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黨員民情日記

才智咖 人氣:2.4W

黨員的個人“民情日記”不僅可以幫村民解決糾紛,還可以記錄村裡的變化哦!以下是個人黨員民情日記,歡迎閱讀!

個人黨員民情日記

  個人黨員民情日記1

20xx年5月18日上午 11點,我又來到了公司大紅園林苗圃基地,今天主要是瞭解阿拉爾加工廠工人劉擁軍、高榮林兩位同志開展林下種植、養殖進展的情況。

今年公司提出了利用苗圃地的土地資源開展種養結合發展林下經濟,幫助職工群眾致富的思路。結合加工廠加工淡季工人到處找活幹的現實,發動加工廠工人利用空閒時間在公司大紅園林苗圃地開展林下經濟。萬事開頭難,一開始職工並不響應,認為困難多,見效慢。通過宣傳解釋做工作,加工廠一線黨員劉擁軍及工人高榮林提出試一試。為了增強他們的信心,只要有空,我都到地裡與他們一起探討如何把頭開好,把步起好,鼓勵他們好好幹,爭取做為增收致富的示範點,帶領更多的職工緻富。

現在這兩位職工已在12畝(樹下)種上了瓜果蔬菜,長勢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他們的信心進一步增加。前兩天又投資購買了雞苗,進行種養結合,不知現在怎樣了,是否又有什麼困難,是否還有什麼需要幫助?

帶著問題,我與加工廠支部書記宋克福來到了大紅園林苗圃基地。在14號地,我們看到他們林下種植的西瓜已拉蔓,匍匐著向四處伸展,長勢非常茂盛;空心菜,蠶豆,豌豆苗,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出苗整齊,綠意盎然。樹、菜共生,相互映襯,生機勃勃。養殖區就在不遠處,我和老宋邊走邊談,不遠處傳來咚咚的切東西的聲音,走近看到劉擁軍正在砧板前切草,地上放著兩捆新鮮的青草。見到我們來,他便停下了手中的活,起身向我們問好。知道我的來意後,他激動地握住了我的手對我連聲道謝。當我問到他們目前養雞的情況,他說非常感謝公司的大力支援,多虧了加工廠黨支部主動為他們聯絡買進了一些雞苗,又買了些淘汰蛋雞,現在已經有300多隻的規模了。

隨後我又向他們詢問了最近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劉擁軍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說確實是有些困難,有些困難已經克服了,有些困難還想得到公司的扶持。通過了解,他們現在住的房子還沒通電,能否幫助購買一些加工廠內稻癟子餵雞等。我告訴他通電的事已經安排了,三天內就可以接通了;良繁場加工廠現有稻癟子,經與銷售中心聯絡一直也沒有人購買,可以拿來做餵雞的飼料。

當我們建議他們可以分批再買些雞苗、鵝苗循序養殖,分批出欄時,劉擁軍顯得有些高興和為難。他說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試驗,確實看到了成效,他也想擴大點規模,但因為家裡確實不富裕,前期投入了一些錢,資金真是週轉不過來。我聽後高興地說道:“這事你們就不用擔心了,按照師裡的會議精神,公司建立10萬元的黨員致富基金,用於解決職工創業基金短缺問題,你們作為帶頭示範戶可以給你們兩家各1萬元的幫扶資金,沒有利息,用於你們擴大養殖規模”。劉擁軍激動地搓著手,樸實憨厚的臉上掛滿了燦爛的笑容。我再次鼓勵他們一定要走好循序養殖這條路子,特別要做好防疫工作,千萬不可出差錯,爭取建成公司的一個養殖示範區,帶動更多的加工工人蔘與進來,讓大家通過自己的勞動都能致富。

時間過的很快,轉瞬兩個半小時過去了,返回的路上,我再次叮囑宋克福一定要多操心多來看望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些實際問題和困難。

這次走訪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劉擁軍的微笑,讓我深深感覺到我們的職工是那麼的.樸實憨厚,面對困難,他們沒有抱怨,而是積極想辦法克服,我們的基層支部、工會更是他們的貼心人,他們經常性的走近職工,幫助他們及時解決一些困難,這讓我感到很欣慰,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群眾利益無小事,只要我們肯俯下身子,用心與職工面對面交流,敢於擔當,把事做實,就是推動工作的法則,我在思考,在今後的工作中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開拓思維,積極引導職工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實現致富夢,將是擺在我面前的重要課題。

  個人黨員民情日記2

倪連根的“民情日記”不僅幫村民解決了不少糾紛,也記錄了運港村20多年的變化,他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村史官兒”。記者在倪連根辦公室的書架上看到,20多年來,他總共積攢了100多本民情冊,那些帶著濃濃年代氣息的筆記本被他寫上了年份和號碼,整齊地碼在書架上。從顏色、形狀不一的筆記本到現在專用的黃色民情冊,不僅筆記本的樣子發生了變化,記錄的內容也變了許多。

