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精心備考:搶佔面試先機

才智咖 人氣:2.35W

QQ群:

主動精心備考:搶佔面試先機

主動精心備考 搶佔面試先機

面試,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幼兒園入園的面試,到畢業後的企事業單位面試,都是我們所經歷的。然而,就我所接觸到的一些人中一提到面試無不體現出驚慌失色之感,他們不知用何種狀態去面對,其實,這是求職者對面試的誤解。在面試的考生看來,面試就是被用人單位審視、考核、選擇,所以常常在面試中緊張不安,甚至有一點受審的感覺。這種心態往往使考生陷入完全被動,從而忽略了面試的另一層意義你可以在面試中體現出主動的控制面試局面的一面。下面是提供的一些經驗,不妨一試。

一、面試不打無準備之仗,不能聽之任之,順其自然

面試取決於“考官”,更取決於你自己。考前一些東西,不用猜題也是一定準備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相信機會會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1.熟悉個人簡歷,靈活變換運用。近年來,自我介紹類題目基本是結構化面試中的必考環節,對於個人簡歷其實每個人都不陌生,但要說好卻需要我們下工夫去準備。自我介紹中主要圍繞的是我們的經歷和特點、愛好的全面總結,準備時需要把握邏輯順序,可以從所學專業談到工作經歷,但切忌說得如流水帳般冗長繁雜。同時,注意將自己的閃光點帶入其中,比如有些考生參加過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志願者活動、**大賽等,或是經歷過的人生中難忘的事情,都有必要加入自我介紹當中,讓考官能夠感覺到你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個性明朗的人。

2.瞭解所報職位,展示成功渴望。實際上,這就是在問你“你為什麼報考公務員”,“為什麼要報考現在的職位”“你是否瞭解你的職位”,對所報考職位的瞭解,也是能夠提前準備的,可以收集資訊,如有一名考生在報考科委這一職位面試時在回答說曾經訪問過科委辦的網站,讓考官覺得一地方該考生有現代意識,另一地方也讓考官有種親切感,同時也

顯示了考生是個有心人,從而拉近考生與考官之間的距離,並體現對這一職位的渴望和需求,在面試程序中適當展示成功渴望是十分必要的。舉上面的例子要說明的是求職動機不僅僅來自專業的`匹配,還可以從其他角度的考慮,有考生報考法官這一職位,在陳述為何報考時回答說:“我的父親就是一名法官,從小就受到他這的耳濡目染,因此,做法官是我從小的夢想,我喜歡與不良現象做鬥爭,喜歡在伸張正義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還有考生對這一問題這樣回答:自己的一個特點是有原則性,對於事情有自己明確的態度,這樣一來顯得與法官的職責、特點有一定的匹配性。

3.對照面試框架,換位思考體察。瞭解結構化面試的框架,換位思考體察考官的興奮點和留意點在哪裡是能夠通過提前有目標準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公務員面試多采用結構化面試,其中包含的八大測評要素通常是在20分鐘時間內回答完5道問題,在這短短的20分鐘時間裡,經過集體場外抽籤等待、單獨入場就座、回答問題,追問提醒、退出考場,五個關鍵環節,考官一地方主要與本崗位一些競爭者相比,同時也離不開同時參考的其它崗位競爭者的映襯。作為一名考官基本上在頭5分鐘就會對考生形成一個總體印象,隨後的十五分鐘,更多的是根據考生的表現進行部分修正,分數或升或降,全憑考生的“亮點”,抓準關鍵點,能與考官共鳴是加分的關鍵、面試成功的關鍵。

二、面試不能不拘小節,即要從大處著眼,也要小處著手

20分鐘的面試時間很短,一定爭分奪秒,用好用足時間。面試之中要用腦來思考、用語言來表達、用眼睛來交流、用動作來表現。要避免出現以下現象:①在面試中有的考生語速很慢,語言內容組織不錯,但卻像在擠牙膏、蹦字,聽得讓人著急;②有的考生缺乏激情,在面試中有的考生表情嚴肅,低頭唸經,不敢直面考官;③有的考生自始至終一個語速、語調,讓人聽得昏昏欲睡;④還有一位考生手上戴個玉鐲,回答時手一動作、玉鐲碰在桌子上,不斷做響,讓考官聽啦十分心煩等,由於這些小處處理不當,也讓面試大打折扣。所以,面試一定做到全方位統籌兼顧,合理安排,精雕細刻。如果面試中能穿著得體、動作得體、語調抑揚、語速適中、語言修飾、時間分配科學,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留意小節,那一定會使面試錦上添花。

