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狩獵

才智咖 人氣:2.09W
閱讀是一種狩獵
    閱讀的狩獵並不輕鬆簡單,卻值得縱身而入,因為狩獵的樂趣,永遠無法傳達給森林外的非獵人。 
    也許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閱讀,從來都是一種狩獵”這一命題。對一個不夠資格稱之為獵人的普通讀者,閱讀恐怕比較像逛動物園,成千上萬的書被圈養在一格格宛如獸欄的書架上,有笨重的大象犀牛,也有可愛的企     鵝和超人氣無尾熊,你完全不需要操刀拉弓練槍法的狩獵準備,也不需要秋霜烈日,千里追蹤的狩獵過程,只消從架上一取,付錢(子彈),它就是你的了。 
    也有人從來不逛動物園,終其一生,人生也就這麼過了。 
    把閱讀比擬為狩獵,必然是出自專業讀者的想像,但閱讀《閱讀的狩獵》的樂趣也就在此,有一群古今中外專業讀者為你述說大江南北的狩獵故事,對照多數人淺薄的狩獵經驗,這有如五星連珠那樣的天文奇觀。如果太不小心,一開始就翻到傅凌《六類28種閱讀的獵人》,然後發現自己長久以來一直徘徊流連於A級和B級“非獵人”區,連C級“新手獵人”區都前進不了,充其量只夠稱得上是動物園常客,免不了一肚子怨怒,繼而仰天長嘯“我讀了那麼多暢銷書都還不叫獵人,難道要成為一個獵人有那麼難嗎?”沒錯,根據《閱讀的狩獵》標準,作為一個新手獵人,至少得先逃脫排行榜的綁架,懂得把觸角探向書店的角落,至少要累積同一議題的50本書——當然不必全數啃完,新手獵人如此,高等獵人或終極獵人需要練就怎樣的身手,也就不難想像了。 
    接下來《獵人養成的十九撇步》教你如何成為一個獵人,方法很多,首先要有心想成為一個獵人,否則免談,接之要明白森林的廣袤以及艱險,一旦開始狩獵,就要有決心,要用心,找到一個學習的物件可以避免走太多錯路,這話的另一層意思其實是:不要怕走錯路。
    專業讀者之一唐諾就很明白告訴我們,“買錯書(不管此一結果帶不帶來反省)應該作為閱讀找書的前提”(《從狩獵到農耕——我的閱讀進化史》,p52-59),當閱讀從狩獵進入農耕,“我得貪婪的.耕作採集,寧殺錯不放過,看到大約可以是自己食物的書就攫取購買”,如此的結果,不消多時,書必然氾濫成災,“有讀過且一讀再讀的,有讀了一半因故停下來的,有翻了幾頁算了的,有根本還沒看的,有心知肚明這輩子大概不會去讀它的云云”,到此,不少有心的狩獵者便產生了不如歸去的罪惡感,唐諾卻大呼萬萬不必,因為他掐指一算,以50年500到1000本的“犯錯空間”,一輩子也不過十幾萬,遠遠不夠買一輛陽春車,於是乎“天底下再沒多少你不敢放手一買的書了”。 
    這是豪邁一派,無所不獵的專業獵人。一旦開始狩獵,獵人便以各自的天賦與需要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行獵技法,相思李舍主人李威德以專業咖啡人為目標,發明了一套“交叉瞄準法”,目標是咖啡,但獵取物件擴及茶和紅酒,以便“從不同角度瞭解咖啡”,累積了足夠咖啡的專業知識,“再找一個有20年經驗的老師傅”。當書讀到一個程度,便知道哪一本有料哪一本又是剪剪貼貼的成品,“可剛起步的時候不要怕爛書,一本書只要一個觀念受用就夠了”。當短期狩獵的成果豐碩,獵人也不要自鳴得意,因為閱讀的狩獵沒有速成班,“我曾經花了8個月看了二三十本書,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後來碰到一位臺大的教授,才知道人家在這個領域裡讀了幾十年,幾千本書”(《咖啡的學問——相思李舍主人經驗談》,p112-117)。 
    在閱讀的開放時代到來之前,闖入禁區行獵是獵人成長的儀式,楊渡《臺灣禁書的故事》(p42-49)寫出一頁私我,也是1970年代的“禁書偷窺錄”,名單上有現在愛看多少就有多少的李敖,特別是他的《傳統下的獨白》,“第一次看禁書的感覺,和第一次和女生幽會沒有兩樣,心跳加速,向禁忌的地方,不斷摸索前進”,既然感覺如此美妙,買禁書就變成了樂趣,於是又偷獵了陳映真《將軍族》,鄧克保(柏楊)《異域》,郭良蕙《心鎖》,以司馬翎之名偷渡的金庸武俠小說等等,“因為是禁忌,來得特別困難,我們也讀得特別起勁,有如在練功。彷佛擁有祕笈,再加上苦練,終有一天要練就一身絕技”,而從讀禁書,印禁書到寫禁書再到回顧再也不是禁書的禁書,也算是作者一番從獵人到被獵的特殊人生體驗了。 
    也有擁有一身特殊本事的獵人如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隆溪《錢鍾書的閱讀觀點與方法》(p130-135)以及傅凌、冼懿穎撰寫的《從顧炎武到Margaret Mead田野裡的守望者》(p136-140)。 
    錢鍾書是個大讀書家,此為獵人基本知識,但他如何成其大?張隆溪指出,如果閱讀是打獵,有些是已經有了明確目標,如要打鳥或兔子,但有些時候只是在森林散步,忽然出現一隻狐狸,因為那不是目標,就略了過去,等到有天想獵狐狸了,多數人總是記不起狐狸洞的位置,但錢先生就有這種本事,記得狐狸洞,清清楚楚,旁徵博引起來毫無障礙。不只記得無數的狐狸洞,錢先生也讀一般人不大讀的“不怎樣的”詩詞、隨筆、小說、戲曲、謠諺、訓詁等等,而且能夠從中發現許多對文義的真知灼見。 
    17世紀的讀書人顧炎武最著名的事蹟是他一個人,一頭騾,兩匹馬——一騾載書,兩馬交換騎,就這樣一邊天涯海角任我行一邊努力讀書,如此二十多年,寫成地理書《肇域志》,講農業經濟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以及讀書筆記《日知錄》,這樣的狩獵過程堪稱獵人之究極。20世紀的美國人類學家米德,21歲就到南太平洋的小島做田野調查,一直到全方位熟習陌生獵物的習性與文化,一場人類學的盛宴於此醞釀著。 
   《閱讀的狩獵》以《在森林狩獵時要閱讀的50本書》作為壓軸,其中以《中國歷史研究方法》(梁啟超),《15到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布羅代爾),《一千零一網》(提姆柏納李),《管錐編》(錢鍾書)為首選,再推薦“狩獵的地圖”——《文明史綱》等14種書,“狩獵方法”——《如何閱讀一本書》等8種書,“狩獵歷史”——《閱讀地圖》等13種書以及“獵人的經驗談”——《容齋隨筆》等11種書,粗估要完成這份作業,快則一年兩年慢則一生一世,閱讀的狩獵果然不輕鬆簡單,卻值得縱身而入,因為狩獵的樂趣,永遠無法傳達給森林外的非獵人。
TAGS:狩獵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