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才智咖 人氣:1.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讀《紅樓夢》有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令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金陵十二釵: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李紈、妙玉、史湘雲、王熙鳳、賈巧姐、秦可卿。她們的結局悽美又悲涼……

文中敘寫了一大群青春活力的少女,作品充滿了青春的笑和淚、愛和怨、酒和詩。史湘雲作為群芳中的一員,被喻為海棠的象徵,她有著林黛玉的聰穎和真摯,卻無她的嬌柔憂鬱和狹隘;她有著薛寶釵的才思和純情,卻不像她那樣圓滑和隱忍;她有著王熙鳳的活潑和爽朗,卻無她的殘忍和貪婪,史湘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知性女人。

湘雲姿容瀟灑、高雅脫俗,深得賈母及賈府眾人的喜愛。如書中這樣寫道: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這樣的容貌集於一身,真可謂美中之上品啊!

湘雲不但貌美,而且才思敏捷,是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在詩歌品評中也有起自己獨特的見解。

恐怕讀過此書的人,可能都不曾忘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無獨有偶,湘雲的出場也是先聲奪人,她也是笑著出場的,而且是富麗堂皇的大觀園裡笑得最多的人。她笑看人生,帶給眾人許多快樂,並且將自己的歡樂傳遞給別人,為大觀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讀完《紅樓夢》,心中思緒萬千。賈府由盛轉衰,昔日繁榮的大觀園竟跌落如此,個個貌美的金陵十二釵最終卻。

讀《紅樓夢》有感2

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

翻開這部厚重的《紅樓夢》,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寶黛之間的戚轉哀婉的愛情,還是賈府從榮到衰的過程,更是整個封建社會慢慢衰亡的歷程。

不同的人看這部著作總有不同的想法,對於裡面的每個人物也都有著褒貶不一的看法,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是毫無缺陷的,正是這樣,才顯得人物更加的豐滿,整部作品也更加的真實。我曾討厭過黛玉的脆弱和敏感,遇到什麼事情總是先落淚,她錙銖必較,她對於寶釵有著嫉妒,她嫉妒她的八面玲瓏,嫉妒她與寶玉的“金玉之說”。但我同樣也發現黛玉身上與他人不同的地方,當其他人都勸寶玉用功讀書專心仕途時,只有黛玉理解寶玉,認為那是世俗的累贅;當寶玉捱打時,每個人雖體現出對他的關切,但唯有黛玉是真真的關切著他這個人,而並非其他人所帶有著對於地位,對於對自身的考量。黛玉寄人籬下的生活也是造成她小心翼翼,敏感脆弱的原因,在這個充滿利益的賈府中,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為她考慮的呢,即使有著賈母的疼愛,但是到了關鍵時刻,賈母心中也只有她的孫子,最終造成了寶黛二人間的悽慘結局。

要說這《紅樓夢》寶黛二人的愛情,就不得不提寶釵。作為賈母心中最合適的孫媳婦人選,寶釵無疑是優秀的,她既會講話,也待人大方,她有著封建女子所要求的端莊,顧家。她會勸寶玉用功學習,她也會打點生意,幫助自己的母親管家,但她終究是封建社會制度的受害者,對於婚姻她完全沒有自主權,明明知道寶黛相戀,卻也最終嫁給寶玉為妻,促成了三個人的愛情悲劇。

一部紅樓,看盡人間情事,所有的無可奈何唯有一爭才能有出路。

讀《紅樓夢》有感3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梧桐更兼細雨,黃昏點點滴滴。歲月依舊,朱顏未衰,正好忘懷,而她卻不在。回眸處,又添一段新愁……

青瓦,飛花,雨夜纏綿,冷月葬花魂。

“花開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不知嘆得是花朵的凋落,還是自己的紅顏衰老,情愫的枷鎖,拷住了她的內心,使得她只有權利選擇綻放,卻不知何時枯萎。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從她指尖流過的,是葬花的泥沙,還是無聲的時間?誰也不曉得。花朵已然凋落,自己也將香消玉殞。寂寞,無語。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可嘆,可悲,花落淚凝,紅顏任老,無人曉。何苦,那囚禁著自己的,究竟是他人的冷漠,還是自己的愁緒?只是自己沒有勇氣打破精神的囚籠,沒有勇氣追逐自由罷了。

