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經歷太花哨 企業加強應屆生“背景調查”

才智咖 人氣:1.81W

實習經歷太花哨 企業加強應屆生“背景調查”

實習經歷太花哨 企業加強應屆生“背景調查”

“6個月東芝公司行政助理;3個月會計事務所審計助理;4個月寶潔公司市場部……”面對一份如此豐富的實習經歷,很多應屆畢業可能都會露出豔羨的神情。但是對於見多識廣的HR們來說,不由得對這些經歷的真實性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在記者的採訪中,幾家負責校園招聘的獵頭公司都反映,如今大量的業務都是關於畢業生的背景調查,“不少企業都反映,如今實習、見習的水分實在太大了,現在大學生忽悠的本事遠比職場老鳥還要大。”

實習經歷造假被抓現行

“我就搞不明白了,讓他們提供一個帶教聯絡人的電話怎麼這麼難?一場面試,十個人中有八個,不是手機出問題就是手機掉了,反正就是沒有聯絡人電話了。”羅林是一家跨國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主管,對於近期在應屆生招聘面試會上頻頻發生的這一幕,他只能用“有鬼”來形容。“讓求職者提供實習期相關見證人的聯絡方式,其實也就是做一個微型的背景調查。”之所以會想到對應屆畢業生做背景調查,並非是公司財大氣粗沒事找事,相反是有了前車之鑑的`有的放矢。羅林告訴記者:“通常公司會對一些中高層職位的求職者做一些相關的背景調查,至於應屆畢業生確實還沒到這個層次。在年初的時候,公司考慮招一批培訓生送到英國總部重點培養,經過標準招聘流程,公司最終挑選了4名入圍者,他們普遍都有豐富的實習經歷,而且有在相關企業工作的經驗,在面試中也表現出色。”

為了規避後期風險,公司針對他們提供的實習經歷做了一些背景調查。但是電話打了一圈,結果讓羅林以及公司高層大跌眼鏡。“印象中好像是有這麼個人,具體的情況說不上來,好像還沒做到1個月就走了。”“行政主管助理?她好像就是祕書處文員嘛!”“這個人沒印象了,不過他們學校好像安排過一批學生來體驗過三天。”……面對這一系列的反饋,羅林直接昏倒,“最終就要了一個”。

有了這樣慘痛的教訓後,羅林的招聘團隊們想出了這個“提供實習帶教老師聯絡方式”的招。“說實在的,我們也不可能每個都去核實,最多也就是挑一兩個問題。但是從應聘者的反應來看,做賊心虛的痕跡也太濃了。”羅林告訴記者:“看來如今對於應屆畢業生的背景調查也不可小視。”

細化問題刨根究底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時下越是大企業越是注重對應屆畢業生的背景調查。“我這次應聘的是Elend公司市場部的職位,公司就要求我每段實習經歷都要提供至少一位帶教老師的聯絡方式。”今年復旦大學畢業生小施告訴記者:“還好我不屬於那種混經歷的人,每次實習期還都做了點事情,所以我也不怕他們去查。”

而相對於Elend這樣親力親為的公司,更多企業選擇委託專業的獵頭公司或者是調查公司來處理這些細節問題。“通常公司都會問,這個人工作態度、敬業程度如何,結果得到的反饋都是含糊其辭還行、不錯、挺好。對於如此"中庸"的中國人的說話方式很多企業都反映,很難從這些評價中瞭解一個人過往工作經歷和工作質量。”一家獵頭公司的負責人Mandy告訴記者:“所以,一定要把問題拆分,儘量細化。比如問,工作繁忙時,會不會選擇加班?加班是由工作量導致的還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導致的?儘量讓對方有話可說。”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Mandy透露,“在調查中發現應聘人與被調查者串通、合謀造假的事情不算稀奇,最離譜的是,一個候選人提供了一個座機號碼,說是直接上級的辦公電話,而事實上這個電話就是他本人,給自己說了不少好話。但是當我們提出想發個傳真請這位上級確認調查內容並簽名時,卻發現一個"大公司"居然沒有傳真機。”

面對越來越多企業高築的“防火牆”,不少應屆畢業生卻反映,實習經歷“被豐富”也是環境所迫。“看看別人實習經歷覆蓋各行各業就覺得自己不包裝一下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來自華理的應屆畢業生小張坦言,實習經歷注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關鍵是有些人做得太過火了,加上企業查得越來越緊了,所以怎麼合理包裝才是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