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經典電影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有效應用模式探析

才智咖 人氣:1.08W

一、前言

英語經典電影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有效應用模式探析

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這種綜合能力提出了對學生跨文化素質及有效交際能力的要求。同時,任何教育都不應該僅僅是傳授知識,“育人”是所有教育中的應有之義。

英語經典電影作為一種天然的語言訓練素材,還包含了西方國家在人文、地理、政治、經濟、歷史等諸多方面的元素,是一種文化的綜合載體。況且,電影由於其本身的故事性、藝術性,對學生的吸引力遠超課本。令人欣慰的是,在當前網路環境下,將英語電影引入大學英語課堂已經成為現實,而且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逐步意識到其價值和作用。然而,目前我國還沒有就利用英語電影進行教學的統一標準和模式,許多教師最後淪為陪著學生一起看電影的“觀眾”。因此,積極探索一種有效的利用模式就很有必要。筆者運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本校部分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效果良好,希望對其他英語教師的教學能起到借鑑作用。

二、操作流程

總的來說,利用英語經典電影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可分為3個步驟或階段:教師課前準備階段、學生課後操作階段、課堂檢驗階段。

1、課前準備階段。

教師如果計劃下一次課要利用英語經典電影進行教學,就必須提前一週進行準備。準備的具體內容為以下幾點:

1) 明確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節。利用英語經典電影教學,一定要擺脫傳統課本教學模式的窠臼。具體來說,教學目標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a. 口語訓練。口語是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無論哪種教學模式都要避免“啞巴英語”。

b. 聽力訓練。雖然目前絕大部分高校都開設有專門的聽力課,但如果把聽力的訓練僅僅放在每週2節的聽力課上,是絕對不夠的。學生的聽力訓練應該融入到每一個英語課堂上。

c. 跨文化素質培養。這一點是中國大學生最缺乏,也是教師最容易忽略的一點。於是,很多學生說起英語來都是不注意語境、文化差別而生搬硬套, 也就鬧出種種笑話。

d. 合作精神的培養及自信心鍛鍊。英語課堂應該發揮出它“育人”的作用,提供各種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e. 健康人生觀薰陶。對學生進行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引導,比教授幾個句型、幾十個單詞更為重要。對其人生觀的引導,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使其終生受益。

2)影片選定。影片是教學素材,因此就必須根據教學目標來合理選擇影片。目前來講,網路中的英語電影極為豐富,但是其中不少是粗製濫造、低俗、充滿暴力、色情等等不健康的內容,如果給學生播放這些電影,別說實現教學目標了,恐怕只會將學生引入歧途。那麼在瀚如煙海的電影中如何挑選呢?筆者認為“經典電影”是一個很好的.影片備選池。經典電影,未必一定要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筆者認為,經典電影是那些思想內容積極健康、反映一定社會時代背景,有一定藝術性,受到大眾好評和肯定的影片,既可以是商業片、愛情片、歷史片,也可以是動畫片。

3)學生任務佈置。由於課堂時間只有90分鐘,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影片欣賞、種種教學活動開展是不可能的。很多教師就是利用兩節課的時間把電影放一遍,自己跟著學生一起做觀眾。影片放完,所有的教學任務也就跟著結束了。毋庸置疑,這種現象還普遍存在著。這種教學方式,是對利用英語電影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誤解。因此,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取得預期效果,就必須對課堂時空進行擴充套件。提前進行任務佈置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教師要提前一週將各種具體的任務佈置下去。具體來說,可以設計一下幾種任務:

a. 影片觀看。以寢室為單位,讓學生利用一部分課餘時間共同看完一部電影。在目前網路及多媒體終端已經十分普及的情況下,下載一部影片變得很輕鬆。

b. 觀後感。佈置學生就所觀看的影片用英語寫一篇觀後感。這項任務可以讓學生用心看完電影,並且體會影片帶給人的感動和力量等正能量,無形中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例如,筆者讓學生看完《當幸福來敲門》後,很多學生在讀後感中表示很受觸動,深刻體會到了“人生需要堅持”這一真諦,又體會到“父母艱辛”等等。

c. 文化任務。讓學生找出影片中出現的俗語、俚語等“文化負載”詞句,並結合語境自己造幾個句子。也可讓學生找出一些很特別、地道的詞句,即按字面意思理解的意思與原意區別很大的句子或詞語。

d. 小組合作任務。這項任務以寢室為單位,通過小組合作任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提高教學的學生參與度。筆者的課題組分為三個小組,三個組通過教學改革實踐發現,學生在這個環節的積極性最高。小組合作任務主要是角色扮演,既可以讓學生模仿表演影片中的某一片段,又可以讓學生改編某一片段。這項任務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鍛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表達能力。

2、課堂組織階段。

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必須把有限的時間用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檢驗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學習效果。筆者課題組將課堂組織活動分為三個部分:

2.1“影片我來評”活動。這項活動主要是檢查學生在課餘是否認真觀看了影片,以及是否受到有益的薰陶。同時,也是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提高自信心的有益嘗試。在第一節課,按寢室為單位,隨機挑選一名代表上臺脫稿朗讀自己的讀後感,限時三分鐘。然後讓全班學生舉手投票選出綜合表現最好的優勝者,優勝者在期末考試中將有額外加分。本校每班一般有三四十名學生,分佈在六七個寢室。因此,這項任務完成一般只要30分鐘之內。

2.2“看誰反應快”活動。讓一名學生把其課前所準備的含有文化元素的 句子上臺大聲朗讀出來,然後讓學生搶答翻譯。一句中英譯,一句英譯中;每個寢室挑選一名代表上臺。

2.3“影片我來秀”活動。前兩項活動一般利用第一節課剛好完成,此項活動是學生參與度最高、表現欲最強、參與性最廣泛的活動,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這項活動的基礎是學生在課前要充分準備好。實踐發現,所有的學生對這一任務完成的質量也是最好的。按寢室為單位,每個寢室的全員都要扮演影片中的一個角色,每個寢室輪流上臺表演。很多學生偏愛把影片改編成十分具有幽默感的劇本,常常讓大家樂不可支。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學生的體驗越好,就越願意完成好這項任務。往往下課時,大家還意猶未盡。通過此項活動,充分調動了課堂氣氛,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而且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鍛鍊,得到成功的體驗。這對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增強其自信心、提升口語、聽力等都有很大幫助。

3、課後總結階段

每一次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後,教師還應繼續跟蹤學生的學習效果,總結經驗。具體來說,教師要對學生上交的觀後感、文化詞句的翻譯及造句等作業認真批改。同時,還應該做好教學日誌,細心觀察一些重點物件的發展變化。看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後,其英語學習興趣、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能力有否有所提高;同時還應觀察整個班級的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三、小結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如果利用英語經典電影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文中的教學模式在本校的嘗試是成功有效的。而且這種方式操作簡單,無需太多技術手段;課堂組織也較為容易。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廣和借鑑價值。