任爾夫曾經說過:“為了享有自由,我們必須控制自己。”林黛玉最終沒有突破精神的鐐銬,只給後人留下一個淒涼的愛情悲劇。可我們中的某些人,似乎比林黛玉更加可悲。

生活就像一隻巨大的絞盤,壓榨著我們那僅有的一點點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我們的精神世界,正在慢慢枯萎。可內心深處對自由的追求,真的會因此消失嗎?

記得有一次,哥哥帶我去爬山,忽逢小雨,到達山頂已是傍晚,我的心情悶悶不樂。哥哥看見我心情不好,就把我拉到山的最高處,我們一起對著山谷吶喊。粗獷的山風,鼓動著我的衣衫,細小的雨滴,落在臉上,顯出一片清涼,空當的山谷中傳來我們吶喊的回聲,響徹雲霄,我頓時覺得心中不愉快的東西被一掃而光,胸中似有成千上萬朵浮雲在天空飛騰,我感覺舒服極了,那就是自由,心靈的自由。

雄山,峻嶺,微風徘徊,細雨送微涼。

我們每一個人,不僅要珍惜肉體的自由,更要珍惜精神上的自由。因為精神上的自由,比之肉體的自由來的更難得,更寶貴。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下,我們如果能抱有一顆自由的心去看問題,或許眼前的狂風暴雨也會化成柔柔春風,這就是自由的力量。而精神和肉體雙層次上的自由,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自由”的真實定義。

透過歷史的眼眸,我們站在歲月的肩膀上遠眺,古人們用陣陣墨香來讚頌和追求的自由,在我們手裡顯得更加珍貴。讓我們一起放飛夢想,追逐自由,共同期待下一刻生活所給予我們的美好……

讀《紅樓夢》有感4

世界上,有多少悲劇?想一想莎士比亞寫的悲劇集,那悲苦的劇情是普通的事物所不能比的。《紅樓夢》中的苦情我是讀一次就為他們的寶黛之愛落一次淚。

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初識是在賈府,當時黛玉的媽媽剛患病去世不久,黛玉就被送到賈府下了。但由於當時的古代,黛玉的身份在賈府是低人一等的。後來她的父親也去世了,她便是真正的寄人籬下了。黛玉的多愁善感便由此而生。

寶黛的愛情悲劇是由於古代的封建思想所導致的。一是因為黛玉病重,怕是為短命之人;二是因為黛玉的身份只是個外人,並不是賈母的外孫女所致;就因這兩個原因,賈母就使鳳姐的“調包計”使寶玉與黛玉被蒙在鼓中,以至於後來寶玉狠心為了黛玉而出走不碰世俗紅塵,而黛玉在寶玉娶親時病重身亡的悲涼故事。

從中,是因鳳姐從中作梗,給賈母出謀劃策,才導致了後來的故事,那麼鳳姐又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呢?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鳳姐是俗氣貪財,愛見風使舵的一個虛榮的人,鳳姐一手操控,寧榮二府的大事小事,是一個精明的人。但,她太過精明,由於貪慾,她幹了不少的背地裡的勾當,貪汙了不少錢財,到後來,她的下場十分可憐,但可憐之人就是有她的可恨之處,要知道,鳳姐最後貪汙的事被查出來了,她就是害地寧榮兩府落敗的罪魁禍首,因為她,導致黛玉與寶玉美好的愛情破碎,害地寧,榮兩府落敗,財產丫環全部充公!鳳姐最後也沒有善終,她心懷愧念,病重身亡,臨死前把巧姐託付給了劉姥姥。

《紅樓夢》,紅塵樓中含情一夢,一把辛酸淚,千年情愛走一回,終會被粉碎!

