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層建築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3W

摘要:

淺談高層建築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論文

分析了高層建築火災隱患的特點及防火安全疏散的重點性,並進一步對高層建築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以便於更好的滿足現代高層建築防火安全需求。

關鍵詞:

高層建築;防火疏散;特點;重要性;設計

由於高層建築以其高承載性、實用性和多功能等特點備受青睞,而且在城市建設中應用十分廣泛。但隨著高層建築的普及,其為居住使用者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斷凸顯出來,特別是火災隱患的存在,更是對居住使用者帶來了較大的威脅。基於高層建築人口承載量的特點,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這樣一旦有火災發生,則能夠確保住戶在第一時間內逃離現象,確保住房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1、高層建築火災隱患的特點及防火安全疏散的重要性

1.1高層建築火災隱患的特點。當前城市高層建築存在的火災隱患特點較為突出,不僅火災蔓延速度快、而且救援難度大、火災持續時間長及火災發生後無法順利進行安全疏散,一旦發生火災,必然會存在非常大的危害面積。這主要是由於高層建築物內部結構複雜及裝修的房間數量多,當火災發生時,很難控制住火勢。而且複雜的內部結構也為火災救援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再加之高層建築物內部存在較多種類的裝置,火災發生後很難控制住燃燒時間,在高溫作用下建築物主體結構極易出現毀壞或是垮塌,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1.2高層建築防火安全疏散的重要性。針對於當前高層建築火災隱患的特點,需要做好安全疏散設計工作,以此來提高防火安全疏散的效率。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需要對防火分割槽進行明確劃分,保證疏散通道的順暢性,以此來提高人員安全疏散的速度。在高層建築中,防火安全疏散設計能夠直接反映出建築物整體安全效能、實用性和舒適性,同時防火安全疏散設計還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需要重視高層建築物防火安全設計,全面提高建築物的安全效能,確保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2、高層建築的安全疏散設計

2.1疏散通道的合理規劃。在高層建築安全疏散設計工作中,合理設計安全疏散通道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即安全疏散通道要確保具有較好的寬敞性,入口處要設定在開放及顯目的位置,出口的.位置安全能夠得到保障。在具體設計安全疏散通道時,需要依據樓層面積和住房人數,同時還要參照高層建築安全疏散通道的設計標準,並設定明顯的安全疏散通道標識,便於火災發生時人們的安全疏散。

2.2疏散門、疏散樓道的設計。在疏散門設計時,需要確保疏散門數量要能夠保證住戶的逃生需要,同時採用內推外拉的開關方式,確保疏散門質量的可靠性和安裝的牢固性。在電梯附近設定疏散樓道,根據國家統一標準要求來設定疏散樓道的寬度,而且疏散通道需要有明顯的劃區,並做好標明,這樣在火災發生時,住戶才能有序逃離,為救援提供更多的便利。

2.3防火預警裝置的實時監控。在高層建築內,需要安裝實時監控設施,並由監控室進行統一監控。通過防火預警裝置來實施實時監控,可以為統一指揮疏散提供更多的便利,並運用聲音和視覺指導的方法來使被困人員脫險。

2.4電梯逃生的應用可能性。由於電梯在火災發生時容易出現故障,因此通常都不會使用電梯進行逃生。但基於多年的火災災情分析表明,在火災中電梯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火災發生時,電梯能夠實現快速逃離,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多次救援。特別是現代高層建築電梯採用的是分割槽安裝,這樣在高層建築中較高層發生火災時,不會對低層電梯的使用帶來影響。但基於電梯承載是的有限性,因此在安全疏散時宜採用樓梯與電梯結合使用,合理有序安排,由消防人員統一指揮,能夠快速進行疏散。

2.5火災意外疏散方式宣傳。應該在高層建築的防火措施如滅火器,高壓噴水管的附近貼附明顯的標識,一般採用紅色標籤,醒目,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並將防火裝置的使用方法簡明扼要地標明,採用圖示步驟法,方便所有人使用。需要將高層安全疏散通道的位置告知樓層的所有住戶,並在安全疏散的門上貼附顯著的標識。在高層的人流量較大的通道處張貼安全疏散方式進行火災安全疏散的宣傳。

3、結論

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高層建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要素,而且在未來城市發展過程中,高層建築的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重視高層建築防火和安全疏散的設計,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採用最優化的安全措施和撤離方式,以此來提高高層建築應急能力和避險疏散能力,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林英健.高層建築防火措施和安全疏散設計探討[J].電子世界,2014(18):434-435.

[2]李桂芳,趙偉,韓蕾.大型商業建築的防火設計問題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1(6):163.

[3]潘阜成.淺談商業建築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J].科技資訊,20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