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做準備好創業———大學生創業故事之五

才智咖 人氣:2.83W
把客戶的毛線經彈花機彈花消毒、經梳理機精心整備、套被、行縫、鎖邊。前後用工半個小時,一條嶄新、輕柔的羊毛被做工完畢。8月13日下午,若不是記者親眼所見,誰相信這麼細緻的針線活出自一名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小夥子之手。
  這個小夥子名叫王興申,內蒙古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家住東昌府區閆寺街道辦事處後田村。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這位20歲出頭的小夥,心情十分平靜,因為在他未畢業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自主創業的準備,並且已經有了兩次創業的經歷。
  ■緣起:走進大學門就有創業心
  8月13日,記者與王興申約見在一家名叫“幫您忙”踏花被加工店裡,走進這間小小的門店,記者立刻被店內的各種棉被、羊毛被、雲絲被和琳琅滿目的布料所吸引,王興申說,這些被子都是他做的,布料也是自己在大市場精心選購的,客戶很喜歡。記者想象不到,面前這個敦實精幹的大男孩,不但有一雙巧手,而且已經有至少三年的創業經驗了。
  “我老家在農村,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他們用一點微薄的收入供我上大學。”王興申說,與其他一些自主創業的大學生相比,他多了一樣財富——“貧困”。因為“貧困”,他在走進大學門的那一天起,就產生了強烈的創業夢想,還是因為“貧困”,創業的夢想始終督促著他努力學習,最終將夢想變為了現實。
  ■初試:自主創業從洗衣開始
  2005年,剛剛邁進大學校門的王興申就開始琢磨要在大學階段乾點事。他發現,遠離家鄉的大學學子們在做家務上很不內行,就拿洗衣服這件事來說,很多人就做不好。於是就與本班其他兩個同學一起花了2000元錢,買了一臺自動洗衣機,又在舊貨市場“淘”了兩臺舊的,大一的下學期,他們的洗衣店開張了。起先是在宿舍裡,後來搬到了學校食堂附近的一間舊屋裡。“洗衣服很便宜,當時的‘生意’也很紅火。”回憶起往事,至今王興申仍感甜蜜。後來,學校裡開始有了洗衣房,他們的生意被迫停業。
  在大二暑假前,王興申又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當時學校附近有一家火鍋店,準備轉讓,費用很低。頭腦活絡的王興申立即與一位來自四川、家裡做火鍋生意的同學盤下該店,到大三時小店開張,一時顧客盈門,生意紅火。但是由於年輕,缺乏管理經驗,經營了大約半年多,小店又轉讓出去。
  王興申說,兩次創業提升了自己的創業信心,雖然沒賺到多少錢,但卻給自己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
  ■發展:選擇踏花被成就創業夢
  大四下學期實習期間,王興申回鄉創業的願望愈來愈強烈。開始時,王興申向家人提出了回村搞水產養殖的想法。“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回家搞養殖,不行!”這一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家人想通過熟人關係,在濟南謀一個職業,但是這個想法卻提不起王興申的興趣來,“自己乾點感興趣的事多好?”他想。
  隨後,王興申去了趟南方,他發現在南方比較時興的加工踏花被行業,在北方卻不多見。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因為選擇競爭對手少的`行業就意味著不戰而勝。說幹就幹,王興申自籌資金購進了彈花機、梳理機、電腦行縫機、電動縫紉機等裝置。畢業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張羅,“幫您忙”踏花被加工店正式開張了。
  王興申說,之所以選擇這一行業,除了競爭對手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能夠實現廢物利用。家裡廢舊的羊毛衫通過彈花機、梳理機、電腦行縫機的加工,可以變成一床保暖舒適的羊絨被。顯然,王興申的這項服務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心願:建立一家大型的加工廠
  “當初有點欠考慮,開業時正好是在陰曆的5月份,而5月份大家都沒有做被子的習慣,現在好了,生意逐漸紅火起來!”王興申說,每當他開機做被子時,新穎的做法,總是吸引著不少市民前來圍觀,繼而,大家再回家取出舊毛衣、羊毛衫等要求王興申為其加工棉被,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附近居民很快都知道了這件事,不少老年公寓、香江市場的商戶也紛紛前來訂貨。
  “我的想法就是,將來把業務範圍擴大,把生產能力提高上去,建立自己的大型加工廠。”談起將來的打算,王興申一如既往地平靜。
  ■建議:創業者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王興申表示,幾年來,他每幹一點事都是自籌資金,從來沒向父母要過一分錢。創業是天底下最難的事,但是一旦確定了目標,別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吃多大的苦都要堅持下去,因為年輕就是本錢,信心就是成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