我討厭封建社會中對父母命婚姻的難違,我覺得,做人不能像鳳姐一樣,要老實地生活著,不能做虧心事與壞事,那怕是一點,也會遭到惡報。

我欣賞林黛玉的敢愛敢恨,厭惡封建社會的腐敗與醜惡。

讀《紅樓夢》有感5

疫情期間,我宅在家裡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原著。

《紅樓夢》講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位青梅竹馬的少年,在大觀園中悲悲喜喜數十年的事。賈元春嫁給了皇帝,賈珠死了,賈元春省親,造海棠詩社,寶釵嫁給賈寶玉,林黛玉身亡……。

林黛玉一生一肚子文章,博學多才。她為了還賈寶玉的恩情,每天都哭數十次。因為病總隨身,不常出去走動。聽丫頭說,寶玉要娶寶釵,一時心急,吐血身亡。

賈寶玉,因為出生時嘴裡含著一塊寶玉,所以取名為賈寶玉。他一生不好學,只要一有空就非得去黛玉那兒不可。

《紅樓夢》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十三回:賈政因聽寶玉最近做了這麼多壞事,很是氣憤,說:“拿寶玉,拿木棍,拿索子捆上!”便叫丫頭找寶玉。這時寶玉可著急了,找不到一個丫頭,突然只見一個老婆子來了,便跑來跟她說:“老爺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緊!要緊!”可這老婆子卻聽成了:”老爺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跳井跳井!”寶玉見她耳聾,就失望起來。只見賈政來打寶玉了。寶玉咬著牙忍著痛,過了一會面白氣弱,身上全是血。王夫人和賈母都痛哭起來。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知道在古代的小孩是怎麼讀書,看哪些文章,還有家裡平常的穿著……。我感受到了古代人,富人的歡樂與窮人的痛苦,也感受到古代科技發展和現代科技發展的區別。

讀《紅樓夢》有感6

有幸參與了縣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走進?閱讀”之走進書店活動,在感受書香氛圍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動與收穫。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絃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最初見面時歡喜的遇見。”

人生,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陪伴是溫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分享到了一本好書、一個好故事。

通過讀《紅樓夢》,知道了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是這本書的主線人物,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釵,讓林黛玉鬱鬱寡歡,終因久病難醫,吐血而亡。從此賈寶玉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通過閱讀《紅樓夢》這本名著,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掌上明珠。賈寶玉這個人物有點“玩世不恭”的意味,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當然,最後他也在離開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林黛玉外表給人的感覺是很柔弱,很愛哭,但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和賈寶玉很談得來,十分要好。但世事就是這樣,能在最好的年華里遇見,互相傾慕,期待互相溫暖,卻不能終生陪伴。林黛玉是《紅樓夢》裡我最喜歡的,也是讓我最感動的人物!當下,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該崇尚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從書中感受古今、感悟生活,學會珍惜、懂得擁有!

讀《紅樓夢》有感7

《紅樓夢》據考究,最初出現時間大約是十八世紀五十年代,當時還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的。即使價格昂貴讀者仍爭相購閱,那時書名還不叫《紅樓夢》,而叫《石頭記》,只有八十回。抄本流傳了三四十年後,1971年出現了名為《紅樓夢》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即傳閱至今的《紅樓夢》。

雖然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流傳已久,並被一代代讀者廣泛閱讀,接受。然而,仔細研讀起來,我們就會發現《紅樓夢》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情節上有許多不銜接,思想上有許多不統一,藝術上也頗有高低之別……

拿語言藝術來說,前八十回明顯高出後四十回許多。一方面,《紅樓夢》中大部分詩詞歌句以及醒目的名言警句都出現在前八十回。如第一回的“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以及“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孝順兒孫誰見了?”;第二回的“女兒都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第三回對王熙鳳,黛玉,寶玉的體態描寫;第四十五回黛玉仿《春江花月夜》所作的《秋窗風雨夕》;第七十八回寶玉寫的《芙蓉女兒誄》。然而,在後四十回卻很少看到語言上的突出與閃光之處。雖然可以用情節發展使然來解釋,但仍不能掩飾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在語言創作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我個人而言,前八十回的語言更加流暢且“口語化”,後四十回雖然也表現出極力使語言往“口語”上靠,但卻使得語言顯得十分僵硬。