“剛當村幹部那幾年,記得最多的是處理農業生產上的一些問題和村民糾紛,比如農田灌溉時水打不上,鄰里因宅基地起糾紛了,有村民家婆媳鬧矛盾了。”倪連根告訴記者,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他的筆記本記錄的調解家庭矛盾的內容少了,到村裡企業走訪、瞭解村民進廠務工情況的事務多了,諸如“鎮五金工業園落戶運港,規劃面積430畝”、“獨新公路穿村而過,部分村民農田被徵”、“杭浦高速修到村裡,村民出行注意事項”等內容成了最主要的民情。

2013年運港村建設文化禮堂的時候,倪連根從自己的筆記本上總結摘抄了“2000年至2012年運港村重大事件”,作為運港村“村史”掛在了運港禮堂的村史廊裡。從“2000年11月27日村班子換屆選舉動員”到“2012年11月將全村農戶家庭電錶箱更新為玻璃鋼防火電錶箱”,倪連根的日記讓村民們重溫了十幾年來村裡的可喜變化。

如今,蒸蒸日上的運港村共有大小企業30多家,涉及五金、服裝等行業,昔日的偏僻鄉村成了交通便利的投資熱土。“時代在變,村情、民情也在變,但我對鄉親們的情意不會變,我會一直記錄運港民情,一直與村民的心連在一起。”倪連根說,對於村民的事,他從來都記在心裡,“現在通訊發達了,許多人會上網去反映問題,我也每天看,看到就趕緊落實解決,村幹部‘官位’雖小,責任卻很大。”

  個人黨員民情日記3

總有一種“榮譽”,被很多家人分享;總有一種“身份”,在許多家庭存在。

我家祖孫三代都有黨員,外公、外婆、奶奶是黨員,大伯和父親也是黨員,我在大學裡也入了黨,可以說是“黨員世家”了。家裡這麼多黨員,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其中,父親的“民情日記”,給我的印象最深。

父親是社群的黨委書記,獲得了很多榮譽,多次被評為區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還被評為市勞動模範。社群工作雖然忙,但父親很重視對我的教育。我大學在外地讀書,寒暑假才能回家。父親想趁著我放假在家,多和我聊聊天,分享一些人生體會。可父親經常加班。好不容易父親在家休息,和我聊天,一個電話打過來,或是蓋章簽字、或是鄰里矛盾,都要立即去處理。後來,父親想了一個辦法,讓我放假的時候去他的社群做志願者,負責整理材料。一來,讓我和社群裡的不同人打交道,積累社會經驗,並在實踐中增長工作能力;二來,在上下班的途中,父親還可以和我交流一天的收穫。

“你有多餘的本子嗎?”有一天,父親突然問我要本子,出於好奇,我問父親要本子幹什麼?父親告訴我要寫民情日記。當時,我並不理解民情日記的作用,但後來發生的一些事,讓我對民情日記有了新的認識。

去年春節前夕,我在社群整理材料。一位老奶奶來社群哭訴,說春節慰問金髮放不公平,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卻沒有領到慰問金。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我不知道怎麼辦。父親把老奶奶請進他的辦公室,拿出了民情日記本,上面把今年拿到慰問金的貧困戶情況記錄得清清楚楚,一頁頁翻給老奶奶看,解釋道:“我們也知道你家條件困難,但慰問名額有限,咱們社群的困難戶多,這些人家裡更困難,這次慰問只能先他們了,等下次有慰問名額,我們再幫您爭取。”看到本子上清清楚楚的記錄,老奶奶也理解了社群工作的不易,還為之前的行為道了歉。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父親對我說:“社群事情雜,所以工作要踏實。民情日記裡記錄了社群裡每一個困難家庭的情況,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

社群資金有限,如何幫扶更多困難戶?民情日記裡,還寫滿了父親平時工作遇到的問題與思考。後來,父親提出在小社群裡建立“大黨委”的方案,把轄區內的社會單位的黨組負責人也吸納進社群黨委,整合社會資源,一起募錢捐物,幫扶社群困難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父親告訴我:“不論幹什麼工作,都不能光‘苦幹’,而且要‘巧幹’。多觀察、多思考,工作總能有創新。”最初的筆記本不久就用完了,單位裡又發了統一的記錄本,父親依舊日復一日地堅持寫民情日記……

正因為是黨員家庭,我始終能感到一股無形的精神力量,也許這就是家風。在當社群志願者的日子裡,在父親一本本民情日記裡,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黨員應有的態度和擔當。這也影響了我的成長之路,2014年12月,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並決心將這種精神財富繼續傳承下去。

 


TAGS:黨員 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