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從甲文看上古狩獵與農耕的研究

才智咖 人氣:2.67W
關於從甲文看上古狩獵與農耕的研究

  論文關鍵詞:文;狩獵;農耕

  論文摘要:文從甲文形體分析去探究上古人類的狩獵和農耕生活。並以甲文為素材,輔以考古和文獻記載,再現遠古先民艱辛的生活圖景。
  
  遠古時期人類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生存。要生存,就要有食物。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就是從大自然中獵取食物。因此,採集和漁獵便成為遠古人類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中國的古文字雖然產生在三千年以前,但依舊反映了遠古時期人類狩獵與農耕的蛛絲馬跡。
  
  1.艱辛的狩獵和家畜的馴養
  
  甲文中有“網”字,《說文》:網,庖犧氏所結繩,以田以漁也。許慎認為網的發明者是庖犧或曰伏羲。先民受蜘蛛結網獵食的啟發而發明了用來獵和捕魚的網。甲文中還有其他一些字,在網下有象、鳥和其他一些動物,均表示上古的“網”不僅用來捕魚,更廣泛用於捕捉各種動物。
  甲文中有“畢”,就象用有一個樹枝叉椏製作的簡陋的網之形狀。它有一個長長的柄,應是用來近距離捕捉飛禽的。《詩經·小雅·鴛鴦》中有:“鴛鴦于飛,畢之羅之”。證明了“畢”這種工具古人的確用來捕捉飛禽。“羅”甲文象人雙手張網羅鳥之狀,甲文異體字“網”上又有鳥形,更為形象。
  甲文又有“敢”,象手持叉網捕捉野豬之狀,凶猛碩大的野豬都用如此原始簡陋的工具去捕捉,其艱難可想而知。
  對於奔跑的走獸,僅用網來捕獲只能夠“守株待兔”,很難獵取更多的食物。甲文中又有“玄”字,即像一種專門用於攻擊遠處獵物的繩球,這是一種在長繩或皮條兩端綁有球形石塊的狩獵工具,用來把石塊拋向遠處正在奔跑的獵物,如鹿、兔等,從而纏住獵物的腿部。甲文的“畜”字字形也體現這種工具的用途,下部疑為動物的足跡,金文下部又作“田”,亦為田獵的符號。
  因為工具簡陋,遠古時期的狩獵一般不是單人匹馬能完成的,需要整個氏族部落的人採用圍獵方式才能有所收穫。“田”甲文象土地有纖陌縱橫之形,甲骨卜辭中“田”的多作“打獵”講。遠古時期平原地區狩獵,多采用聚眾圍獵方式,所獲共同分享。“田”字字形正反映了遠古時期在平原地區圍獵的情形。
  弓箭應是先民獵狩動物最先進的武器了,《說文》雲:弓,以近窮遠,象形,古者揮作弓。認為弓的發明者是黃帝的臣子名叫揮的。事實上,弓的發明者應早在舊石器時代,距今七千年前的半坡遺址中就發現了用骨頭製作的箭頭。
  甲文中有一系列文字都與弓矢有關,證明了弓箭的發明對於先民生活的重要性。如:矢;畀,象帶有扁平箭頭的矢形;射,以張弓搭箭欲射之狀會意;侯,甲文從矢,象靶形;函,象箭袋之形,袋中插矢以象其形;弗,本指將箭桿用繩捆在一起,使之不至於彎曲變形而影響射擊的效果。甲文中還有一些字直接描繪了用弓矢狩獵的引為。如:彘,從豕從矢,象箭射向野豬之形,或曰作一中了箭矢的野豬之形;雉,象箭矢射向飛鳥之形。
  由石塊棍棒到網再到弓箭,古代先民的工具有了很大進步。但隨著人類的不斷繁衍,數量不斷增加,所需食物僅靠原始的狩獵所獲已難以為繼。加之野生動物也隨著氣候和自然的變化而減少或遷移,更由於狩獵工具的原始簡陋而導致的艱辛,人們便試圖將野生動物馴化以便獲得更穩定的食物來源。這也可以從甲文中得到狩驗證。“雞”甲文左為奚,右為隹,而“奚”之字形顯示為一被手持繩索之人拘繫的奴隸之形。可見“雞”最初即是被馴化家養的野雞。野雞即雉,雉的字形以一支箭射中飛禽表示它的野生性質,雞就是被拘繫馴化的雉。家的甲文更表明了先民們對於馴化畜養的重視,字形表示先民將馴化的野豬圈養家中。中國最早的家畜是雞、犬、豕,其中尤以豕為多。夏朝時期有一個善於養豬的部落叫豕韋氏,他們以養豬為生,食豬肉,穿豬皮。商湯滅夏後,豕韋氏部落逃離中原,遷徙到北方大漠之中。上的遼、金、元、清四個朝代,就是他們的後輩子孫。
