗,與魯迅一起去回味一個人,一件事,一座城……怎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呢?

朝花夕拾讀後感6

在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名叫《五猖會》,記敘了作者兒時看到五猖廟會。難逢的盛大的廟會,笑著,跳著,興奮的不得了。但在出發的時候,父親卻讓魯迅背誦一字也不懂的《鑑略》。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吧。他的父親說:給我讀熟,背不出來就不準去看廟會。一盆冷水把魯迅的興致全澆滅了。待他讀熟了,在父親面前夢似的背完了,大家高高興興陪他出門了。

魯迅回憶到:“我卻並沒有他們那麼高興開船以後,小經中的風景,罈子的點心,以及到了車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什麼大意思”“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讀書”。

文章所敘之事非常簡單:一次千呼萬喚而來的賽會被父親的不理解和專制攪得索然無味,表現了家長與兒童在心理上的隔膜。然而在平淡的敘述中,可以感受到了作者受傷的心靈。

朝花夕拾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吶喊》,裡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住我。

書中寫了魯迅小時候與年輕時的見聞。我喜歡的其中兩篇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故鄉》。兩篇都寫了魯迅先生對童年時的回憶,有喜有憂,令人回味無窮。

這本書很好,讓我們見到原來世界的腐敗:阿q的愚昧,童年的回憶,祥林嫂的可憐。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他原本是在日本做醫生的,他想為人們治療疾病,但有一天他從電影上看到中國人被俄國兵抓去做探路人,被日本人抓去並刺殺,而一旁的中國人卻袖手旁觀時,他才明白過來學醫雖然能治病,但改變不了人們的思想。於是他放棄學醫,開始寫作。他敢罵,罵那黑暗的舊社會是多麼的腐敗讓我們看到魯迅先生的愛憎分明。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以往的恥辱:被敵寇逼著在條約上簽字;讓他們燒殺掠搶,還留下了慘不忍睹的大屠殺!"康梁"的反抗被可恥的清政府攔住,一個個像綁在樹上的人一樣無法回擊。這就是我們的恥辱啊!

魯迅先生以筆做劍,刺穿了黑暗的舊社會讓人們感受到光明。如今我們的生活如此美好,全是這些革命人士用鮮血換來的啊!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讓祖國更加繁榮,更加強大!

朝花夕拾讀後感8

在這個快樂的寒假裡,我讀了《朝花夕拾吶喊》這本書。

《朝花夕拾吶喊》的原名是《舊事重提》,書中講了二十三個故事,在國中和國小就學過魯迅先生的《故鄉》魯迅的童年還是比較幸福的。

魯迅對家鄉和家鄉的每一個人都記得非常清楚,與故鄉的感情沒有因時間而生疏的,阿長被稱為長媽媽,發生的一些事由開始的仇恨而變成敬意,阿長去世時,作者特意寫了小時候和阿長之間的一些故事。

作者由社會現象來描述人間黑暗,反映了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而自己有身單力薄無法抵抗,只能借用文字反映現實和阿長之間的故事,魯迅先生應該是認為文字的力量是偉大的。

魯迅沒有受那種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響,不迷戀紙醉金迷的生活,近墨者黑的例子也並不全都是。近墨者主要是看一個人的心靈如何。如果一個人的意志堅定,品格高尚在骯髒的環境中不但不會受其汙染,反而更能顯示其高風亮節。魯迅這種近墨者而黑的精神令人敬仰,由此書可以聯想現在在近代社會又何嘗不是這種現象呢?現在社會尤其需要高風亮節的精神。

朝花夕拾讀後感9

《朝花夕拾》中的文章,記述了魯迅從童年生活到青年時求學的不同階段的過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的懷念之情。

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不僅展現了“我”對長媽媽的懷念,而且也從側面揭示了長媽媽的堅韌。她給別人當保姆,沒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底層,卻仍然保持著對生活和周圍人的愛。

而《瑣記》、《藤野先生》和《範愛農》等篇,展示的是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的畫面。《瑣記》記述了魯迅在南京、日本以及回國後的部分經歷。而更多的是對當時社會的抨擊和嘲諷。

魯迅以一些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細節,以小事情反映更大的社會問題和更加寬廣的社會生活狀態。作者把這人物刻畫的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使他們具有了深刻的社會意義,反映了不同歷史條件下某種社會力量對人的影響,展示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通過讀這本書,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落後,同時也看到了魯迅對那個時代的各種性格的人的細膩描寫,而且多數是通過側面描寫來讓人讀懂。

我不僅認識了一個落後的時代,更認識了一個來寫這種時代的作家——魯迅。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我的眼角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白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老先生嚴厲的教誨,但仍敵不過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玩,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一起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想必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裡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在《朝花夕拾》裡,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著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遊過,頒著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裡,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也許是因為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裡帶著濃厚感情,引起了我童年的共鳴吧,每次看《朝花夕拾》,我的心裡都會感覺到一絲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