就人物來說,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差異,這反過來使得情節上的不連貫更加凸顯出來。

拿“賈政”來說,其對寶玉的態度前後差距甚大。在前八十回中,賈政對寶玉可謂是冷漠甚或是厭惡,純屬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如第十七回中,寶玉大觀園中題對額,雖然寶玉題的詞都很好,賈政對他卻十分輕蔑並時而恐嚇,雖然含有“謙遜”之意,更多的卻是對寶玉的厭惡。後四十回,賈政對寶玉的態度明顯好轉,就同平常的父子一樣相處。顯然,從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在情節上是不銜接的。

在思想上,《紅樓夢》前後一百二十回也是曲折的,僵硬的。按前八十回的創作思想來安排,後四十回的情節應該是:賈府在遭受一系列的打擊後最終沒落,而不是柳暗花明,不是“沐皇恩,延世澤”。另一方面,前八十回對封建社會正統倫理道德的批判比後四十回多得多。所以可以看出《紅樓夢》創作思想在前後一百二十回上是不一致的。

……

如此種種,可見仔細比較起來,《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是有差異與差距的。

其實早就有學者發現了諸此種種差異。胡適先生早於1921就年宣佈了他的研究結論:曹雪芹創作了《紅樓夢》前八十回,高鶚續寫了後四十回。

但讀者們早已適應了百二十回的《紅樓夢》,而不是八十回的《石頭記》,因為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存在”,沒有人能在把它切割開來了!

讀《紅樓夢》有感8

目光,碾過的世態百相。安靜,凝固,繁華背後的家族興衰猶如塵土,早已在時光流逝中被風沙抹去,了無蹤跡,昨日的夢囈隱約中透露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初讀《紅樓夢》時我不過是幾歲大的黃毛丫頭,肚中墨汁淺,很快便被書中深奧的語言搞得頭暈腦漲,不打算能夠繼續深入研究下去,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華與喧鬧似乎就成了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多愁善感,寶釵的知書達理,賈母的慈祥和藹,賈政的正直,其他人物的刻薄,自私自利……於當時年少無知的我而言,《紅樓夢》只不過是一本記錄明末清七年級戶富人家的興衰榮辱史罷了。

再品《紅樓夢》,隨著閱歷的豐富,視野的開拓,這本書於我,不再僅僅是隻意味著一個純粹的平凡故事,它開始有了更加深遠的寓意,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領悟那背後所蘊含的真正含義,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位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賈府,這是當時集財富,權勢於一身的大家族,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家族的一切都是如此風光美好,府中那此黑暗腐朽又有誰知曉。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人,整日待在大觀園中,吟詩作畫,捕蝶賞花,多麼的快活!多麼的風雅!但是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禮節限制,看似活人又非活人般生活,宛如一隻只牽線木偶,在這種長期的壓抑之下,感情越壓抑便積累的越多,一旦爆發便難以遏制住。

開啟時間的百寶箱,回首那一段纏綿悱惻的戀情,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過去了卻又過不去,初見黛玉,楚楚動人,紅脣皓齒,純真浪漫。相見時的似曾相識,寶黛之間的緣分,在相見的那一剎那似乎早已註定。在大觀園中的,一段情投意合由愛戀由此開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上天註定的緣分,卻怎麼也拗不過賈母的一段話。

大喜之日,佳人卻香消玉殞,誰可知當時一怒摔玉只為伊人。焚稿時,又有誰明白黛玉心中的無盡的苦楚,淚如那斷線的珠子般滴落,而寶玉卻被矇在鼓裡,為他和黛玉的婚事歡喜不已,兩處氣氛雖有天地之差,卻能異曲同工地表現出兩人之間的愛意。最後,那個眼含淚水的女子隨著詩稿燒燬一同逝去,知曉了一切的寶玉,悲痛欲絕,一夜成長,不再是那純真無知的少年郎,看破紅塵,不久就隨著一僧一道而去,了無蹤跡,而寶釵呢?她雖成了賈府少奶奶,卻失去了情愛,一輩子孤苦悲寂地守在府中,何其悲涼!這裡的一切的一切都結束了……

