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與農業產業化

才智咖 人氣:1.63W
知識經濟與農業產業化
    [論文關鍵詞]知識經濟;農業產業化;機遇;挑戰 
  [論文摘 要]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是建築在工業經濟充分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是對工業經濟的揚棄。知識經濟在中國尚處於萌芽發展階段。知識經濟的萌動呼喚著中國農業產業化發展,併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嚴峻的挑戰。借知識經濟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中國農業產業化,是今天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決擇,是農業經濟再上新臺階的有效途徑。 
   
  一、知識經濟呼喚中國農業產業化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它是在工業經濟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建立的,是社會經濟歷史發展的自然延伸。從知識經濟與工業經濟比較的角度來看,知識經濟的顯著特點集中地表在:知識與智力要素化;產業結構高階化;資本投放無形化;產值趨於輕型化;管理決策科學化;經濟發展可持續化。既然知識經濟是對工業經濟的揚棄,因而,它的滋生、孕育、發展最基本的條件是:(1)工業經濟的充分發展;(2)社會知識化、科學化水平有較高的發展;(3)知識和技術創新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從這些條件看,當今世界上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初步具備了發展知識經濟的條件。 
  就我國目前情況來講,知識經濟的發展尚處於萌芽發展階段,也就是說從整體上講,知識經濟在我國還未到來。這反映在:一是我國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尤其是資訊化技術發展水平遠遠不足以承擔知識經濟支撐的重任;二是目前我國的知識結構、人才結構尚不具備知識經濟所要求的內在素質及其合理性;三是我國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二元經濟國家,生產力發展極不平衡,所有這一切都決定了我國不可能在全面實現工業化之前,就直接整體地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儘管如此,這並不能說知識經濟離我們還遙遙無期,事實上,知識經濟的腳步聲已深深地震撼著國人的心。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知識經濟對中國的挑戰,最集中地表現在農業上,知識經濟呼喚著中國農業產業化。 
   
  二、中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然性 
   
  所謂農業產業化是指,農業的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為支撐,實行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把產供銷、經科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的社會化農業生產經營體制。今天,加快中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既有宮觀必要性,也在現實可能性,因而,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要性首先表現在,它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強烈呼喚。知識經濟是指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切都以知識為基礎,一切財富的核心都是知識,一切經濟行為都依賴於知識的存在、創新和發展。知識經濟在農業生產發展上的要求是,建立知識農業體系。其主要內容是,農業生產的主體應當成為知識農民;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應當是知識化的要素;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應當是知識化的科學管理;農業生產的增長率應當是以知識的貢獻率為主導。總之,知識應成為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在全球知識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僅面臨著已開發國家在知識經濟和高科技創新領域所具有的強大優勢的挑戰,而且面臨著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體制轉型國家強有力的競爭的挑戰。倘若我們不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些,緊緊地抓住發展機遇,那麼有可能再次出現中國與機遇失之交臂。因此,時代的發展賦予我們使命,借中國知識經濟的萌動,有力地促進中國農業市場化、規模化及產業化發展,這是21世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抉擇。 
  其次,農業產業化發展是知識經濟條件下,中國農業第二次飛躍的必由之路。在20世紀90年代初,小平同志就明確地指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觀點來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農業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是迄今為止我國農村最具有實質意義的一次重大的變革。農業改革發展的第二次飛躍,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條件下進行的,是中國農村、農業又一次重大的變革。農業產業化是第二次飛躍的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在穩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又一次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農業產業化發展對農業發展來說,既解決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又使產業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提高了農業商品率、產出率。對農民來說,既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又使農民的比較收益大大提高,使農民向全面小康水平邁出了一個可喜的一步。由此可見,農業產業化是中國農業第二次飛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