前面講的是面試中形式部分要注意的細節,除此以外,還有答題的內容中的細節。

首先,留意聽清題意,謹慎要求重複。在考生沒聽清題意時,能夠要求考官重複一遍。但有一位考生在回答某一問題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很常見的成語卻讓考官重複了三遍,而“激流行舟,進慢也退”考生普遍讓考官重複了兩遍,而有一位考生卻一遍明意,回答的還非常到位,而那位“逆水行舟”接不上下句的考生這道題高分的機率很小。如有一考生在回答最後一道漫畫題時,請主考官重複題意並追問所餘時間,通過認真思考,合理安排時間,20分鐘回答完了。追問運用合理,給人一種有頭腦、沉著冷靜的好印象,相反另外一名考生每次主考官追問提醒都放棄了,5個問題7分鐘就答完了,面試完,考官還不清楚他是沒聽清題。

其次,舉例一定恰當,切題才是關鍵。面試不是推介會,不是訴苦會。有一位考生在回答“逆水行舟”問題時,只抓住了前半句,結合自己舉例說明今天自己奮鬥之不易,大談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窮苦出身,父母供兩個子女上學之不易,而忘記了自己的角色是考生,沒考慮舉這個例子是否合適,聽他的例子,只能讓考官覺得“驢頭不對馬嘴”,真想可憐可憐他,給他提點分數。但他既沒把握住回答問題的切入點,舉例不當,也沒分清自己的角色。還有的考生聽完題後,就舉個例子切入主題,卻沒認真分析這個例子合適不合適。

另外,在答題內容時也要做到切題。一些情景設定類的演講題和串詞題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題目規定的具體環境,融入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必要時要有真情流露。例如,假設你是西部某地區某村的村主任,你們村的代課老師待遇一直不高,教師流失量比較大,最近來了一批支教大學生,請你對他們講一段話。此題的角色定位於某村的村主任,村主任講話面對的是村民,所以不要一上來就將官話,套話,應表露出“鄉土風采”,如可以說“老少爺們知道你們來,把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準備好了,你們能來,鄉親們都很高興??”這樣一個開頭就顯得入情入理,沒有拿出幹部的架子,也是真正深入群眾的做法。考官聽此也會為之心動,青睞於你的。

三、面試不可獨自等待,集體合作,方能鑄就成功

有的考生在準備面試時期認為單槍匹馬奮戰應該是最好的,其實不然。俗話說“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你並非一個人作戰,有很多和你一起參加面試的人,可以與他們聯絡,一同進行訓練。訓練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其一,可以熟悉考試流程,克服考試緊張的心態。文章開始所述部分考生體現出的恐慌之感的另一個原因也源於對面試流程的陌生,心理學中對待這種緊張現象的解決方法是採用系統脫敏法,而面試的練習就屬於系統脫敏訓練。通過不斷地重複訓練或是模擬刺激的情景,提高心理的耐受性,由此,降低你對刺激本身的敏感度,減輕你的緊張程度。其二,真實地模擬面試現場,加上考官的點評,讓大家真正的認識自己。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在下一階段逐步地完善自己。古語有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考生在面試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問題表現出來可能就連他本人都沒意識到,這樣一來大家的點評對他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其三,大家聚在一起可以討論一下題目的答案,群策群力,一個問題才能得到深入的探討和解決,另一方面也活躍了大家的思維,鍛鍊了大家語言表達能力。

經常接觸一些參加面試的考生,他們經常問我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就是“面試了,我該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的背後往往體現出考生的茫然狀態,他們對於面試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所以茫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常常是反問他(她):“你覺得面試應該怎麼辦?”那麼,他(她)就會說“我應該多看看書”“應該多做些練習”等,我想這也證明了考生的一種心理狀態,他們過於被動地接受面試,導致遇到問題時總顯得膽怯無力,而實際上他們都具有采取手段主動應對的能力。所以,主動出擊、精心備考定能讓我們把握先機,一舉在面試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