賈府中國大家族不僅僅是一家族的沒落,更代表著時代沒落與社會風氣的腐敗,代表了作者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悲傷,而寶黛之間的戀情更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與衝擊,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

合上書本,放在心上的《紅樓夢》,喜憂之間盡是魂牽夢吟,聚散過往皆為沉浮幻境。它孕育著智慧,積蓄著文化;它,展現著藝術魅力;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讀《紅樓夢》有感9

紅樓往事夢一場,黛玉後知滿憂傷。——題記

青紗素帳,黛玉你的房間如她一般素雅。

手中懷擁著一本《紅樓夢》,閉上眼睛輕嗅著季節的芬芳,彷彿一睜開眼便會望見你那婀娜多姿的模樣。一顰一笑無不憂傷,“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黛玉啊黛玉,你究竟是怎樣的女子?

寶玉第一次見到她時,他說眼中的黛玉便是這樣“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頗有美人之資,卻“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為何黛玉她會如此“悽美”,是否已看破了紅塵,還是對這世界有所不滿。。。。。。我已明瞭,“悽”是因為她身世淒涼,體弱多病,她的外延內涵和藝術卻是如此“美”,是一種柔弱美,是一種病態美。

有人說:“女人都是水做的骨,”林黛玉又何嘗不是呢?在三生石前,她得甘露脫草胎而成人性,為報灌溉之恩而下世為人。她說;“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水還他,但把我一生的淚全還給他。”上天註定她要為那賈寶玉流盡一世的淚,她那一顆一顆晶瑩的淚編織了一場夢,交織迴盪著她那深切悲痛的愛情心曲和疾憤抑鬱的叛逆心理。

思緒仍未停止,梧桐碧以瀟瀟,我可以看見她從婆娑搖曳的樹影下緩慢地走了出來,眉間隱隱籠著絲絲輕愁,似皺而未皺,如有輕煙繚繞,目中依稀有縷縷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駐。挽著瑩白輕紗,便在水邊葬起花來,好一首《葬花吟》,好一句“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誰?”滿是憂傷的情懷,一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只有她這般的女子會為落花尋歸宿吧。

有人知她的弱不禁風,有人知她嚮往自由,又有幾人知曉她的那份堅強。林黛玉便是《紅樓夢》中最堅強的女子,誰說眼淚是懦弱的表現,林黛玉的淚不是軟弱,不是屈服,是對這黑暗的社會的無聲的抨擊。當她的愛情幸福被扼殺時,她是多麼勇敢,她用死來向社會表達自己強烈的不滿,她在抗議!

從古到今,又有多少巾幗英雄呢?孝女花木蘭替父從了十年軍,忠孝兩全,十年歸來放棄功名利祿,和家人共享田園之樂;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放下一切安逸的生活,給天下百姓帶去希望。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些不正是向我們證明巾幗也是不讓鬚眉的!

將目光放向窗外,已是正午,蟬鳴有些憂傷,我微微一笑,正所謂知我者莫若蟬兒也。風撫過綠葉,觸到我的面頰,漸漸地便泛起了睡意,將《紅樓夢》枕在胸口,口中喃喃著: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讀《紅樓夢》有感10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書名是《紅樓夢》。這是一本非常古老的書,好像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流傳開了,距今已經有好幾百年了,怎麼樣夠古老吧?它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現在就由我來介紹一下《紅樓夢》的內容吧:《紅樓夢》這本書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作者透過賈寶玉、林黛玉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揭露和批評了以寧榮二府為代表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惡,預言了封建統治必然滅亡的趨勢。

《紅樓夢》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這本書的作者曹雪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者之一。曹雪芹寫的這本書裡的內容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感人,文筆細膩,語言風趣,人物眾多,各有其貌,內容豐富,包羅永珍。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是第六章的才選鳳藻宮和第二十四章的賈母歸地府。才選鳳藻宮主要講了寧府都總管請了鳳姐兒,後來鳳姐兒又住進了鳳藻宮;賈母歸地府主要講了賈母活活被寶玉給氣死了。這兩個故事的語言優美流暢,使我看了意猶未盡。

