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構主義在大學英語精讀課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5.22K
探索建構主義在大學英語精讀課中的應用
摘要:建構主義是西方教育心理學的最新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精讀課作為一門既重知識又重技能的綜合性課程,為建構主義的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本文闡述建構主義的內涵及其對教學的啟示,並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探索建構主義理論在精讀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精讀課;教學設計
  
  一、建構主義的內涵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一)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是西方教育心理學的最新教學理論。是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後的進一步發展。建構主義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et)通過研究兒童的認知規律提出來。科恩伯格(erg)和斯滕伯格(berg)等人的研究使建構主義理論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認識論、學習觀、教學觀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觀點。並在國內外教育教學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認識論,反對機械反映論。它認為,認識不是人腦對事物直接的、簡單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建構而成的。它鼓勵學習者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地參與到實踐中去解決問題,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使新知識的學習不斷得到攀升。同時注重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牽引作用。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自20世紀50年代起,學習理論經歷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等不同的發展階段。風行於60年代的行為主義強調學習起因於外部刺激,認為只要控制刺激並給以適當強化。就能控制和預測行為,它完全忽視了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這一時期教學中盛行的“聽說法”和“視聽法”就集中體現了行為主義的思想。80年代,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成為主流。該理論主張。人的認識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時期流行的“認知法”就和認知主義理論密切相關。自90年代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悄然興起。如果說行為主義注重外部刺激的設計,認知主義著重知識結構的建立的話,建構主義則更關心學習環境的設計。行為主義和部分認知主義偏重於教師的教,而建構主義則特別注重學生的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主要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與老師和學習夥伴的交流、協作,最終以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特徵突出表現在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的情境性和學習的社會性這三個方面。
  建構主義改變過去只重視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方式,重新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定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適當的環境中通過探索和交流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最終獲得知識。
  因此,瞭解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情緒感受和創新、探索意識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節。
  但是,強調學生的“學”,並不意味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忽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所需要考慮和注意的。
  
  二、基於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
  
  基於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強調利用各種資訊資源來支援學(而非教)、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而非完成教學目標)。在外語教學中,精讀課是綜合性最強的、知識與技能並重的一門基礎課。精讀教師和學生們相處多,彼此瞭解多,這有利於開展學習環境設計,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所以在精讀課教學中開展建構主義的學習十分有益。下面結合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unit 2 section A來談談基於建構主義的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