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時代的利與弊

才智咖 人氣:1.13W

    “如何看待當今這個盛行‘跳槽’的時代?”“我國人才流失的原因何在?”“如何營造一個寬鬆、公平的競爭環境?”在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未來研究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論壇—中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峰會上,“跳槽”成為人們聚焦的一個熱點話題。

“跳槽”時代的利與弊

  “跳槽”時代的利與弊

  “在當今這個盛行‘跳槽’的時代,為什麼‘微軟’卻能夠‘生產’數以千計,並且忠心耿耿的百萬富翁?”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京文說,原因就是“微軟”建立了一套網羅和珍惜頂尖人才的機制。“微軟”的人力資源觀就是三個字母adk:a—吸引最好的人;d—發展最好的人;k—保留最好的人。蓋茨說過:只要真是我們需要的人,要什麼給什麼。我更願意僱用有潛質的人,而不是有經驗的人,因為從長遠看,潛質更有價值。李京文認為,全球化的科技與經濟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人才已成為決定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命運的稀缺性戰略資源。為了避免人才浪費和在一個企業同一型別人才過多,合理的流動不可缺少;但不合理的人才流動又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比如造成企業商業祕密的流失等,人才流動是一把雙刃劍。

  我國人才流失的原因何在

  “我曾參加過我國一個科研專案的驗收,這個專案取得了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我在欣喜的同時,也感到十分憂慮,因為參加這個專案的90%的博士已經到了國外。大家知道,專案的鑑定更多地意味著評論過去,而創造未來的.很多人已經流失。”究竟如何看待我國人才流失的原因呢?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其向大會提交的論文中分析道:我們不能不看到自身在管理理念上的落後—關鍵是重物輕人。一位海外的華裔科學家曾告訴徐冠華,他對國內有些研究單位,津津樂道的往往只是研究裝置的擁有和配置,好像只有這些才是研究所的實力,而不重視人才的現象是很不以為然的。“其實,即使是最先進的裝置,幾年以後也會變得不先進了。沒有人才,即使有最先進的裝置,也不會產生出什麼像樣的研究成果”。“尖子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往往一兩個尖子人才的水平,就決定了一個研究集體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的位置”。徐冠華的結論是,“因此,我們必須徹底轉變‘見物不見人’的觀念,切實做到以人為本”。

  高度關注“小人物”的創新靈感

  人們注意到,在人才流動中,年齡與流動率往往成反比。年輕人因其較強的進取心和較少的社會流動障礙,因而流動率較高。人才流動率與素質成正比。人才素質越高,選擇機會越多,因而流動率越高。徐冠華認為,不斷開放的環境,不斷更新的知識,要求我們必須永遠保持一個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文化氛圍。確立公平競爭的機制,特別要高度關注“小人物”的創新靈感,使那些具有獨立思考、獨創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進入我們的視野。雖然只是幾萬元、十幾萬元的支援經費,卻有可能使年輕人步入科學殿堂,孕育出偉大的科學家。

  李京文分析認為,激勵青年科技人才獻身科學研究,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一般認為,在自然科學領域科學創造的“最佳年齡區”是25—45歲,其峰值年齡是37歲。當代任何一個國家要想趕超世界水平,就必須使本國科學家的人數大幅度增長,平均年齡儘可能接近於“最佳年齡區”。據統計,我國科技人員從總量上已位於世界前4名,而科技論文數排名卻落後於第11位,科學研究指標和專利指標分別僅為第32位和第21位。這說明我們缺乏的是有創造力和競爭力的高科技人才。針對一方面科技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另一方面青年科技人才外流率居高不下的狀況,李京文主張:應把重點放在培養廣大青年科研群體—尤其是35歲以下年齡段的基礎科研隊伍上,這不僅是解決當前科研隊伍“匱乏”、“斷層”的應急之策,而且應成為新世紀的基本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