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怎麼了

才智咖 人氣:2.61W
戴爾怎麼了
8月17號,戴爾二季度財報出爐,銷售收入僅僅比上年提高了5%,而利潤則大幅縮水50%,這已經是戴爾連續幾個季度的業績滑坡,聯想到戴爾近期的電池事件、訂單事件、高官跳槽事件,給人感覺那個令全世界為之側目、為之傾倒的戴爾似乎已經漸行漸遠,而代之以一個驚惶失措、麻煩纏身的戴爾。而就在兩年前,如日中天的戴爾剛剛制定了800億美元的營業目標,進入資訊產業的第一陣營,而且以“戴爾公司”取代“戴爾電腦公司”,試圖把勢力範圍擴大到包括平面電視、通訊、IT服務在內的大資訊產業。以目前的發展態勢,這些巨集大的目標對戴爾來說似乎已經高高在上,遙不可及。洶湧澎湃的戴爾最終會想它的前任康柏一樣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嗎?陷入困境的戴爾還能不能完成“家道中興”、重塑輝煌?戴爾的麻煩有多大成分是因為聯想的進攻?戴爾怎麼了?

  有人說做IT的人是狗命,成長快活的短,本質上看是因為IT企業是狗命,容易成為黑馬,呼嘯而起,而也可能在技術變革面前迅速衰落。想起臺灣詩人席慕容的一首詩:“驚訝於彼此乍放的光芒/就以為世界從這一刻開始/然後會有長長的相聚/……/年輕的愛/原來只能是一場流星雨”

  戴爾的轉折讓人想起2001年的聯想,那時候的聯想也一樣的高增長、如日中天,然後是巨集大目標的出爐,但是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讓這一切美好的希望終成幻象。也讓人想起無數在IT行業發出耀眼光芒的高科技企業,最終卻銷聲匿跡。所以即使戴爾最終消失,也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因為這是高科技行業-“多的是被棄置的命運/和被棄置的心。”

  無論前途如何,戴爾確實是遇到了麻煩,而麻煩的根源,是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種變化首先體現在英特爾的麻煩,當英特爾無法繼續沿著摩爾定律的軌跡高速增長的時候,戴爾的第一客戶優勢、時間差優勢都很大程度的受到了消解。由於這種優勢的消解,戴爾的價格屠刀就不再鋒利,而直銷固有的劣勢則日漸突出。

  膝上型電腦對臺式機的替代對戴爾也是一個不利因素,在臺式機時代,分佈全球的幾大裝配中心是支撐戴爾模式的核心環節,而膝上型電腦供應,戴爾則和其他電腦商一樣需要藉助代工,前端的優勢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

  另外一個重大變化是IT行業的鼻祖IBM從防守轉入進攻,在經過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沉沒、90年代的復甦之後,進入新世紀已經IT服務市場佔穩腳跟的IBM開始了重塑產業生態的努力,和6、70年代獨霸江湖不同,這次的IBM選擇了通過建立廣泛的產業聯盟做為主要的戰略措施。在向微軟、英特爾、戴爾進攻的公司背後,都可以看到IBM的推手。某種程度上,可以說IBM是IT產業動盪的策源地。聯想在IBM的大戰略佈局中,扮演了一個打手的角色。

  戴爾處在了一個彷徨期,這種彷徨來自於對環境變化和自身目標之間的矛盾,戴爾還不能下定決心是要主動去擁抱變革還是延續原來的理想。戴爾曾經是增長、利潤和股價完美結合的典範,但是當逆境降臨,曾經輝煌的戴爾在心態上還沒有完全接受這樣的現實,這種彷徨帶來了戴爾的一系列失誤,而面對業績低靡的直接反應就是給區域管理人員施加壓力,壓力之下就更可能失誤或者選擇背叛。

  戴爾需要面對現實,走出彷徨,生存還是發展,這是個問題。
TAGS:戴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