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駐村工作日記

才智咖 人氣:2.79W

西藏那曲駐村工作日記一:

西藏那曲駐村工作日記

2013年11月29日

上午9點25分,自治區國資委全體機關幹部為第三批駐村人員舉行了簡短的送行儀式。越野車載著我們沿青藏公路奔向那曲地區比如縣。途中多次看到青藏線上跑動著的火車,鐵路一通,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1點左右經過念青唐古拉山,山口最高海拔5200多米,身體明顯感到不適,憋氣。視野中白雪皚皚,格外壯美。

13點半到達那曲地區所在地那曲縣。接下來2個小時的路程很艱難,身體感覺是進藏以來最難受的,昏昏欲睡,心臟和大腦彷彿有東西堵著,幾次被憋醒。

15點20分測了血氧,低至72,創最低紀錄,趕緊腹式呼吸。17點06分海拔降至4000米,感覺好起來。望著車窗外的犛牛,它們在貧瘠的土地上艱難地啃著草根,欣慰了許多。

18點30分汽車駛進比如縣茶曲鄉達勒村,住宿的地方是由農家書屋改造的,一個溫馨的小屋。

 2013年11月30日

駐村第一夜睡得不好,窗縫漏風嚴重,屋內氣溫較低,被凍醒幾次。早晨,玻璃結冰,透過漏風處可以看見院內國旗飄揚。

比如縣被稱為“藏北江南”,是怒江的起始點,達勒村坐落在緊鄰怒江北岸長約千米的坡地上,全村共有118戶、690人。蟲草收入是這裡的主要經濟來源,部分家庭已擁有現代、奇瑞、比亞迪等經濟型轎車。

2013年12月6日

“駐村”——西藏自治區從2011年10月起選派機關幹部駐到全自治區5400多個行政村(居),開展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截至目前,已選派了三批、共計6萬多名機關幹部,投放辦實事資金20多億元。

“五項重點任務”——建強基層組織、維護社會穩定、拓寬致富門路、開展感黨恩教育、辦好實事好事。

“5+2”——第三批駐村工作隊的任務是,除上述五項重點任務外,加上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參加、指導基層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駐村一週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打油詩給老婆和兒子:“孔子曾窮於陳蔡之間,七日未嘗粒;曉南嘗駐村於比如縣,七日未洗浴。”老婆回覆:“一個很有味道的男人。”兒子回覆:“那還是比不吃飯強!”

 2013年12月7日

下午參加達勒村村民大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中國最基層政權組織的會議。聽說村民反感照相,沒留下影像,卻終生難忘。

會議地點在村中央的一塊緩坡地上,村支書次仁貢布、駐村幹部和幾位老村幹部坐在緊靠牆根的一張木凳上,算是“主席臺”,村民則坐在石頭堆上或地上。

貢布書記用藏語發言40分鐘,參會村民聽得認真。傳達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村民懸掛國旗的相關注意事項;二是辦理年度銀行貸款手續的新要求;三是寺廟管理的新規定。

晚上停水停電,估計是怒江結冰嚴重,今年的供水、供電到此結束了。

2013年12月24日

我是第七批央企援藏幹部領隊,負責瞭解17家央企與受援地的援藏資金和專案的進展情況。今天開始,我將先後到央企援助的昌都地區邊壩縣等地回訪。

早晨7點多從達勒村出發,過比如縣,翻夏啦山,穿玉湖溝,下午4點到昌都地區邊壩縣,簡單參觀中國電信援建的專案。下午5點多又翻嘎尼啦、拉孜山、巴里啦等多座大山,半夜12點抵達中遠集團援建的昌都地區洛隆縣。一路經歷了土路、黑夜、暗冰……是最艱險的一次行程。

 2013年12月25日

上午參觀中遠集團援建專案,包括農貿中心、文化中心、自來水廠等,還參觀了距縣城32公里遠的安居工程示範點。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隨處可見柴堆,居民冬季採暖主要依靠柴火,輔之以牛糞。雖然有藏中電網,但這裡卻還未能覆蓋。做巨集觀政策規劃的人必須要深入基層,全面和透徹地瞭解基層百姓的困難和想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趕往察雅縣的路上,景色是那麼雄偉、滄桑、嶙峋、靜謐。我認為,西藏只要保護好自然環境,就是投資,就是引資;而對一些自然純樸的東西,包括燒牛糞,最好不要動它。

 2014年1月1日

下午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給達勒村11名八年級學生上第一課,沒有課本。學生格桑羅布問:“人是怎麼回事?”我回答時特意繞道講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對孩子們進行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教育。