我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吧這本書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使我深有感觸,至今仍意猶未盡還想再看一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使我留下了眼淚。

看完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情可以勝過一切。

讀《紅樓夢》有感11

導讀:萬般風騷,皆在眉梢。從此紅樓夢有了董卿的味道。真的是太厲害了,不過多讀了一個字,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這才是女神的,如果董卿朗誦一本付費的有聲《紅樓夢》,我一定不會錯過。

賈寶玉“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董卿將這段朗讀獻給所有熱愛《紅樓夢》的人,以及第一個讓她翻開這本書的媽媽。一顰一笑,動情聲聲入耳,聽完忘不了。《紅樓夢》的一個片段,我躺著閉眼聽,聽到這最後一句,好心動 :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寶玉對黛玉一見鍾情,這句話怕是足夠把所有的歡喜都溢位來了。

董卿在《朗讀者》裡朗讀《紅樓夢》片段,獻給所有熱愛這本書的朋友以及第一個讓她翻開《紅樓夢》的人——她的媽媽。無論後來的影視劇翻拍得如何,依舊覺得書中的字字真言讀來甚是令人回味。聽了董卿朗讀《紅樓夢》中黛玉進府的節選,不禁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姚錫娟的《紅樓夢》全本朗讀。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姚錫娟的聲音不知喚起了多少人對這部不朽名著的熱愛與重新閱讀,不思量,自難忘。

好想念當年的恩師,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 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 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 倒象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但是《朗讀者》確實是好節目。想起很多年前的元宵晚會董卿看著繁體的《生查子·元夕》把“花市燈如晝”念成“花市燈如書”,如今的的確確是一個有氣質有涵養的主持了。董卿在《朗讀者》中小念一段《紅樓夢》,但幾乎都是背出來的,其身上散發的從容和書卷氣真的太棒了啊。太慚愧,紅樓一書我才堪堪翻了兩章。小時候看的注音版紅樓夢,看不懂,不會看,現在看原著,才能體會其中的美啊。可惜,紅樓夢未完。

董卿朗讀《紅樓夢》這段,好嫵媚,好妖嬈,好性感,一顰一笑間氣質美如蘭。文學對她的滋養,最終體現在她的外貌上。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段文字: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供文藝運動了。這二者之間看似沒有任何關聯,可我卻認為它們都說了一件事,讀書可以讓人“健康”的活著。

讀《紅樓夢》有感12

成長是一支歌,由於不共的聲調跟旋律,拆配成了一首歡樂動人的歌。

——題記

每集體都有本人寫的書、生命的光輝取黯淡勝利的喜悅,失敗的苦楚皆是書中永恆的主題。

翻閱自人的躲書:每一次的成長,每一次的變化,每一次的傾心一動,都讓我思潮翻騰。

幼讀《紅樓夢》,唯獨其人物俏麗美麗,尤其愛好那看似嬌滴滴的林黛玉的打扮;少時讀《紅樓夢》,剛涉世不久,則愛看那圓滑與浪漫,看那黛玉“荷鋤葬花”我見猶憐,還明白的記得她的一句悽美的詩句“涼月葬花魂”,寶釵豔壓群芳,免是無情也動聽,一首“惡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引得滿堂彩;現讀《紅樓夢》,則看那寶玉和黛玉的戀情哀劇,讓我潸然淚下,恨寶釵在偌大賈府中幹得八面玲瓏,還順便迎上讓紫娟感傷的陳物??????

從一個小性命呱呱降地到青春的足步絡繹不絕,閱歷了15個年齡了,旅途在變化,口靈在變更。固然還只是一個15歲的孩童罷了卻成長了許多,變化了很多。在書的大陸面,寫謙了我對從前的回想,銘記了爾對將來的邇念,是它讓我成長,讓我變化:讓我從一個俏皮的孩童變成了一個深厚的母孩,讓我從一個不懂理結替何物的孩童變成了一個盼望得到懂得的父孩,讓我從一個想愛卻不敢愛的女孩變成了一個敢愛敢恨的青春奼女??????

