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醫院臨床藥學的發展現狀及展望

才智咖 人氣:1.83W

目前,藥劑師在藥房的工作主要就是藥品的製劑和派發,怎樣談我國醫院臨床藥學的發展現狀及展望?

論我國醫院臨床藥學的發展現狀及展望

我國臨床藥學起步已經30多年,但發展不均衡。在臨床醫藥工作中,我國不合理用藥者佔服藥者的11%-26%[1],藥品的不良反應相當嚴重,我國50%以上的聾啞兒童是由於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引起的[2],藥品安全、合理用藥都使得臨床藥學成為醫院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傳統的藥學模式也慢慢向全方位、專業化的藥品服務轉變。現對我國醫院臨床藥學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和兩方面作歸納和總結,並提出對臨床藥學的展望。

一、我國醫院臨床藥學取得的成就

1.國家政策的支援:1987年,我國12家重點醫院被衛生部批准為全國臨床藥學試點單位;1991年,衛生部規定三甲醫院的臨床藥學工作作為醫院考核指標之一;2002年相關規定明確了藥學工作者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3]。

2.專業培養方式的改進:2005年和2007年展開了“臨床藥師培訓試點”的工作[4],讓在職藥師參加了規範化的再教育培訓,提高了藥師的業務水平。相關高校也增加了藥學專業地設定,為醫院臨床輸送藥學的`專業人才。衛生部選拔相關的藥學基地,是藥師實習基地的數量增加,並提高實習的質量。

二、我國醫院臨床藥學存在的不足

1.專業人才方面:在我國,藥師收集整理的學歷普遍不高,絕大部分是中專學歷,且臨床知識和技能水平較弱,與醫師和護士溝通少,不利於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在相關醫學院校都設有藥學專業(4年)或藥理專業(五年),但是學習的專業主要以化學為主,工作方向以實驗室藥學為主,涉及到的臨床藥品的運用很少。且藥學學生的臨床實踐非常少,實習時間也比較短,對臨床的認識、聯絡都很少,對臨床幫助不大。而在職的藥師往往缺乏規範化和專業化的在教育培訓。

2.藥學工作的地位:在臨床上,用藥是醫生的職責,“重已輕藥”是醫院常見的問題。患者對臨床藥師的認識都很少,而醫院對藥學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都嚴重不足,從而嚴重阻礙臨床藥學的發展,而臨床上沒有藥師進入臨床科室的做法,因此,藥學工作只能在藥房進行。

3.醫院藥房的現狀:目前,藥劑師在藥房的工作主要就是藥品的製劑和派發,臨床藥學工作也僅限於藥品的濃度監測,藥師在相關法規中也明確了不能改變處方權,也就造成的藥師學無用處,而使藥師的質量呈下降趨勢。藥品作為醫院的主要經濟來源導致醫藥公司會使用非正常的競爭手段如最大限度利用產品的利潤空間來進行促銷等,嚴重違背的藥學追求的安全有效的原則。

三、我國醫院臨床藥學的展望

1.教學臨床模式專業化:高校相關臨床藥學專業,課程設定內容多增加臨床常見用藥、臨床疾病藥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在臨床上藥師狠抓基本功,理解和掌握臨床醫學知識、紮實的藥學理論技能,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加強與醫護工作者的溝通;強化“以本人為本”的藥學服務理念;參與臨床查房和病歷整理工作,讓藥師參與病歷討論,並對用藥做出分析,能切實實現醫藥結合,將所學的藥學知識與臨床治療相結合,結合臨床指導用藥,保證安全有效地合理用藥,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藥物治療不當的問題。增加臨床藥師系統討論、經驗總結分享、專題討論等學術交流和繼續教育學習的機會,利於提高在職藥師的更方面水平。

2.藥師工作服務化:在醫院可以開展藥物諮詢、用藥指導、常規病歷用藥監測等工作,住院、門診患者都是藥師服務的物件,將藥學相關知識(如藥理學、藥品不良反應等)直接面向患者或群眾,可以把專業知識運用到醫療行為的每個環節,如參與查房、病歷討論、監督用藥等,與醫師、護師一起更加全面化、專業化、系統化地為全民服務,讓大家瞭解臨床藥師的價值。在醫院,甚至可以按醫院科室將藥師作具體的劃分,可以更具體、更細緻地為患者服務。

3.資訊網路化:在醫院可使藥品網路資訊化管理,提供用藥諮詢服務,方便藥師學習知識、查詢資料、臨床用藥的指導和監測。

隨著外國臨床藥學的飛速發展,我國臨床藥學可以借鑑外國的經驗,明確我國臨床藥師在醫療工作中的責任、義務和工作內容,改進教學、培養的模式,在相關政策的支援下,提高藥師的數量和素質,臨床上將藥師的工作滲透到醫療工作的每個環節,運用相關的藥學理論很好地與臨床結合,最大限度地是臨床用藥安全化、合理化,從而提高醫療質量,為廣大患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