  甲文中還有一些文字型現了野生動物馴化的過程或結果,如豢,象雙手抓住野豬,會豢養馴化之意;牢,象圈養動物於圍欄之中,甲文“牢”的動物之形可以是牛,也可以是羊或馬;牧,象手持鞭杖驅趕牛之形,小篆從食從羊;為,從爪從象,以手牽象之狀。上古時期中原地區森林茂密,氣候溫暖適宜大象生存。甲骨卜辭中就有獵獲大象的記載。史書記載,周朝初年,武庚反周,即用大象之陣戰周公;臭,《說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者犬也,從犬自。為“嗅”的初文。狗在很早以前就被馴化用來幫助人們狩獵,它的前身據說是狼或豺。
  野生動物的馴養給先民提供了比較穩定的肉類食物。但中原地區的畜牧業終究只是農耕的一種補充,這應該是和中原地區的氣候和環境有關。穀類食物是主食,而肉類食物在古代都只能是一種奢侈品。《禮記·王制》載:“諸候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豕”。連王公貴族們都必須在祭祀時才允許宰殺牲畜,那一般老百姓就更是難得一沾葷腥了。因此,《孟子·梁惠王上》中,便提出了“雞豚狗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食肉矣。”可見即使到了孟子那個時代,平民家庭的七十歲老人想要有肉吃,也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論語》的記載中,廣收門徒,所取學費也只不過是幾條熏製的臘肉乾。孔子在五十多歲離開魯國遠赴衛國,其直接導火索就是魯君沒有按慣例把祭祀後的“胙肉”送到孔子府上。孔子還有“割不正不食”的飲食習慣,這並非孔子挑剔,而是自周朝以來人們太看重肉類食物,故而在烹製時十分小心,十分精細而形成的一種禮法規定。到了《水滸傳》中,好漢們嘯聚山林,他們渴望的就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生活。這正反襯出當時謹小慎微的布衣百姓平時的行為規範和飲食習慣。
  在牛、羊、豕、犬等家畜中,又以牛的地位為最高,羊、豕次之,犬則在祭祀活動中無立足之地。“禮記·王制》有”天子社稷皆太牢,諸候社稷皆少牢,“太牢即是牛、羊、豕各一,少牢則是羊、豕各一。”天子和諸候祭祀時差別就在於天子可以用牛而諸候不能用牛,可見牛的備受重視。這種習慣一直沿襲至今,據山西民俗研究,山西一帶歷來有祭牛神的習慣。過春節時一般人家要設牛神牌位,貼讚美牛的對聯,並燒香點燈供祭食物。而狗肉即使在民間的婚喪筵席中也無立足之地,至今有些地方仍有“狗肉上不得檯面”之說。周朝先民更將北方少數蔑稱為“犬戎”。這些都說明自古及今,華夏民族對犬的態度。
  
  2.水平低下的農耕生產
  
  因為古代中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氣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畜牧業沒有成為古代中原人的主要生產方式。相反,先民們更傾向於採用農耕種植作為最主要的生產方式。因此,穀類食物便佔據了中國人飲食結構中的.“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