舊事的淌光裡,紅了櫻桃,綠了琵琶,讓我們笑得殘暴,因為我們曉得成長在改變。過程中,有一個漂亮的青春明點在不停地閃耀??????我想,“變成變成”,或者就是改變、成長,兩者稀不可分。不僅身高轉變了,思維見解也改變了,成長,因變化而精彩!

在我第一次讀《紅樓夢》時,很愛書中刻畫仙境的句子,若有若無、雲霧飄渺、富有詩意,實的令我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到,完整沉迷在息者的優美的意境之中。書中寶玉的畢生,黛玉的終生,先前都充斥詩意與歡快,起初卻變得淒涼,但都很精彩因為——新意。令我印象很深的一個故事是“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院家擬菊花題”。在成長中,忽然碰到了伏詩社這樣的事,既文雅又有新意,切實是精彩。黛玉又提出訖個別號,更為乏味,什麼“蕉下客”“瀟湘妃子”“ 蘅蕪臣”等。望著瞅著就好像和他們在一起說說啼笑,默嘆他們的文采與詩意,尤其黛玉的詩。忍不住說上二句:“偷去梨蕊三分紅,借得梅花一縷魂。”巧而有新意,不僅讓成長更添精彩,還能讓我富有詩意,敢於立異呢。

在當初的成長中不古己這樣的閒情勞致與優雅,青多年又沒有時光,總以為成長很無聊,不精彩。是呀,所謂學習是孩子的本分,教生要盡力學習。但我們能夠從學習中找到樂趣,咱們要擅長從成長中發明歡喜與精彩,往咀嚼它。我們也要敢於翻新,發明沒成長中的新意,去感觸它。

太陽普照大地,燦爛輝煌,那是金色的源泉,向著我們的山巒,傾注那活力蓬勃的生命之光。抬飛大家的幻想,編出從彼的成長的歌,變幻與新意隨同著這支歌,使它更加精彩、更加燦爛輝煌。

讀《紅樓夢》有感13

緣起緣滅,終覺夢一場。拾筆寫一紙荒唐言,痴人我解其中味。道不盡三千紅樓淚,贖不回一世苦命緣。曹先生拂塵寫下驚世揄揚之作,不過是求大千一人能懂其中辛酸罷?

這本就是一場荒唐可悲的夢,且讓後人在夢中解其味。且讓人我掀開風月寶鑑的書簾,翻閱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叫絕於王熙鳳風騷潑辣的鮮明性格,傷感於寶黛愛情的悲慘終局,沉湎於昏暗封建的社會現實。

混沌亂世,是容不下世間空靈悽美的愛情嗎?如若不是,那蒼天何苦折磨了一雙薄命兒女?一個寶玉口中神仙似的妹妹,在賈府中寄人籬下,步步為營,誠然,起初我眼中的林黛玉是個高傲敏感,說話尖酸刻薄的纖弱女子,只是只是,黛玉該是一幅絕美的畫,待你慢慢品味,才會驚覺在她纖弱細緻的外表下多麼善良靈慧。一個人,無論多麼堅強,多麼孤傲,總會有一雙手卸下她心中的保護色,觸及其內心的脆弱。這個人,便是寶玉。他懂她,他愛她。他們對詩尋樂,他們在樹下互吐衷腸,他們嬉戲玩耍,他們感情交織纏綿。問世間情為何物,寶黛之戀即是正解。只怪命運紅塵太殘忍。這一邊寶玉寶釵大婚,那一邊林黛玉臥病在床,淒涼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那一刻的他們,彷彿隔了一世那麼遙遠,讀後感《作文 夢解千百味——讀《紅樓夢》有感》。怨天怨地怨宿命,念花念樹念黛玉。無奈寶玉再怎麼後悔苦惱,也終是陰陽相隔,最後為僧以了塵緣。

