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農耕文化

才智咖 人氣:1.91W

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是農耕自然經濟,中國文化是以農耕文化為根基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原始的農耕自然經濟則是生產力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狀況相適應的一種經濟形式,人們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自給自足。

淺談我國農耕文化

所謂“倉廩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則說明人們的生存是第一性的,大自然的萬事萬物決定農耕文化的模式。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條件,我人們從事農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斫木為耜,揉木為耒”中國在漫長的五千多年前就有了農業,並且發明了簡單的農具。這都說明了自然經濟中的農耕文化的重要地位。

社,指土神;稷,指穀神,社稷,後引申為國家。農業是立國之本和文化之本,我國長江流域農業發達使之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人們男耕女織,以織助耕,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些都是農耕社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自然條件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是農業附屬的經濟形式,“重農抑商”提高了農耕的水平。

人們附著於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復一年地,慢節奏地,低效率地進行簡單的生產,受到自然條件與傳統習慣的制約,貴賤分明,女主內,男主外,生活井然。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形成,維繫著農耕文化的發展和漸進。

俗話說;幾分耕耘,幾分收穫。農耕文化所體現的人們勤勞,遵天時,愛地利,求人和的優良品質,鑄造了幾千年農耕的人文。由於農耕與文化是束縛在土地上所生成的產物,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農民關注的是春種夏收,宜居宜業,崇古尊師,孝親敬祖,樂天安命,服從自然,服從傳統,克己復禮,正心修身……創新和改革往往會受到鄙視和非議。

有了人,就有了人類社會,也就有了文化。中國文化是眾多文化不斷融合的文化。最早農耕文化中物質文化方面主要表現在;用石器,骨器,木器製作各種工具;取火用火儲存火;種植稻菽,蔬菜瓜果;馴養動物;製作陶器,養蠶織絲;構建房屋等等。精神文化方面則表現在;原始藝術;有對大自然的認識;有較強的宗教觀相信萬物有靈的說法……農耕文化漫長的歷史,表明一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表現出人們觀點形態的變化。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傳統是歷史與現實,新與舊之間的連線點。只有藉助於傳統,歷史才得延續,傳統文化才能儲存,從而建構起既不失傳傳統文化的特質,又能適應時代進步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