昨天下午先給8名七年級學生上第一課。為鼓勵學生們克服膽怯心理,給他們講了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以及宇宙的相關知識,讓他們意識到人是渺小的,宇宙是未知的、無窮無盡的,值得人類探索。

下課時,最羞澀的學生旦增譚久脫口而出:“從來沒這麼爽過!”這句話令我也心爽,第一次感受到作為教師的滿足感。

2014年1月2日

今天孩子們到我的宿舍看《宇宙心1994》。他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得入迷。相對於城市孩子,在見識方面,農牧區的孩子滯後得多。

帳篷教室在場院裡,擺著兩排板凳,沒有燈,照明主要靠煙囪眼。最近風大,瞬間可達7級。颳風時,塵土灌進帳篷,久久不散。

下午給八年級的孩子上課,由於風力在7級以上,帳篷搖晃得厲害,灰塵四起,決定到我的宿舍。我讓他們讀了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我們看事情必須要看它的實質,而把它的現象只看作入門的嚮導,一進了門就要抓住它的實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我希望孩子們關注到現象與本質這對矛盾。然後,集體觀看科教片《輪迴》,唯美的畫面、深刻的哲學寓意,使他們驚詫極了,目不轉睛地盯著小小的手提電腦螢幕。

 2014年3月3日

藏曆木馬年八年級

昨夜又下了一場大雪,清晨起來厚厚的,鋪滿院子。遠處如水墨畫般的'山,矗入雲霄,威嚴有加。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今天是藏曆木馬新年大年八年級。駐村的援藏幹部便與村友們共進藏曆新年午餐。

我上個月在北京過了農曆春節,今天又在西藏、在駐村現場過第一個藏曆新年。在場的有達勒村的邊巴次仁,多拖村的久桑、文勇民、平措、索朗,優普村的普布、尼瑪、扎西。飯菜豐盛與否已不重要,酒精度數高低更不在話下,實在是緣分難得。因為緣分,讓兄弟們一起駐村。也正因為艱苦,駐村才與同過窗、扛過槍、下過鄉相提並論,成為一生中的驕傲經歷。

 2014年3月8日

早上外出巡邏時看見一名婦女用手洗衣服,她旁邊的一臺雙桶洗衣機只能用來甩幹,因為上下水不方便。

原來,村民住的多是二層藏式民居,已經建好的飲水工程只負責把水引到戶前地下的一個藍色塑料桶中為止。村民要把水引到家裡,必須用繩子提水槍到二樓。水槍是村民自己出錢買的。這個“最後十米問題”給村民帶來極大不便。

之前,我們在駐地小院進行了自來水供水系統改造,從藍色塑料桶中重新引出一段水管,水管端頭安裝一個水龍頭,解決了“最後十米問題”,且經受住天寒地凍的考驗,可在全村推廣。

晚上,我起草了《關於啟動達勒村為民辦實事飲水工程升級改造專案的申請》。

 2014年4月15日

今天,我接受了西藏電視臺記者的採訪。

問:為什麼來這裡?當確定要來時,想到什麼?又決定要做什麼?

答:我來援藏,不是想從北京到拉薩換個城市工作,而是想到基層接地氣,看看基層需要我做點什麼,也為自己充充電。

問:來了最觸動你的是什麼?

答:剛來時覺得村子很美,確實很美!我們村是蟲草村,村民們較富裕,但普遍沒怎麼出去過,不少年輕人對外面世界缺乏瞭解,孩子們純潔、羞澀,但不太講衛生,我心裡不是滋味,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問:想怎麼做去改變這些?

答:我想帶他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麼過的日子。我想讓孩子們有自來水洗手,村裡不再亂丟垃圾,野狗不再咬人。

問:達勒村的未來重點在哪兒?(孩子)想改變這些,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我整天光說沒用!只有他們自己想改變了,村子才會好。只有把孩子教育好了,村子才有希望。這才是達勒的重點。

問:從大都市到小山村,最大的改變和收穫是什麼?給這個村子帶來了什麼?

答:在北京我有溫馨的家,也有自己的足球俱樂部。在這裡駐村,我很想家,也想隊友。以前在機關工作,每天批檔案、開會、講話,現在呢每天跟群眾打交道,走山路,拉家常,更真、更實了。

問:若干年後,回憶起這段經歷,覺得會是什麼感覺?