縱使命運薄如蟬翼,這世間的真情卻高比山,深似海。我常說,生活有遺憾,總是好的。也許這樣的紅樓夢給世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和懷念。但是這一切,怕是比殘酷命運更可怕更昏暗的封建社會所導致。高高在上的權貴,一成不變的制度,豈容你偏僻叛逆?這冷暖自知的大觀園,哪一個人不是小心翼翼,步履維艱?那精明強幹的王熙鳳都最後落得個“機關算計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又何況其他呢?雪芹先生筆下的紅樓,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而那讓世人品味的不只是它錯綜複雜的感情,還有就是那百變不離其宗的社會現實。那金陵貴族從鼎盛走向衰亡,而扼殺掉人性的封建社會也終在窮途末路中走向滅亡。

春光芊綿也嘆世態炎涼,白雲蒼狗只道歲月無常。幾百年前的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當初殘酷的命運,冷漠的人性,昏暗的社會,在如今難道也只是一個夢嗎?一個強大繁榮的家族只是一個社會的縮影,而一個社會的滅亡只是一個時代的終結。當代的我們不再受封建的束縛,卻擺脫不了社會的現實。我們敢恨敢恨,我們在情與理中交織,我們處事不驚,我們總會在社會中生存,我們只希望,這是一個美夢。

三生河畔的林黛玉還在等待著什麼,而世人已讀完這一世紅樓。流過多少辛酸淚,夢中已解千百味。緣分天註定,命運總多情。我知道的,在漫漫人生路,總會再品一品其中滋味,夢一夢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讀《紅樓夢》有感14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紅樓夢》。每一次看《紅樓夢》,對於裡面各種各樣的人物我都深感悲痛,替他們不公的命運深感痛恨。特別是晴雯。

晴雯是一個奴僕,是屬於當時社會低身份的一個人物。她對賈寶玉的執著愛戀之情是婦孺皆知的,但是由於封建社會的思想槽粕與制度,導致她內心的情感無法宣洩,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她悲慘的結局。每當我讀至此,都會為她悲慘的命運深感痛恨與惋惜,像她這樣一個弱女子,為了追求愛情,而不屑努力,是多麼的崇高而偉大啊,卻由於封建社會的制度,讓她手無寸鐵、無法反抗的接受了死亡“判決書”。

在現代社會,似乎沒有多少人會提倡如此做法了、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為愛犧牲了。因為這個時代是一個虛假的時代,有很多對夫婦都不是為愛而結婚,而是為錢才走到了一起。所以,我在為生活在當時社會的人感到悲痛之時也會為他們感到慶幸,因為他們的愛情世界是真實的。

讀《紅樓夢》有感15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一段青澀的奇夢。它並不只是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榮化走向衰敗的生活,也是在控拆封建社會貴族階級的無恥與墮落,《紅樓夢》展現的是一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邊是金玉良緣,一邊又是木石前盟,這聲為愛的較量讓寶黛釵三人落下了終生遺憾。

“閒靜時似姣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拂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寶玉的眼睛為我們展現了聰明多才,美貌休弱的絕代佳人——林黛玉。在黛玉葬花中,她哭泣地吟誦《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有誰知道她此時此刻的痛苦,有誰能夠明白她的思緒,那是一個世俗人所體會不到的,她不願混濁之水汙染了美麗的花。說話尖酸刻薄的她含有一個脆弱善良的心,有著她對生命的珍惜。

“肌骨瑩潤,舉止嫻雅。“這就是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在《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釵》中金釵因冤枉,恥辱跳井而死,一朵開放的花就這樣凋零,十幾歲少女的死在冷漠的薛寶釵眼裡並不算什麼,她說:”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她下去住著,或是在井邊貪玩,失了腳才掉進去的,她拘了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玩玩逛逛。豈有這麼大氣的理!縱然有這麼大的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一朵鮮花的凋零在她眼裡只是芝麻大的小事,外表端莊穩重的她含有一顆冷漠無情的心。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忘兩不知。“林黛玉就在賈寶玉的婚慶敲鑼中離開了人世,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經歷了痛苦的離別,林黛玉離開了那個鍾愛她,她也鍾愛的人,帶著那“甜蜜”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夢中的伴侶。寶玉是她永遠的遺憾,永世的傷痛《紅樓夢》一場淚與血的愛情悲劇,一段夢之奇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