答:我走了以後,村民能認可地說“李曉南在這兒,還真的做了幾件事”,我就感到欣慰了。也因為這段經歷,會感到心靈更加寧靜。

2014年6月4日

早晨起得很早,因為要早走,回拉薩。邊巴笑著說為我們做最後一頓早餐。

7點30分,準備出發了,邊巴、達娃給我和古桑獻了哈達,我們互說了“次仁”(祝健康長壽之意),眼睛沒有對看,就上了車。車開動了,心有點酸,畢竟是一起戰鬥了半年的戰友和村友。我用手機透過車窗照了麥田和遠山。多熟悉的景色啊,駐村半年來幾乎天天見。今天就要結束駐村工作,與它們告別,有點難捨。

汽車緩緩地從村間穿過,正要左轉彎上公路,忽然聽到車後有人喊,古桑剎住車,只見老村長嘎瑪站在家門口,手裡捧著哈達。顯然他是聽到汽車聲下的樓,老村長一定是早有準備要送我的。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嘎瑪今年65歲,幹村長30多年。今年4月初,我帶他和茶曲鄉以及達勒村的基層幹部去了北京。他說很感激我帶他出去。他給我戴上哈達,並拿出一個塑料袋,不停地說著。古桑翻譯說,村長謝謝我給他買的藥,這是他家自己挖的人蔘果,送給我。我們互道了“次仁”,眼睛還是沒有對看,我轉身上了車,擺了擺手上路。

感情是處出來的,地氣是接上去的,電是要充才會有的。再見老嘎瑪也許容易也許難,但這段駐村情結終生難忘。□

西藏那曲駐村工作日記二:

12月2日,達慶村村民們向中新網記者娓娓道來其中的原由。達慶村位於白嘎鄉東南部,轄區有64戶村民420人,屬於半農半牧村。以前是出了名的窮村,村容村貌和經濟基礎較其他村落後。次仁美朵和其他駐村隊員分別是那曲地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得知他們要來到我們這裡駐村時,說實話,我們對他們沒有抱多少希望。”村民索朗次仁說。因為,工作隊的隊長是一個女人——次仁美朵,又是城裡來的幹部,覺得駐村就是走個形式而已,對村子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然而,次仁美朵和隊員們對村民的冷眼、質疑從不生氣,總是耐心、和氣地挨家挨戶走訪,與村民嘮家常,在聊天中瞭解到村民們家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然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奔波勞碌。她的臉雖然已經被晒得黝黑、聲音變得沙啞,卻隨處能聽見她爽朗的笑聲。時間長了,村民們開始打消疑慮,慢慢接納和信任了次仁美朵一行。

村民洛桑說,通過走訪,次仁美朵瞭解到達慶村基礎設施落後,山路經常被冰雪覆蓋或雨水沖毀,左右都是山岩峭壁和懸崖陡坡,最窄的地方僅容一匹馬通行,行走極其危險,特別在遊牧季節,路、橋等道路更是難以通行。通過個人途徑,她為達慶村爭取到了80萬元的村道維修專案資金。修路的那些日子,次仁美朵帶領駐村隊員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漿,髒活累活搶著幹,“次仁美朵幹起活來,絲毫不比男人差。”

 

同時,達慶村歷來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村民們讓孩子上學的意識和觀念不強。駐村工作隊來了之後,隊員們不厭其煩地開會動員,苦口婆心地挨家挨戶做工作,讓村民們知道了要改變村裡貧窮落後的面貌,就得讓孩子受教育。不久,達慶村文化室風風火火地建起來了,工作隊員還自掏腰包給村孩子們買來了書本、黑板和粉筆,他們擔任輔導老師,對適齡兒童進行學前教育。

為了解決村民吃水難,改變傳統的馬馱、摩托車運、甚至肩扛手挑的取水方式,他們四處奔波爭取到了近30萬元的飲水工程資金,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現在一開啟水龍頭就能接到乾淨、清涼的水,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年五十多歲的村民哈美說。

達慶村村支部書記朗扎表示,駐村的一年來,工作隊和村民齊心協力,維修了8條約28公里的道路,架起了26座人畜簡易鐵橋,公路通了、路燈亮了,知法懂法的村民也多了,還調解了村裡長達多年的矛盾糾紛,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眼看就要期滿輪換了,村民們不捨得他們走,所以才聯名書信挽留,懇求他們延長駐村的時間,繼續帶領達慶村致富奔小康。”

次仁美朵作為工作隊的隊長,她看到這封聯名書信時眼睛溼潤了。她與上、下級溝通後,同意與工作隊員延長駐村時間。她說:“雖然思念家人,但我也是農牧區的孩子,所以我清楚那裡最需要什麼。我選擇留下來,就是想把我這一年沒幹完的事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